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私募基金的稅收問題有哪些,直接私募如何納稅
直接私募需要繳納增值稅。征稅方式分為兩種,一是簡易計稅方法,二是一般計稅方法;前者稅率為3%,後者為6%。由於管理費屬於私募基金的自營業務,一直都存在增值稅,按6%交,所以咱就以6%來舉例。我為大家整理了一個表格,便於理解下面的例子。
看題:假設我成立了一家契約型私募基金,向客戶收取了100萬元管理費,另外買賣股票獲利100萬;買賣金融債獲利100萬。(假設進項稅額為零,暫不考慮增值稅附加稅)
解:
1、管理費征稅
100萬元的管理費為直接收費金融服務,而這里的管理費就相當於增值稅銷售額。按照6%稅率計算:
根據公式,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那麼應納銷項稅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稅率-當期進項稅額]=[1000000÷(1+6%)×6%-0]
約5.66萬
炒股賺的100萬元是金融商品轉讓行為的銷售額,由於是契約型基金,則按照簡易計稅方法3%稅率計算:
應納稅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稅率=1000000÷(1+3%)×3%
約2.91萬
買賣債券賺的100萬,同上也要征稅:=1000000÷(1+3%)×3%
約2.91萬
另外,咱們還要注意的是,債券還有利息,假設在持有期間收到金融債和國債利息均為10萬元,那麼這些利息也是要看「地位」征稅的。
金融債利息的10萬元相當於貸款服務的銷售額,而「地位」高點的國債利息收入則是免稅的。所以按照文件的簡易計稅方法3%稅率計算納稅額:=100000÷(1+3%)×3%
約2910
當然,合夥型和公司型私募基金的征稅方法與契約型本質上還是一樣的,不同的則在於稅率而已。
『貳』 於企業稅收籌劃的案例分析(三個案例選一個寫作即可,字數無要求但最好多點,對問題解答清楚即可
企業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扣繳個人所得稅:
1、總經理應扣個人所得稅=1000000*45%-13505=436495元
2、副總經理應扣個人所得稅=500000*35%-5505=169495元
3、各部門經理扣個人所得稅=110000*25%-1005=26495元
4、各部門副經理扣個人所得稅=105000*25%-1005=25245元
5、職工甲扣個人所得稅=55000*20%-555=10445元
6、職工乙扣個人所得稅=54000*20%-555=10245元
從稅收角度,上述一次性獎金的發放有以下籌劃的空間:
1、部門經理崗位:每月工資1萬元,其扣除3500元,餘6500元,適用於20%的稅率。與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25%之間,有發放1255元的空間,欲減少部門經理崗位個人所得稅負擔,可按月預發部分年度獎金,如每月預發1255元,則獎金部分交繳的個人所得稅為3012(每月隨工資扣)+22730(一次性扣)=25742元,節約753元個人所得稅。
2、副經理崗位籌劃如上:每月可隨工資預發1255元,可節約753元個人所得稅。
3、普通職工崗位:工資稅率為3%,獎金稅率為20%,可籌劃為每月工資稅率為3%,一次性獎金為10%,即同上原理。每月預發獎金955元,則獎金部分交繳的個人所得稅為343.8(每月隨工資扣)+4249(一次性扣)=4592.8元,節約5852.2元個人所得稅。
在稅收籌劃中,應充分應用好稅收政策,將稅收政策與日常管理相結合。
『叄』 《企業稅收籌劃》案例
1.該企業做法不可行。
2.該企業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原因是甲企業與購貨方無實際業務關系,構成虛假業務。
3.在實際籌劃中要始終遵循不違背稅法的前提下,合理籌劃,否則將會是違法行為。
『肆』 關於國際稅收籌劃的具體案例及案例分析(要明確是哪個公司)最好是一個綜合性案例。必須是國際稅收案例。
國際稅收案例一般是不做宣傳的,很多涉及到保密,最多隻是通報一下結果,基本上不會把過程也顯示出來的哦!
