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是獎」發行方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是什麼來頭
這個基金會是香港知名企業家查濟民1994年在香港創立的,「求是」這個名字則是根據求是書院得來的,也就是浙江大學的前身。
查濟民成立這個求是科技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廣中國科技的發展。這個目的也確實達成了,從求是科技基金會成立以來,有358位各界科學家獲獎,也資助了無數科學項目的進行,還設立了研究生獎學金來幫扶各種人才。
能夠獲得求是科技基金會獎項的人,都是對我國科學事業做過貢獻的人。比如求是科技基金會的顧問楊振寧先生,還有今年剛剛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的邵峰和顏寧。都是對我國科技做出貢獻的人。
總之,這個求是科技基金會是一個大人物的成立的,它推動了我們科學事業的發展。
Ⅱ 97歲楊振寧獲「求是終身成就獎」後網上掀起熱論,他真的被過度神化了嗎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主辦的2019年度求是獎頒獎典禮21日晚在清華大學舉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獲頒「求是終身成就獎」,成為第二位獲此獎項的科學家。
在求是科技基金會創立25周年之際,今年的「求是終身成就獎」授予97歲的楊振寧。此前僅有「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獲此獎項。楊振寧表示,他還記得1993年在查懋聲先生的家中與陳省身等幾位科學家商量設立這一獎項的情形。他參加過歷次求是獎的頒獎,對1996年屠呦呦獲獎、2011年張首晟獲獎印象深刻。
楊振寧在科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個獎項是實至名歸的。
Ⅲ 求是科技基金會的基金會創始人
查濟民(1914·4·10—2007·3·28),求是科技基金會主席(1994-2007),1949年創辦中國染廠,之後成立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八十年代以後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7年獲頒授大紫荊勛章。2007年3月28日早上7時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3歲。
1914年4月10日 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
1931年7月 國立浙江大學工學院附設高級工科中學染織(含紡)科畢業1931-1949年 常州大成紡織染公司、重慶大明織廠、江蘇大明紡織廠工作
1949-1959年 來港創辦中國染廠、新界紗廠
1959年 東華三院總理
1962年 荃灣北僑福利會會長
1963年 在英、美等國建立無紡布廠
1964-1966年 創辦迦納Akosombo Textile Ltd.、奈及利亞Nichemtex Instries Ltd.及United Nigerian Textiles Ltd.
1971年 被委任為香港大平紳士
1974年 仁濟醫院董事局永遠顧問
1975年 香港樹仁大學校董
1978年 廣州暨南大學校董
1984-1990年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7年 海新紡織有限公司(二○○三年改名為新海新紡織有限公司)創辦人
1988年 香港興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名力集團創辦人
1992年 被委任為第一屆香港事務顧問、捐資創立香港桑麻基金會
1993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
1994年 捐資創立求是科技基金會和劉國鈞職業教育基金會
1995年 江蘇常州名力紡織公司創辦人、海寧紡織綜合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
1996年 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大學顧問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榮譽工商管理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1997年 首批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大紫荊勛章
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
1999年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
2000年 杭州一棉有限公司創辦人、海寧新高纖維有限公司創辦人
2004年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博士、浙江大學名譽博士、奈及利亞政府授予MFR勛章
2005年 海寧新能紡織有限公司創辦人
2006年 Ahma Bello University,Nigeria 榮譽理學博士
2007年3月28日 逝於香港
Ⅳ 與查良庸 同姓的人誰最有名
查 升:清代書法家,字仲葦(1650-1707),號聲山,浙江省海寧人。康熙進士,曾在朝廷任職。著有《淡遠堂集》等。
查文徽:南唐休寧人。侍後主李煜,官至樞密副使。討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時候立了大功,於是升遷為建州留侯。當時,吳越的軍隊占據了福州,文徽於是帶領著他的軍隊攻克了福州。入城以後,他安撫百姓,但是不幸被陷在埋伏之中,被俘虜。後來被遣送回去,改任了工部尚書。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兒子元方是建州的觀察判官,他的孫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龍圖閣侍制。
查伊璜:明清之交查氏名人。在《聊齋志異》與《觚勝雪蓮》中記載有關於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與吳六奇將軍的神交。在《鹿鼎記》中,被金庸發展成一段生動、有趣的情節。蒲留仙稱伊璜先生「厚施而不問其名,真俠烈古丈夫哉!」《觚勝》中稱其為「才華豐艷,而風情瀟灑。常謂滿眼悠悠,不堪酬對;海內奇傑,非從塵埃中物色,未可得也。」從這些記述中,可以想見查伊璜的風采。
查士標:清代著名的書畫家。安徽休寧人,長期居住在揚州,擅長畫山水,與孫逸、汪雲端、僧弘仁等書畫家一起被稱為「海陽四家」。他的書法超妙入神,藝舟雙楫》將他的行書列入佳品之上。
查慎行:清代詩人,名嗣璉(1650-1727),字夏重,浙江海寧人。詩學宋人,多抒發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業堂集》。
查光佛:名能,又字競生,湖北省人。清光緒三十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學堂。加入中國同盟會。還沒有畢業就剪去長辮加入了第四十一標當兵。後請了長假走出軍營,居住在蛇山的蘄春學社。宣統元年,長沙搶米風暴發生,鄂軍進入湖北鎮壓。查光佛於是與劉復基等人計劃乘機舉行起義,事情敗露了,沒有成功。宣統三年的武昌起義的第二天,被任命為都督府秘書。陽夏戰爭的時候,他在漢陽總司令部任職。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聘任他為稽查委員、同盟會鄂支部交際會會長;同年2月份被聘任為鄂省教育部副部長,五月去職。民國二年二次起義失敗以後加入中華革命黨,任職湖北討袁軍總司令秘書長及駐漢口特派員。民國九年任護法軍政府總裁機要秘書。民國十一年任廣州大本營秘書。民國十五年任江漢宣撫使參議。民國十八年任《中央日報》總編輯。民國十九年任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宣傳部部長。民國二十年任中央黨史編撰委員會編撰兼秘書。民國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在江蘇常州病勢。終年47歲。存世的著作有《武漢陽秋》。
查夷平:又名鎮湖,號埠西。江西省修水人。早年加入中華革命黨。畢業於煙台海軍學校、廣東海軍學校、廣東航空學校。曾任歐亞航空公司主任秘書,滇黔鐵路督辦署材料處處長,中央航空公司副經理。1949年11月,在香港參與組織中央、中國航空公司起義。後來擔任中國民用航空業務處處長、民航總局顧問。他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曾經在長沙、蘇州、上海等地從事琴學活動,組織了今虞琴社。曾經擔任過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古琴研究會會長。為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76年8月去世,終年81歲,編有《存見古琴曲譜集覽》等。
Ⅳ 楊振寧獲大獎成歷史第二人,獎金300萬,他的獎金都用來做什麼了
我個人認為他是用來做了一些研究吧,還是一些有貢獻的事
Ⅵ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的"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的獎金是多少
你好,"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的獎金是100萬元。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回答的動力,謝謝
Ⅶ 楊振宇和翁帆的故事
2012年9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的一場晚宴上高朋滿座,校長沈祖堯正與他"小學時課本故事裡的人物"——本場晚宴的主角壽星楊振寧同桌吃飯。2012年10月1日是楊振寧90歲生日。
著粉色衣裙的翁帆和丈夫攜手切著蛋糕,她已經36歲了,微卷的長發透著成熟風韻。90歲的楊振寧則一身黑西裝,內著白襯衣,配上一條絳紅色的領帶,精神矍鑠。
