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讓中國戲曲傳承下去
中國社會正處於一個重大的轉型期:從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社會轉變為以工業經濟為主的社會,從鄉村農民佔全國人口的大多數轉變為城鎮市民佔大多數,從一元的價值觀、倫理觀變成了多元的價值觀、倫理觀。社會的轉型必然給生產力、生產關系以及上層建築領域的各種形態帶來較大的沖擊,一切不適應新的社會機制的都要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戲曲,作為上層建築領域的一分子,自然不能例外,一樣會受到沖擊,若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轉型。
傳統戲曲如何融入當代
改制的本質,是打碎現有的鐵飯碗體制,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要想在戲曲表演的行業內成為名角、紅角,沒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業內站住腳,並得到不菲的報酬,沒有過硬的基本功,沒有自己「絕活」,也是不行的。
目前戲曲界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要原封不動地保持戲曲傳統的藝術特徵,另一種則是鼓勵大膽地吸收當代的藝術元素,讓傳統的戲曲融入當代的意識,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要進行力度較大的改造。
客觀地說,這兩種意見都有局限性。保守派不了解戲曲自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變化:元雜劇不同於宋雜劇,南戲不同於元雜劇,就連今日之京劇也是既不同於 「同光十三絕」時期的京劇,也不同於四大名旦時期的京劇。他們更不了解當下的中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即如農民,也不同於30年前的農民。激進派多是接受過高等教育之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話劇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戲曲。他們在戲曲振興工作上所做的努力,有的出於自身專業的需要,有的則出於對民族戲劇藝術的情感,而對底層社會的生活狀況以及草根階層的審美要求則了解甚少。
就目前情況來看,最好的態度是允許戲曲藝術形態多元化。現在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傳統的農業文化、西方文化、中西合璧的文化,都有很多信奉的人群。就拿過去統領一切的農業文化來說,雖然退出了主宰的地位,但是並沒有消亡,也不可能消亡。因為它是構建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深深地紮根於民族成員的靈魂之中,成了我們性格、品質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就算是知識分子階層,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中有的認為,西方的文學藝術比起本國的文學藝術要勝出幾籌;也有的對西方文化不以為然,認為世界的動盪以及目前社會的種種弊端,都是西方文化造成的;還有的則主張,中西方文化都各有優長,也各有缺陷,因此應該根據本國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有選擇地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的優秀內涵。其實,正確的態度應是:讓戲曲園地百花齊放,既允許表現傳統文化的戲曲樣式存在,也要吸收現當代藝術元素的多重舞台表現形態,以滿足不同群體的文化和審美要求;既要讓戲曲重新回到市場,又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自上世紀50年代戲改之後,大部分戲曲班社轉製成國營劇團,其一切開支基本上都由政府承擔,使得戲曲的演出與市場完全脫節。戲改的好處是提升了藝人的社會地位,他們不再因生存的壓力做迎合低級趣味的表演,而是一心一意地在 「藝術」上下功夫。因此,戲改之後到上世紀80年代,我國戲曲舞台上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劇目和優秀的演員。
然而,戲改的弊端隨著時間的推移愈來愈明顯,主要表現為:戲曲舞台 「隨大流」現象較嚴重,戲曲劇目及演員缺乏創新的動力。由於劇團屬於事業單位,由國家財政撥款,不管演出收入如何,演員的工資待遇基本不變。多演與少演一個樣,演得好與演得不好,與收入的關系也不大。由此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劇團和演員在市場上搏擊的能力不強,遭遇挫折的承受能力也較弱。
中外藝術發展史告訴我們:但凡脫離了市場的藝術,都是沒有前途的;而歷來得到長足發展的藝術,全是由市場推動的。市場興隆,收益較高,自然地會吸引許多有才乾的人投身於藝術行業,形成競爭的態勢,從而促進藝術形式的進步。現在由各級政府財政撥款的戲曲,經濟好的地區,撥款多一些,經濟不好的地區,只是按照演員檔案工資的50%、 60%來發放。使得演員的收入遠低於同一地區收入的平均水平。這樣,自然就吸引不到一流的人才,甚至連二三流的人才也吸引不來。要知道,從事戲曲藝術是需要一定天賦的,如果沒有一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吸引到一流的人才,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又從何談起?
