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財富管理是什麼
財富管理
是指以客戶為中心,設計出一套全面的財務規劃,通過向客戶提供現金、信用、保險、投資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務,將客戶的資產、負債、流動性進行管理,以滿足客戶不同階段的財務需求,幫助客戶達到降低風險、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和傳承等目的。 財富管理范圍包括 : 現金儲蓄及管理、債務管理、個人風險管理、保險計劃、投資組合管理、退休計劃及遺產安排。
『貳』 如何建立財富管理
條件一:發起人角色
具體可分作「個人或團隊創業」和「機構擴張」兩類。個人或團隊創業,是指合夥人團隊或創始人個人因各種主客觀原因,決定創立自己的財富管理公司。機構擴張,是指各類公司實體因組織戰略、競爭優勢或商業環境等內外部因素,決定擴張業務領域,開展財富管理業務。
在現實中,單一發起者依然是創辦主體的主要構成;但近期,越來越多的情形是個人創業者和機構擴張者通過合理的股權結構設計,形成長期契約,實現優勢互補。
條件二:資源稟賦
不論個人創業、還是機構擴張,都需要清晰描述自身發展路徑和資源稟賦。在中國目前,大致可又分作三類:客戶資源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
客戶資源能力,是指所掌握高凈值客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粘性,以及快速擴張高凈值客戶資源的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募集能力。再細分下去,產品募集能力還需要按照所能募集產品的類型,分為單一產品募集能力和多元化產品募集能力;或者按照募集手段,分作機構渠道募集能力和直銷零售募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是指在資產數量、資產質量以及資產定價權方面的管理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供應能力。
同樣地,也需要繼續分作單一資產管理能力和多元化資產管理能力兩類;或者按照管理資產的模式分為直接管理能力和間接管理能力兩類。所謂技術能力,是近些年來因Fintech/WealthTech領域的興起、沉澱,而新被行業所認知的一股勢力。
不少該領域玩家和創始團隊並非以往傳統財富端或資管端的資源背景和發展路徑,而是從P2P、社交網路、行業培訓、行業自媒體、區塊鏈/比特幣、智能投顧等偏技術領域出發,逐漸建立了自己在用戶流量、品牌、用戶社群、數據分析、投資演算法等技術和互聯網領域的差異化優勢,然後打算切入高端財富管理業務。
三類稟賦自然可以兼而有之。但更多的情況,是從某一個獨門絕技起步。在創辦之初就能同時形成其中任意兩個稟賦優勢者,並不多見。即使有,在兩個能力之間,也往往存在明顯差別。均衡實力很強的初創機構,少之又少,這也是創辦業務初期,就必須認真考慮頂層架構和資源組合配置的要義所在。當然,如果三者都不具備,先洗洗睡吧,准備好再來。
條件三:業務目的
前兩個維度的條件更多是客觀條件,而業務目的則是主觀選擇性條件;即:為什麼要開設財富管理業務。同樣,也可分作三個類型:以客戶為中心,搭建獨立財富管理業務——獨立業務;圍繞自身中心業務開展多元化經營,組建財富管理業務模塊——多元化業務;實體產業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必要補充,豐富並充實產業鏈/資管鏈的資金來源——資金端業務。
所謂獨立業務,就是指一些由專業理財師團隊或專業個人創建的獨立理財工作室、小型財富管理公司、精品財富管理機構、或家族辦公室。
他們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定製解決方案,在市場上全面搜集和匹配產品及服務。所謂多元化業務,多指一些原來主營業務並非傳統狹義的財富管理生意(如銷售理財產品,或提供資產配置服務),而是圍繞高凈值和富裕人群的其他商業模式(如移民、高端房產開發或房產經紀、留學咨詢、高端社群服務、高端培訓等),為了增加收入來源、增強客戶粘性、提升客戶體驗而設立的財富管理業務。
資金端業務,是指因集團發展戰略及其相應的投資融資需求,而催生的資產管理業務,並繼續衍生了對相應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後兩者都不是獨立業務,但區別資金端業務和多元化業務的簡單方式,就是分析其所募集產品的融資目的,是為自身集團戰略和產業、資管發展的資金需要,還是僅為賺取中間收入、多元化其收入來源為目標,其集團自身主營業務與產品融資沒有任何關聯。
同樣的道理,業務目的可以是單一而純粹的,也可以是交叉而綜合的,甚至可以在推動過程中逐漸調整和變化。但總體說來,目的明確,非常重要。因為目的性條件會直接影響公司頂層架構的設計、發展路徑的選擇、產品線的部署和團隊人才的搭建等各方各面。
文字來源:NewBanker博客
『叄』 私人銀行能做什麼財富架構 投資理財規劃和產品
