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理財才能使收益最大
理財(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 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的工具主要有儲蓄、保險、股票、基金、外匯、黃金、收藏品和投資信託等,理財的知識主要涉及財務、會計、經濟、投資、金融、稅收和法律等方面。理財有兩個主要目標,一個是財務安全,一個是財務自由,財務安全是基礎,財務自由是終點。
從另一個角度講理財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進攻,一個是防守。
目前很多人對理財的概念有一個嚴重的誤區,認為理財就是賺錢,就是買股票、買房地產。其實,這只是說對了理財的一個方面,理財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具體的說就是利用保險、稅收和法律工具合理分配資產。
理財,就是運用理財知識和工具,針對客戶的需求,進行一個綜合的、全面的、整體的、個性化的、專業的、動態的、長期的金融服務。
理財的內容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稅務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金規劃、財產分配規劃等。
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1. 銀行理財
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 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保險理財
保險理財更加傾向長期性,著重解決較長時間後的教育規劃和養老規劃,同時解決意外、醫療等保障問題。
4. 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第三方理財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5. 電子商務理財
21世紀除了能在線下的網點理財,還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財產品進行風險收益的多方對比之後再投資
有很多投資基金的人,其實都不是特別了解基金的具體操作和收益計算方法,自己能獲取多少收益,全靠到賬金額的差額來計算,但是這些錢怎麼來的,有沒有誤差,基本上都是懵的。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基金的收益應該怎麼算?
申購基金如果是在在工作日的當天15點之前,那麼從第二個工作日開始就會計算收益。如果是當天的15點之後再去申購,那就要隔天,到第三個工作日才會計算收益了。如果是在節假日期間申購基金,會被系統認定為節假日結束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買入的,第二天開始計算收益。
現在關於收益的計算方法大部分基金公司採用的都是外扣法,因為同樣的申購金額,外扣法購買的份額會多一點,對基金民比較有利。
② 如何理財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收益
收益和風險是掛鉤的
收益要高就買股票
穩定就買點儲蓄性質的保險
基金
適中的就把兩者結合一下
③ 想選合適的理財產品,什麼樣的收益比較好
一、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
1、風險較低,尤其是銀行承諾保本的產品,通常都可以拿回本金;
2、具有固定的投資期限,一般是7天到半年不等,中途不允許贖回;
3、收益率相對較低,一般年化收益率在4.5-5.5%之間,而且隨著央行降息之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也進一步下跌;
4、投資門檻較低,一般5萬元起。
5、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適合以短期現金管理為目標,喜歡穩健收益且期限固定的投資者。
點評:
1、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都可以兌現本金和收益,但時常出現實際收益低於投資者預期的情況;
2、資金一旦投入,在到期之前難以變現,流動性不強;
3、投資期限固定且較短,投資者需要不斷的滾動投入,因此不適合作為長期投資工具;
4、並非所有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保本的,有的非保本產品投向大宗商品或外匯等高風險資產,因此投資者需要區分保本和非保本的理財產品。
二、信託理財產品的特點:
1、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因此信託計劃的預期收益率也會有所不同,目前年收益率一般在10%-15%之間;
2、合規的信託產品最低起投點是100萬,低於此門檻的產品多為集資購買;
3、投資期限一般是1-3年為主,中途一般無法退出。
4、信託產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且有足夠的風險處置能力(例如需要打官司)的高凈值投資者。
三、股票的特點:
1、收益不確定,且波動巨大;
2、投資期限不確定;
3、投資門檻很低,幾百塊錢就可以買股票;
4、對投資者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要求,但真正要投資好股票,投資者必須具備基礎知識、操作技術以及心態等要求。
四、P2P網貸的特點:
1、單筆交易小且分散;
2、投資期限多為幾個月到一年;
