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達基金會的卡達基金會
卡達學院: 是國際公認的舉辦綜合性學術活動的K - 12學校之一。
學術橋梁課程: 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從高中過渡到大學。
卡達辯論: 定期舉辦的辯論賽,旨在提高學生的辯論能力。它已於今年舉辦一次世界性的學生辯論大賽
世界教育首腦峰會:WISE是一個全球論壇。匯集了從世界各地而來的教育屆的相關人士、媒體和決策者 來探討相關的教育問題。 第一次會議已在2009年 11月16日於多哈舉辦,第二次會議於2010年12月7日舉辦。
教育城中的六所大學 :
1998年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在卡達開設藝術設計學院
2002年威爾康乃爾醫學院建立
2003 得克薩斯州A&M大學在卡達開設了工程設計學院
2004年卡耐基梅隆大學在卡達開計算機科學、商業信息系統學院
2005年外商喬治敦服務學校 在卡達國際事務學院
2008年西北大學在卡達開設傳媒學院 在卡達基金會中,下設了卡達科學發展管理研究院。 它主持了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幹細胞研究的一些國際課題。
卡達國家科研基金(QNRF) 成立於2006年,以為研究工作和科學探索提供資金保證。
蘭德卡達政策研究所:提供的公共政策方面的分析,為客戶提供長期發展的解決方案。
卡達科技園 (QSTP)是一家集科研開發中心和卡達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於2009年3月落成。總計投資超過3億美元,創造了一個世界級的硬體環境。 很多國際知名企業於此落戶,包括:埃克森美孚 ,殼牌 , Total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 ,EADS 以及微軟。
錫德拉醫學研究中心:一個斥資7.9億美元的健康科學研究中心,將於在2012年開放。將包括臨床醫療,醫學教育和生物醫學研究。 羅塔:是一個慈善行動,重點項目在協助亞洲的社區發展上。它有效地緩解了許多地區的危機,諸如: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黎巴嫩和加沙地區。
卡達愛樂樂團:成立於2008年由101名音樂家組成。它的目的是加強卡達音樂的競爭力。
半島電視台少兒頻道;是基金會的一個重要分支,用以促進卡達的教育發展。
多哈辯論會:由卡達基金會倡議建立,與BBC常年保持合作關系。 惠譽卡達:是一家合資公司,致力於為其他公司設計品牌和企業標識。
卡達會展業發展研究所(QMDI):為企業設計營銷、管理方案。
卡達國家會議中心:已經在2011年落成,提供世界一流的會議設施,包括一個擁有2300個座位的禮堂。
沃達豐卡達:第二大的卡達移動運營商。
MEEZA:是一家提供商務餐飲業的IT巨頭。
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阿拉伯文和英文書籍,以促進整個地區的文化發展。
多哈之心:多哈城區CBD這個項目最初被稱為「多哈之心」現在被稱為「小綠洲」主要是參考了該地區的歷史名稱。
⑵ 西北大學數學系的數學系培養的英才
1933年5月生,河北河間人,西北大學數學系教授,數學研究所所長。曾任陝西省數學會副理事長兩屆,美國數學會會員,美國MR(數學評論)評論員。195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研究方向為基礎數學(集論、點集拓樸學、泛函分析)。主要著作為《點集拓撲研究與廣義數》(西北大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發表論文40餘篇。主要論文《一致性空間的一個定理》發表於中國科學院《科學記錄》1958年第 10期;Re-marks on wu-additiveSpaces發表於波蘭科學院 FundamentalMathematics、1964年第55卷第2期(中文稿《數學學報》第14卷第5期,1964年);《廣義數及其應用》發表於《中國科學》1979年數學專輯;Developing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putabilityWhich SPeaks the Language of Levels發表於英國 Math.Com-put.Modelling(國際刊)1998年第27卷第6期。其中「廣義數系統」理論系獨創,獲陝西省重大科學獎1979年一等獎。1984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85年獲「五一」勞動獎章,1989年被評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92年被評為陝西科技精英。在1964年論文中得到「世界第一個」ωμ一度量定理,推動了國際有關課題的發展,引起美、日、匈、捷、奧等國學者們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上述定理被國際學者稱作「王ωμ一度量」,「王定理」等。 1983年第十九屆(波蘭華沙)國際數學家大會,西北大學數學系王戍堂教授被邀出席,
王戍堂教授在超限數和點集拓撲方面的研究,有以下突出成果:
1.「 -度量化問題」是拓撲空間度量化研究的拓展和延續,王戍堂教授於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 -度量化定理」,在世界數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得到美、匈、日、捷、奧、意等國著名拓撲學家引用及評論,並被稱為「王氏定理」。
2. 王戍堂教授於1979年在《中國科學》數學專輯上發表的《廣義數及其應用(I)》,首次提出廣義數系統,並建立了廣義數域分析學。用廣義數系統的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用於光子時的光子靜質量問題以及量子力學中δ函數與傳統數學的矛盾。王戍堂教授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受到了美、英、法、日、希臘等學者的高度重視。1991年,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高斯紀念文輯》將該文收錄(《高斯紀念文輯》在全世界約稿56篇,其中中國兩篇)。 1955年1月生。1976年畢業西北大學數學系,198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88-1989赴英國Strathclyde大學做博士後研究;1990年被再次破格晉升為教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1990-2001期間先後任香港中文大學、英國Essex大學、義大利Napoli大學研究員、訪問教授。從1994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導師;1997.5-2003.7任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院長;2003.7起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基於視認知的非結構化信息處理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首席科學家。