那麼,私人銀行能提供哪些服務?中國富人希望私人銀行做些什麼?保險、信託可助力家業傳承根據《報告》,近六成的高凈值人士自稱為私人企業主,超過半數的高凈值人士通過創辦實業起家,近半數的高凈值人士憑借著管理和營銷能力以及對自然資源的使用快速創造並積累個人財富。"中國的富裕階層產生於改革開放以來率先'下海經商'和創辦私營企業的人群,中小企業主和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家在富裕人士中的佔比較高。"光大銀行副行長林立表示,從高凈值人群的職業構成來看,私營企業主佔比為71.6%,家族繼承人比重為1.42%,"這充分表明,目前我國私人銀行客戶多為'第一代'或'一代半'富人。"如何更好地做好企業傳承,使家業常青,是高凈值人群普遍關心的問題。境外高凈值人群的資產在保險和信託中的比例很高,但國內私人銀行業務並沒有單一的理財產品能解決高凈值人群退休後所面臨的問題。胡潤百富和中國銀行私人銀行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財富管理白皮書》指出:"年金保險產品比較適合做退休規劃。未來一旦發生變數,通過保險的方式管理的那筆資金將由保險公司保障其安全。投保人通過指定受益人,可自主決定繼承人繼承財產的順序和金額的比例,這樣不但可在生前控制自己的財產,也可在過世後按照當初分配的比例將財產分配給子女。投保人甚至還有權隨時替換指定的受益人。"在信託方面,境外銀行大多有信託牌照,可以為私人銀行客戶提供信託形式的家業傳承服務。藉助銀行的專業能力,制定巨細無遺的信託規劃,對家業傳承和子女後代的生活都是一種保障。不過,《中國私人財富管理白皮書》指出,國內企業家有一個顯著的問題,即他們經常把自己的財產跟企業的財產混同在一起,他們通常會忽視家庭。企業一旦發生問題,可能會在一夕之間讓家庭陷入困頓;如果企業的債務被追償,企業家自己也不得不無限地承擔責任。該白皮書建議企業家在自己的個人總資產中劃出一塊自留地,為家庭設立保障。 【延伸閱讀】數額不等 年終獎理財不同 再少也得理葉檀:中產受夾擊是全球經濟衰落之源成都打造主體區域 推動第二圈層"中雁競飛"2012年 成都別墅低總價小面積將流行 離岸產品需求大根據《報告》,越富有的人對離岸產品的需求越大。在資產規模達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中,22%使用過離岸產品和服務。在資產規模達3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中,約四分之三預計其對海外投資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逐步增加。"隨著國情和消費習慣的變化,未來五年私人財富的分布會由全國發展為全球,高凈值人士投資多元化需求在增加,第一代富人子女對移民和留學的需求會不斷增加,離岸投資需求也會相應增加。"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中心和中央財大中國銀行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私人銀行客戶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鑒於中國私人銀行客戶全球配置資產需求的升級,私人銀行業務必然要建立覆蓋海內外的業務架構。在部分擁有香港分行和子行的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服務中已開展了代理開戶見證(如中行與中銀香港、中信與信銀國際)服務、'內存外貸'甚至具有投資移民傾向的資產轉移介紹服務(協助在港注冊離岸公司等)。"《中國私人銀行客戶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稱,但目前來看,國內各銀行在這方面才剛剛起步,相當部分銀行還沒有條件(包括海外網點、人才儲備等)來拓展。"大力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是時代的要求。"林立表示,光大銀行私人銀行將通過提供海外投資、海外移民、海外留學等系列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實現價值和財富管理,滿足其多元化金融需求。 【延伸閱讀】數額不等 年終獎理財不同 再少也得理葉檀:中產受夾擊是全球經濟衰落之源成都打造主體區域 推動第二圈層"中雁競飛"2012年 成都別墅低總價小面積將流行 低風險產品走紅《報告》指出,絕大多數高凈值個人在投資的風險偏好方面傾向保守。約六成人士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約三分之一的人士投資以保值為主,只有8%的人士願意承受較大的風險。《中國私人財富管理白皮書》也顯示,我國高凈值人群使用私人銀行的主要目的是"資金安全"、"專業理財建議"和"高質量服務"。私人銀行客戶對"高回報"的期望值不高,他們普遍認為,把錢放在銀行的最主要目的是確保資金安全,銀行資金只是他們分散投資的一部分。《報告》因此指出,雖然高凈值人士對儲蓄現金類產品仍很偏愛,但在去年,固定收益和信託類投資產品一躍成為最受青睞的產品。不過,信託產品主要是以貸款和股權投資方式運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中國私人銀行客戶特徵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提醒信託兌付的風險。如房地產信託,隨著國家調控力度加大,銀行嚴控信貸融資,信託成為其融資的重要渠道。在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整體趨緊的情況下,部分房地產信託顯現出不能如期兌付的跡象。 【延伸閱讀】數額不等 年終獎理財不同 再少也得理葉檀:中產受夾擊是全球經濟衰落之源成都打造主體區域 推動第二圈層"中雁競飛"2012年 成都別墅低總價小面積將流行
