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寧區社保中心電話
南京市社保中心電話:咨詢號碼為12333。
征繳中心86590970
企保中心86590868
就業中心86590832
醫保中心86590798
失業保險86590806
監察支隊86590896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江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咨詢電話
區社會保險服務中心(秣陵街道天元東路52號,江寧公安局往東100米)
社會勞動保險所
前台 52282914 52282014 52282872 51195196
財務室 52183995
退休管理中心 52182145
市民卡和計算機中心 52397302
職工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前台 52183999 52282311
工傷認定 52189238
勞動能力鑒定 52282311
機關事業社會保險所 52280400
失業保險結算中心 52137740
⑶ 南京江寧社保中心在哪
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天元東路52號
⑷ 南京市江寧區社保中心
如何把江寧區的社會保險轉到南京市區來:先去江寧區社保中心辦理社保轉移手續,然後再去南京市區社保接收即可。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⑸ 江寧區社會保險管理中心
靈活就業人員是指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人員。包括在各級檔案寄存機構寄存檔案的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失業人員、辭職人員、自謀職業人員,檔案寄存期間經勞動人事部門批准退休人員,已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的未就業人員,從事個體勞動的人員,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
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人員統一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不需申報年度繳費工資。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後,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滿足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時,應提前兩個月申報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手續。
醫療保險——城鎮靈活就業人員以上年度本市單位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每人每月按4%的標准繳納住院保險費,並按本市醫療保險規定繳納重大疾病醫療補助金。
各地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比例是不同的,參保人可針對自己所在地政策進行咨詢。
參保條件:
具有江寧戶籍且在勞動年齡以內的勞動者,可以以自由職業者身份辦理靈活人員社會保險,目前開通的社會保險險種包括養老、醫療、失業、生育保險。
參保程序:
參保人員攜帶本人戶口本、身份證、建設銀行卡號或存摺號到江寧區勞動就業管理中心進行登記繳費。辦理地址:東山街道土山路17號,聯系電話:52137745。
靈活就業人員
繳納險種最低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保險月繳費金額
養老保險2400元20%480元
醫療保險1455元11%160元+大病保險10元=170元
失業保險2400元2%48元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險種組合方式總計繳費金額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480元+170元=650元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480元+170元+48元=698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江寧社保中心最新地址。謝謝。
南京市江寧區社保中心地址:江寧區東山街道楊家圩路2號江寧市民中心樓(社會保險服務大廳)。
官方網站為江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6)南京江寧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擴展閱讀
南京市江寧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責(部分)
(一)負責編制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區級規范性文件,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負責全區行政機關公務員綜合管理,貫徹執行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聘任制公務員的管理辦法;負責政府獎勵制度的組織實施工作,審核以區政府名義實施的獎勵活動。
(三)負責全區人力資源開發的綜合管理,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區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管理辦法,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管理規則的實施工作,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四)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全區就業創業規劃和促進就業政策;負責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實施工作;建立面向全區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負責指導技工學校的業務工作。
(五)負責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區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負責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有關政策和標準的實施工作,負責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的實施工作。
(六)負責全區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定應對預案實施綜合調控;編制全區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管理全區社會保險基金,會同有關部門對社會保險基金實施監督;負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設規劃和管理規則的實施工作。
(七)負責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調控政策的實施工作,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負責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政策的實施工作。
(八)負責全區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政策的實施工作,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組織實施重點人才工程和項目計劃,負責高層次創新人才、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的實施工作,深化職稱和職業資格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博士後管理制度。
(九)負責全區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培訓政策和安置計劃的實施工作;負責全區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協助有關部門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關於部分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