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卡特癌症基金會

卡特癌症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7-25 16:41:50

Ⅰ 卡耐基基金會的20世紀80年代以後

1982年另一任新會長漢堡上台。他與派弗背景很不相同,主要從事醫務工作,原任哈佛大學衛生政策研究和教育部主任。他表示到基金會任職是為社會和公眾服務,不過對基金會應關心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他確定基金會的幾大目標是:(1)避免核戰爭,改善美蘇關系;(2)教育全體美國人,特別是青年,以適應一個以科技為基礎的社會;(3)防治各種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傷害,包括吸毒、酗酒和少女懷孕等社會問題;(4)在第三世界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重點在墨西哥。
漢堡認為,今後世界發展最大的特點之一是科技對人的決定性影響。可以想見,根據這一思路,基金會的工作必然有所調整。在所有以上目標中,特別強調科學,包括硬科學和行為科學;更著眼於全球性的問題;國內則著重政策研究,不那麼強調不平等和社會改良。對政府的態度從批評改為爭取其支持和合作,在華盛頓政界和高層人士中進行經常性的聯絡活動。同時建立了卡耐基教育和經濟論壇,定期舉行全國各界領袖人物的會議,討論教育政策與國家經濟需要的關系。
根據1993年的會長報告,10年中基金會在資產和支出的數額上有很大發展,當時總資產達到13億美元,是1982年的3.25倍;支出預算從1982年的1300萬美元增至5900萬美元,相當於自1911年以來82年間總捐贈數的51%。工作中心仍然圍繞教育與和平兩大主題,強調預見性,「防」甚於「治」,為此,加強研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這一時期最大的特點是把重點放在早期教育。80年代美國教育界和科學界達成共識,認為兒童和少年時期的教育對人的一生乃至整個國家的未來都非常重要,並就父母和有關方面應如何合作以滿足少年兒童成長的需要提出建議。基金會配合這一共識,大力進行解釋和宣傳,利用其近一個世紀以來在教育界的影響掀起全國長期教育改革運動,重點在公立中小學和學齡前教育,研究一切影響學習的校內外因素,並提出口號「教育非自幼兒園始,而是始自胎教」,甚至從孕婦培訓開始。資助的具體項目有:
① 青少年教育與發展戰略。范圍是從出生前到10—15 歲的少年。在1986年至1996年的10年中, 基金會贊助了對青少年不同的發展時期進行的綜合研究,取得了國家科學院研究理事會、斯坦福大學和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的配合,成立了若干專家與公眾領袖聯 合組成的小組,分為幼兒(3歲以前)、童年(3—10歲)和少年(10—15歲)。小組提出了大批報告和專著,其中影響最大的為代表以上三個年齡段的三篇報告:《起點》、《前途有望之年》和 《大過渡》。報告就培養負責的和夠格的父母、產前與初生嬰兒的保健、少年健康成長的要素,以及爭取家庭、學校、社區、媒體等社會力量配合等提出了一系列建 議,在社會上廣泛散發。基金會又出資立項,鼓勵各州和市採取實際措施實施以上報告中的建議。已有十幾個州和若干市參加這一項目。這些建議得到柯林頓總統夫婦、全國州長協會和兩黨不少國會議員的支持和大力推動。報告還在全國性的雜志登載,在電視台的黃金時間播放,並進入一次白宮會議的主題。這一研究對全國的教育政策和計劃都產生了影響。
② 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師資水平,改進教學質量,是卡耐基基金會的傳統關注點。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突出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師資培養以及培訓幼兒園和低年級小學教師,促使低年級小學教科書的出版者也參加研究工作。 80年代,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基金會聯合贊助成立教學與美國前途全國委員會,經過在全國范圍內的調查研究,提出一項報告,主要精神是:教育制度的改良歸根結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報告並就提高教師職業的地位、吸引優秀人才、建立考核機制、提供終身自我提高的機會等提出一系列建議。報告還強調要建立一種足以反映美國社會多元文化的教育結構。為此,基金會組織的卡耐基教育與經濟講壇還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集思廣益。1987年又發起成立了提高專業教學標准全國委員會,以實施論壇報告中所提出的建議,由北卡羅來納州州長亨特主持。經過10年的實踐,基金會於1997年向30個領域的骨幹教師頒發證書,數量約占教師總數的40%。柯林頓總統在1997年的國情咨文中專門提到了這一委員會,號召全國予以支持。
