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怎麼樣他們在教育方面都開展了哪些公益項目
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由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先生和夫人黃瑞娥女士共同創辦的,他們很重視教育類的公益項目,像「一帶一路」人才發展項目和「慧育希望」早教項目。這些項目對中國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為中國的社會公益事業做出了很多貢獻。
⑵ 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的業務范圍
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一)創業培訓;
(二)教育支持;
(三)孤兒助養;
(四)疾病防治;
(五)扶貧賑災。
⑶ 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怎麼樣有人了解他們資助的「慧育希望」早教項目嗎
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機構。他們資助的「慧育希望」早教項目使我三歲的孩子受益,看到孩子能在正規的早教學堂上鍛煉成長,我這個新手寶媽感到心裡很踏實,同時我也很感激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為我們提供的幫助,總之,我的孩子和這個地方的其他孩子一樣,都很幸運。
⑷ 中國有哪些基金會
北京地球村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
玉米愛心基金 自然之友
公益時報
宋慶齡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新疆自然保育基金
中華慈善總會在線捐助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國際人員志願人員協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慈善募捐專線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會 中華環保基金會
宋慶齡基金會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⑸ 中國的慈善機構有哪些
中國十大慈善機構
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
目前,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
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目前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樂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目前,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中華環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募捐方法有三種:現金和現金支票,可以直接寄到基金會;股票、有價證券、產權契約,在住所住地的中國銀行辦理;各類物資,向基金會去信去電商處。
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九年以來,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目前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近十年來,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的贊助,三是其他資助。
⑹ 兒童基金會和教育基金會的區別有哪些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宗旨,匯聚社會愛心,為我國兒童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兒基會曾資助了幼兒園、兒童福利院、少年宮、SOS兒童村、兒童活動中心、學校等兒童生活、學習和活動場所,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國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公益項目「春蕾計劃」。 1996年,為推動「春蕾計劃」的深入實施,使那些初中或高中畢業後沒能繼續升學的春蕾女童回鄉後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中國兒基會特別設立了「春蕾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截止到目前,「春蕾計劃」已經在全國普遍實施,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救助貧困失學女童達170餘萬人次。「春蕾計劃」已經發展成為多視角、多方位促進女童全面發展的兒童公益項目。 2000年,為呼籲全社會給孩子們提供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中國兒基會推出了又一個大型公益項目——「中國兒童安全健康成長計劃」,簡稱「安康計劃」。「安康計劃」推出後,通過在全國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圖書站」、「安康宣傳欄」、「社區兒童德育中心」、救助「貧困弱視兒童」等項目,幫助孩子們安全健康地成長。 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兩個品牌項目。 2002年,中國兒基會創造性地策劃並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動——「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公益平台。在「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活動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公益明星單位」、「中國兒童慈善家」等榮譽稱號,並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創新勸募模式,中國兒基會堅持「零錢慈善」理念,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萬台視頻募捐箱。2003年、2006年,緊緊抓住我國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機,先後與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在我國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機公益簡訊募捐項目。隨後又開通了「12361」固定電話募捐特服號碼,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贈平台。 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我國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竭誠服務的宗旨,用誠信凝聚了社會愛心,用執著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兒童公益事業的動人樂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和贊譽,先後被中央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抗擊『非典』先進全國性社會團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扶貧獎『勸募模式創新獎』」、 「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稱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是一項恩澤後代,造福民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衷心希望與國內外一切熱心於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建立友好聯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了孩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為了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明天,奉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宗旨 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教育福利事業。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 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出資一億港元,與教育部合作,於1986年成立的。基金會旨在鼓勵中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和出國留學青年回國內高校任教,對從事科學研究和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進行資助和獎勵。基金會設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為優秀青年教師從事研究工作,每項提供5000-20000美元的資助;設立青年教師獎,為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個人進行獎勵,每項獎金1000-5000美元。為鼓勵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結合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學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設立「優選資助課題」,由符合申報條件的青年教師「公開申報」,每項課題資助2萬美圓左右。 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為宗旨,扶植新秀,獎掖群賢。截止到2002年底,基金會共襄助1844名青年教師,資助金額1159.786萬美元。基金會16年來所進行的資助和獎勵,已成為最受我國高等教育界矚目和贊譽的獎項之一,一批有作為、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各學科的帶頭人;不少獲得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⑺ 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怎麼樣他們的兒童早教項目進行得怎麼樣
在我們這兒,很多人都知道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因為這個基金會為我們的孩子們投資興建了兒童早教中心,讓孩子們有機會從小就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且中心的教學條件非常好,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感覺孩子懂了很多知識,愛上了看書,話也多起來,比原來合群多了。
⑻ 蘋果教育慈善基金會的掛靠機構是哪家
北京蘋果慈善基金會是由今典集團聯席董事長王秋楊女士發起成立的,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登記的。
⑼ 北京有多少民間慈善機構
北京市慈善協會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紅十字基金會
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愛佑華夏慈善基金會
北京光華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
北京紅絲帶之家
北京市寸草春暉老年心理服務中心
北京扶助貧困兒童就醫健康基金會
北京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溫暖基金會
北京綠化基金會
北京環境保護基金會
北京市於若木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體育基金會
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
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
首都見義勇為基金會
北京市金杜公益基金會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昌平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
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會
北京蘋果慈善基金會
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
北京慧眾慈善基金會
北京世紀慈善基金會
北京華育助學基金會
北京市華夏人慈善基金會
北京市農發扶貧基金會
北京藝海慈善基金會
北京弘毅慈善基金會
北京網路公益基金會
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
北京春苗兒童救助基金會
北京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
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
北京恩玖非營利組織發展研究中心
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
北京惠澤人咨詢服務中心
北京金融街慈善基金會
北京京華公益事業基金會
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
北京利星行慈善基金會
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
北京瑞普華老年救助基金會
北京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
北京市緊急救援基金會
北京市美疆助學基金會
北京蔚藍公益基金會
北京血友之家罕見病關愛中心
北京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
北京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慈善協會
北京西城慈善協會
北京市朝陽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海淀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豐台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石景山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門頭溝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房山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順義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通州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大興區慈善協會
希望幫到你。
北京市昌平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平谷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懷柔區慈善協會
北京市延慶縣慈善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