『伍』 稅收籌劃的案例
貼一個中國稅網企業涉稅風險分析研究室專家陳萍生點評的籌劃案
一個生產民用產品的客戶,擬投資建廠擴大生產,在佛山市南海區某工業園購置15畝(10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期限50年)用於興建5000平方米廠房。
按現行價格計算,土地購置成本(10萬元/畝)需要150萬元,廠房造價要400萬元。
工廠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年利潤總額500萬元(不考慮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及租金支出)。
該客戶想在新廠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自己佔有90%的股份,另一股東佔有10%的股份。
該客戶目前可動用的資金為1000萬元。
我提出了兩種方案供他參考,方案一:注冊一個資本金為1000萬元的有限責任公司,以公司的名義購置土地,建造廠房,該客戶出資900萬元;方案二:以其個人名義購置土地,興建廠房,另成立一家注冊資本金為500萬元的有限責任公司,該客戶出資450萬元。
廠房建成以後出租給新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該方案需資金1000萬元。
我給他作了如下收益測算。
方案一:1.固定資產(廠房)折舊年限20年,殘值率5%,按稅法規定年允許計提折舊額:400×(1-5%)÷20=19(萬元)。
2.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年攤銷額:150÷50=3(萬元)。
3.年應納房產稅:(400+150)×(1-30%)×1.2%=4.62(萬元)。
4.土地使用稅:10000×1.5=1.5(萬元)。
以上支出合計28.12萬元,利潤總額為:500-28.12=471.88(萬元),按適用稅率33%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155.72萬元。
預計凈利潤:471.88-155.72=316.16(萬元)。
按其出資比例90%,扣除20%的「股利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年利潤分配後收益為:316.16×90%×(1-20%)=227.64(萬元)。
方案二:以個人名義建房,出租給公司。
按同一地段租金價格300元/㎡年計算,年租金5000×300=150(萬元),公司無折舊、攤銷、稅金支出。
預計支付租金後利潤總額為350萬元。
按適用稅率33%計算,應納企業所得稅115.5萬元,預計凈利潤234.5萬元。
按其出資比例,扣除應納的個人所得稅後,年利潤分配後收益為168.84萬元。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方案二較方案一少繳企業所得稅40.22萬元,股東少繳「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316.16-234.5)×20%=16.33(萬元)。
該客戶向公司收取租金時,應開具房產租賃專用發票,按當地稅率計算,應納房產稅150×12%=18(萬元),應納營業稅150×5%=7.5(萬元),應納城建稅7.5×7%=0.525(萬元),應納教育費附加7.5×3%=0.225(萬元),應納個人所得稅150×(1-20%)×10%=12(萬元),應納土地使用稅10000×1.5=1.5(萬元),合計應納稅金39.75萬元。
租金凈收益150-39.75=110.25(萬元)。
按方案二計算,其個人年收益為168.84+110.25=279.09(萬元),較方案一增收51.45萬元。
隨著佛山經濟的發展,用地資源日趨緊張,工業用地價格及廠房出租租金不斷上漲。
假定成立後的公司銷售收入及利潤水平能達到預期並保持穩定,適當提高租金價格,可加大成本及費用,將抵減更多的企業所得稅及個人所得稅,為該客戶帶來更大收益。
從另一方面講,以個人名義建房,房屋未參與到公司經營,無需承擔經營風險,即使公司業績不佳終止經營,將廠房對外出租,也可保證其以後穩定的租金收益。
方案設計者單位:佛山利誠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專家點評
文章主要考慮了以下兩個關鍵方面:一是將企業經營過程中實現利潤轉移為個人所得,避免了利潤的重復納稅。
文章介紹,如果企業自己建造固定資產,則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可以進入成本費用的金額為每年28萬余元,而通過租賃方式進入成本費用的金額為150萬元,從而每年減少了企業利潤120多萬元。
同時,企業減少的利潤轉為個人租賃所得,該所得只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是將企業實現的需要按出資比例共同分配的稅後利潤,轉為個人獨享,擴大了個人所得,因而增加了個人實際收益。
該籌劃方案符合稅法規定,簡便易行,適用性較強,對中小型企業的個人投資者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但是,該方案二對於企業和個人投資者總體而言,相比方案一增加了營業稅和房產稅負擔,因此,在實施方案二時,需要考慮一個前提,就是增加的營業稅費和房產稅費合計數,必須小於減少的所得稅。
也就是說,房租的租金支出應該盡量大於自建資產的攤銷稅費。
同時,由於關聯關系的存在,資產出租租金的價格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價格支付。
『陸』 關於企業稅收籌劃的案例分析(三個案例選一個寫作即可,字數無要求但最好多點,對問題解答清楚即可)急!!
1、企業對發放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納稅,就是用一次性獎金除以12找到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再用一次性獎金乘以找到的稅率減去相應的速算扣除數,就得出企業所要扣繳的個人所得稅
2、從稅收角度看,以上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一次性發放 比分到各月發放稅負要大得多
3在稅收籌劃中,應把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到各月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