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國興怎麼死的
慢性排斥反應
2006年4月13日,是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啦井鎮新建村村民李國興人生的分界點。這一天,西安市西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為他實施了全國首例換臉手術。這次手術後,李國興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2007年12月,李國興背著葯物登上了返鄉的飛機,從此淡出媒體的聚光燈,悄然死去。
李國興安葬後,為他進行面部移植手術的郭樹忠才得知死訊,本想解剖屍體、查明死因的他被村民阻止。由於沒有醫院檢查,沒有驗屍,李國興的死因成了一個永遠的謎。
熱鬧「變臉」後悄然離世
2008年末,媒體傳來消息說,中國換臉第一人李國興離奇死亡,死因不明。
2006年4月13日,西安市西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為李國興實施了全球第三例換臉手術,曾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李國興是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啦井鎮新建村村民,傈僳族人。2003年的一天,他遭黑熊攻擊,結果臉部右側幾乎全部毀損。西京醫院免費為他換臉成功後,他才重拾了生活的信心。為了照顧遠在家鄉的一雙兒女,他不顧醫生留院觀察的勸阻,於2007年12月背著葯物登上了返鄉的飛機。
2008年4月,大理漾濞縣醫院,李國興做了最後一次檢查。之所以選擇漾濞縣醫院,是因為該醫院的整形主治醫師曾經到西京大學學習。在李國興回家後,西京醫院的郭樹忠所長兩次來到李國興家鄉為李國興做檢查,每次都勸李國興回西安繼續住院,但李國興堅決不願回西京醫院,說死不再離開兒女。
在當天的檢查中,李國興面部有蛻皮跡象,稍微有點紅腫,但醫生說問題不大。
2008年5月,李國興買了十袋水泥,僱人幫忙運回家,建設新房。原本,李國興家住在一層的木柱土基房裡,多處漏雨透風。在他回家後,西京醫院資助李國興2.2萬,為他建造了一棟兩層的磚瓦房。
就在房屋將要建成的2008年6月,李國興撒手西歸。去世前7天,李國興突然感到全身無力,沒有精神,但是也說不上哪裡疼,隨即卧床不起。去世前四天,李國興吃不下任何東西,以一種「李子園」牌飲料和從西安帶來的葯物維持生命,並用低弱的聲音囑咐孩子不要送他去醫院,過幾天他就會好。「飲料一天要喝一件。除了消瘦,表面看不出和平時有什麼不同。」去世前一天晚上,哥哥李國繁發現李國興已不再喝飲料,甚至說不出話來,叫村子裡的人到村委會通知村幹部,想辦法送去醫院。但村幹部也無能為力。當天下雨,泥路難行,即便是在白天晴日,到最近的縣醫院也有10多小時路程,更別說雨夜夜路,況且還有山洪堵路的危險。最終,躺在家中度過寒夜的李國興於次日上午9時去世。
無法屍檢死因成謎
「李國興去年6月底去世後好幾天,村幹部才打電話告訴我這個消息。當時已經土葬,按照傈僳族的民俗,死者不能再挨刀,故無法進行屍檢以及後續研究,所以也無法得知真正的死亡原因。」為李國興進行面部移植手術的西安市西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醫生告訴記者,「有報道說死因和免疫抑制劑有關,這有很大的可能性。在他回到家鄉後,會不定期停葯,有時還吃草葯代替。」
在郭樹忠眼裡,李國興的家鄉是他「見過的最窮的地方」。「李國興家更是家徒四壁,全部財產加起來價值不超過100元。」「我們走時反復交待,葯一定不能停。」郭樹忠說。他說的葯就是免疫抑制劑。
「移植手術後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排斥反應,做過移植的病人,必須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否則移植上的皮膚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就會發紅發腫,必須將其去除。只有長期服用,才會『欺騙』免疫系統接受外來的組織和器官。」郭樹忠說。
李國興在手術結束後服用的免疫抑制劑是普樂可復(他克莫司)和驍悉(麥考酚酸酯),劑量隨時間推移逐漸降低,均由西京醫院免費提供。但是,「是葯三分毒」,再加上免疫抑制劑需要終身服用,毒性的積累不可小覷。「免疫力被抑制可能會出現感染、惡性腫瘤以及代謝等問題。」郭樹忠說。
李國興去世前3周,郭樹忠帶著美國探索頻道的記者去李國興的家鄉采訪,拍攝了一部叫做《換臉術》的紀錄片。那時,他帶李國興去縣醫院查體,檢查結果並沒有出現感染和惡性腫瘤,但是出現了高血糖症狀。「高血糖是服用免疫抑制劑帶來的副作用之一,如果不吃抑制血糖的葯物,也可能會導致死亡。」郭樹忠說,「不過,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在和醫院的內分泌專家進行交流時,他們說不太可能因血糖高而致死。」
做派保守的免疫系統