③ 文科教育。在提高教育質量中有一個特殊問題是文科教育問題,對美國的意義就是如何加深全民對民主制度的理解。1981年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提出一份報告,題為《高等教育為國家服務》,其作者大聲疾呼美國存在著「公民知識盲」,建議在大學課程中加入新的公民教育。1988年美國價值研究所又提出報告《向公民社會呼籲》,建議重新對一些基本的公民社會問題進行學習思考。從1930年以來,卡耐基基金會就對大學本科的課程改革集中資助,並且這也是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資助的無數研究報告的主題。中斷了16年以後,基金會又重新開始這一課題。從1999年開始將研究文科教育未來的目的,以及基金會能如何有效地回應這一問題列為研究主題。
④ 教育服務工作中的各方合作。從80年代初開始,基金會即從事一項工作,把大專院校、公司和國家的各實驗室以及各科研機構的科學力量同中小學的教學需要結合起來。特別注重建立科學教育工作者和科學機構的聯系,以改進教學和課程,包括理、化、生物,也包括行為科學和心理學。在此領域中一項突破性的規劃名為「2061規劃」(以哈雷彗星再次出現的年代命名),主持人為著名科學教育家拉瑟福德 。他認為美國當前學校中的科學教學不足以為生活在一個以科學為基礎的高技術世界中的未來公民作準備。該規劃旨在重塑大學前的自然科學、數學和技術教學,從幼兒園起,貫穿整個12年中小學。經過10年的努力,於1989年發表了《全體美國人學科學》和《水準線》兩項報告,對發動制定全國科學教育標准和直接改進科學教育質量起了很大作用。到90年代,全國科學院經常發表科學標准,成為提高科學教學的中心。 80年代到90年代,基金會一直把反對核擴散以及前蘇聯地區的發展作為中心議題。冷戰以後種族間的沖突成為對和平的新威脅,也是基金會的重點之一。
① 避免核戰爭。基金會大規模資助跨學科、跨國界的研究,特別關注核武器和製造材料的安全儲存及其指揮—控制系統。基金會發揮它的特長——充當聯系獨立研究者和決策集團的中間人,一方面贊助第一流研究分析家出成 果,一方面設法在重大問題上建立他們與政府、傳媒和企業界之間的聯系。在里根、布希和柯林頓政府期間,基金會都曾應政府的要求召集有關專家就核軍控和防止核戰爭問題、與蘇聯關系、非政府組織的作用、聯合國改革等問題進行討論。
基金會還資助前參議員克拉克主持的阿斯彭學會國會項目。這一項目的活動方式是在一個休閑勝地與有關某個問題的國際學者進行超黨派的無拘束的討論,已經舉行的有與前蘇聯、東歐和烏克蘭等國家的討論。
② 防止核擴散。基金會1992年撥出巨款資助有關這一題目的研究、討論和活動,參加的有各方面專家。指導委員會中有參議員納恩與盧格、布魯金斯學會會長斯坦布魯納、 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與軍控中心主任佩里(1994年被任命為國防部長)。這個委員會的工作對1992年納恩—盧格修正案有很大貢獻。該修正案是針對1991年國會通過的《減少蘇聯核威脅法》的。這是參議員把研究成果化為政策實踐的典範。 1992年,基金會資助的哈佛大學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卡特在一份題為《蘇聯核裂變》的報告中指出蘇聯解體之後的新的核威脅。這份報告到了兩位參議員手中,他們立即合作發起美國幫助消除這一危險的立法措施。後來卡特任助理國防部長,和佩里一起與兩位參議員合作共同執行這項法案,幾年來,共花費20億美元,用於許多大型工程計劃、軍事來往、國防工業轉 為民用計劃、軍營建設和再培訓、武器與裂變物資的安全保衛以及反對人才外流的贈款等。有幾千名美國人在俄羅斯與其同行就以上項目進行合作,包括使烏克蘭、 哈薩克和白俄羅斯完全非核化。
③ 防止致命的沖突。1994年,基金會把「國際安全」 項目改名為「防止致命沖突」。特別把重點放在明確的、系統的防止災難發生的辦法上,而不是事後修補災難造成的破壞。成立了「卡耐基防止致命沖突委員會」, 有36名委員,包括16名國際領袖人物和長期對防止沖突研究有經驗的學者。兩名主席是前國務卿萬斯和基金會會長漢堡。這是一個國際性組織,與世界各國的組 織有積極的合作關系,經常舉行國際會議。委員會分以下四方面進行研究:
考察種族、民族和宗教沖突的原因和防止其發展為致命沖突的辦法;
支持非政府組織進行防止暴力的努力;
繼續努力加強民主機制,作為應付前蘇聯和中東歐內部帶有爆炸性的沖突的非暴力機制;
探索美國、俄羅斯與其他核大國如何加強努力以遏制先進武器的擴散,避免使族群沖突更加危險。
