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存在銀行是最安全的方式,銀行存款和一些兒童基金的回報會少一些,但存款沒有風險,取款方便,銀行也是很多銀行的網點。如果把錢放在第三方金融平台上,回報會比銀行高。存取款的本質是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存在一定的風險,如交易風險、第三方平台風險、基金平台風險等。
因為銀行有很多的投資經驗,事實上,他們一般都知道財務管理的具體回報率,回報率最高,風險最小。如果銀行賺得少了,他們會為客戶設定更高的預期回報率。銀行想賺更多的錢,就會設定較低的預期回報率。與存款類似,小銀行的競爭力普遍弱於大銀行。一般而言,小銀行為了獲得客戶,其預期收益率略高於大銀行。以2017年為例,銀行業金融產品數量已達9.35萬種,發行機構數百家。金融產品分期發行,各期收益率略有變化。雖然沒有統計數據,但小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略高於大銀行。當然,同樣的條件,大銀行更可靠,因為它們在投資團隊、投資經驗和投資平台上都比小銀行好得多。如果是在不同的條件下,則取決於產品的風險水平。風險水平越低,越可靠。
2.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好,收益高,風險可以低點的
銀行理財產品
的收益基本上在4%-6%之間,建議你選擇p2p或是信託。p2p最低是五萬起投,信託100萬起,投資都是會有小風險的,要看你手中有多少不用的閑置資金,希望可以幫到你
3. 辦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低,收益高
銀行理財風險低,國內銀行理賠事件很少,幾乎沒有。
所有銀行理財風險都很低,收益的話一般小銀行的地方銀行的收益會略高。像大銀行好的理財是很難買到的。
抗風險能力較高,也可考慮互聯網理財(17toubao)。
abc的評價很高。
4. 現在哪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比較好,收益比較高,風險比較低,謝謝
銀行的「理財產品」包括很多種:
銀行內部理財產品,收益比定期高一點,理論存在經營風險,實際幾乎沒風險。
銀行保險,收益浮動,時間較長,如果銀行的人極力給你推薦是理財不是保險,那建議不要買,連真正的產品是什麼都不敢說,可見產品怎樣。
基金定投,收益還行,有一定風險,時間長,風險低。
銀行金銀業務,長期投資,保值。
5.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且穩定
一般來說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無論是收益性還是期限錯配都優於國有銀行,建議在選擇銀行理財的時候盡量選擇股份制銀行的理財,比如民生,浦發,華夏,興業等
6. 哪個銀行理財產品好,風險小收益高
風險小的您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如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7. 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小
都有一定的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程度由低到高可分為保本保證收益型,保本浮動收益型,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也就是說,非保本浮動收益型是風險最高的,顧名思義,就是說既不保證收益,更不保證本金,這類產品風險較高,建議在銀行專業理財經理指導下購買,適合風險喜好型客戶,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遠高於銀行定期收益的投資計劃。
8. 哪些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低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一般情況下,高收益都伴隨著高風險。不過隨著理財產品的更新換代,一些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也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高收益。9. 哪間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風險較低
市場資金面相對寬松引發了銀行高收益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進一步下調。2014年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步入下滑通道,與此同時,高收益品種(最高預期收益率大於等於6%)的數量也逐月遞減,從1月份的1857款到8月份的142款,足足相差13倍。
2014年以來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高收益產品縮水嚴重,其中6月份例外,主要由於半年度銀行考核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導致。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從整體水平來看,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數量逐月銳減已經被數據證實,今年以來,高收益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以每月平均不低於30%的速度大幅縮減。
盡管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在大幅下降,但銀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三部委於9月12日下發的《關於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讓本已式微的銀行理財產品雪上加霜。《通知》除了設置月末存款偏離度指標,還明確提出「八不得」約束銀行違規吸存和虛假增加存,其中包括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和通過同業業務倒存。
近年來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呈現高增長,一個較大的因素就是在於緩解攬儲壓力。不少理財產品將募集期橫跨月末、季度末或者年末等關鍵時間點,這期間可以將理財資金計入存款,這幾乎是業界公開的操作方法。
《通知》在不得通過理財產品倒存中要求銀行不能夠將理財產品期限結構設計不合理,發行期和到期時間集中到每月下旬,於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將理財資金轉為存款。分析人士認為,各家銀行此前熱衷發行的月末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將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文章來源:星期二投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