主要學術任職包括: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數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信息領域第二屆咨詢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可信軟體基礎研究」指導專家組成員、信息學部計算機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教育部科技委數理學部委員、教育部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省數學會會長,《大學數學》雜志主編、《工程數學學報》常務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系列教材」主編、《Asian Information Science-Life》、《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等其他10種學術期刊編委。
1987年曾獲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1991年獲國家教委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7年獲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主持完成國家863、國家自然基金、香港UGC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課題課15項。
長期從事Banach空間幾何理論與智能信息處理的數學基礎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IEEE神經網路匯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匯刊》、《IEEE演化計算匯刊》、《IEEE自動控制匯刊》、《IEEE資訊理論匯刊》、《國際神經網路協會會刊:神經網路》等著名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34篇,其中國際雜志86篇(IEEE Transaction上Regular Paper 21篇)。國內中國科學4篇,數學學報19篇。在所發表的論文中,被SCI收錄的84篇,被SCI論文引用680人次,單篇引用率達59人次。主要學術貢獻包括:發現並證明一類非歐氏度量的「類二項式公式」,廣泛用於非歐氏框架下的數據建模與數學分析,被國外稱之為「Xu-Roach」公式;提出神經網路的能量分類理論、不同模型化方法的比較理論及減少聯結復雜性的分解原理;提出基於視覺模擬的聚類原理與視覺分類機;提出模擬演化計算的公理化模型等。相關研究論文曾被Nature Review上的綜述列為模擬演化計算技術的75篇代表性論文之一,並名列ISI公布的2004年度Neural Network論文下載量Top 10。研究結果《基於認知與非歐式框架的數據建模基礎理論研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2008年獲得CSIAM應用數學獎,201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鍾報告者。 1965年1月出生於陝西省,1982年畢業於洋縣中學。198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獲學士學位,1989年於西北大學獲碩士學位1995年於中科院應用數學所獲博士學位,1989-1995年在西北大學數學系任助教、講師1995.7-1997.6在北京大學數學系做博士後工作,1997.7至今在中科院應用數學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03至今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數學會第10屆)副理事長1995 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初至2001年初,受中國科學院公派並受德國馬克·普郎克學會及德國Bielefeld大學資助在德國Bielefeld大學數學系從事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5年在西北大學任教;1997年至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2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副院長
主要從事隨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八篇。自九十年代起研究Malliavin分析及環(loop)空間上的隨機分析學。率先證明了環空間上加權一階Sobolev空間的Poincare不等式,解決了L. Gross於1993年提出的猜想;證明了環空間上帶位勢項的Log-Sobolev不等式,其位勢項有簡潔的運算式且只依賴於底流形的Ricci曲率和熱核的Hessian;證明了Malliavin分析的結果可以在Ito空間和抽象Wiener空間之間相互轉化。這三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上許多資深概率學者的高度評價。還給出了判別流形為緊的新准則,解決了E. L. Bueler提出的猜測;建立了狄氏型的泛函不等式與其半群的一致可積性及緊性的等價關系,並利用弱型的泛函不等式估計了本質譜的下界。
2002年 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2001年 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的」傑出青年學者」獎 1995年5月 獲中國科學院億達利獎學金 1993年9月 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3) 1998年6月 獲京津地區青年概率統計年會設立的」鍾家慶」獎 1993年及1995年 獲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設立的」優秀研究生」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2003-榮獲「陳省身數學獎」 1978.10-1982.7西北大學數學系理學學士1982.9-1985.7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所理學碩士
1985.8-1993.8西北大學數學系講師 1993.9-1996.7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所理學博士
1996.8-1998.6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博士後 1998.7-1999.12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研
