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收益 > 誤導銷售理財產品誇大收益

誤導銷售理財產品誇大收益

發布時間:2021-03-20 00:54:16

❶ 銀行從業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過程中片面誇大產品收益將損害消費者的什麼權利

沒有如實介紹產品情況
片面誇大產品收益忽視產品風險
損害的應該是消費者的知情權吧

保險員誤導客戶誇大收益怎麼投訴

保險員誤導客戶誇大收益可以到12345消費者投訴,特別是對於公司誇大廣告,舉報有1000以上不等的獎勵,覺得少可以到盛付通里放著,更多收益。

❸ 營銷保險把誇大收益給客戶嚴重嗎

你的問題指向不清,試著兩方面回答:1、你是購買方:銷售中誇大收益很嚴重,理財類保險的預定利率上限是2.5%復利,需要18年時間才能跑平3%的年單利。至於什麼天天復利,分紅滾存動不動就是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你認真的話就是你的事了。2、你是銷售方:銷售中誇大收益、與銀行等行業簡單類比,構成銷售誤導的由保監對個人給予警告、並處最高2000元罰款

❹ 保險員誤導客戶誇大收益,又沒有證據,11年買的,問一下能不能全額退款

雖然保險業務員,的做法很不對,但是你簽訂了合同,如果中途辦理退保的話,只能退現金價值,只有很少一點

❺ 為什麼出現 銷售誤導 理賠難 保險

2012年,車險理賠難、壽險銷售誤導等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突出,保險業面臨消費者投訴的形勢依舊嚴峻。根據保監會最新發布的《關於2012年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去年保監會共接收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件16087件,同比增長205.78%,反映有效投訴事項共17365個,同比增長195.98%。其中,產險方面,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居產險公司投訴「黑榜」前三位。人身險方面,國壽股份、平安壽險等「榜上有名」。

產險:理賠糾紛仍是投訴焦點2012年,涉及產險公司的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事項7389個,同比增長233.14%。理賠問題仍是消費者投訴產險公司的焦點,且上升幅度較大。

據統計,2012年,產險理賠糾紛投訴事項共計5472個,占產險公司合同糾紛投訴總量的80.46%,同比增長356.38%,高於產險公司投訴總量增幅123個百分點。其中涉及車險的共計4948個,占理賠糾紛的90.42%。

據了解,理賠投訴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損失核定爭議,問題集中於維修方案、配件價格及工時價格爭議、人傷理賠案件醫療費扣減、賠償標準的城鄉差異及誤工費、護理費賠償標准等方面。二是保險責任爭議,集中於消費者對保險公司拒賠、免賠等理賠處理意見不服,反映出銷售環節對合同條款尤其是免責條款、除外責任提示說明不到位、產品條款不合理等問題。三是理賠時效過長、拖延理賠等其他問題,雙方因責任認定、價格爭議產生糾紛,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產險公司採取消極態度,不積極回復、不主動協商解決,這是導致拖延理賠投訴的主要原因。另外,消費者提交理賠材料不符合合同要求,部分消費者表示無法提供產險公司要求的部分理賠資料導致理賠程序無法啟動,部分產險公司對於異地出險理賠管理不嚴、內部協調不暢、程序繁瑣,以及個別產險公司對無充足理由拒賠的疑點案件採取拖延方式,也是造成拖延理賠投訴的重要原因。

人身險:銷售誤導依然突出2012年,涉及人身險公司的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事項共有9768個,同比增長183.71%,低於有效投訴事項總量增幅12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誤導依然是違法違規類投訴最突出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2年,人身險公司銷售誤導投訴共計2979個,占違法違規投訴總量的85.28%,同比增長128.10%。從涉及險種看,分紅險1814個,占銷售誤導投訴的60.89%;萬能險189個,佔6.34%;投連險72個,佔2.42%。新型壽險產品的誤導投訴佔到總量的69.65%。

誤導投訴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承諾高收益或不如實告知收益情況,尤其近幾年投資型保險產品收益率普遍較低,使當初銷售時承諾、誇大收益的問題更加突出。二是將保險與其他金融產品進行片面比較,甚至故意誤導成存款、基金或其他理財產品。三是代客戶簽字,隱瞞猶豫期、退保損失、保單期限等重要合同內容。

此外,退保糾紛是人身險公司合同糾紛類投訴的主要問題,增幅較大。2012年人身險公司退保糾紛投訴共計2517個,占合同糾紛總量的40.11%,同比增長370.47%。退保糾紛主要表現為消費者對退保金額不滿意,退保能獲得的保單現金價值過低。

完善投訴處理體制分四步走面對保險消費者投訴量大幅上升,保監會要求各保險公司要將公平對待保險消費者的理念貫穿到制度建設、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不斷提高保險服務質量和水平。

具體分四步走:一是不斷完善投訴處理工作制度和體制,進一步完善消費者投訴處理工作制度,暢通投訴渠道、優化處理流程;不斷加強投訴處理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技能;加大對投訴處理工作的資源配置,提高投訴處理工作效率。二是強化監督考核,加強責任追究,將投訴處理工作作為各相關部門、各分支機構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因投訴處理不到位造成矛盾升級或多次投訴的部門、分支機構,應堅決追究相關責任;同時要追本溯源,加強對引發投訴的銷售、理賠等部門的責任追究。三是不斷完善規范銷售、理賠環節工作制度,對保險消費者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調查,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分析原因、明確責任,從制度機制上進行整改。四是加強治理投訴反映的突出問題,要定期開展積壓未決賠案的清理工作,切實按照法定時限履行相應的賠付義務。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在銷售環節切實履行說明義務,保障保險消費者的知情權。要健全完善電銷人員管理制度,加強電銷人員業務培訓,規范電話用語和銷售行為,杜絕電銷擾民現象的發生。

