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法國發生了哪些社會變化急需
一、 20年代的英國、法國
1.英國經濟的衰退和政黨政治的變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經濟地位衰退表現在:
其一,債務激增,從1914年的6.5億英鎊(314900萬美元)1920年增至78.28億英鎊(3804408萬美元),英國從美國的主要債權國變成美國的債務國。
其二,倫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原來在國際市場上起著共同貨幣作用的英鎊受到美元的沖擊,利用英鎊對世界進行財政剝削的支配地位削弱。
戰後的經濟困難導致英國的政黨政治發生變化,工黨取代了保守黨,開始同自由黨輪流執政。隨著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地位的削弱和壟斷組織在經濟領域中居於統治地位,自由黨和它所奉行的自由主義原則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社會經濟條件。自由黨的衰落是歷史的必然。戰後的英國工黨是以工人為主要成分奉行改良主義的資產階級左翼政黨。工黨領袖關於通過議會民主實行社會改革和建立財產公有制的詞句,對於希望改變自身經濟地位的工人群眾頗具吸引力。工黨執政期間,在資產階級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推行了一些有利於勞動者的社會福利改革。
2.愛爾蘭和英帝國自治領的分離運動加強
大戰後,英國的殖民地雖然增加了近260萬平方公里,但英帝國的殖民體系開始出現瓦解的趨勢。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興起,1921年愛爾蘭南部26個郡脫離英國,成立自由邦。當時對於英帝國殖民體系變化影響最大的是自治領的分離運動。隨著自治領民族工業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要求脫離英帝國完全獨立的呼聲越來越強。宗主國英國在自身實力衰落的情況下也無法維持原來的殖民統治,被迫在1926年的帝國會議上作出決議,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方面擁有完全獨立的地位,在法律上與英國平等,自治領與宗主國靠「共同忠於(英國)國王」這一信條被維系在英帝國內。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將上述演變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英國已經失去對自治領的實質性政治控制,僅存留鬆散的政治聯系,各自治領都可以以獨立國家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台上。威斯敏斯特法是英國被迫順應殖民體系瓦解這一客觀歷史趨勢的法律文件。
3.法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政策
法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大戰給法國造成約2000億法郎的巨大物質損失,這個「高利貸帝國主義」國家已由債權國變成外債高築的債務國,出現嚴重的財政困難。但是,在相對穩定時期,法國經濟發展比較快,法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原因:一是得益於戰勝國對世界的重新瓜分。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薩爾煤礦的開采權,使法國的冶金工業生產能力增加了75%;德國的賠款和擁有比本土大20倍的殖民地,也是法國經濟復甦的有利條件。二是法國政府經濟政策的調整。一方面,實行減支增收的財政改革,廣征賦稅,降低公務員薪金,限制糧食消費,調整幣制,穩定法郎,使財政狀況好轉;另一方面為緩解社會下層的不滿,實施了社會福利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嚴格執行凡爾賽和約,削弱德國」是20年代法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由於在巴黎和會上,法國沒有達到徹底肢解德國的目的,會後又沒有得到英美兩國以條約形式保障法德邊界,因此,尋求在歐洲大陸的安全保障成為20年代法國外交政策的重心。1920至1927年法國先後與德國周圍的中小國家比、波、羅、捷、南等國締約,在歐洲大陸建立起主要針對德國的安全保障體系,其目的在於維持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英國拒絕了法國的結盟建議,繼續對歐洲大陸奉行均勢政策。
二、 義大利法西斯的上台
義大利是帝國主義列強中實力最弱的一個。戰後初期,義大利又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工業凋蔽、農業荒蕪、失業人數日益增長、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經濟危機導致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工農革命運動高漲,工人奮起奪取工廠,農民奪取地主土地,資產階級統治機構陷於癱瘓狀態。為了鎮壓工農運動,鞏固統治地位,義大利大資產階級決定實行極權統治。另外,巴黎和會上義大利分贓最少,當年英法為換取義大利參加協約國作戰,許諾的擴張領土的要求未能兌現。大資產階級期望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和鐵腕人物來扭轉義大利在國際上的被動局面,以武力實現領土要求。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組織採用恐怖手段鎮壓工農運動,幫助資本家和地主奪回工廠和土地,從而贏得大資產階級的歡心和金錢、武器支持,發展為擁有武裝並控制義大利北部、中部許多地區地方政權的全國第一大黨。1922年秋,墨索里尼率黨徒進軍羅馬,在義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教材小字部分介紹了墨索里尼全面強化法西斯統治的措施。法西斯的上台表明義大利資產階級在穩定統治秩序時選擇了與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不同的道路。
