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萬元的理財資金如何獲取最高收益
好多錢呀,這個你可以了解一下理財渠道,了解各個渠道的優劣,這昂才能更好的投資理財,我整理了一些你一了解一下:
1、P2P理財
理財難度:三顆星
P2P網貸是最近兩年逐漸出現的互聯網理財模式。大部分網貸採用「投標」的方式,高收益的特點吸引了無數投資人的目光。贏得很多的青睞,不過就是在選擇平台上一定要謹慎,這樣才能保證資金的安全
渠道特點:
單筆交易小且分散;
期限多為幾個月到一年;
目前參考的年化收益率在6%-12%;像 一 點 錢 年化收益率在8%-11%
渠道風險
交易完全在互聯網上進行,有一定的網路風險,類似網上銀行和余額寶的網路風險。
近似純信用貸款的模式的P2P平台,投資者和平台缺乏對借款人的實質性逾期防範及本金保護;而眼下有相當部分的類似合夥人金融這樣的平台是信用加信息中介模式,對借款人的逾期控制達到了一個安全的閥值,大大降低了交易風險。
平台本身國家目前沒有明文的的監管政策,存在著一定的政策風險。
適合人群
大眾都可以投資P2P。另外P2P平台本身的信用比借款人的信用更重要,在P2P未規范之前,沒有鑒別能力的投資者需要慎重。
2、銀行理財產品
理財難度:兩顆星
理財產品是銀行的一種短期集資方式,你只要在銀行開通理財賬戶,並且通過銀行的「心理風險測試」就能自主選擇購買,對於有閑錢又沒有心思打理的人可謂是不錯的選擇。
渠道特點
從資金去向可以看出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尤其是銀行承諾保本的產品,通常都可以拿回本金和收益;
具有固定的期限:從短的7天到3個月、半年,中途不允許退出;
收益率水平為現金類資產水平,相對較低,目前年化收益率的范圍多在4.5-5.5%之間。期限越長收益率越高;
理財門檻:銀行理財產品5W起
渠道風險
盡管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兌現本金和收益,但時常出現實際收益低於預期的情況;
流動性問題:一旦產品開始運轉,在到期之前難以變現;
由於存續期有限,投資者需要不斷的滾動投入,因此銀行理財產品作為長期投資工具來說不合適;
投資者需要區分保本和非保本的理財產品,非保本的理財產品資金投向十分多樣,有的投向大宗商品或外匯等高風險資產,不適合普通保本型投資者購買;
適合人群
以短期現金管理為目標,且期限固定的投資者
3、基金
理財難度:兩顆星
把錢交給基金經理管理,按照基金不同的投資方向策略進行投資。
渠道特點
投資范圍很廣,幾乎什麼都可以投 – 從股票、債券到未上市公司的股權(即所謂的股權私募基金)、金融衍生品(石油、黃金期貨…)、房地產、基建項目…
投資策略比公募基金更豐富,更復雜;
基金除了收固定的管理費,還收取業績提成;
投資門檻和信託類似,一般百萬起;
有較長的投資鎖定期(一般一年以上),期間不可退出,鎖定期之後定期開放退出(一般每個月開放一次)
渠道風險
非專業投資者很難真正理解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因此難以判斷該投資到底是否合適自己 。單純依賴管理人的過往歷史業績來進行判斷是目前大多數投資人的唯一手段,加上私募基金信息披露不規范,因此私募基金投資者比公募基金處於更大的信息劣勢;
私募產品變現能力(流動性)差,除了較長的鎖定期外,還普遍存在懲罰性提前退出條款,當投資者發現基金錶現不及預期往往不能退出或者要遭受損失;
適合群體
基金是普通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的理想工具,前提是有一個系統科學的規劃。投資私募基金的前提:
有較大的可投資金融資產(例如1000萬以上);
嚴格篩選私募管理人,在合理資產配置的前提下將一部分資金投入到私募基金中。
4、股票
理財難度:四顆星
大家都知道 炒股能夠賺錢,很多人甚至 辭職在家專職炒股,但是炒股又是諸多 投資渠道里, 風險比較大的。 股市看似門檻低,去 銀行或者 證券公司開個戶就可以在 A股市場里任我行,稍微花點心思, 港股、美股要 開戶也不是難事。但是炒股的難度在於,你如何選擇好的時間、好的股票進行 買賣,如果瞎玩,就是去扔錢被 莊家玩死的節奏。
渠道特點
不確定的收益,且波動巨大,這一點不用多說;
不確定的投資期限 – 你可以持有一天,也可以持有N年;
較低的參與門檻 – 一般幾百塊錢就可以買股票;