現在有不少人主張,讓戲曲真正重新回到市場,也許目前許多棘手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比如,排演什麼新劇目,根據觀眾的審美要求來決定;是 「大製作」還是 「小製作」,根據市場的需要來安排;是演 「老骨子戲」,還是排演現代戲,是完全按照傳統的演法,還是加入一些現代的藝術元素,讓市場來決定。還有一個關繫到戲曲興衰成敗的問題,即演職人員的藝術修養,也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改制的本質,是打碎現有的鐵飯碗體制,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要想在戲曲表演的行業內成為名角、紅角,沒有本事是不行的;想在行業內站住腳,並得到不菲的報酬,沒有過硬的基本功,沒有自己的 「絕活」,也是不行的。到那時,不需要人監督、教育,演員就會自覺地 「曲不離口」,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也都會潛心鑽研自己的業務,各顯其神通。待到戲曲的藝術水平提高了,和其他藝術形式的競爭力加強了,看戲曲又成了許多人生活內容的一部分,自然地,就會吸引許多天賦突出之人躋入這個行業,出現當代的 「老生三傑」、 「四大名旦」,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
然而,就目前戲曲的生存能力和社會的文化環境而言,完全將之放到市場中去,讓它自己 「找食」,將會承受極大的風險:要麼早早地結束它本已十分脆弱的生命,要麼以降低藝術質量甚至消解其藝術特徵為代價變成粗俗的表演形式。若要保持戲曲這一民族藝術的審美屬性,不斷地提高其藝術質量,並讓它與時俱進,以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需求,決不能將它往市場上一推了事,而應該在經濟上以更大的力度進行扶持,在方向上以更科學的態度予以引導。
扶持的原則應是資助劇目而不養人。對那些已經贏得了老百姓口碑的劇目,或直接投入資金,讓劇團不斷地打磨,使之精益求精,盡可能地使內容與形式結合得更加完美;或通過貼補票價的方式予以支持,觀眾越多,演出場次越多,劇團的收入越高。至於新劇目的先期投入,可以通過向文化發展基金會無息或低息貸款的方式來解決。對於劇團的扶持資金,其來源要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若要戲曲持續地發展,應該制定這樣的地方性法規:按照一定的比例,每年從地方財政收入中切出一塊,建立文化發展基金,而戲曲作為民族傳統的藝術,應是文化發展基金重要的資助對象。
現代戲曲發展的新方向
戲曲的形成和每一次發展都是融合眾多表演技藝精華的結果,要使戲曲跟上歷史前進的步伐,必須使之以一種融合當今眾多表演技藝的 「新雜劇」的藝術形式出現。
在我國表演藝術的歷史上,有過「百戲」、 「雜劇」的名稱。所謂 「百戲」、 「雜劇」,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個舞台演出的單位時間內,呈現出歌唱、舞蹈、小戲、雜耍、武打、雜技等各種表演藝術。戲曲在宋代形成之後,許多類型仍然以 「雜劇」名之,如宋雜劇、元雜劇、永嘉雜劇、南雜劇等,它們雖然是純粹的戲劇,但是,它們的表現手法依然是 「雜」的,有歌唱,有舞蹈,有說白,有武術,有雜技等等。觀眾可以在戲曲中,聽到悅耳的歌聲、詼諧滑稽的笑話、聲情並茂的說白,看到讓人欣怡的舞蹈身段、高難度的武打雜技和神似於生活動作的表演,只不過是將多種表演形式高度地融合在一起罷了。
明代中葉之後,戲曲進入鼎盛時期。但是,依然沒有離開 「雜」的運動方向,只是 「雜」的內容層次和融雜的手段更高了而已。如 「水磨調」的崑曲是魏良輔在崑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基礎上,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的特點,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雅,集南北曲優點於一體的新的唱腔。今日稱之為國劇的京劇,亦是綜合彼時許多聲腔音樂和多種表演技藝的結果。就音樂來講,它有吹腔、高撥子、二黃、崑腔、腔、漢調和其他一些雜曲的成分;其表演從行當到 「四功五法」以及戲裝臉譜,無不是從崑曲與許多劇種那裡吸收、消化、整合、改造而來的。
由此可見,戲曲的形成和每一次發展都是融合眾多表演技藝精華的結果,可以說,這是戲曲發展的重要規律。過去的戲曲是如此,現在和未來的戲曲,一定還會如此。要使戲曲跟上歷史前進的步伐,必須使之以一種融合當今眾多表演技藝的 「新雜劇」的藝術形式出現。不過,在融合眾多表演技藝的過程中,應有下列的做法,否則, 「新雜劇」很難保持住戲曲的特性。