三、 20年代的美國、日本
1.美國的經濟繁榮和金元外交
美國是2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的典型國家。經濟繁榮突出表現在工業生產空前發展,特別是汽車業、電氣業、建築業和鋼鐵業。1929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比重已達48.5%,超過了當時英、德、法三國比重總和的79%。
美國經濟繁榮的原因有:
第一,2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穩定的局面為美國經濟繁榮提供了較好的國際政治環境;戰後,歐洲各國恢復發展經濟缺少資金,為美國的資本輸出提供了有利的時機。
第二,大戰中積聚資本,掌握世界經濟霸權。戰前美國就是經濟強國,大戰中,美國參戰晚,本土又未受到破壞,美國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向各交戰國供應武器大發橫財。美國由欠歐洲國家約55億美元的債務國變成歐洲國家倒欠美國100億美元的債權國,紐約也成為世界金融的中心。
第三,開展生產合理化運動,通過技術革新和機器設備更新,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強美國商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技術革命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四,開拓市場,通過分期付款的方法,刺激國內消費市場的表面活躍;擴大對外商品輸出,占據過去由英德控制的世界貿易市場。但是,在美國經濟繁榮之中,潛伏著不可克服的危機:農業長期不景氣,舊工業部門開工不足,大批農民破產、工人失業,貧富差距擴大,歐洲各國經濟恢復的完成,使美國的海外市場逐漸縮小等,使美國日益膨脹的生產能力大大超過國內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生產與銷售的矛盾日益嚴重,繁榮只能是暫時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政府就開始推行金元外交,戰後美國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運用金元外交,支配世界事務。戰後,美國金元外交的重心首先是拉丁美洲,到1928年,20個拉美國家中已有14國被美國資本所控制;其次為東亞,美國的金元勢力在東亞特別是中國的擴張,引起同日本擴張的尖銳矛盾;再次為歐洲,通過為歐洲各國經濟復甦提供貸款和解決德國賠款問題,加強對歐洲事務的干預。金元外交的推行,表明美國在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的同時,力圖在國際政治中取得支配地位。
2.日本經濟的增長與內外政策
日本經濟在大戰期間獲得了異乎尋常的發展。戰爭期間日本趁歐美商品暫時退出亞洲市場之機,幾乎壟斷了亞洲市場;俄英等協約國的軍需品、日用品訂貨,刺激了日本的工業生產;潛艇戰使日本海運業首先發展起來。大戰使日本由外貿入超國變為出超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由債務國變為債權國。日本經濟雖然增長迅速,但與歐美國家比相對脆弱。1920年爆發了日本歷史上空前深刻的經濟危機。在持續蕭條階段,以東京、橫濱為中心的關東大地震發生,日本財產損失達100億日元。日本政府一面以防止「財界的混亂」為名,全力救濟受災的大資本家,一面以維持治安為借口,大肆逮捕對反對天皇統治的社會主義分子和工人運動積極分子,製造慘殺旅日朝鮮人和中國人的事件,以轉移受災人民對政府的不滿。
1924年,為擺脫經濟困境,日本幣原外相推行與英美妥協的「協調外交」和對華盡量避免武力的經濟侵略政策。1927年,由於英美在華勢力增強,日本統治階級調整對華政策。大軍閥田中義一上台組閣後,推行對華武裝干涉的「積極外交」。出兵山東和製造「皇姑屯事件」體現了田中內閣分離滿蒙、阻礙中國統一、保護日本侵華權益的行動意圖。東方會議是日本統治集團為制定侵華政策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後發表的《對華政策綱領》確定了分離滿蒙、侵略中國、霸佔遠東的方針,把侵佔中國東北和內蒙古的方針作為日本的最高國策公開確定下來。東方會議的內容在田中奏摺中充分反映出來,30年代日本大舉侵華的行動證明田中奏摺是日本帝國主義蓄意侵華的指導綱領。
四、 德國賠款問題
德國賠款問題是出現在《凡爾賽條約》簽訂之後。條約規定:德國應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億金馬克,協約國成立賠款委員會解決賠款總額及分配比例問題。1921年,法國操縱下的賠款委員會決定德國賠款總額為1320億金馬克,限42年還清。德國則在支付10億金馬克後以財政危機為由,要求延期支付。在巴黎和會後,法國最先在賠款問題上處於領導地,它積極推行削弱德國的政策。美英出於自身商品輸出的需要,希望復興德國經濟,提出了減少賠款總額和延期常服的新方案,遭到法國的堅決反對。因此,英法矛盾、德法矛盾激化。
1、 魯爾危機
法國和比利時在1921年1月出動軍隊佔領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而德國採取消極抵抗政策,企業一律停工,國家補償企業主的損失,救濟失業工人。法國必須支付高額的佔領費才能維持對魯爾的佔領。魯爾危機導致德法矛盾激化,也使法國因受其累,難於解脫。同時引起美英兩國的不安。
2、 道威斯計劃
1924年,道威斯計劃出台。這是由美國銀行家道威斯為首的專家委員會提出的新的賠款計劃。這一計劃的突出特點是:
· 沒有規定德國賠款的總額;
· 規定了賠款的來源;
· 提出由英美向德國提供貸款,幫助德國恢復經濟,以支付賠款。
對此,斯大林指出:「這個由美國制定的道威斯計劃的內容,就是要歐洲各國利用德國所應償付歐洲各國的賠款,去償還積欠美國的貸款。」這一計劃一方面大大減輕了德國的賠款負擔,有利於德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為美國資本大量湧入德國掃清了道路,是美國插手歐洲事務的重要步驟。同時也表明,美國成了歐洲國際關系中的大贏家,而法國卻進一步失去了稱霸歐洲的優勢。
3、 楊格計劃
1929年,由美國操縱的專家委員會又在道威斯計劃的基礎上,修改出台了「楊格計劃」。它規定德國賠款總額為1139億金馬克,59年內付清,大大減輕了德國賠款的負擔。
1932年,德國以世界經濟危機爆發為契機,宣布無力支付賠款,賠款問題不了了之。在英美的扶植下,1929年,德國重新成為歐洲經濟大國。
五、 洛迦諾公約
大戰後的歐洲安全保障問題,是又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1925年的洛迦諾會議就是針對這個問題召開的。會議達成公約,即洛迦諾公約。它實質上使縱容德國向東發展,推動它侵略蘇聯的帝國主義條約。它的簽訂具有兩個重要作用:
· 改善了協約國尤其是法國同德國的關系,為20年代中後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歐洲國際關系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 提高了德國的國際政治地位。德國恢復了歐洲政治大國的地位,不久參加了國際聯盟,並取得國聯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
第三節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一、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 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和經濟危機的爆發
2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繁榮景象,,由於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經濟發展的本身又潛伏著嚴重危機。
· 首先,美國20年代的繁榮是建立在不穩定的基礎上的,少數壟斷組織控制著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造成國民收入分配不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 第二,分期付款和銀行信貸刺激了市場的虛假繁榮。這種繁榮不是社會實際消費能力的增長,而是一種提前消費的形式,隨之而來的必然使消費的疲軟。而資本家為眼前的利潤驅使,盲目擴大生產,使得生產和市場的矛盾日益尖銳。
· 第三,無限制的股票投機活動。當時美國的股票投機活動非常猖獗,不但職業投機者,一些普通的美國人也參與股票的投機,把它作為致富的捷徑。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潛伏了貨幣和信貸系統崩潰的危機。
1929年10月,以紐約股市的崩潰為開端,引發了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
2、 經濟危機的特點
· 范圍特別廣。從經濟范圍看,危機期間信貸貨幣危機、工業危機與農業危機同時並發、相互交織;從地域范圍看,危機從美國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並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何不發達國家,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 持續時間特別長,1929~1933年,持續四年之久。
· 破壞性極強,不僅在危機期間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1/3以上,國際貿易額減少2/3,甚至在危機以後也不見經濟很快復甦。
3、 經濟危機的深刻影響
從局部看,經濟危機激化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國政壇丑聞層出不窮,政府信譽掃地;廣大人民強烈要求改善生活狀況,示威、遊行和罷工斗爭不斷;法西斯分子乘機興風作浪,促使社會更加動盪不安。
從整體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改善本國經濟形勢,迦金在國際市場上爭奪,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各國進一步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進行掠奪,激起當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勢危機四伏。
Ⅱ 二戰後資本主義四國(英法德日)經濟模式與特點、內容
經濟模式
1、英國的混合市場經濟。二戰後,英國形成混合市場經濟;撒切爾夫人執政,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調整經濟運行機制;「多市場,少政府」的轉變以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趨勢。2、法國的計劃指導性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法國逐漸形成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並存的計劃指導性經濟模式。3、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秩序;實行穩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實現社會公平。4、日本的政府主導市場經濟。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逐漸確立起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自由競爭機制,但政府始終掌握社會經濟計劃和經濟政策的決策權,形成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