委員會於1997年發表最後報告,在全世界散發,號召國際社會的各類成員,包括民主國家、聯合國、區域組織、企業界、全球科學界、教育與宗教組織、傳媒、關心沖突的非政府組織等,通力合作,防止致命沖突;除了消極 的避免直接對抗之外,還應採取積極措施,如促進民主、市場改革和創建保護人權的公民組織。
其他如自然資源的減少、領土完整的原則和自決原則之間的矛盾、和平實現後如何通過消除宿怨達成和解來予以鞏固,以及對過失國家實行制裁的效果等等,都是有關這一問題的題中之義。
④ 建立各種集團之間的相互了解。各個群體是否不需要族際仇恨和沖突也能增加自身的凝聚力,取得有效的發展?人類的適應能力如何調動起來把這種隔膜和仇恨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是卡耐基基金會在冷戰後所致力的課題之 一。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把兩項傳統的關注——和平與教育——結合起來。家庭、學校、社區組織和傳媒對形成族群的態度有關鍵作用,既可以向仇恨和沖突方向,也 可以向寬容和合作方向引導民眾的情緒。1996年卡耐基資助16家機構對青年人的族際關系問題進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找出兩種態度產生的根源與如何進行尊重 和寬容的教育方法。鑒於媒體的重要作用,基金會在其資助的兒童電視節目「芝麻街」中增加了這方面內容。這個節目是國際性的。 ① 前蘇聯及其他地區。對俄羅斯和其他前蘇聯地區,基金會的做法不是提出改革的建議,而是提供機會促進這些地區和美歐及其他國家高級集團之間的經驗交流。
基金會資助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的「加強民主機制」項目從戈爾巴喬夫初期就已開始,對蘇聯中央政府和比較進步的地區中關心建立民主的人士給以咨詢,此項工作一直延續到蘇聯解體之後,許多當時與此項目有關系的人士已是俄羅斯社會有名望的重要人物。漢堡在會長報告中稱:這樣有組織地幫助一個國家民主化的國際行動在歷史上是少見的,而事實證明不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把民主當作裹著糖衣的新帝國主義入侵活動,那麼將一事無成。如果把它看作在我們這個紛爭無處不在的人類中一個強有力的、建設性的、解決沖突的機制,那麼這是一個應付生死攸關的挑戰的寶貴機會。
② 加強美國國內民主。卡耐基基金會認為自己的各項工作,包括教育,都貫穿了加強民主價值觀的精神。不過另外還有更加直接的由專人負責的專門項目,其主要內容是提高選舉的投票率、促使競選捐募款制度的改革、推動國會改革、提高大學在處理重要社會問題中的作用、研究民主與媒體的關系等。基金會認為當前對美國民主的威脅因素如下:
公眾對政治的冷漠和憤世嫉俗的態度,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政治權力為特殊利益集團服務,不是為公眾的利益服務;
不同宗教、種族和族裔、階級、性別的人群關系日益疏離,美國凝聚力下降。光是寬容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互相理解和接受,並認識到美國社會的力量在於多元化;
老年人的積極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承認,其困難也未得到足夠照顧;
貧富懸殊擴大。
這些問題都是基金會特殊項目所關注的內容。 經濟問題在卡耐基基金會歷史上不是重點。但是自7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家庭收入下降,大批婦女進入勞動大軍,而同時反福利政策的勢力抬頭。有鑒於此,基金會開始關注經濟拮據的家庭問題,資助一系列的有關研究項目,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哥倫比亞大學兩名學者卡默曼和卡恩關於工業化國家社會福利比較研究與卡耐基兒童理事會關於美國困難家庭兒童狀況的報告。基金會還在哥大建立了全國貧困兒童中心,致力於將美國2300萬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兒童的狀況向全國廣為宣傳以教育公眾。
此外還成立了「卡耐基科學、技術與政府委員會」,旨在促進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研究,分析科學如何為社會服務,並確保科技成就作人道的使用,關注發展科技的決策過程;研究「使美國民主適應世界的變遷」,如技術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內少數族裔和文化多元化對原來的民主機制的挑戰等課題。
1997年柯林頓總統授予卡耐基基金會漢堡會長美國平民最高的榮譽——總統自由獎章,以表彰他為「改善兒童的健康和福利事業」做出的終身努力。