楊振寧夫婦的兩段生活短片在晚宴上播放出來。一段場景在北京清華園,桃花盛開:另一段在香港石澳灘頭,海天一色。片中翁帆問楊振寧: "Darling,你今天快樂嗎?"楊振寧回答: "我很快樂。"
9年前的冬天,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去世,楊振寧從美國返回北京,重回清華大學校園,擔任高等研究中心主任,開始喪妻後的晚年生活。
1、"逃難"式婚姻
給中國的大一新生上課,是楊振寧一直的心願,但給清華2004級新生第一學期的課未及講完,他便"被迫"提前結束了。因為他要結婚了。
楊振寧與翁帆是2004年11月通過電話訂的婚。訂婚一個月後,消息對外公布,迅速引起轟動。
楊振寧趕忙從北京致電廣東,擔心翁帆承受不住輿論壓力。那時翁帆正與朋友在一家咖啡廳聊天,她有些調皮地對楊振寧說,自己正在"逃難".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翁帆攻讀碩士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被海內外媒體包圍。翁帆一位同班好友忍不住發了言:"你們不要再打擾她了,今天一天,她為了躲避媒體用盡心機,網上有很多不公正言論,令她傷心欲絕,我都替她難過。"
楊振寧也需要"逃難".接送楊振寧上課的奧迪A6停在了距離教室20米處,一幫扛著攝像機的台灣記者擁上去,爭先恐後地追著下車的楊振寧提問。
2004年12月24日,楊振寧和翁帆在汕頭登記結婚。楊振寧的傳記作者江才健說,正是由於媒體的緊密追蹤,原本還有些顧慮的楊振寧決定立即和翁帆結婚。
登記當天,新娘翁帆直言,與楊振寧的婚事讓她倍感壓力。
2005年年初,楊振寧接受了央視《面對面》專訪,這是他婚後首次面對媒體。記者問: "翁小姐那麼年輕,您不擔心她把您給騙了?"楊振寧答道: "是。我想是有人這樣想,但我想是不是還有更多的人覺得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騙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子。"
2、質疑揮之不去
2005年春節,翁帆跟隨楊振寧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的茶話會,這是楊振寧夫婦首次公開亮相。楊振寧特別請翁帆用粵語替自己做了一次講話,翁帆播放了一盤丈夫精編的錄像帶,裡面有兩人相識、相愛的一些照片。
翁帆在台上稱贊先生身體健康: "10年後重逢,我曾擔心楊先生是不是需要別人扶著走路,見面後才發現,原來楊先生走路的速度比我還快。現在我們經常一起看影碟,但我發現,楊先生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聰明,有時候他對劇情的理解比我還慢……"
一年多後,楊振寧在新加坡接受電視采訪時說: "你們現在見我走得很快,可我今天跟10年前走路有一個很大的分別。我現在知道老年人為什麼走得慢,因為如果他走得太快,出問題時,他反應會不夠快。
而現在,我有了翁帆,我跟她走路時,會拉著她的手,這給了我很大的安全感。事實上,因為翁帆來了,我的整個人生觀都有了很大的轉變。"
那一次,不再教書的楊振寧攜翁帆南下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籌款。由楊振寧擔綱的清華高等研究中心為吸納世界一流學者,亦需世界一流的資金支持。孰料知名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錢面前,也曾鎩羽而歸。
讓楊振寧煩心的還有外界對他婚事的質疑,久久揮之不去。2006年年初,《亞洲周刊》一篇署名平路的女作家的文章就讓楊氏夫婦動了氣。
"對於老夫少妻這件事情她非常不贊成,這個我還可以理解,可是她卻指名道姓,用非常尖刻的話罵我們。所以我們商量了一下,寫了一篇文章。"楊振寧說。
不久,楊振寧夫婦二人共同署名,也在《亞洲周刊》上發文,認為平路的文章"嘲笑和辱罵了老年人身體不好的窘態,用了多種語言描述老夫少妻婚姻有『解決不了的孤獨』".夫妻二人在文中稱,他們沒有孤獨,只有快樂,他們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我108歲時翁帆54歲"
2006年楊振寧、翁帆接受新加坡電視采訪時,主持人曾月麗直言,在公眾場合,楊振寧落落大方,自然流露著對妻子的疼惜之情,而翁帆則似乎還在學習應對不同環境。
翁帆欠身一笑,說: "可以說現在比較適應了,不過有時候還是不習慣,比如說,有好多記者圍著我們……以前我是一個學生,環境非常簡單,就是在學校里頭。可是現在我們經常要旅行,要參加一些活動,要開會。"
婚後幾年,陸續有翁帆懷孕的傳聞。謠言散布者在網上說: "翁帆懷孕3個月,楊振寧向媒體證實。"另有虛假報道稱: "楊先生高興之情溢於言表,頭驕傲地高高昂起。而翁小姐也在旁邊嬌羞證實,孩子的確是楊先生的。"
來自全世界的恭喜電話在不同年份打至楊家。這讓楊振寧夫婦哭笑不得,按網上不同時間不同版本的假消息,翁帆都生了好幾個孩子了。
翁帆閨中密友孫穎在徵得楊振寧夫婦同意後,委託博客獨家辟謠,稱此類消息就像每隔一兩年就要傳出"王菲要復出了"一樣……
201 2年春季,楊振寧在廣東與妻子翁帆十指相扣,同游大學校園的照片走紅網路。
照片上的楊振寧穿著粉色襯衫,力展年輕姿態,倒是36歲的妻子穿著黑色連衣裙,與8年前的少女模樣大不相同了。
有記者此前在采訪手記中寫道,在他們婚姻進入第七個年頭時,翁帆明顯成熟了,在公眾面前更加舒展,可以開懷大笑,一反過去一露面就微蹙眉頭的樣子。
楊振寧說自己查過資料,美國88歲的男人一般可再活5年。"這幾年翁帆把我照顧得很好,我相信自己可以活得更久。"楊振寧2010年88歲"米壽"時稱, "我要活到『茶壽』108歲,翁帆那時54歲,風韻猶存。"
(7)求是科技基金會顧問擴展閱讀:
楊振寧以超越世俗的勇氣告訴我們,這樣做絕非「道德上有問題」,恰恰是人格完全的一種表現:愛可以超越年齡,科學的理性與科學家的感性是並行不悖的。
科學家也有常人的愛,從這個角度看,一個充滿感性的楊振寧比純粹學術意義的楊振寧更讓人尊敬,因為我們從感性的他身上觸摸到了人性的溫度。
談到這段忘年之戀時,楊振寧表示:青春並不只和年紀有關,也和精神有關。他雖然歲數上已經年老,但精神上還是保持年輕,這也是翁帆覺得他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在愛情被許多世俗的東西玷污的當下,這份純凈尤其讓我感到震撼。
2008年5月5日,楊振寧先生攜夫人翁帆訪問汕頭大學,當晚在校大禮堂作題為《一九五七年宇稱不守恆在物理界所引起的震盪》的演講。
2009年9月9日,楊振寧以求是科技基金會顧問、執行委員的名義,攜愛妻翁帆一起參加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向重慶大學捐贈「查濟民、劉璧如獎學金」的儀式活動。
91歲楊振寧攜妻子翁帆現身「邵逸夫先生追思會」。
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歌選定為《重逢》,英文歌詞由楊振寧翁帆夫婦翻譯。
Ⅷ 「兩彈元勛'b nbvnb
1.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
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
學獎金。1948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
學院近代物理所(後改為原子能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
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
92年逝世。
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
堆和第一台迴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我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釺化學
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制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
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後,一方面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
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面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
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
要貢獻。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
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准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
研製成了氫彈。
2.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
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1968年以後,歷任七機部第五研究院衛星總體設
計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宇航學會理事,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
理事長。1983年逝世。
我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
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台設備的研製。負責領導探空
火箭頭部空間物理探測儀器、跟蹤定位和數據處理設備的研製,獲得豐富的試驗資料。參
與制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我國空
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
報告。組織編寫《我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綱要設想》,組織並提出預研課題,為人造衛星