❻ 在銀行辦理理財業務時,有哪些必須警惕的套路

首先,「理財變保險」恐怕是最高發的一種套路。

銀行通常會和其他金融機構有合作,代銷它們的產品。這屬於銀行的中間業務,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之一。

而在這些代銷產品中,要數保險產品最多。並且對於銀行工作人員來說,銷售保險產品能拿到的提成也是最多的。

所以為了業績和工資,很多工作人員會可了勁兒地向你推銷保險。

最後,如果你被銀行理財的銷售套路坑了,有什麼辦法可以挽回呢?

如果銀行確實存在著銷售誤導,可以到銀保監會去舉報,要求銀行賠償損失。

若無結果,還可以委託律師介入處理,向法院提起訴訟。

但在實際操作中,是不是存在誤導並不好判定。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在最開始就避免誤導。

❼ 郵政儲蓄銀行營業廳的大堂有人推銷保險,說是高收益,合法嗎,兩年才會提出來,

您好!

首先,銀行渠道銷售保險是合法的。目前,銀行保險主要是在銀行或郵儲櫃面代售的保險產品,通過銀行、郵政網點銷售的保險產品都具有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部分產品還具有一定的投資理財功能,但它不是銀行儲蓄、理財產品。
雖然現在誤導銷售有了明顯好轉,但是也有個別業務員有違規操作行為,所以客戶不要相信諸如誇大收益、口頭承諾等行為,一切以最終出單的保險合同為准。不要盲目選擇,也不要被所謂的高收益蒙蔽,選擇保險首先要看的是適不適合自己。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❽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是騙人的

你好!
首先需要明確一下什麼是銀行理財。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是由銀行接受客戶授權來管理資金,根據投資收益的類型,可以分為浮動收益產品和固定收益產品。投資收益的風險由客戶或者客戶與銀行約定的方式承擔。而按照投資方式的不同,也分為新股申購類、銀信合作品、結構型產品等,部分保險公司也會在銀行設立駐點服務站,銷售銀行保險類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投資收益風險,一類是資金風險,前者預期收益率主要是看產品類型和產品結構,有保證收益和非保證收益的。需要注意預期收益只是一個收益期望值,並不是實際固定收益,在投資的時候還要根據產品做好心理准備。而資金風險,只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相對來說比較有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常會有一些基金公司或者投資機構通過銀行渠道代理銷售理財產品,這類投資收益不固定,產品類型也比較多。簽署合同時一定要看清楚條款,避免誤導銷售引發的資金糾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❾ 現在銀行里的理財產品靠譜嗎實際收益一般能否達到預期收益是不是騙客戶的錢的啊到頭來還是讓客戶

現在銀行里的理財產品騙客戶的錢倒是不可能的,
但是,其預期收入只是銀行事先預測的一種比率。銀行為了能更好地推銷出自己的理財產品,完全有可能盡量誇大收益,此又不會承擔什麼責任。因為合同上說了,到期時是以實際的凈值分紅息的。那麼,期間就得看這項理財產品經營得怎麼樣了。
一般說來,只有比宣傳的預期收益低的,沒有比其高的。
凡投資都會有風險的,投資需謹慎。

❿ 常見銀行理財產品陷阱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通常有兩種: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自有理財產品,因為有銀行自身信用背書及成熟的團隊運作,安全性相對較高;代銷產品,是指其他機構與銀行合作,將產品放在銀行的渠道上進行銷售,對於代銷產品,銀行不負責管理,產品以發行機構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銀行理財產品也存在著不少坑,那麼我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銀行裡面,看了高收益理財產品就購買,這是不對的。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別清楚產品是銀行自有還是代銷,如果是代銷產品,還要搞清具體的發行機構,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戶本來是買理財產品的,卻變成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了。
再者,即使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也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息,而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最終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評估(一般參考以往該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但是其並不代表產品到期的實際收益率。不少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喜歡把預期收益率報得很高,而沒有進行相應的風險提示。
比如,銀行發售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往往與黃金、匯率、國際油價等高風險標的掛鉤,雖然預期收益率很高,但實際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實際結算後的情況來看。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由於收益波動很大,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最忌諱的是遇到了飛單或虛假理財。飛單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出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也非銀行正規的代銷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的擁金提成。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往往替房地產商銷售信託產品。
虛假理財,指的是銀行工作人員私刻銀行公章,私自製作理財協議,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戶的資金,發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財產品。這往往是,銀行工作人員假冒銷售理財產品的名義,通過融資獲取大量客戶資金,再轉手借給別人用於投資,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資成功了,對方還本付息相安無事,如果借款方還不出錢,那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錢很可能打水漂。
為了避免出現購買到非本銀行的理財產品,建議大家:①盡量到網銀或者手機銀行上購買理財產品,以確保理財產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網下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仔細看產品的說明書,弄清楚情況再購買;③到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是否為銀行發行的正規理財產品(所有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必須要到這里登記備案)。

閱讀全文

與誤導銷售理財產品誇大收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