Ⅱ 卡特是誰

姓名:文斯-卡特(Vince Carter)
國籍:美國
位置:前鋒
生日:1977年1月26日
身高:1.98米
體重:102公斤
畢業學校:北卡羅萊納大學99級
球隊:新澤西網隊
號碼:15號

輝煌戰績
1995年,卡特入選美國國家青年籃球隊並出征了世界青年錦標賽。1998年NBA選秀大會上,卡特以第一輪第五順位被金州勇士隊選中,但隨即就被交換到多倫多猛龍隊。與邁克爾-喬丹同出自北卡羅萊納大學的卡特以其精湛的球技和令人眼花繚亂的表演令球迷折服。98至99賽季,卡特的得分和蓋帽位於所有新秀之榜首,助攻第三、籃板第四、搶斷第五、投籃命中率第六、罰球命中率第八。99至2000賽季,卡特以平均每場25。7分位於排行榜第四位,40。3%位於三分球命中率第十七位。2000年4月10日,卡特達到職業生涯第一次三雙:得31分,搶11個籃板,10次助攻。2000年2月27日,他創下他個人單場最高得分紀錄51分。2004年12月18日,卡特被交換到新澤西網隊,猛龍隊得到莫寧等三位球員和兩個未來首輪選秀權。

主要榮譽:

四次以最多票數入選全明星陣容(2000、2001、2002、2004)

2000年代表美國國家籃球隊出征悉尼奧運會,隨隊奪得奧運金牌,是隊中平均得分最多的球員(平均14.8分)

2000年全明星扣籃大賽冠軍

1999-2000賽季得分排名第四(平均25.7分)2000-2001賽季得分排名第五(平均27.6分),入選NBA第三陣容

超越了道格-克里斯蒂成為猛龍隊得分最多的球員(2001年3月2日對網隊的比賽中)

2000年4月10日在對騎士的比賽中首次得到三雙:31分,11個籃板,10次助攻

獲1998-99賽季年度最佳新秀獎

1998-99賽季,入選新秀最佳陣容

1999年2月5日首場NBA比賽中得到16分、3個籃板,幫助球隊以103-92戰勝凱爾特人隊

全名為Vincent Lamar Carter
NBA球員麥格雷迪的表哥
擅長演奏薩克斯管;曾是高中樂隊的指揮;獲得音樂獎學金
建立慈善基金會,支持兒童慈善事業
2001年8月,在多倫多舉辦「文森-卡特全明星慈善比賽」
擔任「大哥哥/大姐姐」組織的「愛心大使」
1995年,入選美國國家青年隊,參加世界籃球錦標賽
灌藍王卡特

Ⅲ 《求》邁克爾傑克遜39個慈善機構中國有嗎,中國那個機構。是誰

1、洛杉磯艾滋病防治計劃

2、美國防癌協會

3、「天使的恩賜」

4、泛洛杉磯的兄弟基金會

5、BMI基金會

6、羅納德·麥克唐納夏令營

7、資助美國兒童慈善會

8、兒童國際學院

9、城市與學校獎學基金

10、社區青年人體育藝術基金會

11、黑人議員委員會

12、達喀爾基金會

13、夢幻街兒童基金會

14、夢想成真基金會

15、伊麗沙白·泰勒艾滋病基金會

16、青少年糖尿病基金會

17、婚姻幸福組織

18、許願基金會

19、少數民族艾滋病援助計劃

20、摩城博物館

21、全美有色人種協進會

22、國家彩虹聯合會

23、納爾遜曼德拉兒童基金會

24、紅十字協會

25、澳大利亞扶輪社

26、歌手協會

27、星光基金會

28、卡特中心亞特蘭大計劃

29、美國鐮狀細胞研究基金會

30、「改變非洲」組織

3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32、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

33、聯合黑人學院之「希望的階梯」基金會

34、美國志願者協會

35、「瓦特夏日慶典」

36、「實現願望」協會

37、第28街基督教青年會

38、兄弟十字軍協會

39、布洛特曼燒傷中心

為其他歌手或組合提供之歌曲

Children's Holiday

為非洲賑災歌曲

MJ作曲群星演唱(we are the world )

Ⅳ 我這真有基金會的收容項目怎麼辦

正常收容的異常項目最高等級為卡特級,一旦異常被定為卡特級,往往就代表著它極難被基金會正常收容,或者根本就無法收容。

雖然顯存文檔中大多數卡特等級的項目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有些甚至很有可能會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甚至世界毀滅級的事件發生,但基金對此評級的判定還是以收容難度為主。