一是要像魏良輔創立 「水磨調」那樣,對眾聲腔潛心研究,將每一種聲腔中最悅耳、最有當代氣息、最有助於塑造人物的元素抽繹出來,進行融合、鍛造,形成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聲腔,以達到不論東西南北、男女老幼,人們都由衷地喜愛它們的效果。它們不僅可以是舞台上的劇曲,亦可以成為百姓日常唱的清曲。這個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極其困難的。因為現存的聲腔劇種不再是一二十個,而是兩三百個。要熟悉每一個聲腔,至少是大部分聲腔,絕非易事。然而,要創制出一種能讓東西南北的人都欣賞的成體系的聲腔,除此之外,別無捷徑可走。現在中青年觀眾之所以不太喜愛戲曲,很大的原因是戲曲音樂過於陳舊、旋律簡單,而且還有很大的地域性。創建新的聲腔音樂,不能僅僅局限於戲曲劇種的音樂,亦可以吸收流行音樂、外國古典音樂中適合於劇情、有利於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分。但是,主體音樂一定要是民族的、傳統的、戲曲的,否則,戲曲音樂特有的韻味就減淡了。
二是在表演上要將戲曲的表現方式,與諸如話劇、電影這樣的體驗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必須承認, 100多年來的所謂 「新式教育」,實際上多半是西方文化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讓中國經過學校培育的人都對西方文化比較熟悉。於是,人們會自覺不自覺地用西方的審美標准來衡量文藝質量的高低,戲曲審美亦概莫能外。今日如此,未來還會是這樣。
戲曲的表演程式是昔日藝人們對某一類型之人在特定環境下的行動與情感所創造的藝術符號, 「起霸」顯示著將軍的威武風采, 「甩發」表現的是人物受冤含屈後的憤怒, 「捋須」則表示主人公在沉思。這些符號和實際生活中每一個人的行動與情感表現有著很大的距離,但它們具有共性,而且美觀,在之後無數次再現這些符號之後,這些符號便得到了觀眾的認同和贊賞,成了戲曲表演的特色。然而,客觀地說,其表演動作機械、重復,由於演員沒有進入人物的內心之中,甚至有些演員對於人物形象根本就沒有什麼認識,只是按照代代相傳的一套動作來演,至於為什麼用此動作而不用彼動作則從未去想過。這樣,就很難將所演人物的藝術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更難將觀眾的情感帶入到戲劇的情境之中。
而話劇、電影等表演形式則不同,它們要求演員潛心體驗所演人物的心理,深入地研究人物行動與情感表現的邏輯依據,在理智的控制之下,將自己和人物合二為一,讓觀眾出現這樣的幻覺:面前不是舞台,而是故事發生的真實的場景;面前不是演員,而就是故事中真實的人物。但是,如果戲曲的表演拋棄了程式,完全像話劇那樣,又不免陷入人們一再批評的 「話劇+唱」的表現形態,遠離了戲曲的特性了。正確的做法是:表現與體驗、理智與情感、神似與形似有機地結合,以前者為主,讓後者為前者服務。具體地說,將體驗到的人物情感,通過相應的程式性的動作表現出來。動作與情感的表現雖然還是誇張的、變形的、唯美的,但是,每一個動作、每一種情感都有人物心理的依據。
當然,可以和戲曲表演方式相結合的,還有音樂劇、芭蕾舞劇、歌劇、現代雜技、現代魔術、現代武術等等,只要有助於戲曲表演藝術發展的一切表演技藝,在保持戲曲特性的前提下,都可以匯入。
三是將傳統文化和現代觀念融合成一體。崑曲衰落之前,人們觀賞一部戲,不僅看它的形式,也看它的內容。「元曲四大家」所創作的雜劇劇目、南戲的《荊劉拜殺》和 《琵琶記》、錄入《六十種曲》的明代傳奇劇目,以及明末蘇州派劇作家的作品,清代的 《長生殿》、《桃花扇》等,之所以能在問世時就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並一直活在舞台上,主要還是以思想內容取勝。所以,那時叫 「看戲」。崑曲衰敗之後,高質量的劇本幾乎不再產生,經常演出的大都是上述的老戲,而且僅是其中的摺子,觀眾們看多了後,對它們的內容可謂爛熟於心,劇目的思想對其心靈也不再有什麼觸動,於是,注意力完全投注在形式上,尤其是在演員的歌唱上。自此之後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看戲改稱為 「聽戲」,在審美接受上,耳朵的功能大於眼睛的功能。此後,新編的劇目層出不窮,而且都是按照 「內容第一,形式第二」的標准編寫出來的,加之受話劇等外來的戲劇形式的影響,演員將內心的體驗呈現在面部表情與動作上,觀眾也以觀賞話劇、電影等樣式來觀賞戲曲,於是,又用 「看戲」指稱了。可以這樣說,今日所編寫的劇目,如果在思想內容上沒有什麼新意,一定是不會成功的。
『貳』 戲曲如何傳承與創新
作者:莫岸洪
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粹,看戲、聽戲曾經在很長的歷史上成為人民群眾最喜愛的娛樂形式之一。但在21世紀的當代社會,傳統戲曲在文化娛樂市場上卻不太景氣。雖然國家對戲曲的傳承發展一直給予大力支持,雖然各大劇種不斷推陳出新、陸續有新編戲曲面世,但是在文娛市場上,傳統戲曲相比流行歌曲、影視劇、動畫片、歌舞劇、網路游戲等,明顯處於劣勢,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2015年面世的新編粵劇《決戰天策府》在票房上取得了驚喜,三年來持續得到了觀眾的好評與熱捧。