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負責組建衛星總體設計機構,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
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同時為回收型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1964年獲國
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
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
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
年逝世。
作為我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對現代冶金學有關金屬和合金粘性
、流動性的研究卓有成績。1962年組織制定了國防部五院材料工藝的研究方向,並按「材
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組織材料工藝的預先研究。在此前後的4年中,他除向國內各兄弟
單位提出大量研究課題外,在所內開展的研究課題500多項。領導和指導錳基釺料合金的研
制和釺焊工藝研究課題,研製成國產一號及二號錳基釺料,並以釺焊結構取代了我國液體
火箭發動機的老式焊接結構。主持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材料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和液體火箭
焊接結構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的研究,並應用到型號的研製工作上,對火箭部件的設計、
選材和製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他治學嚴謹,以身作則,為科研人員培養和作風建設作出
了重要貢獻。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4.趙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
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
會理事長。1968年逝世。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
人造衛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製組,他是主要負責人。同年10月
,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
議。在他領導下,開創了利用氣象火箭和探空火箭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探索了衛星發展
方向,籌建了環境模擬實驗室和開展遙測、跟蹤技術研究,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19
64年,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的建議。他對中國
衛星系列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制定,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返回式衛星等總
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
震觀測和沖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1985年獲國
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5.鄧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
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
、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
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1986年逝世。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
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
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
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
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6.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同年回國。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50年5月以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研究員、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
九研究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科學
技術協會第2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第
3、4、5、6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
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原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
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三次地下核試驗。
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葯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抗核加固技術和激
光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與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索夫同時獨立地
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新概念。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積極促成建
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並一直指導慣性約束核聚變的研究。積極指導原子能研究
所開展電子束泵浦氟化氫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
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7.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
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
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歷任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
長等職。
領導並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
、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種學科領域取得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一系列理論成果,並為中國核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瞬擰?97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3年任理論物理所所長。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
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8.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黨員,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
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歷任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副教授
、教授,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工委核試驗基地研究
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科技委顧問。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武器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在國內第
一個計算出原子彈爆炸的彈心溫度和壓力,其內爆機理研究解決了原子彈的關鍵問題,為
原子彈爆炸威力、彈體結構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創建了核試驗研究所,成功地設計和
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和增強型原子彈等不同方式的幾十次核試驗,推動