對投資者的真實要求高 –知識、心理、操作等,但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
渠道風險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股市最大的風險是『你不知其中的風險』,多數人買賣是因為其他人在買賣,或者基於所謂的消息,而這種跟風的投資,最終總以虧損結束;
由於股市的資金門檻低,參與人數多,加上各種媒體不停的炒作,對投資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影響和壓力。
適合群體
要有資金實力雄厚的人;
要頭腦清醒,會算賬會理財,條理清晰的人;
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心理素質比較好的人;
要有足夠時間的人(研究股市和股票,網上交易);
5、國債
理財難度:兩顆星
國債,即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想社會募捐資金的形式的債權債務關系,是一種信用評級很高的債券。國債投資的好處是穩定、安全,缺點是收益相對比較低。如我國發行的3年國債的票面年利率在5%左右;5年期的票面年利率在5.4%左右。
渠道特點
安全性極高
利率也不低,目前國債3年期利率為3.9%,5年期利率為4.32%
靈活性較高,持有國債不滿6個月不計息,滿6個月但未持有到期贖回可以享受部分利息,持有時間越長越劃算。
期限太少且過長,國債的種類太少,只有3年期和5年期兩個期限,而且都太長,雖然可以提前支取,但如果持有時間過短就贖回利率會非常低,甚至會倒貼手續費。
渠道風險
剛剛發售的一期是憑證式國債,具有不可轉讓的特性。
加息對於憑證式國債來說不是好事,因為銀行的利息升了也就意味著債券的利息收入減少了。
在通脹率逐漸上行的經濟情況下,國債的收益率是不足以抵抗通脹率的。
適合群體
從以上特點來看,如果你看重產品的安全性,不追求高收益,並且對流動性要求不高,也就是三五年內用不到這筆錢,那麼你比較適合購買國債。生活中最典型的要數老年人,資金安全通常被他們排在首位,很多人退休後有一定的積蓄,每個月的退休金足以滿足日常所需,而且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對銀行以外的理財產品信任度不高,因此購買國債再適合不過了。
2. 怎樣理財收益高
可供投資者選擇的高收益理財有:股票、期貨、期權,預期收益率可高達20%;P2P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可高達10%以上;信託、債券基金,預期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但高收益的同時也有虧本的風險。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著如何通過理財,讓自己賺到更多的收益。但是,我們似乎走入了一個誤區,一味的想要讓本來就不多的錢,讓它翻番,甚至是大賺特賺,這,就有些不合理了。
當理財久了才會發現,什麼所謂的收益率都不重要,對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保住本金。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購買最保險的定期理財產品,每年也會有4%的收益率,而如果為了求高收益而炒股或者說購買其它期貨投資,最終收益有可能為負,而非為正。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或許不是求收益率,而是想著細水長流。這樣的話,每天都能有幾塊錢、幾十塊錢甚至是幾百塊錢進賬,不香嗎?當然了,這里所謂的幾塊、幾十塊以及幾百塊,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有多少本金。本金數量的不同,收益自然會有高有低。
老實說,目前很多普通人都開始涉足理財領域了,這是好現象。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提,那便是我們在理財之前,先糾正自己一定要在裡面賺到大錢的這種想法,不然,最終吃虧的肯定是我們自己。
3. 怎樣進行理財,才能讓自己的收益更大化
要想通過理財獲得更多的收入,要對自己做一個評估,評估自己能夠投資的資本,還有自身對理財知識的掌握,抗擊風險的能力等等,然後選擇一款能力范圍內的理財產產品,萬不可透支理財或者超前理財。