3、約定收益率參考信託,目前一般是每年8%-15%;
以上理財產品是目前很流行的幾種理財產品,至於什麼理財產品最好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④ 現在怎樣理財收益比較穩定
你想要最穩定的就存在銀行定期了,缺點就是不靈活利息說起來也不算高,靈活性最好的還是余額寶和零錢通之類的貨幣基金,但是它們比銀行的定期理財風險高一些,利息也不夠多,可以冒點風險的還是買一些比較穩定的超短債和短債基金比較好,不過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⑤ 如何理財比較有較好的收益
這個。。。如果對理財沒什麼概念的話,買基金是比較穩妥的。
我的建議是你的投資應該分成兩項:一項是中短期的,也就是賺取一點利潤,為今後買房子准備的。二是為小女兒和今後養老著想,投資持有期在10年以上的。
對第一筆投資,由於你們近期存在大額消費計劃(買房子),所以買股票是絕對不合適的,股票型基金也不行。
如果願意自學一些理財知識的話,可以學習一下債券投資。沒那個精力的話,就選一支比較好點的債券基金好了。
第二筆投資才是今後能見到真正的利潤的,但持有期長、流動性差,可以買一個股票型智能定投的基金,或定期買入一兩只好股票。投入金額不能太多,每月占家庭收入的10%就足夠了。不過對於認識較少的股民,股市實在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還是買智能定投基金吧。
⑥ 怎樣理財能達到比較好的收益
個人認為還是有一個好的理財習慣容易有錢,暴富是不現實的,暴富之後也會隱藏著一些不法之事或者要承擔極大的風險,所以,我只就咱們老百姓怎麼能有錢談談看法。俗話說:你不理才,才不理你,但回答這位朋友之前,我首先想要明確的是,理財不是教你賺錢,而是叫你合理的花錢,是教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收入情況支配自己的收入,這點請一定搞清楚,並非你有這種習慣以後就會發大財,而是保證你一直以來的生活質量。好了,下面來說說您的問題,作為咱們老百姓,經常看著自己手上不多的工資犯愁,從支出上說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每月的生活開銷,包括食物,房租,水電煤氣等開銷
2:禮尚往來的人情錢
3:服裝,電器以及一些不可預知的開銷
4:給老人的家用
從收入上說,經常會看著別人幾年前買了幾套房子,如今房價暴漲,或者買了股票獲利豐厚感慨自己又沒貪上好時候,錯過了賺錢的機會。在面對一些開銷的時候,也經常會覺得不想花錢,但算算也沒什麼可以省掉的花銷。
我想說的是,無論炒房,炒股,都不是對普通家庭最合理的理財方式。
首先,我們應該養成一個好的理財習慣,我基本上同意樓上把錢分份兒的做法。
生活開銷所用到的錢是無論如何沒辦法省的。索性我們給個人理財做一個概括,做一個理論上的闡述,先了解個人理財的范圍都包括什麼。
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
(一)賺錢--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 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稅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 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
看完了分類,結合我多年的經驗,概括了如下幾點理財方式,只做探討。
1:既然想要理財,就一定要理才成為習慣,堅持,積累和敏感是理財的精髓
2:把收入分為四份,(以收入2000元,現有存款5000元為例)
分別為:
一:固定支出(包括生存生活資料消費,老人家用,以及話費,房貸,車貸等支出)預算扣去1000元
二:不可預知支出
感情消費:同事之間家裡有個紅白喜事,同學聚會等,預算扣去300元
電器消費:大到電視,電腦,小到手機,MP3播放器,難免有個壞了或者過時了的情況每月存200元「基金」
三:活期儲蓄(剩餘400+感情消費結余+電器消費結余)
四:小金庫50~100(每月必存,不可擅用),最好有個固定的款額,便於管理
一二項為支出,三四項為收入。這樣,一個月,攢個500應該沒有大問題。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可以動用活期儲蓄里的存款,但第四項不可輕易動用
再說說消費觀念。
善於選擇實用性強的產品,不要輕易相信商場所謂的打折促銷。以免貪小失大。
善於選擇經久耐用的名牌產品,第一提高了你的生活質量,第二,過硬的質量讓你會少付出很多使用之後的維修維護保養甚至更換的費用。
善於選擇必需品,不要輕易購買奢侈品
善於選擇現在就能為生活提供服務的商品,而不是買了沒處用,譬如還沒有孩子,就先把嬰兒床賣買了,我們要相信家裡的東西要添是永遠要添不完的,也要相信你有時刻把握時尚的眼光,你今天為明天購買的消費品等你真正需要的時候一般都會看不上了。
善於延長自己所擁有物品的使用壽命,比如手機,說白了實用就好,對過多的功能的追逐是得不償失的。
善於利用過時商品或者說更新後的舊物創造新的價值。如,把不用的傢具商品賣掉,把舊傢具翻新等。
善於計算修理壞舊商品或更新他的價值。
善於發現並保護好家裡能夠升值的財產,如:古董,紀念錢幣,郵票等
善於節約。
最後舉些網上很俗的例子,是幾個故事: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學,在社會工作5年後,不約而同積蓄了30萬元人民幣。5年前,他們都花掉了這30萬元。
甲去通州購買了一套房。
乙去買了一輛"奧迪"。
5年後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萬元。
乙的二手車,市值只有5萬元。
兩人目前的資產,明顯有了很大差異,但他們的收入都一樣,而且同樣學歷、基本具備同樣的社會經驗,為何大家財富不一樣?