「不僅在面部移植領域,在任何器官移植領域,免疫抑制劑都是一部重頭戲。可以說,器官移植領域就是伴隨著免疫抑制劑的進步發展起來的。」約翰·馮教授告訴記者。他是美國克里夫蘭臨床基金會普外科主任,於2004年在俄亥俄州成立了克里夫蘭臨床移植中心。去年12月,這個中心剛剛成功實施了美國第一例、全球第四例換臉手術。
約翰·馮出身匹茲堡大學移植中心,師從「肝移植之父」托馬斯·斯達澤,後來成為這個世界頂級器官移植中心的主任。用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冷希聖的話來說,全世界的肝移植醫生幾乎都是匹茲堡移植中心培訓出來的。
「沒有免疫抑制劑的器官移植手術是不可能成功的。」馮告訴記者。在他的印象里,1954年之前器官移植只是科幻小說的內容,縱使將器官移植進去,也會很快發生排斥反應。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教授唐孝達告訴記者:「排斥反應這一關一定是會遇到的。人體遇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一定要想辦法把它排出去,所以我們叫『排斥』、『排異』,就是排他的意思。免疫抑制劑的作用就是把這個『軍隊』的成員都關起來不讓它們出來,因為它們一出來就要把移入的臟器抓起來殺掉。」
免疫系統的做派非常保守,它所追求的就是穩定壓倒一切。所以在移植領域,免疫系統成了醫生的眼中釘、肉中刺,成了手術需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除了同卵雙生者之外,所有的移植都會發生排斥反應。就拿肝移植來說,排斥方式有三種,一種是剛剛把血管接通,移植來的肝臟在幾分鍾、一小時之內就變黑了,立刻會死掉,這是所謂的『超級排斥反應』;還有一種最常見,叫做『急性排斥反應』,不是說手術後立刻就會發生,可能是很長時間才發生,也可能反復發作,病人術後用於維持的葯物多半都是預防治療急性排斥;還有一種是『慢性排斥反應』,比如兩個人就是合不來,今天問題解決了,明天又有新問題,最後還是鬧崩了。到目前為止,慢性排斥反應沒有辦法解決,移植後病人可能活不久也可能活10年、20年,最終這移植的器官還是死掉了。」冷希聖告訴記者。
移植器官不斷與免疫系統相抗衡
正是因為免疫系統的特殊性,再回過頭來觀看器官移植史時,就是一段和免疫系統相抗衡的歷史。
「早期醫生採用全身X射線照射,來防止排斥反應的發生,結果收效甚微。」唐孝達告訴記者。1954年,美國醫生約瑟夫·默里為一對同卵雙生兄弟進行腎移植獲得成功,其後的4年內又進行了6例這樣的手術。
1962年,醫生將硫唑嘌呤用作免疫抑制劑,腎移植患者才能夠存活較長時間。從此,腎移植成為定型的外科手術,用於臨床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使得臨床腎移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到上世紀70年代末,由於採用硫唑嘌呤和強的松的聯合免疫抑制維持療法,實體腎移植術的一年存活率達到了50%左右。到目前,腎移植的成功率已經達到了90%,有一些腎移植40年的人仍然活著。
腎移植手術的成功鋪平了其他器官移植的道路。上世紀60年代,人類成功實施了第一例肝移植、胰腺移植和心臟移植手術。1963~1967年,匹茲堡大學移植中心的托馬斯·斯達澤醫生大膽嘗試了8例人類肝移植手術,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病人中存活最長的只有23天。在整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為存活率太低,肝移植一直處於臨床研究階段,沒有成為一種臨床治療方式得到廣泛應用,肝移植在人們眼裡十分危險並且不可靠。
1979年,環孢素A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臨床移植的面貌。不久人們發現,環孢素A的使用能夠使肝移植的存活率從以前的30%提高到70%。70%的存活率意味著肝移植終於可以結束漫長的臨床試驗期,正式走進各大醫院的手術室。但是,不可逆轉的排斥和心血管疾病仍然存在。
1990年12月30日,《紐約時報》頭版頭條的新聞名為《匹茲堡的神奇葯物》,匹茲堡大學移植中心將新葯他克莫司用於肝移植後的免疫治療獲得成功。他克莫司就是李國興所服用的普樂可復,於1989年用於臨床。「從此以後器官移植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到目前為止,較好的肝移植中心患者一年存活率已經達到90%。從肝移植開始,他克莫司逐步被應用於胰腺、腎臟、心、肺等各種實體器官的移植中,讓所有種類的器官移植存活率大大提高。」馮告訴記者。
但是,目前的葯物仍然不夠理想,縱使新型的免疫抑制劑還在不斷出現,也沒有解決慢性排斥反應問題。唐孝達舉了個例子:「有一個衡量辦法叫做『半數存活期』,就是患者生存時間的1/2,也就是說到某個時候有一半的人會去世。當年環孢素的半數存活期是7~8年,他克莫司問世之後又得以延長到目前的近10年,並沒有得到顯著提高。」
如果能解決慢性排斥反應,副作用能更小一點,李國興或許會活得久一些。「對於換臉手術而言,技術本身已經不再是個難題,存活率是個關鍵,我們期待更好的免疫抑制劑出現。」郭樹忠告訴記者。
『貳』 怎麼聯系韓紅慈善基金會,我要求助