有一點需要告訴大家的是,基金會不是正常的公司機構,它和所有相關配套設施/人員存在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異常狀況的正常收容,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基金會將不惜任何代價。

Ⅳ 美國卡特基金會是什麼組織

美國的內部福利組織

Ⅵ 邁克爾傑克遜所做的慈善事業

吉尼斯世界紀錄主編克雷格在接受采訪時回憶了他與邁克爾-傑克遜相識的點滴,並對傑克遜一生所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他留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音樂遺產和贊助的慈善機構,是其他藝人不能比擬的。」 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主編克雷格在獲知傑克遜去世後,表示:「我非常自豪能夠結識邁克爾這樣一位朋友。雖然,如今這樣一個溫柔、善良、害羞的人已不在了。在2006年他第七次訪問吉尼斯世界紀錄總部的時候,他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與每個有需要的人合影留念,他的謙和感動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我很榮幸有機會能夠將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中。他留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音樂遺產和贊助的慈善機構,是其他藝人不能比擬的。」 他譜寫過多首慈善歌曲,堅持每去一個地方去醫院孤兒院探望,還收養了多個孩子,給他們帶去最好的生活和教育。盡管有些同時帶給他麻煩,他的愛心還是一如往昔。 慈善大事記: A 邁克爾·傑克遜於1992年成立了「拯救世界」(「治癒世界」)基金會。 B 「拯救世界」基金會與國家橄欖球聯盟,Frito Lay,國際青年人基金會,希爾頓/BEST基金會合作,在27屆「超級杯」(美國橄欖球聯賽)上聯合發起了「拯救洛城」運動。 C 慈善運動「拯救洛城」為7,000名孩子建立了3,000個指導顧問免疫站,並為超過72,000名青年提供了關於防止濫用葯物/毒品的教育。 D 「拯救世界」基金會已經為20個國家的許多兒童提供了支持和援助。 E 「拯救世界」基金會與「美國愛心」(AmeriCares)基金會聯手向飽經戰火的薩拉熱窩兒童運去了47噸的食品,衣物和葯品;與美國「戈爾巴喬夫基金會」合作向喬治亞共和國(位於前蘇聯高加索南部)運去了60,000劑的疫苗;並且兩次聯合英國的「聖誕兒童計劃」(Operation Christmas Child)組織將從英國兒童處募集到的物品和禮物緊急空運到了波斯尼亞共和國兒童的手中。 F 「拯救世界」基金會聯同前總統吉米-卡特,特納廣播網,羅納德-麥克唐納兒童慈善會,歌手Gladys Knight和樂隊TLC一起行動,幫助「亞特蘭大計劃」運動在一星期內將當地的免疫率從預計的6,000人增加到17,000人,並且建立了一個家庭保健追蹤系統。 G 「拯救洛城」與「洛杉磯聯合學校社區」、加州大學、南加州私立大學、「學習之星」組織,及其它地方性非盈利組織共同在兩處地點開展了名為「校區聯盟/安適港灣」的活動,為這里超過300名學生們提供了課後眾多學習的機會:計算機教育、家庭教師輔導、家庭作業輔導、數學實驗室、英語教學(為母語非英語的學生提供)和表演藝術等。 慈善年表: 1979年1月,邁克爾·傑克遜捐獻了包括《彼得·潘》在內的大量書籍給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的年輕人部,此舉是為響應鼓勵青年讀書的"隨書起舞"計劃。 1981年6月,邁克爾·傑克遜和兄弟們在亞特蘭大舉行了《Triumph》演唱會,其中的收益的10萬美元將捐給「亞特蘭大兒童基金會」。