Ⅲ 法國社保基金是如何運作的
社保基金關乎一國之穩定與否。法國堪稱世界上社會福利最完善的國家,其社保基金的運作程序比較復雜,不過,它形成了一個相互監督的良好機制,加大了個人或機構挪用、侵佔社保基金的難度,一般人不會鋌而走險。
層層監督保護法國有一套「從搖籃到墳墓」
的龐大社會保障體系,社會補貼項目多種多樣,可謂「包羅萬象」。這一系列社會保障體系對縮小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與公正,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外,法國社保基金管理部門的內控機制也是促使社保基金良好運作的關鍵因素。雖然基金會有很大的獨立性,但在基金會內部也有一套相對完善的監管體制,即便是最高層的負責人,也無法在不受任何監督的情況下獨立操作社保基金的運作。
資金運作「現收現付」
法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建立具有「分散管理」和「政府兜底」的雙重特點。它以行業為單位,以保險為原則,實行各行業保險計劃相對獨立的分散管理模式。在行業保險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國家有責任在財政上給予支持。
法國和歐洲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專家布魯諾·帕利爾表示,法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主體是「社會分攤金」,其來源是建立在工資收入標准之上、由僱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的分攤款,其繳納的總額幾乎與雇員的工資水平相當。一般而言,工資水平越高的人繳納的比例越高。
資金運作方式實行「現收現付」,入不敷出時要由國家稅收(主要是汽車稅、煙酒稅的一部分)、國家和地方財政及其他經常性收入來加以補貼。由此形成了社會分攤金基礎上的國家兜底體制。
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法國的社保基金均是公益部門即基金會進行經營,建立收支兩個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其中,徵收由「社會保險和家庭補助徵收聯合會」負責,但具體業務則由地方的徵收聯盟來完成。法國共有100多個基金徵收聯盟,為私營性質的機構,在全國聯合會的指導下進行收費,這也是它惟一的職能。各地徵收聯盟將每月徵集到的保險費和財政撥款集中後,及時匯入全國社會保障中央基金管理局的專門賬號。
法國社保基金的支出則由全國社會保障中央基金管理局協調安排。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局根據各地上報的需求,按不同渠道分別將款項撥付到養老保險全國基金會、醫療保險全國基金會和家庭補助全國基金會的專門賬號。然後各基層基金會再將撥付的保險費直接匯入每個投保人在銀行的賬戶上,基本上都能按時撥付到位。各基金會採取理事會的管理形式,即投保人工會和委員會聯合組成理事會對基金會實行共同管理。
通常情況下,各基金會具有很大的獨立性,然而國家在其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議會作出重大決定,比如審核年度預算、批准調整費率及建立新的補充基金會等;二是政府確定各項費率和補貼金額,並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
一般人不會鋌而走險帕利爾表示,社保基金收支分離,雙重管理,再加上由立法機關、行政、財政、審計和其他外部監督構成的監督機制,運作程序因此顯得比較復雜。但是,它又形成了一個相互監督的良好機制,加大了個人或機構挪用、侵佔社保基金的難度,一般人不會鋌而走險。
帕利爾說,法國並未制定專門的法律來監管社保基金的運作,因為現有的法律體系已明確規定了相關社保基金運作機構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依據這些法律,所有社保基金的運作都須是透明公開的。法國很少會有人敢挪用社保基金,有專門組織(社會事務監察所)負責監察管理社保基金的組織,政府機構也可隨時派人對基金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如果有類似事件發生,將會很快被曝光,並迅速成為丑聞。作案者不僅會在名譽上遭受巨大的損失,還會被處以高額罰金,甚至入獄。
社保基金與投資無關談及社保基金的投資,帕利爾表示,在法國負責基金運營的機構都是非盈利的公益機構,而且,法國的社保基金運行是實行「現收現付」方式,因此並不涉及資金投資問題,也不會因此出現投資風險和腐敗問題。
帕利爾補充說,良好的監督和管理體制保證了法國社保基金的正常運作。但是,持續低靡的經濟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卻使社保基金的籌措面臨巨大危機,出現了「寅食卯糧」的惡性循環。負責兜底的政府每年都要拿出巨額的資金來填補社保基金的缺口。為此,法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找改革的策略,但是,由於其體制過於復雜,為了不得罪民眾,各個黨派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非常謹小慎微,所以成效並不明顯。