我是一個精準扶貧戶,大女兒卧床不起十年了,二女兒先天性心臟病,為了二個孩子家中以拉下不少外債,家中房子是解放前蓋的,求韓紅慈善基金能不能給蓋一個小房子,能遮風避雨就行,求求你了。期待你的好消息。一家苦命的人。
『叄』 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有多少人
調查顯示,想捐獻者與不想捐獻者的比例相當;近五成被調查者贊同「讓捐獻者親屬獲得一定補償」
『肆』 器官捐獻者志願登記人數超過36萬人了嗎
「中國器官移植技術已從國際先進水平的跟隨、效仿者,走到了國際舞台的中央。」16日,在2017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談到廣東專家何曉順教授團隊率先在全球實施的「無缺血」肝移植手術時,荷蘭UMC格羅寧根大學醫學綜合移植中心主任羅伯特·波特(Robert J.Porte)當場「點贊」。
這是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首次在廣東召開,吸引了500多名國內外專家與會。其中,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受到了全球專家的關注。
截至2017年12月10日,中國大陸已累計實現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14861例,捐獻大器官4.1萬個,器官捐獻者志願登記人數超過36萬人,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移植大國。
我國有了破解器官短缺難題的中國方案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大會上表示,中國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陽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獻移植體系,中國也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態面對世界。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是破解器官短缺這個全球共同難題的中國方案,是對器官移植事業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為世界特別是與中國有相似國情的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新模式。
新技術能讓器官長時間保持功能
備受全球專家關注的還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曉順教授團隊在世界上率先實施的「無缺血」人體肝移植術。該技術破解了困擾全球科學家半個世紀的難題,目前已完成的14例手術證實該技術可擴大器官來源,明顯降低手術風險,顯著改善移植預後。
具體而言,「無缺血」肝移植技術避免了移植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術後肝功能顯著優於傳統手術,患者迅速康復;顯著降低了肝移植手術風險,保護了受者的心、肺、腎等功能,減少了危及生命的「復流後綜合征」的發生。移植肝臟始終處於「工作」狀態,更適用於挽救肝衰竭等危重症患者;使用該技術,部分「邊緣性器官」可以移植,擴大了器官來源,提高了捐獻器官的利用率;減少移植術後常見的、棘手的膽道並發症、移植肝功能不全等,明顯改善患者遠期預後;供肝炎症級聯反應未啟動,血管內皮屏障完整,或可減少移植排斥反應的發生,甚至減少移植術後腫瘤復發。
何曉順表示,在創立「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的過程中,團隊成功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器官功能修復系統」。該設備能讓多器官在「離體狀態」下長時間保持功能與活力,這將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間相互作用、器官離體治療、器官功能修復等臨床應用提供新的技術平台,為我國臨床醫學研究實現多學科、多層次的突破提供了可能。此外,該研究平台在生命科學的其他基礎學科,如生理學、病理學、毒理學、葯學、病原學、腫瘤學、生物工程學等,也具有巨大的研究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世界移植學會前任主席弗朗西斯·德爾蒙尼克(Francis Delmonico)等與會專家表示,以「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技術與新標准不斷涌現,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的焦點。中國器官移植正大踏步地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心,將為世界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會場熱點