當時在亞特蘭大爆發了一系列綁架謀殺兒童案,為期數月、人心惶惶。這筆善款將用來撫慰那些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們。 1984年1月,邁克爾·傑克遜在為百事可樂公司拍攝廣告時被燒傷。意外發生後,他被送到了加州庫爾佛市布洛特曼醫療中心接受治療。事故原因是煙火噴射方位出現偏差,從而給他的後腦頭皮造成面積為手掌大的2.3級燒傷。盡管如此,邁克爾到了醫院還是不忘去慰問其他的燒傷病人。後來他還為自己捐資修建的「邁克爾·傑克遜燒傷中心」捐贈了一個用於治療的高壓氧倉。 1984年4月,邁克爾·傑克遜捐贈了一套19張床位的醫療器材給西奈山紐約醫療中心,該中心是「T.J.瑪特爾白血病與癌症研究基金會」的一個下屬的機構。 1984年5月,邁克爾·傑克遜同意把他的歌曲《Beat It》用在不酗酒駕車的全國公益廣告中。由於他的卓越貢獻,總統羅納德·里根特邀邁克爾至白宮為他頒發了「特殊貢獻大獎」。 1984年7月5日,Michael Jackson和他的家族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改變《Victory》演唱會的門票發放方法。在發言中,他宣布:「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在同意進行『Victory』巡演的同時,就已經決定把我所有的個人巡演收入捐獻給慈善組織。」有三個慈善組織在Michael這次的慷慨中受益,它們分別是:「聯合黑人學院基金」(其設立了「Michael Jackson獎學基金」,到1988年為止,這個獎學基金已向「聯合黑人學院基金」隸屬學校的70名學生提供了發放了獎學金)、「好時光夏令營」(為幫助絕症兒童)、「T.J.瑪特爾白血病和癌症研究基金會」。 1984年7月,Michael Jackson把德克薩斯體育場(達拉斯)演唱會的1200張門票捐送給了那些無力購買演唱會門票的孩子們,價值約3,9000美元。 1984年7月14日,傑克遜兄弟在佛羅里達的傑克遜維爾市與8個身患不治之症的孩子們玩耍。14歲的馬蘭達·庫珀已經時日無多,他寫信要求見見邁克爾Michael。Michael Jackson於表演前在後台接見了他。之後,700名貧困兒童被Michael邀請前來免費觀看了表演。 1984年8月,由於在印第安那州加里市的演出談判告吹,傑克遜兄弟們帶著來自於「泰爾瑪·馬歇爾兒童之家」、「印第安那男孩之家」和「丹澤爾斯工作學習計劃」的40名孩子輾轉到底特律市觀看他們在那兒的第三場演出。 1984年夏季,14歲的小男孩大衛·史密西在「圓夢協會」組織的幫助下如願以償:他被邀請到Michael Jackson在恩西諾的家裡做客。大衛·史密西是一名囊腫性纖維化病的患者,他一直希望能夠見到Michael。兩個人在Michael的私人電影放映廳里度過了一個下午,共進了午餐,一起玩電子游戲。在大衛·史密西離開的時候,邁克爾送給他一副鑲著黑色金屬片的手套和一件在「Beat It」音樂錄影中穿過的一件紅色夾克。七個星期之後,小男孩因病離開了人世。 1984年12月13日,Michael Jackson參觀布洛特曼醫療中心,他曾在這里接受因拍攝百事廣告造成嚴重燒傷的治療。他將從百事那裡得到的150萬賠償金,全部捐給「Michael Jackson燒傷中心」。 1985年1月28日,為了賑濟非洲飢民,Michael Jackson和眾多重量級藝人走進了A&M的「Lion Share」錄音室,花了一個通宵成功灌制了錄音藝術史上收益最高的單曲——《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其衍生的書籍,錄影帶等各種來源的收益將全部用於援助飢餓中的非洲人民。最終有6000多萬的唱片收益直接送抵災害最嚴重的非洲地區。Michael Jackson在其中不止進行了表演,而且還與萊昂納爾·里奇一道參與了歌曲創作,他還錄制該歌曲的領唱樣帶並分發給了所有參加歌手們。 麻煩自己整理一下下,僅供參考!

