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私募基金的業績數據報表如何檢驗真假
首先可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裡面查詢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備案;
如果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具體的某個產品都可以查詢到的話,
就可以找到他的PB服務機構「券商」,
券商的官網有旗下PB服務私募產品的公示信息,但是有些查不到,或者有些需要密碼。
最簡單的辦法:各大基金門戶裡面的數據,因為他們數據的來源都是券商PB統計
券商PB服務是什麼:PB就是券商為基金做凈值估算、等等的服務。
靠譜,會有風險。
私募基金最大風險是道德風險。私募基金經理素質參差不齊,說實話騙子很多,失聯的私募基金公司很多。
就個人而言,建議那工資的20-30%存到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寶、微信)上,時情況自己定。用20%-40%做些長期風險較小的投資(實體商品交易項目、投理想理財P2P),剩下的30%左右做日常消費或者風險備用金。
不過,在2013年6月1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才開始將私募基金歸入法律監管中。可看出私募基金的合法性有待完善,從私有到公有還需要一段時間。市場對私募基金的地位在立法方而還需加強。
『叄』 私募基金靠譜嗎
首先,選擇靠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其次,選擇基金管理人旗下管理的優質的某個項目
『肆』 私募基金投資風險大嗎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私募基金投資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
1.法律和政策風險
對於國內私募基金而言,目前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缺乏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使其處於法律和政策的邊緣地帶。迄今,我國的《證券法》、《信託法》等法律的條文都沒有對私募基金的含義、資金來源、組織方式、運行模式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2003年10月《證券投資基金法》出台,由於存在諸多爭議,仍未能夠為私募基金「正名」。
從外表看,許多基金似乎都有合法身份,但如果對其經營的業務進行深究,其中一些機構很容易讓人與「地下集資」、「非法集資」聯系在一起。正是由於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得不到承認,其經營活動一直游離於法律和政策監管之外,一旦發生違約行為,不論基金管理者還是投資者都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因而面臨很大的法律和政策風險,並且基金規模越大,這種法律和政策風險就越高。
2.道德風險
私募基金的組織結構是一種典型的委託—代理機制,有限合夥人將資金交給一般合夥人負責經營,只對資金的使用作出一般性的規定,通常並不幹預基金經理的具體運營。
在運營過程中,私募基金經理和基金持有人都追求期望投資收益最大,私募基金經理越努力,收益越大,可是私募基金經理除了拿固定的管理費之外,還可以拿業績提成費用,當業績提成費用大於管理費用時,私募基金經理並不會採取使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資策略,因為這樣選擇並不能使其本身利益最大化,而是可能會濫用自己的職權去追求更多的個人利益,從而使基金持有人的資產將承受更大的風險,所以即使私募基金有較為優越的激勵安排,但代理人的道德風險仍然存在。
3.操作風險
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具有隱蔽性,國際上一般對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沒有嚴格的限制,這就會造成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不利於對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護。在沒有外在約束機制的情況下,私募基金追逐利益的投機本性,可能會讓它們為了獲取巨額的利潤,與上市公司串謀,進行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等違法行為。這些操作風險都會給投資人和市場帶來很大的危害。基金管理人的個人操守不好衡量,如果管理人不遵守合同,就會給投資人造成損失。
私募基金的流動性風險私募基金一般都具有很長的鎖定期,在這期間資金不準撤出,以此來保證基金運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對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不造成影響。私募基金不能上市交易,因此風險不能隨時轉移,持有人只有等待持有期滿才能變現,基金持有人可能在基金封閉期內會因為資金難以變現而發生債務危機甚至破產。
『伍』 為什麼基金入主的股票不像私募一樣,急漲狠跌