網易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Ⅳ 法國、英國、美國分別通過什麼方式確立各自的什麼政體
法國獨特的政體
在法國,總統和議會都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理一職由議會的多數派出任。由於過去實行的是總統7年制、議會5年制,不同的選舉時間,總統和議會多數派就可能不是來自同一陣營,因而造成總統和總理二人一個來自左派,一個來自右派,形成「左右共治」的局面。這也是法國政壇獨特的現象。
半議會半總統制
在1946~1958年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的政體是議會制,即全民選舉國民議會議員,由國民議會中占席位最多的黨派出面組閣。那時候總理大權在握,總統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沒有任何實權。由於議會內黨派眾多,而且議會有彈劾政府的權力,因此一不小心,多數派聯盟便會分裂,造成政府倒台。在第四共和國存在的短短12年間,共更換了20屆內閣!政府的頻繁更迭造成政局不穩,國家動盪。
1958年,曾因反對議會制而退出政壇的戴高樂上台,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他重返政壇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改憲法,制定總統制。出於穩定政局的目的,他繼承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總統任期7年的傳統。他一方面削弱了議會的權利,剝奪了議會任命總理和批准政府組成的大權;另一方面大大增強了總統的職權,甚至賦予總統在「非常時期」可以解散議會、進行全民公決等權利。1962年他宣布法國總統應由全民直選產生,並於1965年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第一位直接選舉出來的總統。
然而,第五共和國的政體並非絕對的總統制,議會對總統仍有制約,主要是:議會可以彈劾政府,迫使其下台;對議會通過的法律,總統須在15天內簽署,最多隻能讓議會復議一次;總統不得在一年之內兩次解散議會。
「左右共治」
在這樣的政體下,總統只有得到議會多數派支持時,才能充分行使權利,反之,只能與反對派分享權利,把總理一職和組閣權交給政治對手。
實行半議會半總統制政體的初期,反對黨勢單力薄,總統的執政地位穩定,長達7年的總統任期又使其能夠充分施展手腳,總統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活躍在法國政壇上的主要政黨是右翼的保衛共和聯盟和法國民主聯盟以及左翼的社會黨和共產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左翼力量迅速上升,形成左右兩大派旗鼓相當的局面。此時,一個新的問題顯現出來:由於總統和議會任期不一致,因此無論是總統選舉還是議會選舉後,都有可能出現總統與議會的多數派分屬不同派別。
1986年,前總統、來自左翼社會黨的密特朗執政時,由議會多數派產生的政府屬於右翼陣營,法國從此出現了 「左右共治」的局面。自1997年以來,國民議會一直被若斯潘總理所屬的左翼勢力所控制,而希拉克總統則屬於右翼政黨保衛共和聯盟。
總統任期改革
自1986年以來,法國已歷經3次「共治」。「共治」期間總理、總統相互牽制,難以放手施政,嚴重影響效率。2000年6月,法國議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政府提出的關於「總統任期5年」的修憲法案。同年9月舉行的全民公決中,贊成票佔了73.2%。呼籲多年的法總統任期改革終於得以實現。
從今年開始,法國總統選舉和議會選舉同步舉行。現在,希拉克已連任總統成功,下個月,法國還將選出577名國民議會議員。在短期內的兩次選民投票中,出現截然不同兩種結果的可能性很小,這就使得「左右共治」的可能性大大減少,但也不意味著從此徹底消逝
-----------------------------------------------
英國的政體為君主立憲制。
德國的政體為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共16個州,每個州有自己的憲法、議會和政府
-----------------------------------------------
概述
美國客觀的說是現在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無論從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客觀的說這是與美國的政體的分不開的,美國政體的核心是三權分立的制度,民主,自由,人權是社會的基本要素。
起源
同世界上其它國家相比,美國的政治生活是處於一種獨特的權力結構之下,政治權力廣為分散於社會各階層之中,權力的安排不是等級式的,而是競爭式的。作為美國權力機構的政府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個系統,每個系統起著各自的作用,同時又相互制約,它們是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而參與和影響政策制定的還包括其他各種力量和角色,例如企業界、金融界、法律界、基金會、大學、新聞界文化機構以及民間組織(婦女、種族、民族團體)等。戴維·杜魯門(David Truman)把最直接決策者和選民之間的利益團體稱為「中間結構」,並把它們視為政府機構的一部分。「這種中間結構,包括一大批利益集團、公司、工會、教會、各種專業性團體、新聞媒介、政黨等,這些組織介於政府和人民之間,成為政府機構和人民聯系的紐帶。它們既不處於從屬地位,也不處於統治地位。這種多元化的結構是美國社會權力分配的重要表現形式。」 希爾斯曼(Hilsman) 的解釋更為簡潔,他把政府稱為第一圈的政策制定者,政黨和利益集團屬於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新聞媒介則是政黨和利益集團爭取政治權力的輿論工具。 可見,美國政府政策的制定決不只局限於政府機構和最上層領導人,各種社會力量和社會機構發揮著重要的乃至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美國被認為是典型的多元主義民主政體國家,也就是著名政治學家羅伯特·達爾所說的「polyarchy」。多元主義政體的本質特徵是權力分散,或曰權力中心的多元化。權力多元化使得各種政治力量在決策過程中起作用,它們競相對政府機構施加影響,反映各種利益,力圖使政策的制定符合它們的需要。[2]多元主義政治具體表現為:(1)美國社會存在著許多力量強大的利益集團,它們能以某種有效的方式參與決策過程。美國官方的政策通常是各個集團之間討價還價和進行妥協的結果。(2)各重要集團之間處於一種相對均勢與相互制約狀態,沒有一個集團強大到足以絕對地支配其它集團。(3)各種集團之間的均勢是民主社會的自然狀態。