Ⅶ 美國前總統卡特的癌症真的被治癒了嗎

通過佳學基因分析可以找到疾病原因。基因原因隨著血緣關系傳遞,通過基因檢測可以分析出親戚和家人疾病風險,可以提出婚戀建議。

Ⅷ 終生不得病的鐵律,你能守住嗎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明確指出,不良飲食習慣和消極心態可導致30多種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有1/3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因此,預防癌症可以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

01

飲食篇

1.吃「鮮」

多項國際研究指出,多吃新鮮食物有助於防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現,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降低咽癌、喉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幾率。

新鮮果蔬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以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選擇蔬果要盡量選深色的,不同種類通常顏色越深的蔬果,其營養價值越高。

2.吃「淡」

高鹽飲食與胃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

日本癌症中心研究所針對4萬名中年人進行為期11年的隨訪發現,對男性而言,食鹽多者患胃癌風險比食鹽少者高一倍,而在女性中,食鹽多者患胃癌風險也顯著高於食鹽少的人。

研究者表示,這是因為人體食用過量高鹽食物後,食鹽的高滲透壓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害,隨之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

烹調時還要注意「隱性鹽」的存在,比如味精、醬油、醬料、調味包中也含鹽,需要控制用量,少用。

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脂肪與癌症關系最為密切,特別是乳腺癌、大腸癌與前列腺癌。盡量少吃葷的,或者不吃。特別是已經身體出現問題的家人,不吃肉,身體會相對好的快。

3.吃「粗」

缺乏膳食纖維是近年來癌症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種糧食本來都是膳食纖維的來源,但受到加工的影響,加工越精細,膳食纖維損失越多,所以最好刻意吃點「粗」。

但要注意不論哪種粗糧都以蒸煮等少油、少鹽的烹飪方法為佳。

膳食纖維進入體內後,可刺激胃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減少腸道吸收致癌物,預防大腸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包括:

黑米、玉米面、莜麥面、鮮玉米、小米等主食;

香菇、金針菇、毛豆、蠶豆、蒜薹、茭白等蔬菜;

石榴、桑葚、梨、獼猴桃、鮮棗等水果;

黑芝麻、松子、干杏仁、干核桃等堅果(堅果一定要選擇原味)。

4.吃「酸」

——乳酸能吞噬致癌物質。

研證實,食醋中含有一種酶,具有殺菌作用,能抑制癌細胞生長,降低黃麴黴素的強致癌性。

此外,醋還能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減輕疲勞等。除了醋,酸奶也是常見的酸味食品。美國研究證實,常喝酸奶可抑制腫瘤。

研究人員先人為的使老鼠患上腫瘤,再將它們分為兩組。一組飼料中加酸奶,另一組不加。

結果顯示,前者腫瘤明顯得到抑制,與後者相比,腫瘤細胞減少30%-35%。

研究人員認為,乳酸有助於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細菌滋生,並能吞噬致癌物質,削弱其致癌性。酸奶雖好但不能過食,成人每天喝酸奶別超400克,除非是鈣需求量很大的孕婦、乳母或發育期青少年。

最後提醒大家:要吃全部的食物,吃食物的全部!

吃全部的食物即食物的種類要豐富,營養才均衡;吃食物的全部即要吃掉食物的整個部分,如谷類盡量吃全谷(如糙米,全麥),蔬果盡量連皮帶肉吃,因為很多的蔬果及五穀的營養都聚集在皮上。

不要擔心打蠟的水果,你可以在吃前,先用鹽或茶籽粉搓洗,然後用60度的溫水浸泡30秒,經第一步沒有搓洗掉的蠟質,在第二步溫水浸泡後會幾乎全部溶出。

如果你還是不放心,那就再用水焯一下果蔬即可安心食用了。

02

生活方式篇

1.干凈舒適的環境

居住的環境要干凈、明亮。首先,家裡一定要及時的打掃與收拾,客廳養一些植物,因為植物可以凈化空氣,而且植物充滿了生命力;

燈光盡量用暖光燈,暖暖的,讓人很舒服。這樣的環境其實就是風水,它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和命運。

2.健康的飲食

吃早飯、多吃五穀雜糧、水果蔬菜。不吃肉、不飲酒、不吸煙。

均衡的營養是預防腫瘤的不二法寶,健康的身體來自均衡的營養。

如果你早上不吃早飯,小腸和大腸就會對腸道殘留的食物和宿便進行二次吸收,你的血液就會增加毒素,肝臟與腎臟就負擔累累。

長期這樣,身體就會面臨很大危機。如長期便秘,體內毒素也無法排除。

美國營養學家陳昭妃博士的研究告訴我們,植物中的植物營養素、多媒和抗氧化劑,這三種營養是肉食中沒有的,這樣營養會滋養我們的免疫系統,提升我們的免疫力。

此外飲酒和吸煙也會顯著增加胃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風險。

3.充足的睡眠

早起早睡,在睡眠中,體內的肝臟進行排毒、吸收與運行,身體內的器官和我們一樣要定時的清理、吸收、運作,晚上只有當我們睡眠時,器官才能越來越好。就會降低得癌症的幾率。

4.積極感恩的心態

許多人認為,積極的心態時,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語言文字是有影響性的,積極的心態在影響你的各種器官。

精神治療協會前任會長卡特博士在談到一個人持肯定的態度對健康的影響時,他說:

「積極向上的心態是以科學的事實為基礎的。

這些事實得自生物學、化學、醫學等。將有助於改善你的健康,延長你的壽命,使你精力充沛,倍感幸福,從而在各方面取得成功,並且還能替你保持一件最主要的東西——心靈平靜。」

