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不同年益利率是不一樣的,要看產品的不同,並且產品期數不同產品的期限,收益也不同,收益率主要看下面幾個條件:
理財產品項目的情況
存款期長短
金額大小
一般情況下是不低於5%,金額大時間長可以高出很多。
⑵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何創2018年最低水平
目前網上的很多解釋都沒說明白,或者不願意說明白。一個拿得出手的解釋是國內貨幣政策轉向,資金充裕導致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但是如果看余額寶收益率可以發現是4月初開始大幅跳水,而去杠桿是在7月23號實際上結束,顯然在時間上不能很好解釋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現象。
實際上,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4月份資管新規(包括2016年底開始的去杠桿政策)。2017年的一系列去杠桿政策,導致大規模的表外資產回表,確實化解了金融風險,規范了金融秩序,不過也導致非信貸領域的融資渠道和平台(即廣義的影子銀行)不能給無法獲得貸款的資金需求方提供融資。而4月資管新規給了表外業務致命一擊,導致底層質量較差但收益率高的產品出局。8月份社融存量增長10.1%,是2003年以來最低的,表明大量資金需求方已經得不到融資了。雖資管新規被暫停,給融資平台留了口子,但表外業務已經被規范,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不再包含高收益產品。所以說,理財產品的底層產品結構變化決定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而且目前實體經濟變差,質押不斷爆倉、P2P不斷跑路,整體上約束越來越多,激勵越來越少。理財產品收益率沒有上升的動力啊。
⑶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各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同,一般情況下,地方商業銀行的收益率超越股份制銀行,而股份制銀行的收益率超越幾大國有銀行。
⑷ 為什麼銀行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都比一年期存款率低
有兩種可能,
第一,你看到的理財產品,都是短期的,比如3個月,比如7天,比如周末理財,他們的利息是年化的,這個利息,比同期的活期利息高。
第二,可能你看到的不是銀行產品,而是保險產品,他們公布的保底收益是比銀行的低很多,但是他們年年還有分紅,但條件是一般都要放3年以上,一年內退保,還不能保本。
⑸ 2019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如何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
理財收益高,但風險也大。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大,可以選高收益理財。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小,選擇儲蓄國債理財模式好。理財得看個人承受能力。
⑹ 最近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好低是怎麼回事啊
大哥,銀行理財產品能到5.2%那都是高的了,你還不滿意呀。工建農交四大行的年化收益啥時有超過5個點的呀,這就不錯了。
頭幾個月最高年化只有4.5的。
民間借貸不太可靠的。如果真的錢多,還想收益高,不如投資開公司了。
說的都是實話喲。
⑺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各種收益率該怎麼理解
從前顯示「存款利率」的指標變了,變成預期年化收益、業績基準等等表述了,其中微妙,就是你的到手利率,跟預期不一樣的原因。
業績基準(年化)
這是根據產品目前的設置,評估買一年,可能的收益率,簡稱年化收益率。相當於一個期待值,類似於公司年初,給你制定的業績目標
成立以來/近一年 年化增長、七日年化
根據歷史(成立以來、近一年、最近7天)的收益,折算出來的年化收益,代表的其實是歷史水平,就是你的日常平均分。
滿期利率(年化)
這個經常用於定期存款,指的是存滿期限以後,可以得到的年化利率。
只有這個收益是板上釘釘,但條件也寫得明明白白,如果提前支取,利率就變成了0.38%的活期存款。
預期最高/最低收益率
也是一般用於定期。預計到期後,折算出來的最高/最低年化收益率。
如果是結構性存款,通常還會有利率浮動的說明,比如和什麼產品掛鉤等等,但一般會保證一個利率下限。
然而,即便「如實描述」了,相比於基金,這個收益也是打過折扣的。
一,銀行理財一般都是單利,利息按期到賬。所以50萬存5年,5年後還是這50萬在生錢,損失掉了一大筆復利的收益。
二,有些理財產品,在發售初期,還會有一段募集期,這段時間的錢,只有活期的利息。相當於寫著30天的定期,你買了37天甚至更久。
⑻ 為何最近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降低了前段時間都是5%以上,最近都是以下了。
錢不值錢了,准備金率下調了。錢多了當然收益降低。供需嗎?從來都是如此
⑼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為什麼會下降
一些銀行今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有所降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產品的收益或將走低,收益率可能一直在4%左右徘徊。除了寶寶之外,銀行理財也不能倖免,對於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社會融資成本的降低意味著收益的降低,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進入下降通道。此外多位P2P人士表示,P2P平台失去賴以立身的高息優勢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
⑽ 為什麼理財產品的利息越來越低
1. 由於監管部門對「理財」的控制 理財與傳統的存款方式不同,可以理解為「受人之託,代客理財」,在資管新規出台之前,很多銀行理財「存款化」,隱形剛兌壓力較大。加上部分理財產品用「保本」、「保息」一類的承諾,會使得理財前風險責任界定不清。
2. 在「風險自擔」的理財隱患下,理財產品會進行資產配置管理,對於那些「無預期收益率」、「理財風險收益大風險大」的產品,暫時不會考慮。以穩健為主的理財,自然收益的利息越來越低。
3. 因為從2020年上半年,這種「剛性兌付」的局面被打破,明令禁止各類理財產品以「保本」、「保息」一類的說辭,要轉向凈值型收益,風險由理財者自行承擔。
拓展資料:利息是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費,指貨幣持有者(債權人)因貸出貨幣或貨幣資本而從借款人(債務人)手中獲得的報酬。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和各種債券發生的利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利息的實質是剩餘價值的一種特殊的轉化形式,是利潤的一部分。1、因存款、放款而得到的本金以外的錢(區別於『本金』)。 2、利息(interest)抽象點說就是指貨幣資金在向實體經濟部門注入並迴流時所帶來的增值額。利息講得不那麼抽象點來說,一般就是指借款人(債務人)因使用借入貨幣或資本而支付給貸款人(債權人)的報酬。又稱子金,母金(本金)的對稱。利息的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也就是時間)。 利息(Interest)是資金所有者由於借出資金而取得的報酬,它來自生產者使用該筆資金發揮營運職能而形成的利潤的一部分。是指貨幣資金在向實體經濟部門注入並迴流時所帶來的增值額,其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00% 3、銀行利息的分類 根據銀行業務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銀行應收利息和銀行應付利息兩種。 應收利息是指銀行將資金借給借款者,而從借款者手中獲得的報酬;它是借貸者使用資金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是銀行利潤的一部分。 應付利息是指銀行向存款者吸收存款,而支付給存款者的報酬;它是銀行吸收存款必須支付的代價,也是銀行成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