⑴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項目開展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簡稱CDF)於2000年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設立,並由其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迄今為止已連續舉辦了15屆,它已成為中國政府高層與國際商界、學術界相互交流溝通的重要平台,每年3月兩會閉幕後的一周,論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召開年會。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將於3月21-23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主題為「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
中美金融研討會
從2004年開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每年與哈佛大學法學院共同舉辦主題為「構建21世紀金融體系」中美金融研討會。
發展熱點午餐會
為及時跟蹤國內外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了解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最新趨勢、介紹發展研究領域的前沿學術動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攜手,自2007年11月起定期舉辦「發展熱點午餐會」。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發展報告》(China Development Report)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組織研究和定期發布的大型研究報告,選擇的主題都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 《中國發展報告2007:在發展中消除貧困》《中國發展報告2008:構建全民共享的發展型社會福利體系》《中國發展報告2010:促進人的發展的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中國發展報告2011/12: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國發展報告2013/14:中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路》貧困地區兒童
經過實地調研和專家論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2009年9月在青海省樂都縣啟動「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試點。項目包括營養干預和學前教育兩部分,旨在實現新生兒出生健康,嬰幼兒營養正常,學前教育基本覆蓋。
「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包括-9~24個月營養干預和3~5歲學前教育兩部分。
營養干預部分包括:
(1)對孕婦免費提供孕期多種微量營養素補充(「營養片」),直至分娩;
(2)對滿6月齡以上的嬰兒免費提供嬰幼兒輔食營養補充(「營養包」),直至嬰兒滿24個月;
(3)設立「媽媽學校」,為孕婦和6個月以下嬰兒家長定期提供營養保健知識培訓。
學前教育部分包括:
(1)利用村小的富餘校舍,設立村級「早教點」;
(2)從當地招募受過專門訓練或有相關經驗的幼教志願者;
(3)採取「走教」方式,由志願者在各「早教點」開展學前教育活動。
幼兒園計劃
2012年1月,「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的學前教育部分獨立為「山村幼兒園」計劃。 山村幼兒園計劃(Village Early Ecation Center)的目標是在中西部省區選擇貧困或偏遠的縣,招募幼教志願者,採用「走教」的方式,把早期教育送到山區孩子身邊。 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
為確保經濟與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合作舉辦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具體承辦。
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
中國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和劍橋大學中國發展信託基金具體組織承辦。學員由中組部委派,均來自國有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者。
⑵ 中國全球合作基金會的使命和願景
中國全球合作基金會的使命
我 們的使命就是與聯合國和中國私營企業一起合作,建立起動態的合作機制,鼓勵中國企業在實現企業社會責任方面走出國門,看到更多的合作機會,實現更宏大的目 標,也在世界范圍內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聲譽。同時幫助聯合國獲得中國企業的捐贈,更好的實現千年發展計劃,造福全社會。
為 了實現我們的使命,我們積極的為現有的聯合國發展項目尋找合作夥伴,也為中國企業尋求國際范圍內的公私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提供幫助,為中國企業設計並量身打造符合企業發展的合作方案。 中國全球合作基金會是聯合國和中國企業之間的橋梁。
中國全球合作基金會的願景 中國全球合作基金會,和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幫助聯合國實現千年發展計劃 通過中國全球合作基金會,中國企業可以,正在,也將繼續在幫助聯合國改善這個世界,解決全球問題的道路上一直領跑下去。
⑶ 基金會的注冊難問題怎麼解決
梁楓:《基金會管理條例》不分官方基金會和民辦基金會,它只分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從理論上說,任何單位和個人既可以發起成立公募基金會,也可以發起成立非公募基金會。但是現在的格局是,國家原有的基金會基本是公募基金會,利用民間資本發起成立的基金會都是非公募基金會。我們社會對於公募基金會的要求會更高,很難批准(據我了解,到目前為止,國家民政部門還尚沒有批准一家完全以民間資本作為原始基金發起成立的公募基金會)。這個事情涉及到太多社會問題,公眾的錢捐過來能不能達到相應社會公信力,基金會登記管理部門需要審慎對待。如果你沒有任何官方信譽認可,一般的企業或個人很難成立公募基金會。 《基金會管理條例》基本上是鼓勵成立非公募基金會的。比如公募基金會分為地方性和全國性,地方注冊要求400萬到位資金,全國注冊要求800萬——而非公募基金會的資金門檻低得多,200萬就可以,而且不分地域性。只不過,如果你資金超過2000萬就可以在民政部注冊,當然你也可以不去。 民間公益機構的注冊難其實是一個體制問題,你必須找兩個婆家:一個民政部門作為登記注冊單位,一個相應的政府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比如教育方面的基金會要找教育部門,艾滋病方面的基金會要找衛生部門。政府部門願意做你的主管單位嗎?這取決於政府部門。以後是不是一定由政府部門做主管單位?這取決於更新、更完善的立法和體制改革方向。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在一些地方,民政部門同時既是注冊登記部門,又是業務主管部門。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長期的方式。從長遠來看,對於民間公益機構的注冊登記而言,或許會逐漸放低嚴格審查的標准,而可以對某些機構實行程序上的備案制。就目前來說,似乎已經有信號表示有這方面的發展趨勢,比如,前不久,民政部下屬的民間組織管理局現在已經更名為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這是否可以解讀為——以後所有民間組織都要歸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管,隨著它的升格和獨立,是否表明國家有意要成立一個專門機構對民間組織進行管理,從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國家對民間組織管理的重視。