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運作中不得從事哪些行為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這要看情況),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等。
『貳』 在基金投資中,面臨的風險包括什麼
一、基金投資風險
開放式基金的投資風險包括股票投資風險和債券投資風險:股票投資風險主要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證券市場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等;債券投資風險主要指利率變動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的風險和債券投資的信用風險。
基金的投資目標不同,其投資風險通常也不同:收益型基金投資風險最低,成長型基金投資風險最高,平衡型基金居中。
二、投資者自身的風險
更多的風險實際是來自於投資者自身。我們在市場中經常聽到客戶問:「什麼基金漲得最快?」、「你能推薦一隻漲得最好的基金嗎?」追逐業績是普通投資者最樂意為之的投資方式,很多的投資者總是在尋找業績最好的資產種類或基金。但是由於沒有一項投資的業績是保持不變的,往往投資者會在調整發生之前進行購買。隨後,這些業績追逐者在失望中出售其投資,但卻通常恰恰發生在業績就要開始反彈之前。業績追逐者希望通過對回報的密切關注為自己帶來最佳的投資,但實際效果往往與其想要的結果相反。
三、機構運作風險
系統運作風險:指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注冊登記機構或代銷機構等當事人的運行系統出現問題時,給投資人帶來損失的風險。
管理風險:指基金運作各方當事人的管理水平對投資人帶來的風險。
經營風險:指基金運作各當事人因不能履行義務,發生經營不善、虧損或破產等給基金投資人帶來的資產損失的風險。
四、流動性風險
當基金面臨巨額贖回或暫停贖回的極端情況下,基金投資人可能無法以當日單位凈值全額贖回,如選擇延遲贖回則要承擔後續贖回日單位基金資產凈值下跌的風險。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風險並不可怕,對風險認知越多,應對措施越完備,風險才會被化解或降低。下一期我們將為大家揭示基金投資中風險的應對之策
『叄』 證券投資基金存在的風險主要有哪些
會出現虧損,請謹慎購買。
若想選擇合適的基金:
1、首先要設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期限,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確定自己是保守型、穩健型還是進取型投資者;
2、其次,仔細綜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項指標,如多年來的收益表現,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的能力素質、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投資風格等,從中選擇優秀的並且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品種進行投資;
3、最後,請跟蹤您所投資的基金,結合該基金的表現、自己的資金狀況和收益目標來調整自己的金融資產組合。
您可以通過我行主頁的「基金」--「基金篩選」,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及相關要求做基金篩選。
『肆』 基金管理人應承擔以下責任有哪些
2016年2月1日,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進一步明確了私募基金監管的范圍和要求,明確了私募基金內部控制的原則和應當採取的措施。我們對該通知進行了深度解讀,以幫助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基金。
由於設立私募基金管理人(下稱「管理人」)不設行政審批,在中國資本市場高速發展的帶動下,截至2015年12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管理人25,005家。管理人的經營管理水平、風險控制能力良莠不齊,給私募基金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隱患。有鑒於此,中國基金業協會(下稱「協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下稱「《內控指引》」)。
對於管理人而言,《內控指引》的出台意味著更高的監管要求和更大的責任。為了方便管理人理解《內控指引》,我們初步總結了如下十大內控要點:
一、明確提出了「專業化」的要求
根據《內控指引》第八條,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遵循專業化運營原則,主營業務清晰,不得兼營與私募基金管理無關或存在利益沖突的其他業務。
《內控指引》本身並未對「與私募基金管理無關或存在利益沖突的其他業務」做出明確定義,但是根據我們之前對協會相關文件的研究,我們理解民間借貸、民間融資、配資業務、小額理財、小額借貸、P2P/P2B、眾籌、保理、擔保、房地產開發、交易平台等業務均被視為存在利益沖突。此外,如果名稱和經營范圍不含有「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資產管理」、「股權投資」等相關字樣,協會將不予登記。
如果管理人尚未設立,則在前期籌劃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前述要求。對於已經登記的管理人也並非完全高枕無憂。我們建議所有管理人進行內查,如果不符合前述要求,很可能在隨後的協會核查中被要求整改。
二、要求防範不正當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和內部人控制風險
根據《內控指引》第九條,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健全治理結構,防範不正當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和內部人控制風險,保護投資者利益和自身合法權益。
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提醒管理人注意如下問題:(1)管理人內部是否建立關聯交易制度,以防止不正當關聯交易損害LP或其他投資人利益?(2)如是,制度是否要求管理人應主動避免可能導致利益沖突的關聯交易,發生關聯交易的,是否要求履行必要的內部審批程序並進行披露?(3)對關聯交易的審批。管理人與其關聯方之間是否存在損害LP或其他投資人利益或者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經營行為是否存在利益沖突?(4)對於與關聯方相關的業務,是否履行了必要的內部控製程序,是否經過適當的授權和審批?