甲花錢買房是"投資"行為--錢其實沒有花出去,只是轉移在了房子里,以後還是都歸自己。
乙花錢買車是"消費"行為--錢是花出去的,給了別人,二手車用過10年後,幾乎一分不值。車跟房子不一樣,房子10年後,說不定已翻了好幾番。
再看第二個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書向我提出一個問題:陳老師,我覺得客戶甲有點怪。她說:客戶甲去買一張演唱會的票,300元他嫌貴,猶豫很久,始終沒買,但客戶甲其實並不缺錢。但有一次,有一個著名企業總裁出版了一套"教導管理"光碟,6張光碟賣到天價1500元,客戶甲卻毫不猶豫將它買下來。為何¥300演唱票,客戶甲嫌貴,卻去買¥1500的幾張光碟呢?
解答如下:客戶甲是將學的經濟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戶甲每花費錢的時候,會先想這花錢是'投資'行為或是'消費'行為?
買光碟,這1500元是"投資"行為,它其實沒有花出去,它增長了客戶甲的知識,讓客戶甲更有智慧,在未來的日子,客戶甲用新學的智慧,會賺回1500元的好幾倍,錢始終還在客戶甲的口袋。但購買演唱會的票,是"消費"行為,是給了別人,再也拿不回來了。
希望我費盡口舌的解答能夠讓您滿意,希望您理財成功
⑦ 怎樣理財收益最大這幾個方法可提高你的理財收益
、銀行定期
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銀行定存是最安全的。現在銀行一年定期利率大約為1.5%,那麼1萬元放在銀行,一年後的收益就是150元。當然,定存期限越長,收益越高。另外,現在銀行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定存的利息多少,完全由銀行自己決定。所以存款沒必要只盯著大銀行,可以挑一些城商行或者中小型銀行,這些銀行上浮力度相對大些。
2、國債
國債的優點太多了,門檻低,只要100元就能買;安全性高,發行主體是國家;最重要的是,在其他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集體走下坡路的時候,國債卻很「抗跌」。以4月10號發行的電子式國債為例,3年期收益率為4%,5年期為4.42%。那麼以3年期國債為例,買1萬元的國債,一年可以收益400元。不過,國債提現支取要支付0.1%的手續費。所以,國債作為長期投資,一般不建議提前兌取。
3、互聯網寶寶
不僅僅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下降,互聯網「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持續在下滑。但是其低門檻、低風險、高流動性等優點還是很多人對它放不下。
4、股票
1萬元本金的小散在股市中也並不少見,除了購買一些高價股會受到限制,1萬元是可以買賣股票的。當然,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假如你是新手,還是不建議炒股,因為風險太高,且耗費時間和精力。如果一定要炒,記住用來炒股的資金最好控制在總投資資產的20%以內。
5、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具有很多的優點和好處,股神巴菲特一直極力推薦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的基金不容易受到單只股票波動的影響,個別股票的下跌對指數基金的收益影響並不太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指數基金規避了這類風險。
6、投資自己
投資的成本不單單是金錢,還有你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這些時間和精力都要算成機會成本。如果因投資活動而影響了工作或學習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如果把這些精力用在學習上,個人會成長的更快。投資也包括身體投資,感情投資和知識投資,把這1萬元花費在學習上,用讀書、考證等方法來提升自己。記住,最好的投資方法就是投資自己。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更具有競爭力,讓收入漲得更快,持之以恆地「投資自己」,也能夠產生「復利效應」,進而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⑧ 怎樣理財收益最好