2000.1-現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大學工學院兼職研究員 武康平教授簡介
1982年在西北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西北大學數學系獲碩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數理經濟學博士學位。1989-1991年,南開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1991.11-1998.11,任教於北方工業大學數量經濟研究所,曾擔任所長。1997.11獲教授職稱。1998.12至今,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講授課程包括:高級宏觀經濟系、高級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經濟學基礎。在《經濟研究》、《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管理科學》、《中國軟科學》、《產業經濟研究》、《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數學學報》(英文版)、《系統科學與數學》、《中國科學》(A輯)、《Systems Analysi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七十餘篇。曾獲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教授1979.9-1986.6就讀於西北大學數學系,先後獲學士和碩士學位; 1987.9-1990.1就讀於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1990.1-1998.12, 在中科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先後任助教,副教授,教授;1997.8-1999.6 在美國Arizona州立大學為訪問教授;1999.7-2005.8, 在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先後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05年8月開始在任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教授。
趙曉強教授是北美地區在微分方程與無窮維動力系統及應用的研究領域中的最活躍的年輕學者之一。他在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等著名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在無窮維動力系統及應用方面作出了非常好的工作 系河北省武安縣人,1946年畢業於西北聯合大學數學系,1955年開始從事數學史研究,畢生勤奮治學,共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專著有<九章算術注釋>, <測圓海鏡今譯>,<九章算術今譯>,<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睿智篇>,另有合作論著多種,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數學史,數學思想史,天文學史,科學儀器史,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方面。
白尚恕先生是中國數學史和科技史領域具有國際聲望的著名學者,中國高等院校數學史教育與研究事業的重要開拓者,領導者和組織者。他對<九章算術>的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他對中國古代數學其他經典著作的整理,校勘與研究,成為中國數學史領域許多研究工作的起點。自七十年代以來,他與國內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有關學者進行了長期而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完成了<九章算術>與劉徽研究,秦九韶與<數書九章>研究等重大課題,組織出版了多部學術論文集,組織編寫了高等院校數學史教材<中國數學簡史>和<外國數學簡史>,近年來又積極參與組織和領導了<中國數學史大系>,<中國傳統數學名著導讀叢書> 兩部大型套書的編作。1982年,他開始招收數學史碩士研究生,1983年開始在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開設數學史課程,1986年開始招收外國高級進修生,培養了一批專業研究人才,擴大了中國數學史研究的國際影響。他積極參加中國科技史界與國外及台港澳學者的學術交流, 自1983年以來,7次出席國內外舉行的中 國科技史國際學術會議,並於1990年11月至12月赴台灣講學。他的學術工作受到了海內外同行的廣泛贊譽。
在白尚恕先生的領導下,北京師范大學於1983年成立了科學史研究中心,在全校范圍內開設了中國科學史課程,出版了<中國科學史講義>,組織了多次學術討論會,並且承擔了大型歷史著作<中華文明史>自然科學史部分的編寫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北京師范大學受原教育部委託於1984年7月至8月主辦了全國高等院校數學史講習班,從此,數學史教育與研究事業在國內高等院校廣泛而深入地開展起來, 1986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與徐州師范學院受國家教委委託聯合主辦了全國<九章算術>與<數書九章>講習班,有力地推動了國內數學史研究事業的開展。在他的領導下, 北京師范大學於1987年5月成功地主辦了秦九韶<數書九章>成書740周年紀念暨劉徽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白尚恕先生為人正直,襟懷坦白,安於清貧,淡泊名利,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治學嚴謹,見解獨到,朋友如雲,教澤廣被,提攜後學,不遺餘力。在住院治療期間,他仍然堅持每星期返回家中處理各項工作,撰寫學術著作,會見學術界友人,指導外國高級進修生。直到病重,他仍然念念不忘尚未完成的學術研究和正在指導的學生。 高智民教授,男,1952年11月生,陝西人。博士生導師。1982年碩士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1986年評為副教授,1991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主要從事數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科研方向:拓撲學,圖像形態學,金融數學等。共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30餘篇發表於國際數學雜志。