此外,還有諸多其他問題有待於協會的進一步解釋和我們的解讀,比如,如何設計跟投機制才能避免被認定為不正當關聯交易、利益輸送和內部人控制風險?是否可以授權GP或者某個LP以參與投資權?
三、明確了對人力資源的要求
根據《內控指引》第十一條,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建立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工作人員具備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職業操守和專業勝任能力。私募基金管理人應具備至少2名高級管理人員。
關於管理人普遍關心的投資團隊跟投機制,在《內控指引》中並沒有明確提及。前述「激勵約束機制」是否包括跟投機制,還有待於協會的進一步解釋。
前述「高級管理人員」指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執行事務合夥人(委派代表)、合規風控負責人以及實際履行上述職務的其他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第十六條,從事私募基金業務的專業人員應當具備私募基金從業資格。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私募基金從業資格:(一)通過基金業協會組織的私募基金從業資格考試;(二)最近三年從事投資管理相關業務;(三)基金業協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我們建議所有管理人對基金從業人員的資格進行內查。即使已經通過了基金管理人登記,協會未來也可能會對管理人進行核查。關於從業資格,我們也歡迎基金管理人就此與我們進一步討論協會的監管趨勢。
四、明確提出了設置合規風控高級管理人員的要求
根據《內控指引》第十二條,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設置負責合規風控的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合規風控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當獨立地履行對內部控制監督、檢查、評價、報告和建議的職能,對因失職瀆職導致內部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損失的,應承擔相關責任。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徵求意見稿)》中,原文是「負責合規風控的高級管理人員,應當獨立地履行對內部控制監督、檢查、評價、報告和建議的職能,並與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負責人共同對內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損失承擔相關責任」。兩者對比,不難發現負責合規風控的高級管理人員(下稱「合規高管」)從「並與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負責人共同對內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損失承擔相關責任」變成了「對因失職瀆職導致內部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損失的,應承擔相關責任」。
這一條對於負責合規高管來說是雙刃劍。一方面,合規高管將承擔更大的風險;而另一方面,合規高管也會憑借這一條提高合規風控在管理人中的地位。從立法技術而言,在我們看來這一條在《內控指引》中應該是最具四兩撥千斤的一條。沒有這個條款,管理人的內控制度不免流於形式,而有了這個條款,相信任何一個合規高管都會空前重視管理人的合規建設。
『伍』 試分析基金管理者在基金銷售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可能有哪些
(1)凈值操控;(2)操縱市場;(3)關聯交易;(4)內幕交易;(5)群體決策。
『陸』 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有哪些風險呢
私募基金管理人通過發售基金份額並接受投資者的委託管理、運作基金資產,因此,基金管理人在整個私募基金運作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理論上,私募基金管理人應至始至終地恪盡職守,盡其所能經營、管理好基金資產。但一方面由於投資者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另一方面政府監督部門認為私募基金的投資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而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採取比較寬松的監管態度,這些因素容易造成基金管理人產生道德和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