收益好,是建立在風險管控的基礎上。期貨、外匯短期收益就很高,但對應的風險同樣嚇人。所以怎麼理財收益最好,首先你必須清楚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認知度有多大,20歲有20歲的投資方式,40歲有40歲的投資渠道,60歲有60歲的理財手段,而且不同家庭情況,收入情況,負債情況等等都會影響你的理財方式,所以不是哪種最好,而是哪種最適合當前的你。
⑨ 怎樣理財比較好
1、銀行理財
現階段,雖然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繁多,但最常見和被人們接受的還是定期儲蓄。銀行理財投資門檻較低,只要存錢便可進行理財,另一方面,安全系數也相對較高,不用擔心本金受到影響,屬於一種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
2、保險理財
保險的主要功能在於保障,也就是在意外發生之時可以通過保險減輕家庭負擔。在高通貨膨脹的情況下,部分保險合同中的分紅條款可以有效避免通脹功能,給投保人一定的保障,讓本金有所增值。
3、基金理財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
4、黃金投資
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被許多職場人所選擇。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被人們大量購入。從過去40多年的數據來看,黃金漲了五倍,年化收益率也就只有4.9%,基本上就是通脹的水平。
5、股票投資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投資便是通過股票的買賣活動進行投資理財的過程。對於基金、保險、銀行投資而言,股票投資風險系數相對較高,但是收益也較高。
⑩ 怎樣理財才會收益最大
有效的、合理的處理和運用錢財,讓自己的錢財花費發揮最大的效果,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用余錢投資,使之產生最佳的財務收益,也就是錢生錢的層次。
1、保本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為保本:一是保證本金不減少,二是理財所得資金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壓力,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理財者,如上面所說的超級保守型和有點保守型家庭。主要理財工具是儲蓄、國債和保障型險種。參考理財組合:儲蓄和保險佔70%,債券佔20%,其他佔10%。
2、穩定一增長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為在穩定收入的基礎上尋求資本的增值,比較適合具備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理想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是分紅保險、國債、基金、匯富貸。儲蓄和保險佔40%,債券佔20%,基金和股票佔20%,其他理財佔20%。
3、高收益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為獲取高收益,比較適合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沖動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有股票、基金、投資連接保險等,如有足夠的資金還可以買房、炒外匯。參考理財組合:儲蓄保險20%,債券和股票佔60%,外匯、房地產等佔20%。
無論是何種理財組合,每個家庭必須擁有保險計劃,只不過不同的理財組合中保險所佔的比例和類別有所不同而已。隨著理財型產品的出現,保險已不僅僅具有保本安全的功能,它還兼有理財的功能,成為家庭實現資本增值的理想理財工具。
(10)理財收益怎樣比較好擴展閱讀
投資者不是經紀人,一定不要胡亂進場,否則只會賠多賺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一個目標價位,而不能心中沒有價位;一定要設置止損點,到達止損點,速度止損,離場;不要把杠桿的放大比率放得太大。
入市前,多作分析,要看兩面的新聞,看看圖表;入市後,要和市場保持接觸,不要因為自已做好倉,而只看對自已有利的新聞。一有風吹草動,立即平倉為上。
不要做頑固份子。炒匯有時要看風使舵,千萬不要做老頑固。萬種行情歸於市,即是說,有時有利好的消息入市,市況不但沒有做好,反而下跌,即是先前的分析錯了,當機立斷,不要做老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