在這些論文中,解決了《Pacific J.Math.》、《Top.and Appl.》《Proc.Amer.Math.Soc.》等國際一流數學雜志,所提出的10多個問題,建立了廣義度量空間理論中的一些重要定理。其中多項成果被國際拓撲學家作為定理,寫入1989年至2004年國際出版的4部拓撲專著之中。研究成果多次被國際、國內拓撲學者引用,在拓撲學界有重要影響。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教委優秀青年教師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以及數項教學研究項目。1990年獲陝西省首屆青年科技獎。1991年獲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獨立完成)。1992年獲陝西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獨立完成)。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1986年至2002年,先後多次應邀在國外合作科研。
學術兼職:曾任陝西省數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委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組成員。曾任西北大學數學系主任,汕頭大學理學院院長。深圳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 (主編) ,男, 1946 年 3 月生,漢族。 1970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 西北大學數學系碩士畢業, 1992 年 任 教授, 1996 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審查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研製組副組長,北京市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數學建模與數學應用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1964-1970 年 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
1970-1975 年 陝西國棉九廠工作
1975-1978 年 陝西輕紡局計算機電子提花研製組工作
1978-1989 年 西北大學數學系教師
1989- 至今 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教師
1984-1985 年 應邀作為訪問學者在法國里昂大學合作研究一年
1989-1990 年 應邀作為訪問學者在加拿大合作研究一年
王尚志教授從事集合論、無限組合論、一般拓撲學和演算法理論的研究。 先後多次應邀出國講學、合作研究,參加和主持多次國際會議。應邀在第九屆世界數學教育大會上做了四十五分鍾報告。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數學和數學教育論文六十多篇。
曾解決國外一些著名數學家提出的一些公開問題,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關注和好評。 王尚志 教授多次主持承擔各級科研項目,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教育部基金項目兩項、北京市基金項目兩項。 先後培養出數學和數學教育方面的研究生三十餘人,其中很多人已成為國內外數學研究和數學教學的骨幹。 男,漢族,生於1927年5月12日,陝西三原縣人。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王陸原同志194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同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黨的地下工作,隨後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歷任延安大學秘書,青年團總支部書記。
西安解放後,曾先後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副科長、科長,西北政法幹部學校教研室副主任,西北政法學院哲學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1962年晉升為副教授。1964年當選為西安哲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1972年4月至1978年在陝西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任教,並任黨總支副書記兼系主任。1978年11月西北政法學院恢復後,先後擔任副院長、1983年2月-1985年7月院長、黨委副書記、顧問。1978年後擔任陝西省哲學學會副會長、顧問,陝西省馬列著作研究會會長,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全國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會理事。1988年5月當選陝西省政協委員。
王陸原同志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他給本科生講授唯物辯證法、認識論、自然辯證法等課程,教學效果好。1961年參與主編了高校哲學教材《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哲學思想》,1978年主編出版了《哲學基本知識》(辯證唯物主義部分),先後發表《論社會主義民主》、《論實事求是》、《論歷史發展的動力》等論文30多篇。1979年擔任哲學碩士生導師後,鑽研並開出「系統論總論」新課程,並由他主編出版了《系統科學總論》一書。在陝西省行政管理優秀科研成果獎評選中獲三等獎。