熱點1:換頭術「一場非科學的鬧劇」
前段時間,義大利神經外科醫生卡納維羅宣布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遺體換頭術,該手術在中國由任曉平帶領的團隊操刀完成。事件一度引發熱議。
對此,世界移植協會主席南希·阿舍爾(NancyL.Ascher)直言,在授課時他們均將此當做反面教材,「無論從科學和倫理的角度而言,該手術都是無稽之談。這樣的做法遭到了移植界的堅決反對。」
王海波也表示,中國器官移植與捐獻委員會一致認為,這是一場非科學的鬧劇,更別談「倫理」,也對造福患者毫無貢獻,大家是非常反對的。
熱點2:器官浪費中國捐獻腎臟浪費率為5%—
器官浪費的問題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南希·阿舍爾透露,美國的捐獻腎臟浪費率約為20%、肝臟約為10%。王海波說,中國的腎臟浪費率為5%—-6%,肝臟約為10%。這一方面是因為技術的問題,另一方面與供體質量相關。
期待何曉順團隊的「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以及相關應用能有效擴大器官來源,提高捐獻器官的使用率。
熱點3:共享捐獻內地將與澳門實現共享
本次會議公布中國內地將與澳門實現捐獻器官共享。王海波表示,目前已有數十位澳門居民在受者等待名單之列。他強調,器官分配與貢獻必須符合四大原則,包括具有政府間簽訂協議,不能損害捐獻地居民使用器官的機會,實現器官捐獻的互惠以及進行長期對受者進行隨訪。
『伍』 山東女教師捐獻遺體讓五人重生,她的做法值得稱贊么
器官捐獻,是指自然人生前自願表示在死亡後,由其執行人將遺體的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獻意願的自然人死亡後,由其直系親屬將遺體的全部或部分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的行為。捐獻自己的遺體,讓更多的人重獲新生,這樣的行為絕對是值得稱贊的。
各位讀者,對於遺體捐獻這件事,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
『陸』 我國已累計實現器官捐獻1.48萬例了嗎
昨日,2017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召開。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大會獲悉,截至2017年12月10日,中國大陸已累計實現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1.48萬例,捐獻大器官4.1萬個,器官捐獻者志願登記人數超過36萬人,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移植大國。
迅速增長:
今年中國公民捐獻總量將突破5000例
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獲得與會的國際器官捐獻與移植學界人士的肯定。多位受訪專家表示,中國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陽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獻移植體系,為破解器官短缺這個全球共同難題,提出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模式」,為世界提供了可借鑒的新模式。而今年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曉順教授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的「無缺血」人體肝移植術,有望為器官捐獻「開源節流」。
「中國模式」六大特點:
全面構建國家層面的器官捐獻移植法律框架,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國家器官捐獻與移植五大科學工作體系;
創造性提出了中國心腦雙死亡的器官捐獻科學標准與流程,確保器官獲取符合法律規范,建立信息化的監管平台,器官移植監管步入大數據時代;
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捐獻與移植人道主義救助體系,促進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良性循環;
充分發揮制度優越性,創建全社會參與的捐獻移植保障體系;
充分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培育器官捐獻是大愛的人文精神。
廣州貢獻:
移植新技術有望為器官捐獻「開源節流」