了核武器設計、改進和試驗技術協調發展。他是核試驗總體技術的設計者,及時提出了向
地下核試驗方式轉變的建議並在較短的時間里組織實現了大氣層試驗向平洞與豎井試驗的
轉變。創立我國自己的系統核爆炸及其效應理論,為我軍的核武器應用奠定了基礎。開創
了核爆炸的測試研究,對武器的研製及改進、效應及其防護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開創了抗
核加固技術新領域並完成首次抗加試驗。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9.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
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
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
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
技術顧問。
我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在導彈武器系統總體及控制技術的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面
具有很深的造詣,對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
揮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國涉及火箭技術相當多的學科和技術領域都處於空白狀態
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仿製和改型設計難關,進而通過自行設計
相繼解決了遠程、多級火箭的液體晃動、彈性彈體穩定、級間分離及各種制導、穩定方案
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
沒有任何外國實物和資料可借鑒的情況下,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製我國
第一個潛地和地地固體機動戰略導彈並獲得成功,突破了水下發射、三軸穩定平台在運動
基座上的調平及瞄準、導彈射擊諸元的適時計算和裝訂、陸上機動車的研製及冷發射、高
海情下導彈出水大姿態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0.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
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
位。1945年回國後,先後在西南聯合大學和清華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後,歷任國
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總體設計部主任,七機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科技委副
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業部一院技術總顧問和航空航天部高級技術顧問
。
從50年代後期起,作為開創人之一,投身於我國導彈與航天事業。作為總體設計部主
任和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我國地空導彈初期的仿製與研製。他先後擔
任我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
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帶領科技人員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關鍵,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
特別是在洲際液體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中,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提
出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了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導彈任務的圓滿
完成。他作為研製長征二號E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技術總顧問,參與領導研製試驗工作,
保證發射成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
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1錢學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
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
究。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院長,七機
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屆中國科協主席,第6至8屆全
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屆中央候補委員。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
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
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協助周恩來、聶榮臻籌備組建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
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該院院長。此後長期擔任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
務,並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
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57年獲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
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維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1991年被國務院
、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12.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於湖南省長沙市,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7年至1997年任
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周光召教授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國際
交流協會副會長,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中方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會長,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協會名譽主席,國際粒子和場學會委員,
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學會副主席,太平洋科學協會主席兼理事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顧問委員會委員;被聘兼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2000年亞洲基金會名譽顧問,中國科學
院特邀顧問等職。
周光召教授在理論物理的各主要領域都有過傑出的創造性成果,使他在國際物理學界
享有盛譽。因其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於1964年獲國家
自然科學一等獎;因在量子場論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
果獎一等獎。周光召教授還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加拿大麥吉
爾大學四所世界知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93年被義大利政府授予「義大利共和國爵士勛
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授予「中國傑出科學家」獎,1996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
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國際編號為346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國科學
院、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捷克科學院、保加利亞科學院、蒙古
科學院、法語區工程師科學院、羅馬尼亞科學院、韓國翰林院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
院士,是目前中國擔任外籍院士頭銜最多者。
13.楊嘉墀 (1919- )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中共黨員,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