結構
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概述
美國政府體制始於一七七六年,最初只是一個基於自由和民主理念的試驗。但是,歷史證明,它是一種相當富有活力和適應性的體制。
美國常被稱作是一個民主政體,但更確切地說,美國實行的是憲政聯邦共和制(constitutional federal republic)。「憲政」(「constitutional」)是指美國政府是建立在憲法基礎上,這部《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不僅確定聯邦和州政府的結構,而且確立了政府的許可權。「聯邦」(「federal」)體現在美國的體制是由一個全國政府和五十個州政府組成。「共和制」(「republic」)則是指一個由人民掌權、但由人民選出的代表執政的政體。
美國政體如何運作
在有的人看來,美國政府體制似乎簡單明了:國會制定法律,總統實施法律。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復雜得多的充滿互動和制衡的體制。
作為一個共和國,美國政府的根本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通過定期舉行的總統、國會議員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官員的選舉行使權力。民選官員及其工作班子制定政策和法律,並負責政府的日常運作。
「就我所知,社會最高權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一八二○年
憲法的作用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The U.S. Constitution)誕生於一七八八年,是美國政體的藍圖。它規定政府由三個分支組成(立法、行政、司法),並且確定了它們的權力和任職方式。
《憲法》的最重要特徵之一,是創立了三權分立的制衡體制,使政府的任一分支都對其他兩個分支具有某種約束力。例如,司法分支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要由行政分支的總統任命,隨後還必須得到立法分支的參議院批准。同樣,最高法院大法官能夠推翻由國會制定和總統簽署的法律。這種制衡關系使政府的任何一個部門都無法獨攬大權。
由於政府只能行使《憲法》具體規定的權力,因此《憲法》為人民的權利和權力提供了重要保護。統稱為《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的《憲法》前十條修正案,保障所有美國人的自由權利,其中包括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宗教自由、不受無端搜查以及由陪審團審判的權利等。
《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也對各級政府的立法和行政權具有約束力。無論任何法律或法律條文,只要被法院裁決違背《憲法》,都將無效。最高法院在這方面具有最終決定權。
對《憲法》的修正案必須是經國會參、眾兩院三分之二議員提出、並得到全國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批准才能成立。這個程序難度很大,自《憲法》誕生以來,一共只通過二十七個修正案,一八○○年至今僅通過的十六個修正案也包括在內。
聯邦、州、地方政府的相互關系
《憲法》不僅確定了聯邦政府的結構和權力,而且也對州政府有基本規定。同時,各個州也都有州憲法;州憲法包含針對州內地方政府的條文。地方政府是指市、縣、鎮或學區以及特別選區的政府。地方政府負責管理當地的自然資源或交通系統。
聯邦政府的權力和職責范圍由《合眾國憲法》 限定。屬於聯邦政府的權力包括:州際貿易、國防、造幣、移民及入籍、以及與外國簽定條約等。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憲法》得到合乎時代變化的解釋和修正,聯邦政府的權力也隨之有所改變。聯邦政府通過與州政府合作,制定出一些由聯邦提供經費、州政府實施的法律和項目。這種合作領域主要包括:教育、社會福利、住房補貼及營養、國土安全、交通和緊急行動等。這些項目須按聯邦規定運作。
這種合作使聯邦政府具有影響州政府的能力。例如,在一九七○年代,聯邦政府希望通過降低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駛時速減少能源消耗。但是,聯邦政府不是通過直接立法達到這一目標,而是宣布,凡不自動降低州內時速的州,將不能得到聯邦提供的公路項目經費。另外,在很多情況下,州政府為獲得聯邦資助,自身也必須為公路項目提供部份資金。
地方政府的結構和權力由州憲法確立。如同州政府的規定不得與聯邦法律相悖一樣,地方政府受到州憲法和法律的制約。
媒體
在美國,媒體掌握在私人手中,不受政府審查。獨立的報紙、雜志、電視、廣播以及其他形式的媒體在美國有著深厚的傳統,它們公開發表各種批評和擁護政府政策的觀點。
媒體對公共政策至少有三個重要影響作用。第一,決策人始終處在廣泛的新聞媒體的監督下。政府官員懂得,他們的幾乎一言一行——哪怕是在私下——都可能被媒體公開,因此,他們不太願採取不宜被公開的決定或行動。