今年7月2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曉順教授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無缺血」人體肝移植術,破解了困擾全球科學家半個世紀的難題。何曉順介紹,目前該團隊已完成的14例「無缺血肝移植」手術。現已證實,這項新技術可擴大器官來源,明顯降低手術風險,顯著改善移植預後。這項新技術有望重構沿用至今的器官移植理論與技術體系,將器官移植學科的發展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記者獲悉,以「無缺血」器官移植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技術與新標准不斷涌現,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焦點。世界移植學會前任主席Francis評價,以往都是中國向西方學習器官移植技術,而現在西方移植學界開始向中國同行學習。
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主任王海波指出,無缺血肝臟移植使得器官的質量提升,讓器官移植進入更高的層次。王海波指出,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捐獻的器官出現浪費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目前5%~6%捐獻腎臟被浪費,10%的肝臟被浪費。世界移植協會現任主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外科主任Nancy教授則表示,美國約有20%的捐獻腎臟被浪費,而10%的肝臟被浪費。
「希望何曉順教授的新技術能夠減少器官被浪費,今後隨著技術的進步,一些質量不太好的捐獻肝臟也能使用。」 王海波表示,隨著內地與港澳捐獻移植合作框架的建立,可以在更大范圍內為捐獻的器官尋找匹配的受體,從而減少器官浪費的發生。
港澳共享:
與內地共享器官分配港澳患者將受益
王海波指出,自我國開展公民器官捐獻至今,共有519位香港居民和50位澳門居民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在內地接受器官移植。2016年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協助下,成功開展了澳門首例親屬活體腎移植手術。2017年11月9日,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與澳門衛生局簽署了器官分配與共享協議,將顯著緩解澳門器官短缺的現狀,令患者受益。
王海波表示,明年1月將對澳門醫務人員進行培訓。澳門將在借鑒內地器官捐獻和移植經驗的基礎上,逐漸開展公民身後器官捐獻和移植,從而讓器官捐獻移植的「中國模式」取得的成就惠及更多地方。
對於今年11月17日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完成的「中意專家聯合實施『換頭術』」事件,中外專家同聲抨擊。「這是器官移植學界的反面教材,我們堅決反對。」世界移植協會現任主席、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外科主任Nancy教授表示。「這是一個非常低級的解剖學試驗,一場鬧劇,根本不是器官移植。」 王海波指出。
『柒』 啥法律規定活人器官移植數量
目前還沒有正式的法律法規。最近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和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中華醫學雜志編輯部委員會在武漢聯合召開了「全國器官移植法律問題專家研討會」;同時,中華醫學雜志編輯部委員會召開了「全國腦死亡標准(草案)專家研討會」。兩個會議已分別提出了「器官移植法(草案)」和「腦死亡標准及實施辦法(草案)」。
器官移植是一項復雜的醫療社會工作,它涉及到包括腦死亡、屍體捐獻等在內的許多方面的問題。為此,未來我國器官移植法需要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加以規制,包括:器官移植的目的、原則、法律責任、腦死亡、屍體捐獻、器官移植技術的安全操作、供體器官的醫學衛生標准等等。相應地,未來我國器官移植法律體系中亦應相應的包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法律或法規,具體而言,主要有:《器官移植法》、《腦死亡法》、《屍體捐獻法》、《器官移植技術安全操作法》、《醫用器官衛生標准》以及其他立法的某些相關規定,如《民法通則》關於生命健康權以及身體權的規定等等。上述立法共同構成未來我國的器官移植法律體系,並分別在其中發揮各自的作用。
『捌』 肝移植病人家裡能養小狗嗎
「感人!阿根廷肝移植基金會廣告:老人與狗」
你可以搜索觀看這個公益廣告,說明肝移植病人是可以養狗的。注意衛生,給狗狗做好體內外驅蟲,和免疫針就行。
『玖』 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發展基金會地址
以紀念
『拾』 做肝移植河北省愛心基金會救助嗎
如果是特困家庭,是有可能的。需提交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