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北
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68年後,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
總工程師。
他長期致力於我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
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領導和參加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姿
態測量系統的研製。是空間技術分系統的設計師,在我國返回式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方案論
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系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領導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姿態系統及數
據分析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指導研製為原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
重大科研項目。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4.陳能寬 (1923- )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中共黨員,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
。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實驗部主任、第九
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1986年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8年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
物理、炸葯和裝葯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組織
並參加了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以及核裝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較
短的時間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實現預期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4年
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5年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5.陳芳允 (1916-2000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
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
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參加了國家12年長
期科學規劃制定工作,負責新電子學研究所的籌組工作。1964年起從事空間技術工作,19
76年調入國防科委,在技術上負責衛星測量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設備研製、布局建設以
及星地協調工作。1984年調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
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 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
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
數,該方法成為以後我國發射人造衛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製出
國際領先的納秒脈沖采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衛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為我國
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准確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參加了我國回收型遙感衛星的測
控系統方案的設計和制定工作,為我國十幾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
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雙星定位系統」、遙感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和小衛星移動
衛星通信系統等方案。他直接參與指導研製成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在我國同步通信衛
星發射和運行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6.吳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縣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7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後在雲南壘允中央飛機廠、昆明中央
機器廠任設計師、工程師。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系學習獲理學博士學
位,後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
1950年底回國,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學冶金系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後為上
海冶金所)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1954年領導完成了中央軍委下達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種電阻絲研製任務,獲得獎
勵。50年代,用國內富產元素錳、鋁等代替短缺的鉻,研製蘇聯40X低合金鋼的代用鋼取得
成功,對建立中國合金鋼系統起了開創作用。60年代,在困難的條件下,冶金所承擔氣體
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用的「甲分離膜的製造技術」任務,與原子能所、復旦大學等單位的
科研人員聯合攻關,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該室主任,主持這項工作。在他的領導下,
經過艱苦探索和反復試驗,於1964年試製成功並投入使用。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
17.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寧國縣人,1915年生,男,中共黨員,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
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畢業。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獲機械工程
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1949年8月回國,在華東軍區軍事科學研究室任研究員。1952年
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1956年8月參加籌建國防部五院的工作,歷任總體室主任、液
體火箭發動機設計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長兼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所所長,七機部副部長,
航天工業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級技術顧問。
1964年作為型號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了第一個自行設計的液體中近程彈道式地地
導彈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工作,保證了東風2號導彈飛行實驗取得圓滿成功。他相繼領導
組織了中程、中遠程、遠程液體彈道式地地導彈的多種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試驗工作
。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遠程彈道式導彈的飛行試驗中,作為首區總指揮,協
助領導和指揮了這一重大的飛行試驗任務。組織研製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保證發射第一顆
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獲得成功。領導組織了氫氧發動機、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和整個通