近期A股大跌,市場風聲鶴唳。不過,證券信託經理張華(化名)沒有忙著「強行平倉」,而是在協調取消私募基金產品的「清盤線」。
張華的經歷並非個例。信託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銷售渠道等方面的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去年市場出現異常波動以來,不少面臨清盤的私募基金開始通過調低甚至取消「清盤線」的方式來保障產品存續,近期市場大跌使這一現象再度集中出現。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清盤線」對私募基金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通過清盤止損等外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私募基金的風控短板;另一方面,「清盤線」也容易讓基金經理消極投資,鼓勵追漲殺跌。
大跌考驗清盤機制
大概很少有人料想到,A股新年交易的頭一周就出現四度熔斷。新年伊始,A股市場就被匯率貶值、大股東減持等利空陰影籠罩,剛開始實行的熔斷機制則加速了市場大跌。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收盤,A股市值在年初前四個交易日就蒸發了7萬億元。
市場大跌使私募基金再度面臨清盤危機。一直以來,清盤機制是私募基金的一種重要風控機制。以市場常見的「陽光私募產品」為例,當T日下午收盤時信託公司估算的信託單位凈值小於或等於「清盤線」時,無論之後信託單位凈值是否可能恢復到該止損線之上,自公布之日開始,信託公司將拒絕執行委託人代表或投資顧問發出的投資指令,並對信託計劃持有的證券品種進行連續的變現操作,直至信託計劃財產全部變現為止。目前,陽光私募的清盤線多在0.7元至0.8元。
所以,作為證券信託經理的張華最近很忙。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張華並非在忙著「強行平倉」,而是在與投資者協調,降低甚至取消相關私募基金的「清盤線」。他說:「最近已經有幾家私募管理公司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另外,多個信源亦證實了這一現象。某中型私募基金總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確實有一些同行為了避免被清盤,在調整產品「清盤線」。某知名券商銷售渠道人士透露,其銷售的私募基金中,已經有近30%取消了平倉線。
上述多位知情人士介紹,當產品逼近平倉線時,一些投顧會提出調整或取消「清盤線」的要求,再由信託公司或其他渠道方與投資者協商溝通,經一定比例的投資者同意後方能修改合同。例如,某私募基金在取消其產品「清盤線」時,由發行產品的信託公司召開受益人大會。中國證券報記者獲取到的相關資料顯示,最終共有代表2970萬份信託單位的受益人參加表決,占信託計劃全體受益人所持信託單位的51.83%,超過信託計劃全體受益人所持信託單位的50%。其中,持有2670萬份信託單位的受益人同意該次受益人大會審議事項,占參加大會受益人所持信託單位總數的89.90%,超過參加大會受益人所持信託單位的三分之二。
私募舉動耐人尋味
事實上,修改甚至取消「清盤線」的背後,正是眾多大大小小面臨清盤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上述多個信源指出,調整或取消「清盤線」的行為一直就有,但較為少見。直到2015年市場劇烈波動後,取消「清盤線」的行為開始大量出現。2015年6月中旬開始,A股市場持續暴跌,最終殃及到私募基金。彼時,大量私募基金產品,特別是2015年當年發行的私募基金面臨清盤,這其中既有大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也有小基金公司。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為了避免產品被清盤,私募基金通常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投顧自行補倉。例如,去年9月中旬,期貨大佬葛衛東旗下的混沌道然資產管理公司在公司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表示,控股公司上海混沌投資集團將於2015年9月30日向公司旗下兩只基金產品,「混沌價值一號」基金(含A、B基金)和「混沌價值二號」基金(含A、B基金)分別追加資金5000萬元和1億元。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私募基金與投資者協商修改或取消「清盤線」。前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採取這種處置方式的私募基金中,不乏大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前述券商人士表示,從他接觸的產品來看,大中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出於維護市場形象,在產品凈值逼近「清盤線」時,也有很強的動力取消「清盤線」。他透露,其銷售的產品中,已經有三家知名私募機構發行的產品在股災後取消了「清盤線」。張華亦透露:「新年以來市場表現不好,最近在我們這邊發產品的一家大私募也在考慮取消『清盤線』。」