粵劇電影《柳毅奇緣》劇照
《決戰天策府》為我國首部「互聯網+戲曲(粵劇)」,由廣東粵劇院出品及排演,取材自3 D武俠網游《劍網3》,在此基礎上改編創作。據報道,創作團隊旨在用傳統粵劇文化藝術結合現代時尚的網路游戲元素,針對年輕受眾群體,創作一部思想積極向上、富有武俠風格的創新型粵劇,力求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文化品牌,並吸引、培養新一代粵劇觀眾。從市場結果上看,《決戰天策府》達到了創作目的,取得了可觀的成績。據報道,該劇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珠海、佛山等城市演出超30場次,超過5萬人次進場觀演,單次票房達到20萬元左右。這在戲曲藝術的演出票房上,是很不錯的成績。從粵劇《決戰天策府》上,我們看到了傳統戲曲的復興希望,也可得到傳統戲曲如何傳承與創新的啟示。
傳統戲曲在市場上的逐漸低迷,源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文娛市場也得到迅猛發展,各種文藝娛樂形式層出不窮,尤其是隨著影視劇的發展與普及,得到老百姓的喜愛與追捧,對戲曲市場的沖擊力最大。三十多年來,戲曲市場逐漸萎縮,以至觀眾以中老年居多的地步。雖然客觀上如此,我們也大可不必對戲曲市場產生悲觀消極的態度。因為隨著我國國力的逐漸強盛,國民的文化自信心也在逐漸增強。並且在近年來,國家加大弘揚傳統文化的力度,在文化建設上、在各層次教育上也加大對傳統文化的普及與弘揚力度,因此,國民尤其是新一代年輕人對戲曲的鑒賞能力必定也在逐漸提升。那麼,戲曲市場也必然不至於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但是,在當代對戲曲有利的大文化背景下,我們梨園從業者也必須「居安思危」,有所作為,才能肩負振興戲曲的重任。戲曲從業者,包括劇作家、編導、戲曲演員等,如何才能有所作為呢?筆者認為,那就是要在傳統戲曲的傳承與創新上下工夫。
戲曲的傳承與創新是一體的,不能分割。傳承,是要傳承傳統戲曲的藝術精髓,保持我國戲曲的藝術特色,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例如,我國戲劇是寫意的、唯美的,這是跟西方戲劇不同的特色,這個必須堅持與弘揚。還有傳統戲曲的唱腔,也應該傳承精髓與特色,可以借鑒流行歌曲或美聲唱法進行創新,但不能泯滅特色,否則就不成為戲曲了。在唱腔創新上,近年來流行的例如「京歌」等「戲歌」就是很好的藝術創新,這是戲曲唱腔與流行歌曲的結合,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與推崇。
創新,是要在保持戲曲特色的基礎上,創新傳統戲曲的表演內容與藝術形式。一方面,戲曲在表演內容上要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傳統戲曲,演繹的多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表現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其主旨雖是懲惡揚善,弘揚美德,但對於現代社會的部分受眾,難免顯得不合時宜,應該多編一些能表現現代人生活和情感的劇目及曲目,這樣才能吸引當代觀眾。即便是演繹古人故事的劇目,也應該在思想內涵方面接上地氣。2015年推出的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在票房上取得不俗的成績,得到很多觀眾的好評。雖是改編近年來流行的粵劇《倫文敘傳奇》,但能順應當代觀眾的社會心理,描寫的是廣東鄉村的「貧困生」倫文敘勤工儉學、自尊自強,白天賣菜晚上讀書,最終因品學兼優考上狀元的故事,這對當代年輕觀眾頗有激勵意義,可稱是一部穿古裝的青春勵志片。因此,傳統戲曲的改編與新編,應該順應與表現現代人的社會心理,主旨仍要堅持懲惡揚善,弘揚美德,但要讓傳統美德貼近現代人的生活,要能夠引起當代觀眾的情感共鳴。
另一方面,戲曲在藝術形式上也要面向市場,不斷探索革新。從傳統戲曲的演變史上看,戲曲一直都處於優勝劣汰、革新演變的過程。戲曲行業內有人對我國目前一些劇種已經消失或瀕於消失表示遺憾,呼籲國家應該大力扶持。我國戲曲史上曾有「花雅之爭」,在清代中期,「雅部」的崑山腔和弋陽腔雖然受到清政府的大力扶持與保護,而作為「花部亂彈」的各地方戲曲雖然受到清政府禁演打壓,但在民間蓬勃發展,最終「花部」對「雅部」是壓倒性的勝出。因此,在現代市場經濟下,各個劇種、曲藝的從業者應該增強市場意識,在藝術上不斷探索創新,使戲曲在文娛市場上能站穩腳跟。戲曲的藝術創新,不僅可以在劇本上,在「唱、念、做、打」上下工夫,還可以和現代流行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網路游戲等藝術娛樂形式相結合,探索普及與弘揚戲曲的新途徑。例如前文開頭提到的新編粵劇《決戰天策府》,創造性地將傳統粵劇與網游結合,為了打造符合年輕人審美的粵劇,從角色形象包裝到音樂,以及舞台空間,廣東粵劇院的主創團隊花費一年時間做了諸多調整創新。演出時,雖然唱腔、表演動作仍是傳統的粵劇,但呈現在舞台上的語言與傳統文化的隔閡都已消弭,只剩下夢回唐朝的江湖,與那段愛恨情仇交織的故事,令觀眾大呼過癮。雖然該劇也受到一些質疑,但在戲曲市場上,該劇的藝術創新無疑是成功的,值得我們借鑒與進一步探索。