湊准了一款基金或者是比較理想的理財產品,益早不宜遲,比如說定投的基金,持續堅持一兩年之後收入還是蠻樂觀的,不一定非要觸碰高風險的,如果自己心態沒有擺正,沒有理財意識或者承擔風險的能力,那最好把錢存在銀行,存個定期,這也是一種保險一點的理財方式。
理財要不斷學習,穩打穩扎,不可貿然投資,且不可貪心哦。
4. 10萬元理財如何獲取最高收益
p2p網貸理財,一種新型的理財模式,同期收益比銀行高出很多,歡迎了解。
p2p網貸:簡單的說,借款人(A)如需10萬元,向平台(B)申請借款——平台(B)對其進行審核,發布借款公告(各種標)——投資人(C)通過在平台上投標,將錢通過平台(B)借給借款人(A)——約定期限到期後,借款人(A)通過平台(B)償還本金及之前所約定的利息。
5. 怎麼理財產品收益大
穩健型投資者可以承擔少量風險,獲取相對更一些的收益率,可選擇以下三種:
1.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是一種創新型的存款,銀行將存款里少量的資金購買金融衍生品,比如匯率與黃金期權,在盡可能保障存款利息的情況下獲取更高的收益,一年期的定期存款預期收益率在2%~4%之間。
2.定期理財產品,定期理財產品銀行定期理財、保險定期理財與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等,選擇中低風險的定期理財,一年期年化收益率在4.5%~5%,
3.債券基金,債券本身是風險比較低的金融產品,但單只債券運氣不好的話可能會「踩雷」,通過債券基金可以分散這種風險,獲得較為穩定的收益,一般債券基金年化收益率在3%~7%,當股市表現不好的時候,債市表現會相對更好,收益率也會更高。
6. 有100萬怎麼理財才能獲取最高收益
建議40投資銀行結構性存款,20萬用於購買商業保險,20萬投資P2P,20萬投資股票,基金市場。
7. 5萬元的理財資產如何獲得最高收益
如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理財方式亦是如此。
5萬,是銀行理財的門檻,雖然收益低,但依舊有很人去銀行購買,但我認為這種方式更多是被用來抵禦通脹風險,確保本金價值。
5萬元本金,有很多的理財方式可供選擇,我們理財的目主要有兩個:第一是保本,第二是獲得收益。銀行理財最大優勢是保本,銀行有多安全,銀行理財就有多安全。
正所謂一分收益,一分風險,收益越高伴隨的理財風險也就越高,所以,我們應該在收益和風險中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選擇收益相對高,風險相對低的理財產品。
相對於銀行理財的5萬門檻,P2P理財可以說是「0門檻,」這對於很多剛接觸投資行業的人來說更容易接受。銀行理財是典型的門檻高,收益低,不僅如此部分銀行還「飛單,」通過與其他第三方理財產品合作售賣非銀行的理財產品,從而賺取高額利潤。
就目前的理財市場而言,銀行不再是廣大理財用戶的首選,大量的理財用戶從銀行理財轉入P2P理財。銀行當前的年化收益在5%-7%左右,而P2P理財的年化收益在10%-12%左右,聰明的理財用戶將毫不猶豫的選擇P2P進行理財。
可能很多人一聽到P2P就感覺風險很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前幾年行業野蠻生長,導致大批平台跑路或非法集資,但是近兩年行業監管非常嚴格,大批平台選擇退出,現在業內一些頭部平台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
在固返理財理財產品中,P2P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優勢非常明顯,在年化率領先的前提下,5萬元一年的收益可達6000-7000元左右。
隨著資金的不斷累積,我們應該學會資產配置,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不能在一棵樹上弔死,但是也不能太過於分散,5萬元的理財資產盡量控制在兩到三個理財渠道之內,不要放在10個理財渠道,這就有點太過分散。
如果你有5萬的理財資產,一邊是安全有保障,但收益較低的銀行理財,一邊是收益可觀風險可控的P2P理財,銀行和P2P你會選哪一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