此外,目前已經在有些地方的社區進行試點,就是一些社區公益組織,正在嘗試實行備案制。以上種種情況表明,基於民間公益機構對構建和諧社會日益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中國越來越法治化以及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政府在民間公益機構的監管環境方面,也將會更科學、寬松。 中國企業家:對於企業來說,在地方注冊是不是比在民政部注冊更聰明? 梁楓:企業做基金會干什麼?無非為了提升你的社會責任,提升你的社會形象,做更大價值的社會公益事業。那麼你在什麼平台上做?如果企業想做全國范圍的,那麼在民政部注冊高度就不一樣,享有的資源不一樣,你這個基金會做的事情會有全國范圍的影響力。當然,在外地也許會比在北京好注冊一點,畢竟政治上要求不是那麼高。北京作為極具政治意義的首都城市,在很多方面都必須有其獨特的要求。不過從實質意義上講,除了公募基金會具有行政地域的要求,對於非公募基金會而言,並沒有行政地域上的級別劃分。只是如果選擇在國家民政部注冊,一方面對原始基金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還需要有相對應的國務院直屬政府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另一方面,或許就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比較高的平台,當然也許還可以因此積聚更多的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更為廣泛的影響力。因此,選擇在哪注冊,完全取決於發起人自己的選擇和考慮。 梁楓:有利有弊。利是簡便。弊在於,比如在香港注冊的話它就算一個境外機構。當然,這不防礙它對外捐贈。從法律上講,大陸的任何受助者可以接受來自境外合法的捐贈。但是它不可以在大陸作為一個機構存在——除非它在國內登記注冊。根據規定,境外機構如果以分支機構的名義在大陸開展工作,從事業務活動,就必須在民政部登記。在民政部登記就意味著找一個與民政部相對應的政府部門作為它的業務主管單位。通常,這仍然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中國企業家:如果實在注冊不下來怎麼辦?有別的辦法嗎? 梁楓:目前比較多的有兩種做法,一個是可以叫做「項目」或者「計劃」,你有辦公室,有職員,有工資,有項目運作,但不是機構。——僅從名稱上講,這樣的名稱就很難說它是一個機構。因此,這種做法存在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嚴格來說,它就是不合法的。此外,也有一些企業出資,在某一個正式注冊成立的社會團體或者官辦的基金會的管理下,按照該機構的「項目」、「計劃」的名義進行運作。相比之下,它比前一種情況的法律風險可能就降低了不少。 另外一種,在工商局注冊成立一個企業,有個體工商戶形式、有股份合作制企業,也有有限責任公司形式,但它按照非營利性質的「社會企業」來運營。雖然從法律上說,它和普通的商業企業沒什麼不同,但至少可以解決一個「合法化」的問題。但是這種方式帶來一個免稅問題:即它作為一個「企業」,捐款給它的個人或者公司不能開具免稅的發票。不過,和在民政部門注冊的民間組織相比,只要你所從事的業務內容非法律所禁止的,並且照章納稅,一般來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會過多干涉。從這一點上講,工商部門與和企業的關系比民政部門和民間組織的關系似乎更為寬松和鬆散。 所以,民辦的基金會或許可以這么做(信託),公辦的基金會就很難這么做。因為民辦的還是自己的錢,公辦的拿的別人的錢。公募和非公募,前者壓力更大,後者自己的錢,做的沒那麼好也不會有人管它。 第三,一個致命的問題是,信託公司在做公益信託的時候是把你當作一個業務的,他要收費的。對於基金會、慈善機構來說,願不願意拿出這筆錢?這不是自己的行政支出,而是一個管理支出,要增加支出,怎麼向捐贈人交待?這一點,公募基金會很難對公眾解釋。而對於非公募基金會,出資人是一個或者幾個企業家的還好說,有的基金會如果有上百個企業家參與捐贈的話,就很難統一意見。 摘自《中國企業家》——中國公益的操作路徑
⑷ 哪些旅遊組織屬於NGO(非政府組織)
全球著名非政府組織列表—NGO列表
NPP新公益夥伴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
保護國際
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GVB)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MWPCCB)
北京能源效率中心(BECon)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市協作者文化傳播中心
北京震旦紀公益信息技術中心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
道德茶葉合作聯盟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
福特基金會
富平學校
根與芽環境教育項目
公平勞工協會(FLA)
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國際計劃
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中國大陸區分會
國際青年成就中國部
國際商業領袖論壇(IBLF)
國際行動援助中國辦公室
救助兒童會
勞工教育及服務網路
綠色和平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美國家庭健康國際(FHI)
美國商會(中國)
南都公益基金會
寧夏扶貧與環境改造中心
歐洲企業社會責任協會(CSR Europe)
帕斯組織
沛豐中國
氣候組織
牽手上海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推進協會
全球環境研究所
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GBC)
仁人家園國際組織
日本商會
瑞麗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商務社會責任協會(BSR)
上海美國商會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CO)
世界宣明會
世界資源研究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碳信息披露項目
維泰國際機構
未來500強(中國)
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樂施會
亞洲基金會
亞洲可持續發展投資協會(ASrIA)
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
雲南省互滿愛人與人組織合作項目辦公室
中法可持續發展中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DPF)
中國村絡工程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委員會(RSCA)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CSPGP)
中國國際礦業企業工作組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CANGO)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中國歐盟商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企研)
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全球契約辦公室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CYDF)
中國生產力學會生產力布局與地區經濟發展專業委員會(CPDC)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投資性公司工作委員會(ECFIC)
中國消費者協會(CCA)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COSHA)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華全國總工會(ACFTU)