廣東粵劇新世紀以來在戲曲動畫片和戲曲電影上也有探索、創新的努力。戲曲片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迅速發展壯大的電影藝術品種,但毋庸諱言,隨著中國電影走向市場化之後,戲曲片日漸衰落。2004年,世界第一部粵劇動畫電影《刁蠻公主憨駙馬》開播,紅線女再次把粵劇電影帶回舞台銀幕。除了上文提到的粵劇電影《傳奇狀元倫文敘》,還有2017年推出的粵劇電影《柳毅奇緣》也在今年春節影城開場中受到觀眾歡迎,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因此,粵劇在藝術形式上的傳承與創新,值得全國其他戲曲品種借鑒並進一步探索、發展。筆者認為,未來的戲曲革新與演變,還可以產生新的劇種,傳統戲曲在文娛市場上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必定是「金子」。
筆者相信,只要戲曲從業者能夠直面市場,以市場的生存與競爭意識大膽進行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那麼戲曲市場的低迷現狀不僅可以改變,戲曲的新的春天也會來臨。(莫岸洪)
來源:中國藝術報
『叄』 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原因
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肆』 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中雙百政策啥意思
「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
『伍』 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戲曲文化還能繼續傳承下去嗎
個人認為,隨著老一輩人的離去,戲曲文化可能不會繼續傳承下去,會出現斷檔現象。
長期以來,中國戲曲藝術的傳承主要依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在中國戲曲幾千年的傳承中,如果一部戲能夠長期保持繁榮,那麼一定有一代優秀的藝術家把自己的絕活傳給徒弟、學生和後人。大多數時候,戲曲的傳承情況基本相同。這就是為什麼演員需要向老師學習的原因。
今天的戲曲,如京劇,雖然充滿了一些著名演員的噱頭,但與“名演員”撐舞台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縱觀當今戲曲界,以“演員”為主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了!因為這些所謂的名人並不是各方面都合格的。我叫他們假名人。因此,這也是京劇、京劇沒有被關注重要原因之一。
『陸』 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的影響
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的成立,引起海內外人士的普遍關注,已有不少社會賢達慷慨捐贈。從1994年起,根據捐贈者的意願,該會增設了「少兒京劇發展專項基金」和「梅蘭芳博士藝術發展專項基金」。
該會成立以來,主辦過兩屆「中國京劇之星推薦演出」,組織「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多次赴澳門、香港、台灣及內地巡迴演出,多次參與政府文化主管部門主辦的中國京劇藝術節,主辦「藝術院校京劇表演專業中青年教師教學交流展示」、向戲麴院校的優秀學員頒發「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獎學金」等活動。在聯絡海內外、境內外人士關注與支持京劇國粹的繼承與發展,讓京劇藝術走出去,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凝聚力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多年來為振興京劇、繁榮京劇、培養京劇後繼人才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已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基金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與朋友繼續給予基金會大力支持,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繁榮京劇做出貢獻。