王陸原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高教戰線上的忠誠戰士,優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他為開創我省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為西北政法學院的創建、恢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一貫認真學習和深入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積極擁護並堅決執行黨在各個時期、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他在各級領導崗位上始終堅持黨性原則,能夠顧全大局,實事求是;他思想解放,認識敏銳,見解深刻;他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他治學態度嚴謹,學風端正,教學經驗豐富,效果好;他作風正派,心胸開闊,平易近人,群眾關系好;他為政清廉,生活簡朴,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關心國家的改革開放大業和政法學院的發展。王陸原同志不幸於1992年4月26日逝世,享年65歲。 田捷博士,男,1960年1月出生,漢族。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的專業主要為模式識別。主要工作與學習經歷1997-至今,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1995-1996,美國賓州大學,博士後1993-1995,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1989-1992,中科院自動化所,博士學位1987-1989,西北大學計算機系,講師1984-1987,西北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1982-1984,安徽師范大學數學系,助教1978-1982,安徽師范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
田捷博士主要從事醫學影像分析與生物特徵識別方向的研究與應用工作,主持研發的三維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系統獲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醫學影像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並因此研究工作獲得「2002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前沿領軍人物」。田捷博士在指紋識別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國內目前在國際指紋競賽Open項目中的最好名次,並獲得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以及2005年度信息產業部重大發明獎和第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田捷博士主持研發的多模態分子影像系統獲得2010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田捷博士已在國內外學術雜志與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專著多部,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他發表的文章與專著已引起一定反響,被SCI和EI等百餘次收錄與索引與積極評價,並自1992年起,被美國著名的數學評論雜志《Mathematical Review》聘為特約評論員,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rical Imaging》、《Journal of 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軟體學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與《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等雜志的編委。 男,漢族,陝西省丹鳳人,1957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199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理學博士,2000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被遴選為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歷任西北大學教師、系主任、處長,咸陽師范學院副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2007年1月起,任中共陝西省委科技工委副書記(正廳級)
⑶ 唐·舒爾茨的人物簡介
唐·舒爾茨博士(Don E.Schultz)1934年1月20日出生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世界級營銷大師,世界整合
營銷之父,美國西北大學整合營銷傳播教授,整合營銷傳播理論的開創者。Agora咨詢集團總裁,TAGETBASE營銷公司和TARGETBASE營銷協會的高級合夥人,直效營銷雜志的前任編輯,美國國家廣告研究基金會整合營銷傳播委員會的聯合主席,還被直效營銷教育基金會推選為第一個「年度直效營銷教育家」。 具有豐富的世界財富500強企業咨詢經歷,同時為清華大學EMBA、長江商學院、英國及澳大利亞大學的客座教授。
在一九九七年加入西北大學之前,唐·舒爾茨是位於達拉斯的TRACY-LOCKE廣告及公共關系公司的資深副總裁。在歐洲、美國、南美和亞洲都曾就營銷、營銷傳播、廣告、銷售促進、直接營銷、策略創新接受過咨詢,發表過演講,並舉行過專題討論會。
他的著作《整合營銷傳播》是第一本整合營銷傳播方面的著述,也是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經典著作。書中提出的戰略性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成為20世紀後半世紀最主要的營銷理論之一。為此,舒爾茨博士被全球權威的《銷售和營銷管理》(Sales and Marketing Management)雜志推舉為「20世紀全球80位對銷售和營銷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與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W·愛德華·戴明、戴爾·卡耐基、亨利·福特、比爾·蓋茨和邁克爾·戴爾等著名營銷大師和營銷天才並列在一起。
⑷ 卡爾·霍夫蘭的人物介紹
卡爾·霍夫蘭(Carl Hovland)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傳播學奠基人之一,研究社會交往以及態度和信念改變的先驅。1912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1932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年後獲碩士學位,1936年在耶魯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42~1945年應美國陸軍部聘請,在美軍中從事軍事教育電影對新兵的影響等研究。二戰後回到耶魯大學任心理學教授(1945~1951年任心理學系主任),1961年因患癌症逝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哈姆登(Hamden)去世。