第二,媒體通過報導事實和獨立地對公共政策作出分析讓社會大眾知情。
第三,媒體為出版和廣播界(包括讀者和聽眾)提供了發表評論、進而可以影響他人的論壇,例如許多大型報紙刊登的支持某一競選公職的候選人的社論或褒貶某項政策的特約文章。
媒體的上述三種作用——將政府官員的行為曝光、讓公眾知情、著力支持某一競選人或政策——既可以對公共決策產生直接影響,也可以基於所造的公眾輿論對決策產生間接影響。
Ⅳ 美國、德國、日本的社保基金運營監管模式
美國《社會保障法案》明確規定:(聯邦社保基金)只能投資於美國政府對其本息均予以擔保的「孽息型有價證券」。也就是說,根據這項法律,聯邦社保基金不僅要由聯邦政府統一集中管理,而且收支節余必須投資於聯邦政府連本帶利「擔保」的證券,所獲利息也要被除數存入信託基金。這樣,美國政府從法律上保證了聯邦社保基金不得被用於購買股票,或進行委託投資、房地產開發等其他方面的投資。
德國:公司操作 各方參與
按照德國《社會法典》及相關法律法規,德國包括醫療、意外傷害和養老在內的各類社會保險機構實行法律上獨立的自我管理,並且由保險金的交納者——投保人和僱主共同參與決策。德國養老金保險公司是歐洲最大的法定養老金保險機構,作為受國家和公民委託的服務提供商,德國養老金保險公司沒有自身特有的利益,實行自我管理,向個人提供所有養老金方面的咨詢、醫療或者職業康復以及向退休者或者其親屬支付養老金。目前,公司在德國建立了由1000多個咨詢處構成的客戶服務網路。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從制度上杜絕了挪用養老金等違規行為的發生。
日本:注重投資 蘊含風險
日本政府通過用養老保險費設立的養老基金在資金市場運作來實現增值,並以此作為部分養老金的來源。據了解,為了保證養老基金的安全性,日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大部分資金都被用來購買日本政府以及外國政府發行的國債。不過,這種增值方式也蘊含著風險,由於受利率政策、外匯牌價和股市行情的影響較大,日本養老基金的資金運作一度出現赤字。
Ⅵ 英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情況
英國社會福利開支佔GDP的25.9%
英國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在英國生孩子,從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鎊,伙食費都由政府買單,出院時,政府還給買好了嬰兒車。
英國大學階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費,大學階段也有90%的大學生可獲得政府津貼。所以,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是一路免費的。
英國的社會福利覆蓋所有在英國居住的人。一名在英國的難民,他在英國享受很舒適的福利住房,居住面積約80平方米(與另一人合住),洗衣機、電冰箱、煤氣灶、電視機等家電應有盡有,想要什麼生活用品,跟福利官說一下,也會免費獲得,床單、毛毯定期免費換洗。英國政府每周給他發生活費,第一周是90多英鎊(1英鎊約合10.5人民幣元),從第二周起,每周35英鎊。他照樣享受與英國國民同等標準的免費醫療,他不會英語,看病時由政府出錢為他聘請翻譯。
Ⅶ 基金會的管理模式有哪些
基金會是指對國內外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自願捐贈資金進行管理的民間非營利性組織是社會團體法人。
1、基金會可以向國內外熱心於其活動宗旨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以及個人募捐以籌集資金但必須出於捐贈者的自願嚴禁攤派。
2、基金會的領導成員不得由現職的政府工作人員兼任。
基金會應當實行民主管理建立嚴格的資金籌集、管理、使用制度定期公布收支帳目。
3、基金會的基金應當用於資助符合其宗旨的活動和事業不得挪作他用。基金會不得經營管理企業。
4、基金會可以將資金存入金融機構收取利息也可以購買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但購買某個企業的股票額不得超過該企業股票總額的20%。
5、基金會對接受資助者使用資助資金的情況有權進行監督。如果發現不按原定的協議使用資金基金會有權減少、停止或者收回資助的資金。
6、基金會工作人員的工資和辦公費用在基金利息等收入中開支。
7、國外捐贈給基金會的外匯歸基金會所有允許開立外匯存款帳戶。
國外捐贈給基金會的物資免徵關稅歸基金會所有基金會有權將其作為資助無償轉讓給與其宗旨有關的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但不得出售。
8、建立基金會由其歸口管理的部門報經人民銀行審查批准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發給許可證具有法人資格後方可進行業務活動。
全國性的基金會報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准向民政部申請登記注冊並向國務院備案。地方性的基金會報中國人民銀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審查批准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門申請登記注冊並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基金會改變名稱、合並或者撤銷按照申請成立的程序辦理。
9、基金會應當每年向人民銀行和民政部門報告財務收支和活動情況接受人民銀行、民政部門的監督。
基金會的活動違反以上規定時人民銀行有權給予停止支付、凍結資金責令整頓的處置民政部門有權給予警告、吊銷許可證的處罰。
10、以上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和民政部負責實施並可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Ⅷ 法國的醫保政策的特點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法國社會保障制度汲取了英、德兩種體制的特點。