⑸ 非政府組織的著名組織
能源基金會
免費午餐基金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壹基金
基金會中心網
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NPP新公益夥伴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
中國影視演員協會(CTAA)
保護國際
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GVB)
深圳衡平機構(EJI)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MWPCCB)
北京能源效率中心(BECon)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市協作者文化傳播中心
中國內刊協會
甘肅伊山伊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
陝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
西安志願者協會環保服務隊
北京震旦紀公益信息技術中心
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
道德茶葉合作聯盟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
福特基金會
富平學校
根與芽環境教育項目
公平勞工協會(FLA)
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國際計劃
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中國大陸區分會
國際青年成就中國部
國際商業領袖論壇(IBLF)
國際行動援助中國辦公室
救助兒童會
勞工教育及服務網路
綠色和平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美國家庭健康國際(FHI)
美國商會(中國)
8090後心智模式研究院
南都公益基金會
寧夏扶貧與環境改造中心
歐洲企業社會責任協會(CSR Europe)
帕斯組織
沛豐中國
氣候組織
牽手上海
晴天公益聯盟(CCA)
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推進協會
全球環境研究所
全球企業抗艾滋病聯合會(GBC)
仁人家園國際組織
日本商會
瑞麗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商務社會責任協會(BSR)
上海美國商會
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ICO)
世界宣明會
世界資源研究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碳信息披露項目
維泰國際機構
未來500強(中國)
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樂施會
亞洲基金會
亞洲可持續發展投資協會(ASrIA)
亞洲專訊資料研究中心(AMRC)
雲南省互滿愛人與人組織合作項目辦公室
中法可持續發展中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DPF)
中國為公會(JLC)
中國村絡工程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委員會(RSCA)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CSPGP)
中國國際礦業企業工作組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CANGO)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
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
中國歐盟商會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企研)
中國企業公民委員會
中國企業聯合會全球契約辦公室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CYDF)
中國生產力學會生產力布局與地區經濟發展專業委員會(CPDC)
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投資性公司工作委員會(ECFIC)
中國消費者協會(CCA)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COSHA)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
中華全國總工會(ACFTU)
自然之友
法律人俱樂部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
自然之友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⑹ 非政府組織有哪些
非政府組織有:
1.香港地球之友
香港地球之友於1983年成立為慈善團體,是本地主要的環保團體之一。旨在透過推動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建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政策、營商方式和生活形態,以保護香港及鄰近地區的環境為目標。
香港地球之友的董事局成員,職工和會員均以提高廣大民眾的環保意識、增強其對環境和生態問題的關注和善用各類資源為己任。香港地球之友現有超過一萬兩千名個人會員及五十一個企業會員。
2.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簡稱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准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由中國各類殘疾人代表和殘疾人工作者組成的全國性殘疾人事業團體。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是在中國盲人聾人協會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於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據2018年5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官網顯示,中國殘聯機關內設11個部廳室,下設16個直屬單位、12個所屬社團,5個專門協會。
3.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各界青年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 ,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指導下的。
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全國性的專業、行業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個人自願結成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全國青聯團體會員,聯合國國際志願服務協調委員會(CCIVS)聯席會員組織。
4.中國消費者協會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
截至2016年,全國縣以上消費者協會已達3000多個,其中省,自治區,直轄市31個。在農村鄉鎮,城市街道設立的消協分會,在村委會,居委會,行業管理部門,高等院校,廠礦企業中設立的監督站,聯絡站等各類基層網路組織達15.6萬個,義務監督員,維權志願者10萬余名。
5.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成員。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根據2018年6月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紅十字會設有7個專門委員會、35個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