事實上擁有積極心態,僅是重要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將這種積極心態付諸行動。當你在做的時候,你心裡必須想著,這些都是存在的事實。行動有活力而積極,將會使你很驚訝地發現自己可以享有新的能量及活力。

5.增強體育鍛煉

適當的運動,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悅。

適當的運動對於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悅舒暢有一定作用,持續半個小時以上的中強度運動為佳。

6.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關系,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的疾病與家庭和睦有著密切的關系。

當家庭其樂融融,當環境充滿善意、溫暖和歡樂,子女幸福,婚姻和諧,子孫聽話。和睦的家庭,我們的身體是就算出現了問題,也會被愛的能量場包圍而療愈。

7.讓自己多點正能量

霍金斯博士說:只要看到病人就知道這個人為什麼生病,因為從病人身上找不到任何一個和愛相關字,只有痛苦、怨恨、沮喪,包附著他全身。這些的情況,也是導致癌症、心臟病等種種病的原因。

霍金斯博士說他做過百萬次案例,在全球調查過不同人種,答案都是一致的。只要振動頻率低於200,這個人就生病。200以上的就沒有病。

200以上的意念通常表現是:喜歡關懷別人,慈悲心、愛心、行善、寬容柔和等等這些都是高的振動頻率,達到400到500。這樣的人基本上不會生病。

可見,傳播正能量、具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多些正面的念頭以及一顆慈愛的心,是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

編者後記:

預防癌症的生活方式:

干凈舒適的環境;

充足的睡眠;

健康的飲食;

積極的心態;

增強體育鍛煉;

幸福和睦的家庭氛圍;

自己多點正能量;

這些方式其實也就是「美、樂、愛、覺」的生活方式。

我們一起加油,按照上面的幾項去行動,你的生活越來越幸福,身體會越來越健康,命運也從此與眾不同。

Ⅸ 卡特中心的貢獻

建立近三十年以來,卡特總統和卡特中心的專家們活躍於民間外交和人道主義活動的舞台,使卡特中心的名聲和影響越來越大。卡特中心的資金主要來自於私人、基金會和企業的捐款,該中心現有約150名專業員工。而卡特總統本人也常常和夫人帶領中心的工作人員活躍與世界的各個角落,消滅了在非洲肆虐的多種寄生蟲病,調解了在海地、朝鮮、前南斯拉夫出現的危機。卡特中心誕生30年來,一直同亞特蘭大市的埃默里大學合作,派遣觀察員監督選舉,勸說沖突各方止戈求和,以及廣泛推動民主進程和經濟合作,至今已有約80個國家從中受益。監察選舉該中心相信自由、公正的民主選舉往往是發展中國家走向自救的第一步,因此於1997年激活一項「民主計劃」,專門派遣觀察員到各國監督選舉過程。它還建立了一個「國際人權理事會」,負責觀察人權狀況及化解沖突。此外,消滅熱帶疾病和普及衛生知識也是卡特中心的首要任務。而88歲高齡的卡特總統仍然親自出訪埃及和參加中心的其他項目。

Ⅹ 邁克爾傑克遜成立了,多少慈善基金會

1、洛杉磯艾滋病防治計劃
2、美國防癌協會
3、「天使的恩賜」
4、泛洛杉磯的兄弟基金會
5、BMI基金會
6、羅納德·麥克唐納夏令營
7、資助美國兒童慈善會
8、兒童國際學院
9、城市與學校獎學基金
10、社區青年人體育藝術基金會
11、黑人議員委員會
12、達喀爾基金會
13、夢幻街兒童基金會
14、夢想成真基金會
15、伊麗沙白·泰勒艾滋病基金會
16、青少年糖尿病基金會
17、婚姻幸福組織
18、許願基金會
19、少數民族艾滋病援助計劃
20、摩城博物館
21、全美有色人種協進會
22、國家彩虹聯合會
23、納爾遜·曼德拉兒童基金會
24、紅十字協會
25、澳大利亞扶輪社
26、歌手協會
27、星光基金會
28、卡特中心亞特蘭大計劃
29、美國鐮狀細胞研究基金會
30、「改變非洲」組織
3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32、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
33、聯合黑人學院之「希望的階梯」基金會
34、美國志願者協會
35、「瓦特夏日慶典」
36、「實現願望」協會
37、第28街基督教青年會
38、兄弟十字軍協會
39、布洛特曼燒傷中心

閱讀全文

與卡特癌症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