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持有期收益率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
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
當股票未出賣時,收益額即為股利。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與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1)公司理財股票預期收益率擴展閱讀:
比如一位獲得收入收益的投資者,花8000元買進1000股某公司股票,一年中分得股息800元(每股0.8元),則:
收益率=(800+0-0)/8000×100%=10%
又如一位獲得資本得利的投資者,一年中經過多過進,賣出,買進共30000元,賣出共45000元,則:
收益率=(0+45000-30000)/30000×100%=50%
如某位投資者系收入收益與資本得利兼得者,他花6000元買進某公司股票1000股,一年內分得股息400元(每股0.4元),一年後以每股8.5元賣出,共賣得8500元,則:收益率=(400+8500-6000)/6000×100%=48%
B. 企業預期收益率如何確定
希望採納
風險是衡量企業或項目的收益率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越大意味著風險越大。而加權平均資產成本(WACC)是指項目實施的成本,包括債權和股權成本。項目或企業的預期收益率大於WACC時才會實施項目。
所以,若企業或項目的收益率越不穩定也就意味著出現入不敷出的可能性越大,該項目的實施風險越大。即,風險、預期收益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相互關系決定了項目是否與否和實施盈利空間。
希望答案能夠讓你滿意~~
C. 股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
當股票未出賣時,收益額即為股利。
衡量股票投資收益水平指標主要有股利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與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等。
股票收益率是反映股票收益水平的指標。投資者購買股票或債券最關心的是能獲得多少收益,衡量一項證券投資收益大小以收益率來表示。
股票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期間股息收入和買賣差價之和與股票買入價的比率。
股票還沒有到期日,投資者持有股票時間短則幾天、長則數年,持有期收益率是反映投資者在一定的持有期內的全部股利收入與資本利得占投資本金的比重。
持有期收益率為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但如果要把它與債券收益率及銀行利率等其他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作比較,必須注意時間的可比性,即要把持有期收益率轉化為年率。
(3)公司理財股票預期收益率擴展閱讀:
反映股票收益率的高低,一般有三個指標:
①本期股利收益率。是以現行價格購買股票的預期收益率。
②持有期收益率。股票沒有到期,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有長有短,股票在持有期間的收益率為持有期收益率。
③折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股份公司進行折股後,出現股份增加和股價下降的情況,因此,折股後股票的價格必須調整。
D. 關於股票的預期收益率
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至今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M),它的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
我們主要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基礎,結合套利定價模型來計算。
首先一個概念是β值。它表明一項投資的風險程度:
資產i的β值=資產i與市場投資組合的協方差/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
市場投資組合與其自身的協方差就是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因此市場投資組合的β值永遠等於1,風險大於平均資產的投資β值大於1,反之小於1,無風險投資β值等於0。
需要說明的是,在投資組合中,可能會有個別資產的收益率小於0,這說明,這項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會小於無風險利率。一般來講,要避免這樣的投資項目,除非你已經很好到做到分散化。
下面一個問題是單個資產的收益率:
一項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其β值線形相關:
資產i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i[E(Rm)-Rf]
其中: Rf: 無風險收益率
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βi: 投資i的β值。
E(Rm)-Rf為投資組合的風險溢酬。
整個投資組合的β值是投資組合中各資產β值的加權平均數,在不存在套利的情況下,資產收益率。
對於多要素的情況:
E(R)=Rf+∑βi[E(Ri)-Rf]
其中,E(Ri): 要素i的β值為1而其它要素的β均為0的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首先確定一個可接受的收益率,即風險溢酬。風險溢酬衡量了一個投資者將其資產從無風險投資轉移到一個平均的風險投資時所需要的額外收益。風險溢酬是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的差額。這個數字一般情況下要大於1才有意義,否則說明你的投資組合選擇是有問題的。
風險越高,所期望的風險溢酬就應該越大。
對於無風險收益率,一般是以政府長期債券的年利率為基礎的。在美國等發達市場,有完善的股票市場作為參考依據。就目前我國的情況,從股票市場尚難得出一個合適的結論,結合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來估計風險溢酬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E. 公司理財題目,股利增長率大於過股票投資收益率怎麼解題
2010年股票價格=2011年股利/(2010年以後股票收益率-增長率)
2010年以後股票收益率=12.3%
增長率=6%
2011年股利=2011年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
2011年每股收益=2010年每股收益*(1+6%)
2010年每股收益=2005年每股收益*(1+15%)^5=2.1*(1+15%)^5=4.22
股利支付率=65%
因此,2010年股票價格=43.58
F. 股票 預期收益
買股票,不竟要定量分析,還要定性分析
G. 如何找股票的預期收益率具體步驟,謝謝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E(Rm)-Rf]
其中:
Rf: 無風險收益率----------一般用國債收益率來衡量
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βi: 投資的β值-------------- 市場投資組合的β值永遠等於1,風險大於平均資產的投資β值大於1,反之小於1,無風險投資β值等於0
H. 公司理財的題目(股票價格計算)
應該是當前股票的價值是多少,價格是無法預測的,而且贏利都只是預期,沒有兌現哦,要有一個風險折扣價的。還有通脹要考慮進去的。
I. 股票預期收益率的計算
股票收益率是反映股票收益水平的指標。投資者購買股票或債券最關心的是能獲得多少收益,衡量一項證券投資收益大小以收益率來表示。反映股票收益率的高低,一般有三個指標:①本期股利收益率。是以現行價格購買股票的預期收益率。②持有期收益率。股票沒有到期,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有長有短,股票在持有期間的收益率為持有期收益率。③折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股份公司進行折股後,出現股份增加和股價下降的情況,因此,折股後股票的價格必須調整。
J. 如何計算股票預期收益
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至今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M),它的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
我們主要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基礎,結合套利定價模型來計算。
首先一個概念是β值。它表明一項投資的風險程度:
資產i的β值=資產i與市場投資組合的協方差/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
市場投資組合與其自身的協方差就是市場投資組合的方差,因此市場投資組合的β值永遠等於1,風險大於平均資產的投資β值大於1,反之小於1,無風險投資β值等於0。
需要說明的是,在投資組合中,可能會有個別資產的收益率小於0,這說明,這項資產的投資回報率會小於無風險利率。一般來講,要避免這樣的投資項目,除非你已經很好到做到分散化。
下面一個問題是單個資產的收益率:
一項資產的預期收益率與其β值線形相關:
資產i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i[E(Rm)-Rf]
其中: Rf: 無風險收益率
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βi: 投資i的β值。
E(Rm)-Rf為投資組合的風險溢酬。
整個投資組合的β值是投資組合中各資產β值的加權平均數,在不存在套利的情況下,資產收益率。
對於多要素的情況:
E(R)=Rf+∑βi[E(Ri)-Rf]
其中,E(Ri): 要素i的β值為1而其它要素的β均為0的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首先確定一個可接受的收益率,即風險溢酬。風險溢酬衡量了一個投資者將其資產從無風險投資轉移到一個平均的風險投資時所需要的額外收益。風險溢酬是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的差額。這個數字一般情況下要大於1才有意義,否則說明你的投資組合選擇是有問題的。
風險越高,所期望的風險溢酬就應該越大。
對於無風險收益率,一般是以政府長期債券的年利率為基礎的。在美國等發達市場,有完善的股票市場作為參考依據。就目前我國的情況,從股票市場尚難得出一個合適的結論,結合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來估計風險溢酬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