他的父親是電器工程師和發明家,他的母親12歲就從瑞典來到美國,未接受正式教育。他先在西北大學學習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實驗心理學,1932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33年在該校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然後進入耶魯大學師從C.赫爾,1936 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在耶魯大學擔任講師,開始其專業生涯。
他畢生從事說服與態度改變以及心理對行為影響的研究。早期興趣在實驗心理學,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他的研究方向。1942年,霍夫蘭應召率領主要由心理學家組成的專家小組赴華盛頓,在美國陸軍軍部新聞及教育署研究戰爭宣傳與美軍士氣的問題。從此,霍夫蘭的實驗對象由讓老鼠走迷宮變為讓士兵看影片,通過對影片內容、形式和設計變化,測量、分析傳播來源的可信度、恐懼訴求的程度、問題提出的先後效用、論辯時是講一面之辭還是兩面都說、結論是明示好還是暗示好等傳播問題。
霍夫蘭在二次大戰後期和戰後,為美國軍方的戰時宣傳進行了一系列心理控制實驗,被研究對象達4000人。他提出了信息源條件、說服者條件、信息本身的條件、說服過程等諸多觀點,把說服過程當作日常生活經驗的重復來進行說服程序的設計。他談到,人們真正恐懼的不是已經確定的事實,而是不確定和無法知曉的事實。他的研究為後來各種社會想像的心理游戲設計提供了思想基礎。
戰爭結束後,霍夫蘭帶著同事和資料回到了曾工作過的耶魯大學,繼續進行傳播和態度改變方面的研究直到去世。他們接受了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設立了耶魯傳播研究項目,主持「傳播與態度改變研究課題」,對傳播與說服、說服能力與說服方法等進行深入研究,並出版一系列叢書,對傳播學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霍夫蘭是通過實驗法測量態度改變的程度並以此驗證傳播效果的先驅者。二戰期間,霍夫蘭受聘於美國陸軍新聞與教育署心理研究室主任,主持了一系列的鼓舞士氣為宗旨的有關宣傳效果的心理實驗,這是採用心理實驗方法進行大眾傳播研究的最早範例。戰後,霍夫蘭及同事們回到耶魯大學,獲得了洛克菲載基金會的支持,設立了耶魯傳播研究項目,繼續進行態度改變方面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他和他的同事們的研究成果錄入兩套叢書——《美國軍人》和《耶魯大學關於態度與傳播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學術界對傳播在勸服方面的社會效果的關注,他將說服理論引入傳播學,將實驗方法引入傳播學,使得他的研究非常實用,具有現實意義,這也成為美國傳播學經驗學派的典型風格。 羅傑斯(E·Rogers,1986)認為:霍夫蘭的研究直接影響了傳播研究對傳播社會效果(以態度改變的程度測量)的重視。說服研究由亞里士多德經卡特賴特至霍夫蘭,遂成為一個直到現在仍非常受歡迎的傳播研究課題。霍夫蘭的追隨者、當代說服研究的首領麥奎爾(D·McQuail,1981)估計,每年約有1000種有關說服研究的出版物出現,從中仍時常看到霍夫蘭的影子。總之,霍夫蘭等人的研究項目既是現代態度改變研究的開端,又是大眾傳播理論若乾重大貢獻的淵源。
⑸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學術交流
在何氏教育基金、霍英東基金、香港培華教育基金、嶺南基金、笹川基金、香江基金等的資助下,學院每年都選派教師和管理人員赴歐洲、美國、日本以及台港澳地區進行交流、進修學習。學院還先後聘請了美國全美管理學會主席William Wolf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教授來院訪問和講學。
1995年以來,學院先後主辦了「中日管理比較國際研討會」、「中歐企業管理國際研討會」,來自歐美、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台港澳地區以及國內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學院還承辦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年會」、「全國MBA教學工作會議」、「中國會計學博士生聯誼年會」、「迎接新世紀中國會計問題國際研討會」、「面向21世紀的企業與市場研討會」、「中國企業管理教學案例研討會」、「新經濟時代的市場營銷理論與方法研討會」、「企業家理論與企業成長國際研討會」、「成長中的中國企業學術研討會」、「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審計」、「跨國公司在中國——競爭與合作國際研討會」、「會計與公司治理國際論壇」等一系列高層次的學術研討會,與國內外同行、專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學院一直在探索開展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的道路,以推動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現已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杜蘭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海沃德分校、美國Pacific Lutheran大學、加拿大毅偉商學院、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加拿大皇後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洪堡大學、義大利博康尼管理大學、德國科隆大學、西班牙IE商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澳大利亞Western Australia大學、法國特魯瓦高等商學院、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台灣高雄中山大學、澳門大學、IBM公司等建立了合作關系,設立交換學生和教師互訪等項目。
⑹ 唐仲英基金會的美國發展
基金會在美國實施各類資助項目。通過在社區和文化交流領域的有效投入,推進中美兩國之間更深廣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此外,基金會也致力於教育和醫療事業,並資助相關民間活動以幫助美洲亞裔更好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
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893年始建於芝加哥,其設館初衷為「積累與傳播知識,保存並展出具有藝術、考古、科學和歷史價值的珍品」。博物館擁有2,000多萬件收藏品,
其附設的圖書館館藏25萬余冊書籍;這些藏品成為該館各類展覽、研究和教育項目的基礎。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是舉世公認的最出色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並被推為生物進化學、古生物學、考古學和民俗學的國際領軍者。基金會三年內向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提供資金作為一般費用。此外,對於特別的項目另行給予資助,例如:關於中國山東東南部文明興起的研究。
