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收益 > 銀行理財收益創9個月新低

銀行理財收益創9個月新低

發布時間:2021-08-10 02:13:21

㈠ 為什麼9月的銀行理財產收益很低

今年的九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可以的。中秋和國慶,兩個節日,銀行都推出了很多高收益理財產品。

㈡ 銀行理財收益率連續9個月上漲 錢放哪兒更劃算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近幾個月持續上升。去年收益率普遍處於4%以下甚至低至3.5%的理財產品,目前收益率已升至4.5%上下,而最近「破5」的產品也越來越多,低迷了近兩年之久的銀行理財產品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普益標准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本周188家銀行共發行了1182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43%,較上期上升0.01個百分點。這已經是銀行理財產品連續9個月保持平穩上漲態勢。

隨著收益節節攀升,銀行的「勞動節」「母親節」「端午節」等節日專屬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多在4.7%至4.95%之間。而「新客理財」預期年收益更高,記者在光大銀行看到,一款138天的新客理財預期年收益為5%。

一款渤海銀行10萬元285天非保本浮動型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5%;5萬元365天非保本浮動型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5%。相比一個月前,預期收益率大概有0.05%左右的上浮。

一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很多產品不到募集期結束就賣完了,市民遇到較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可以盡早購買。該理財經理稱,「如果上班族在櫃台買有困難的話,也可以通過手機銀行或者網銀購買。」

㈢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為何創2018年最低水平

目前網上的很多解釋都沒說明白,或者不願意說明白。一個拿得出手的解釋是國內貨幣政策轉向,資金充裕導致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但是如果看余額寶收益率可以發現是4月初開始大幅跳水,而去杠桿是在7月23號實際上結束,顯然在時間上不能很好解釋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現象。
實際上,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4月份資管新規(包括2016年底開始的去杠桿政策)。2017年的一系列去杠桿政策,導致大規模的表外資產回表,確實化解了金融風險,規范了金融秩序,不過也導致非信貸領域的融資渠道和平台(即廣義的影子銀行)不能給無法獲得貸款的資金需求方提供融資。而4月資管新規給了表外業務致命一擊,導致底層質量較差但收益率高的產品出局。8月份社融存量增長10.1%,是2003年以來最低的,表明大量資金需求方已經得不到融資了。雖資管新規被暫停,給融資平台留了口子,但表外業務已經被規范,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不再包含高收益產品。所以說,理財產品的底層產品結構變化決定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而且目前實體經濟變差,質押不斷爆倉、P2P不斷跑路,整體上約束越來越多,激勵越來越少。理財產品收益率沒有上升的動力啊。

㈣ 為什麼銀行理財收益低

因為好的項目他要自己投資啊!所以銀行系的理財產品收益底點。上市系的跟股市掛鉤分險少大一點。私人系的,就看老闆跑不跑。國資系還是不錯的選擇。

㈤ 為何最近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降低了前段時間都是5%以上,最近都是以下了。

錢不值錢了,准備金率下調了。錢多了當然收益降低。供需嗎?從來都是如此

㈥ 最近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好低是怎麼回事啊

因為大家現在都感覺銀行安全,銀行靠譜,所以銀行現在市場打開了,利率必然下降,別說5.2了4.2的也有很多人買,現在可以在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考慮一下民間借貸p2p行業,那個年收益高,但是以後也會降和銀行一樣,銀行以前也有9%的理財產品,現在民間借貸通俗的講為什麼利率高,你可以理解為,他們為自己開拓市場,吸引客戶,提高知名度。

㈦ 為什麼中國銀行理財剛兌產品收益這么低卻被一搶而空,而子公司高收益沒人買

這這樣是中國銀行的理財雖然收益低但是風險也低,相對儲蓄的利息還是高的;而子公司就不好說了,這些年來各種爆雷、跑路的那麼多 把大家嚇壞了。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收益創9個月新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