信衛星工程的研製試驗;領導組織了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把亞洲一號通信衛星准確地送入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實現了中國運載火箭國際發射服務零的突破。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
功,1989年和1990年兩次榮獲航空航天部通令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18.孫家棟 (1929- )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中共黨員,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
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Ⅸ 與詹天佑有著相同品質的人有誰
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華羅庚、錢學森、陳景潤、鄧稼先。
1.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
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
學獎金。1948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
學院近代物理所(後改為原子能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
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
92年逝世。
中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領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
堆和第一台迴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儀器設備。使我國的堆物理、堆工程技術、釺化學
放射生物學、放射性同位素制備、高能加速器技術、受控熱核聚變等科研工作,都先後開
展起來。在蘇聯政府停止對中國的技術援助後,一方面迅速選調一批優秀核科技專家去二
機部,直接負責原子彈研製中各個環節的攻堅任務,一方面會同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人,
組織聯合攻關。使許多關鍵技術得到及時解決,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重
要貢獻。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組織中子物理理論與實驗兩個研究組開展氫彈的預研
工作,為氫彈研製作了理論准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僅兩年零八個月,就
研製成了氫彈。
2.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市人,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
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1968年以後,歷任七機部第五研究院衛星總體設
計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中國宇航學會理事,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副
理事長。1983年逝世。
我國空間技術的開拓者之一。領導衛星總體、結構、天線、環境模擬理論研究。負責
與組織小型熱真空環境模擬試驗設備、中小型離心機、振動台設備的研製。負責領導探空
火箭頭部空間物理探測儀器、跟蹤定位和數據處理設備的研製,獲得豐富的試驗資料。參
與制定星際航行發展規劃,提出多項有關開展人造衛星研製的新技術預研課題,為我國空
間技術早期的發展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的
報告。組織編寫《我國衛星系列發展規劃綱要設想》,組織並提出預研課題,為人造衛星
研製打下了初步的技術基礎。負責組建衛星總體設計機構,是我國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
方案的總體負責人。同時為回收型衛星的研製做了大量技術和組織領導工作。1964年獲國
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3.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
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
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
年逝世。
作為我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對現代冶金學有關金屬和合金粘性
、流動性的研究卓有成績。1962年組織制定了國防部五院材料工藝的研究方向,並按「材
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組織材料工藝的預先研究。在此前後的4年中,他除向國內各兄弟
單位提出大量研究課題外,在所內開展的研究課題500多項。領導和指導錳基釺料合金的研
制和釺焊工藝研究課題,研製成國產一號及二號錳基釺料,並以釺焊結構取代了我國液體
火箭發動機的老式焊接結構。主持了液體火箭發動機材料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和液體火箭
焊接結構的振動疲勞破壞問題的研究,並應用到型號的研製工作上,對火箭部件的設計、
選材和製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他治學嚴謹,以身作則,為科研人員培養和作風建設作出
了重要貢獻。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4.趙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
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
會理事長。1968年逝世。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從1957年起,他積極倡議發展中國自己的
人造衛星。1958年8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人造地球衛星研製組,他是主要負責人。同年10月
,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
議。在他領導下,開創了利用氣象火箭和探空火箭進行高空探測的研究,探索了衛星發展
方向,籌建了環境模擬實驗室和開展遙測、跟蹤技術研究,組建了空間科學技術隊伍。19
64年,根據國內運載工具的發展,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的建議。他對中國
衛星系列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制定,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返回式衛星等總
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
震觀測和沖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1985年獲國
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5.鄧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
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
、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
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中共第12屆中央委員。1986年逝世。
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
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核武
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
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7年和19
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6.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同年回國。曾任山東大學、浙江大學教授。1950年5月以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研究員、副所長,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
九研究院副院長,二機部副部長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國科學
技術協會第2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第
3、4、5、6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製的主要科學技術領導人之一,核武器研究實驗工作的開拓者。在從事核武
器研製期間,指導並參加了中國原子彈、氫彈研製工作。他是原子彈冷試驗技術委員會主
任委員,指導了中國第一次地下核試驗,領導並具體組織了中國第二、三次地下核試驗。