2006年博物館野外考察團研究中國東北部文明的興起。研究員們徒步考察了約12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100多個遺址,系統地記錄了龍山文化時期、周朝和漢朝時期中國沿海地區的生活模式。
中國南部「海龍」研究——新民項目
2007年野外考察團將目光投向了「海龍」的分類研究。「海龍」為2.4億年前繁榮在中國南部地區的一種奇特的海生爬行動物。此前的1,000多萬年間,地球上曾爆發了一次生物大滅絕,90%的物種從此消失。後來,許多種群的海生爬行動物漸漸從這次生物大滅絕中復甦。當時的地球有兩個大洋:Panthalassa,即今天太平洋的前身,面積更加廣闊;另一大洋為Tethys,連接亞洲和歐洲兩片大陸(約相當於印度洋和地中海的前身)。這兩片海域在中國南部地區交匯,便是今天這些舉世矚目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被發現的地方。貴州新民地區產生了許多驚人的發現,包括至少10個之前從未見於記載的新物種;其中之一被《科學雜志》刊載。
中國中南地區植物種類研究
2008年遠涉中國四川西部收集植物標本,並進行基因比較分析。四川西部是地球上溫帶植物品種最豐富的地區。基金會捐資,旨在記錄整理該地區物種名目,歸類存檔,為進一步採取保護措施打下基礎。
芝加哥大學
捐資設立「唐氏特聘教授」席位。該席位由唐氏中葯研究中心主任擔綱。現任唐氏特聘教授為袁鈞蘇博士。
美國內華達州克拉克郡公立教育基金會
迄今為止,基金會在兩所學校捐資實施學生發展項目:
唐氏挑戰者學會——布瑞哲中學
通過主題鮮明的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幫助學生們提高數理、科學和寫作方面的水平。組織學生到校外參加各類特定主題的活動,並由專門的教師幫助學生設立個人目標和團隊目標,每季度測評一次。
唐氏讀書會——弗雷蒙特中學
該項目旨在激發學生們終身閱讀的興趣。利用課外時間組織閱讀活動,讓學生們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同時藉助社區的力量,鼓勵家長參與,共同引導和提高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
伊利諾理工大學
在伊利諾理工大學(IIT)捐資設立唐氏獎學金,重點資助以前接受過或正在接受唐仲英德育獎學金的中國高校學生;新生或在讀學生均可申請。獎學金獲得者須達到並保持一定的學業成績要求,且熱衷於社區服務活動。
威廉姆&瑪麗大學
設立「唐氏師生研究基金」,支持教師與學生合作研究的項目。基金的收益部分需用於科研獎勵,專業領域研究資金,夏季獎學金,旅行津貼,以及其他與研究相關的活動。該基金用於支持所有藝術和科學領域的創新活動。獲獎者每年評選一次。
內城教師團
ICTC素來走在美國芝加哥地區城市教育創新的前沿。開拓各種途徑,幫助新教師活躍課堂氣氛,實現更積極的教育效果。由於成效顯著,芝加哥公立學校協會邀請ICTC擴展規模,使更多的教師參與進來。1996年,ICTC與美國西北大學合作,在芝加哥首創教師認證的另一套方法,使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和有才能的職業挑戰者無須就讀專業師范院校,便可直接進入教育這一專業領域。ICTC還成立了芝加哥第一所示範學校,為戴立市長的2010文化復興運動作鋪墊。
唐仲英中國展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內的永久展館
中國不僅在世界經濟、政治和金融舞台上佔有極具分量的一席之地,在藝術、文化和科學領域更是如此。然而,這個東方古國在很多美洲人眼中仍是十分神秘。
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館「唐仲英中國展館」,將向各個年齡階段的美國人展示中國。該展館將幫助數以百萬計的人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對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唐仲英中國展館將當世尖端技術運用於藏品的展示,使遊客們置身於一個集色彩、音樂、語言、珍品、景觀於一體的神奇世界,精彩迷人,不同以往。
一百多年來,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一直保持著連通中國的學術紐帶。時至今日,博物館擁有兩萬四千多件中國藏品,成為北美洲研究中國文化的最佳機構之一。過去十年,菲爾德博物館的科學家與來自中國幾所主要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同僚們一起,針對30多個項目展開了調研。
「唐仲英中國展館」將於2015年10月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捐贈其他機構
杜奇尼大學獎學金
美國艾里克森研究院一般費用
聖吉瑟職業學校一般費用
聖邁克爾印第安學校一般費用
兒童之友聯盟:為來自寄養家庭的大學生提供個人費用
懷德納大學獎學金及一般費用
捐助「芝加哥之光」項目,資助課後學習費用 芝加哥大學卡默兒童醫院
該醫院佔地面積242,000平方英尺(約合2.25萬平方米),擁有155個床位,六個樓層,為患病兒童提供先進且人性化的醫療服務。該醫院在心臟科、神經科、新生兒科以及內科和外科上的優勢是全美國公認的。作為芝加哥大學醫院系統的一部分,卡默兒童醫院的宗旨是仁愛行醫,尊重患者,個性化服務。基金會持續資助醫院的一般運營費用。
芝加哥大學軟骨康復研究中心
該中心研究如何修復被損害的軟骨,如何延緩、中止軟骨的衰退,以及如何實現軟骨的再生。基金會除資助上述研究外,還支持該中心研究人員在關節軟骨的修復方面進行教育培訓。
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
基金會向該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提供經費購置最先進的眼科設備,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水平。
國際愛心網路組織(CNI)
該非贏利組織成立於2001年,總部設在美國內華達州。其設立宗旨為幫助中國福建省低收入家庭中患有聽力障礙的兒童。CNI為這些兒童提供免費的聽力設備,並通過特殊的教育項目讓孩子們學習語言及其他技能,以便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擁有幸福的人生。2007年,基金會資助了該組織的部分運營費用。
北岸大學醫療系統
2010年2月,基金會承諾向北岸大學醫療系統及其基金會進行資助。認捐的資金一部分將投入先前設立的唐仲英基金,繼續推進北岸大學的介入心臟病學研究;另一部分將用來加強和拓展北岸大學的臨床、教育及醫護系統。北岸大學醫療系統已連續13年入選湯姆森路透「(美國)醫院100強」。這是美國唯一一家持續獲此殊榮的醫院。北岸大學醫療系統是電子醫療記錄系統的行業領先者,並已為全美各地的模範醫院。
其他捐助項目 愛滋患者步行項目 囊性纖維化 芝加哥復活節象徵
⑺ 郭繼承是誰