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基金投資經理認為,保證公司旗下其他產品的業績穩定,避免惡性循環亦是私募基金取消「清盤線」的原因之一。他表示,一些私募基金公司旗下多隻產品屬於「復制倉位」,投資標的相似度很高,一旦其中一隻被強平,則有可能加劇其他產品凈值下跌。
風控制度有待完善
實際上,業內人士認為,「清盤線」對於私募基金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有助於彌補私募基金的風控短板,一方面又制約著私募基金的發展。
據格上理財統計,截至2015年12月23日,2015年清盤的證券類私募基金共1589隻,接近2014年的3倍,相當於過去4年清盤基金數量的總和;提前清盤的基金占清盤基金總量的比例高達43%,較2014年的20%佔比翻倍。顯然,「股災」再次暴露了私募基金的風控短板。目前,由於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原因,多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缺乏專門的風控機制和人力,凸顯了外部風控的重要性,而清盤止損制度是主要方式。有私募基金經理擔心,取消「清盤線」後,或會使一些產品的投資風格更加激進。
好買基金則認為,「清盤線」的初衷是希望在控制損失的情況下,能享受高收益。但從產品的角度講,「清盤線」的設置對投資者造成了幻覺。以股票型私募為例,一般私募的「清盤線」設置在0.8元。這對投資者的幻覺是可以享受股票市場的收益,而最大的風險是虧損20%。顯然,這並沒改變股票型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徵屬性。某種程度上是鼓勵風險較低的投資者投資了不適合的高風險產品。在具體的投資上,一般管理人會採用先建安全墊,逐步提高倉位的做法。事實上,這種投資方法,直接的結果就是有效資產運用不足。投資者出了100萬的資金,只有50萬在有效運作,甚至更少。
前述私募基金經理進一步表示,一旦產品逼近「清盤線」,基金經理往往會選擇空倉,使產品在一定意義上變成一隻「死基金」。
好買基金還認為,「清盤線」的設置在機制上鼓勵管理人追漲殺跌。由於「清盤線」機制的存在,或多或少使管理人偏離「看企業」,更著重於市場博弈獲得收益。投企業與趨勢交易歷來是兩大投資派別,合法賺錢並無對錯,但如果少了價值投資,那麼投資將與賭博無異。
『陸』 如何判斷私募基金自己是否安全
盡量選擇一些知名度高的陽光私募。
私募牌照發放是非常寬松的,其中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實力如何,會不會把牌照借給別人用,誰都說不好。
『柒』 私募做銷售好做嗎
做金融最重要的是有人脈和關系,這個在私募體現得特別明顯,而且私募要求的客戶必須是高凈值客戶,每個投資者起投金額100w起步,本身對業務人員本人的家庭背景就有一定要求。
私募法律法規明確要求:非公開募集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資者之外的單位和個人募集資金,不得通過報刊、電台、電視台、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
這個條規直接規定了不可以公開宣傳私募基金,只能針對特定目標人群去展示你的產品以及以前產品業績,另外中國基金業協會對合格投資者這個也有嚴格要求。
規定的合格投資者要求是: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
(一)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
(二)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前款所稱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下列投資者視為合格投資者:
(一)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
(二)依法設立並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投資計劃;
(三)投資於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
以合夥企業、契約等非法人形式,通過匯集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直接或者間接投資於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銷售機構應當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並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但是,符合本條第(一)、(二)、(四)項規定的投資者投資私募基金的,不再穿透核查最終投資者是否為合格投資者和合並計算投資者人數。
所以,除了公司內部從業人員,其他投資者都要滿足這個要求才可以投資私募基金產品。
現在大的知名私募基金靠前期業績和資產規模積累,知名度提高,不用宣傳都有投資者找上門去投資。小私募就比較困難,體量小不知名是痛點,一般從老闆的交友圈開始做起,再加上某些有錢員工推薦慢慢把體量做起來,然後把產品凈值做上去,在私募圈有一定知名度後,業務開展起來才會容易很多。
所以說私募這個天然的門檻將很多人都拒之門外,耐心做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