『柒』 曲藝的傳承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微商、互聯網+等的出現,使得傳統行業和傳統文化既面臨著機遇也要能夠經受住考驗。作為傳統文化形式之一的曲藝則面臨著青黃不接的問題。如何傳承曲藝發展,是老一輩藝人和新一代愛好者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曲藝的傳承發展究竟面臨著哪些問題,怎麼才能解決這些問題,使得民間曲藝再次繁榮發展起來,則是個曲藝團負責人和國家相關負責人的需要回答的,也是需要解決的。做好曲藝的傳承,我們不要做文化的終結者,要始終做一個傳遞者或傳承者,不能等到若干年以後這些曲藝文化躺在文化博物館或者某某曲藝紀念館里,才引起人們的重視。
青黃不接、缺少傳承人。這是現代曲藝面臨的重要問題。一種曲藝的流傳和繼承需要有後輩來完成。如果沒有人出來學習曲藝,那麼老一輩的藝人和新一代之間就會出現斷層局面,無法更好完成經驗和心得的傳授。中等戲曲教育則在過渡的地帶起著重要的紐帶作用。挖掘和培養戲曲愛好者,則成為傳承曲藝的至關重要一步。
教育模式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傳統的「團代班」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形勢。現在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很高,拿下一紙文憑很重要。專業課的同時學習更多的文化課,無疑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也給現代的教育模式帶來一種挑戰。因此,改革戲曲的教育模式,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創造更加符合曲藝和社會的教學模式是曲藝傳承的另一重要舉措。
培養成本問題。曲藝人才的培養是很耗費資本的,回報周期也是很長的,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很難支撐的一筆費用。這樣一來,也給曲藝學習的孩子帶來一定資金問題,因此國家和政府的政策扶持、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也就成為解決資金問題的重要保障環節。
無論是曲藝,還是其他傳統文化形式的傳承,都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努力。曲藝的傳承之路該如何走下去,也就要看我們的共同努力了。
『捌』 中國戲曲的傳承已經遭遇瓶頸期,我們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他流失嗎
我認為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戲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必須要弘揚他,他是華夏兒女智慧的結晶,不應該眼睜睜地看著他沒落下去。
也許是現在社會風氣變了,年輕人基本上都不喜歡看戲曲,喜歡韓劇,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要真確的認識戲曲,發現戲曲的美,更好的弘揚他。
『玖』 怎樣讓戲曲傳承下去
現如今如果想讓京劇傳承下去,靠的必須是國人的努力和京劇人的一種傳承,只有弘揚國粹,京劇才能徹底光大起來。
如果想要將京劇傳承下去,首先就是讓人們對國粹有一顆好奇之心。只有他們心中有想去看的念頭,京劇關注度才會越來越高,才有可能發揚光大。而且我覺得應該在社交媒體上經常宣傳一些京劇的內涵,既然被稱為國粹,肯定有它的價值,我們身為21世紀的青年,應該多品味京劇的魅力。
『拾』 戲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補貼今年增長為兩萬,這消息可靠嗎
2001年,崑曲作為中國的第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搶救、保護崑曲,從2005年開始,國家每年投入專項保護經費1000萬元,截至2009年,已實際投入5000萬元。
自2006年起到2014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35.14億元用於非遺保護,其中30.4億元對地方開展137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986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8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保護工作予以支持。截至2013年底,各省共公布了9647項省級非遺項目,認定了7713名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通過省級財政予以不同程度的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