主持指導的爆轟物理試驗、炸葯工藝、近區核爆炸探測、抗電磁干擾、抗核加固技術和激
光模擬核爆炸試驗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與蘇聯著名科學家巴索夫同時獨立地
提出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的新概念。他是中國慣性約束核聚變研究的奠基者。積極促成建
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聯合實驗室並一直指導慣性約束核聚變的研究。積極指導原子能研究
所開展電子束泵浦氟化氫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
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7.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
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
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歷任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
長等職。
領導並參加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和戰略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在中子物理
、輻射流體力學、凝聚態物理、爆轟物理等多種學科領域取得了對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
一系列理論成果,並為中國核事業培養了一批優秀瞬擰?972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副所長,1978—1983年任理論物理所所長。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
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8.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黨員,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
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歷任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副教授
、教授,二機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國防科工委核試驗基地研究
所副所長、所長、基地副司令員、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科技委顧問。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武器試驗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在國內第
一個計算出原子彈爆炸的彈心溫度和壓力,其內爆機理研究解決了原子彈的關鍵問題,為
原子彈爆炸威力、彈體結構設計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創建了核試驗研究所,成功地設計和
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和增強型原子彈等不同方式的幾十次核試驗,推動
了核武器設計、改進和試驗技術協調發展。他是核試驗總體技術的設計者,及時提出了向
地下核試驗方式轉變的建議並在較短的時間里組織實現了大氣層試驗向平洞與豎井試驗的
轉變。創立我國自己的系統核爆炸及其效應理論,為我軍的核武器應用奠定了基礎。開創
了核爆炸的測試研究,對武器的研製及改進、效應及其防護研究起到重要作用。開創了抗
核加固技術新領域並完成首次抗加試驗。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9.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
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
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
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
技術顧問。
我國固體戰略導彈的奠基人,在導彈武器系統總體及控制技術的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面
具有很深的造詣,對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型工程方案的決策、指揮及組織實施發
揮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國涉及火箭技術相當多的學科和技術領域都處於空白狀態
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系統的仿製和改型設計難關,進而通過自行設計
相繼解決了遠程、多級火箭的液體晃動、彈性彈體穩定、級間分離及各種制導、穩定方案
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使我國液體戰略導彈控制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
沒有任何外國實物和資料可借鑒的情況下,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製我國
第一個潛地和地地固體機動戰略導彈並獲得成功,突破了水下發射、三軸穩定平台在運動
基座上的調平及瞄準、導彈射擊諸元的適時計算和裝訂、陸上機動車的研製及冷發射、高
海情下導彈出水大姿態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技術。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0.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黨員,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
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
位。1945年回國後,先後在西南聯合大學和清華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後,歷任國
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總體設計部主任,七機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科技委副
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業部一院技術總顧問和航空航天部高級技術顧問
。
從50年代後期起,作為開創人之一,投身於我國導彈與航天事業。作為總體設計部主
任和地空導彈型號的副總設計師,領導和參加我國地空導彈初期的仿製與研製。他先後擔
任我國自行研製的液體彈道式地地中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的副總設計師,洲際導彈和長征
二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帶領科技人員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關鍵,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
特別是在洲際液體彈道地地導彈的研製試驗中,以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提
出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證了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洲際導彈任務的圓滿
完成。他作為研製長征二號E大型捆綁式運載火箭的技術總顧問,參與領導研製試驗工作,
保證發射成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獲七機部勞動模範稱號,
1984年榮立航天部一等功,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1錢學森 (1911-2009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黨員,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
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
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
究。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所長,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院長,七機
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屆中國科協主席,第6至8屆全
國政協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屆中央候補委員。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
問,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
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協助周恩來、聶榮臻籌備組建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