『肆』 我是一名銀行的理財經理,應該如何開展財富管理業務
銀行內有存款的客戶,你可以及時溝通一下,推銷自己的產品,或者給出你的建議。
銀行外發廣告也是辦法之一。
再就是發動你的朋友,讓他們給你拉人。
還有可以推銷給老人保本型理財。
『伍』 如何成立理財公司
條件一:發起人角色
具體可分作「個人或團隊創業」和「機構擴張」兩類。個人或團隊創業,是指合夥人團隊或創始人個人因各種主客觀原因,決定創立自己的財富管理公司。機構擴張,是指各類公司實體因組織戰略、競爭優勢或商業環境等內外部因素,決定擴張業務領域,開展財富管理業務。
在現實中,單一發起者依然是創辦主體的主要構成;但近期,越來越多的情形是個人創業者和機構擴張者通過合理的股權結構設計,形成長期契約,實現優勢互補。
條件二:資源稟賦
不論個人創業、還是機構擴張,都需要清晰描述自身發展路徑和資源稟賦。在中國目前,大致可又分作三類:客戶資源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
客戶資源能力,是指所掌握高凈值客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粘性,以及快速擴張高凈值客戶資源的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募集能力。再細分下去,產品募集能力還需要按照所能募集產品的類型,分為單一產品募集能力和多元化產品募集能力;或者按照募集手段,分作機構渠道募集能力和直銷零售募集能力。資產管理能力,是指在資產數量、資產質量以及資產定價權方面的管理能力。或者簡單說來,就是產品的供應能力。
同樣地,也需要繼續分作單一資產管理能力和多元化資產管理能力兩類;或者按照管理資產的模式分為直接管理能力和間接管理能力兩類。所謂技術能力,是近些年來因Fintech/WealthTech領域的興起、沉澱,而新被行業所認知的一股勢力。
不少該領域玩家和創始團隊並非以往傳統財富端或資管端的資源背景和發展路徑,而是從P2P、社交網路、行業培訓、行業自媒體、區塊鏈/比特幣、智能投顧等偏技術領域出發,逐漸建立了自己在用戶流量、品牌、用戶社群、數據分析、投資演算法等技術和互聯網領域的差異化優勢,然後打算切入高端財富管理業務。
三類稟賦自然可以兼而有之。但更多的情況,是從某一個獨門絕技起步。在創辦之初就能同時形成其中任意兩個稟賦優勢者,並不多見。即使有,在兩個能力之間,也往往存在明顯差別。均衡實力很強的初創機構,少之又少,這也是創辦業務初期,就必須認真考慮頂層架構和資源組合配置的要義所在。當然,如果三者都不具備,先洗洗睡吧,准備好再來。
條件三:業務目的
前兩個維度的條件更多是客觀條件,而業務目的則是主觀選擇性條件;即:為什麼要開設財富管理業務。同樣,也可分作三個類型:以客戶為中心,搭建獨立財富管理業務——獨立業務;圍繞自身中心業務開展多元化經營,組建財富管理業務模塊——多元化業務;實體產業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必要補充,豐富並充實產業鏈/資管鏈的資金來源——資金端業務。
所謂獨立業務,就是指一些由專業理財師團隊或專業個人創建的獨立理財工作室、小型財富管理公司、精品財富管理機構、或家族辦公室。
他們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定製解決方案,在市場上全面搜集和匹配產品及服務。所謂多元化業務,多指一些原來主營業務並非傳統狹義的財富管理生意(如銷售理財產品,或提供資產配置服務),而是圍繞高凈值和富裕人群的其他商業模式(如移民、高端房產開發或房產經紀、留學咨詢、高端社群服務、高端培訓等),為了增加收入來源、增強客戶粘性、提升客戶體驗而設立的財富管理業務。
資金端業務,是指因集團發展戰略及其相應的投資融資需求,而催生的資產管理業務,並繼續衍生了對相應財富管理業務的需求。後兩者都不是獨立業務,但區別資金端業務和多元化業務的簡單方式,就是分析其所募集產品的融資目的,是為自身集團戰略和產業、資管發展的資金需要,還是僅為賺取中間收入、多元化其收入來源為目標,其集團自身主營業務與產品融資沒有任何關聯。
同樣的道理,業務目的可以是單一而純粹的,也可以是交叉而綜合的,甚至可以在推動過程中逐漸調整和變化。但總體說來,目的明確,非常重要。因為目的性條件會直接影響公司頂層架構的設計、發展路徑的選擇、產品線的部署和團隊人才的搭建等各方各面。
文字來源:NewBanker博客
『陸』 財富管理與個人理財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個人理財一般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進行低風險投資,而財富管理涉及的面更廣更深,包含資產配置、稅務籌劃、身份管理、法務支持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