歐洲是社會保障制度的發源地,主要有兩種典型的社會保障模式,一種是俾斯麥首相創立的德國模式,另一種是以英國經濟學家貝弗里奇勛爵命名的模式。兩種模式各有千秋:俾斯麥模式以職業義務保險為基礎,只有就業者及其親屬方可享受,資金來源主要為按工資比例計征的分攤金,由各地方機構分散管理,根據工資確定個人受益比例,並規定上限;貝弗里奇模式則面向全體公民,所需資金來自國家稅收,由國家統一管理,人人均可享受。法國模式既有德國模式的經驗,又汲取了英國模式的某些特點,是普及型社會保險,資金部分來自國家稅收,另一部分來自僱主和領薪者繳納的分攤金。
(二)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完備復雜,覆蓋面廣。
目前,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類:普遍類(涵蓋一般領薪者、學生和個人投保者)、農業類(面向從事農業的領薪者和非領薪者)、非領薪者類(實業家、企業家、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和特殊類(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的雇員)。共有近40種社會保險,涉及疾病、生育、工傷和職業病、殘疾、養老、死亡、孤寡、失業及家庭補助和社會救助等各個方面。各種保險和補助的領取都有嚴格的條件與規定。全國有99%的人口被納入社會保障體制。可以說,除極少數人外,每一個法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可享受某種基本社會救助。這就是所謂?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在醫療保險方面,不僅領薪者本人可享受,其配偶、子女及其贍養的老人也都能享受,這種連帶關系使醫保覆蓋了全體社會成員。
(三)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在組織和運作上,實現社會化經營和分散管理,但國家仍可發揮干預作用。
法社會保障制度在運作上,享有高度的自主權。在國家資助與調控下,通過全國、大區及省三級機構進行社會化經營和分散管理,根據社會最低標准和分攤金繳納數額來確定個人受益比例。以普遍保險制為例,在全國一級設有5個機構:全國領薪者疾病保險金保管局、全國領薪者養老保險金保管局、全國家庭補助金保管局、中央社會保險機構管理署和全國保險金保管局聯合會;在大區一級,只設有疾病保險金大區保管局;在省一級,有365個基層管理機構。三級機構各有分工,全國一級機構負責各險別的立法管理、協調社會保險普遍制財政的共同管理、簽署勞資協議、保證享受普遍制的領薪者的工作條件及在職培訓等;大區一級機構則是職能不太明確的混合組織,其作用不單單體現在疾病保險方面,還負責管理與私立醫院簽訂的協議及工傷和職業病有關報銷費用的規定,並代理全國領薪者養老保險金保管局的養老金發放和相關服務;省一級機構同大區一級組織或私立互助組織一樣,負責履行公立機構的服務職能,如社會保險個人號碼的登記、報銷相關費用、發放各種補助金、監督分攤金的繳納及推動社會和公共衛生活動等。
如受保人同社會保險機構發生爭端,可提出申訴。如屬一般性爭端,例如雙方對社會保險登記地點、分攤金的繳納方式、享受補助金的權利或數額等有不同意見,應首先通過調解委員會來解決;如調解無效,可向社會保險事務法院、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逐級申訴。如屬技術性爭執,如殘疾程度和喪失工作能力的認定等,應先由大區技術委員會受理;受理無效才可逐級上訴,直至全國技術委員會。
國家在社會保障體制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制訂有關法規。目前,已制訂《社會保險法》、《公眾健康法》、《家庭和社會救助法》、《勞工法》和《保險法》等。第二,監督、鼓勵和直接管理。如社會事務部設專人負責監督各社會保險機構;財經部監督社會保障體系的資金狀況;國家財政總監負責控管資金;社會事務總監負責提交社會保險執行情況年度報告並回答質詢。社會保險機構的行政負責人均由政府任命,政府不僅有權解散社會保險機構行政委員會,還有權取消社會保險機構作出的決定。國民議會每年審查社會保險運轉和收支情況,並提出相關建議與法案。
Ⅸ 簡述社會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即在全國或整個地區建立一個管理機構,集中管理社會保障事務。 其優點是社會互助、協調性較好,政令暢通,運行簡便,成本低,保險落實。
Ⅹ 二戰後,英法德日的經濟模式是什麼
1、英國的混合市場經濟。二戰後,英國形成混合市場經濟;撒切爾夫人執政,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調整經濟運行機制;「多市場,少政府」的轉變以成為英國經濟發展的趨勢。2、法國的計劃指導性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法國逐漸形成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並存的計劃指導性經濟模式。3、聯邦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秩序;實行穩定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實現社會公平。4、日本的政府主導市場經濟。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逐漸確立起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自由競爭機制,但政府始終掌握社會經濟計劃和經濟政策的決策權,形成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