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該院院長。此後長期擔任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
務,並以他在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材料、計算機、質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
領域的豐富知識,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1957年獲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
進步獎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維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1991年被國務院
、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12.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於湖南省長沙市,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7年至1997年任
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周光召教授先後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國際
交流協會副會長,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紀中方委員,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副會長,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協會名譽主席,國際粒子和場學會委員,
國際純粹和應用物理學會副主席,太平洋科學協會主席兼理事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顧問委員會委員;被聘兼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2000年亞洲基金會名譽顧問,中國科學
院特邀顧問等職。
周光召教授在理論物理的各主要領域都有過傑出的創造性成果,使他在國際物理學界
享有盛譽。因其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於1964年獲國家
自然科學一等獎;因在量子場論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
果獎一等獎。周光召教授還被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加拿大麥吉
爾大學四所世界知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1993年被義大利政府授予「義大利共和國爵士勛
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授予「中國傑出科學家」獎,1996年經國際小行星命名
委員會審議通過,將國際編號為346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國科學
院、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捷克科學院、保加利亞科學院、蒙古
科學院、法語區工程師科學院、羅馬尼亞科學院、韓國翰林院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
院士,是目前中國擔任外籍院士頭銜最多者。
13.楊嘉墀 (1919- )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中共黨員,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
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北
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68年後,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
總工程師。
他長期致力於我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
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領導和參加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姿
態測量系統的研製。是空間技術分系統的設計師,在我國返回式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方案論
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系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領導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姿態系統及數
據分析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指導研製為原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
重大科研項目。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4.陳能寬 (1923- )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中共黨員,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
。1955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所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實驗部主任、第九
研究院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等職。1986年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8年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及核武器的發展研製工作中,主要領導組織了核裝置爆轟
物理、炸葯和裝葯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及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工作。組織
並參加了聚合爆轟波人工熱核反應研究以及核裝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較
短的時間內,攻克了技術難關,實現預期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4年
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5年獲三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5.陳芳允 (1916-2000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黨員,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
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
回國。先後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參加了國家12年長
期科學規劃制定工作,負責新電子學研究所的籌組工作。1964年起從事空間技術工作,19
76年調入國防科委,在技術上負責衛星測量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設備研製、布局建設以
及星地協調工作。1984年調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顧問。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
裝備部科技委顧問。
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蘇聯發 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時,他
即對衛星進行了無線電多卜勒頻率測量,並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計算出了衛星的軌道參
數,該方法成為以後我國發射人造衛星所採用的跟蹤測軌的主要技術之一。1963年研製出
國際領先的納秒脈沖采樣示波器。1965年擔任衛星測量、控制的總體技術負責人,為我國
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准確測量、預報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參加了我國回收型遙感衛星的測
控系統方案的設計和制定工作,為我國十幾顆遙感衛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相繼
提出了微波統一測控系統、「雙星定位系統」、遙感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和小衛星移動
衛星通信系統等方案。他直接參與指導研製成功的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在我國同步通信衛
星發射和運行中發揮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