郭繼承,男,山東莘縣人,中共黨員,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博士,西北大學歷史學(中國思想史)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市委講師團主講老師,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學堂主講老師,弘正學堂學術導師等。
主要研究的方向和領域包括: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文化發展戰略、中西文化比較、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人生哲學等專題。
(7)西北大學教育基金會擴展閱讀
2019年7月14日,由中共中廣聯合會委員會主辦、中廣聯合會演員委員會黨支部承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意識形態建設 引領時代文藝新風」主題教育專題講座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舉辦。
本次題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意識形態建設 引領時代文藝新風」,主講人是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思政研究學院副教授郭繼承。
⑻ 李政道簡介
被醫學界譽為「血清之父」的李政道教授是當代國際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專家。李政道1935年出生於台灣,1972年獲美國RUTGERS大學博士學位。
美亞生物科技公司創始人之一,美籍華裔科學家,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美國紅十字總會研究所hla實驗室主任、世界紅十字會第一屆世界組織相容性會議主席,慈濟骨髓捐獻資料中心主任。
李政道博士在美國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時,發現大量患白血病的華人,由於沒有合適的骨髓配型,無法得到醫治而死亡。為了讓那些不幸患白血病的同胞能夠擁有再生的機會,李政道於1992年回到台灣,開始致力於建立華裔骨髓資料庫。
1993年10月,由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證嚴法師發起,由李政道著手組建的台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正式成立。李政道擔任了該中心基因和免疫實驗室主任。
台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位於台灣花蓮市慈濟醫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骨髓資料庫,登記在冊的志願供髓人數已達20萬,捐髓對象面向北美、西歐、東南亞等地區的華裔病患者。
李政道為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帶來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他的指導下,骨髓捐受雙方基因分型檢驗准確率得到迅速提高,成績遠勝於歐美發達國家。目前,該捐獻中心已向世界捐贈骨髓250餘例。
(8)西北大學教育基金會擴展閱讀:
李政道於1992年回到台灣,開始致力於建立華裔骨髓資料庫。
1993年10月,由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證嚴法師發起,由李政道著手組建的台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正式成立。李政道擔任了該中心基因和免疫實驗室主任。
2012年獨家技術入股美亞生物科技集團。
2013年4月,美亞生物科技集團獨家聘請的AABB資深專家、國際「血清之父」李政道博士及其助手Alice等全程參與認證工作,與北京建設AABB國際認證標准幹細胞實驗室。
⑼ 西北大學的歷史系考研參考書目都有那些啊!!!感激不盡呀
西北大招生比例 見學校研究生招生網站
一般不公布 只能看到招生計劃
西北大歷史不錯 特別是中國古代史和考古學 還有思想史
不過可能陝師大名頭太響
西北大這幾年招生情況不是太好
去年沒招滿 要了調劑
但是報考的話有大小年 所以具體不好回答
歷史學屬於統考專業
專業課教育部統一命題(考古專業 學校單獨命題)
歷史學考的科目有 英語(100分) 政治(100分) 313歷史學基礎(300分)
313歷史學基礎包含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當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當代史 還有史學史 歷史地理學等學科內容
教育部目前沒有指定教材
通用的考研教材是各輔導班根據經驗列出來的
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11本
1 2《世界史古代史》(上下卷) 高等教育 吳於廑
3 4 《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 高教 吳於廑
5 6 《世界史現代史》(上下卷) 高教 吳於廑
7 8《 中國古代史》(上下冊) 福建人民 朱紹侯
9 《中國近代史》(第四版) 中華書局 李侃
10 11《中國現代史》(上下冊)高教 王檜林
一個是是北師大版
晁福林主編:中國古代史(上下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中國近代史,····
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
郭大鈞主編:中國當代史,····
周啟迪主編:世界上古史,····
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
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
張建華主編:世界現代史,·····
由於版本不同可能有出入 不過關系不大
輔導書:
仝晰綱編:《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基礎輔導全書》
長孫博的《歷史學名詞解釋》
仝晰綱編:《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真題解析- 歷史學》齊魯書社
如用北師大版 那麼必備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編寫:《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備考指南歷史學基礎》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備考指南歷史學基礎實戰練習》以及《模擬真題》
再就是要研究真題 看老師的出題思路 總結以後 這樣再去看書 效果會好一些!!
西北大歷史很不錯 非本專業學生如果基礎不好不建議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