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排排網:私募資產配置基金有什麼作用
私募資產配置基金需要將80%以上已投基金資產投資於已備案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或者其他依法設立的資產管理產品,投資於單一資產管理產品或標的的比例不得超過該基金資產規模的20%。
② 私募直營店:私募資產配置基金是什麼意思
私募資產配置基金是底層標的為各類資產的私募基金,與一般性私募基金相比,「變相」突破了專業化經營的要求,底層標的可以是證券、股權、其他類資產。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要求,私募資產配置基金應當主要採用基金中基金(FOF)的投資方式,即私募資產配置基金中80%的已投資出去的資金不能直接投資於底層資產,而應當投資於已備案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或者其他依法設立的資產管理產品。在前述私募基金類型中,其他三類私募FOF都不能夠「跨大類」投資,屬於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FOF,不允許投資一級市場;屬於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的FOF不允許投資二級市場。而私募資產配置基金雖然同樣是以FOF的方式投資,但是可以突破以往基金業協會對其他三類私募FOF 「專項經營」的要求,同時投資於一、二級市場。
③ 請大家給我一個合理的個人資產配置比例百分比。
可以操作國債回購,所以你有相當的投資理財知識,那就直接切入些深層次的建議。
首先,你的資產配置過於保守(相當保守),資產的回報率太低。簡單的資產配置理念是以你的年齡為百分比數字,配置安全、固定收益資產;100減去你的年齡配置為百分比數字,配置各種稍高收益、稍高風險的資產。這樣,隨著年齡增長,你的安全資產不斷增長,投資組合逐漸保守。以你30歲為例,配置30%的保命投資(旱澇保守的投資),70%的更積極投資。
其次,保命投資投定期對於你太保守。不懂投資的人可以這么做。你可以至少投國債回購作為最穩妥投資。這個基本沒有問題。國債價值有波動,升值可以變現獲利;票面貶值,可以選擇持到期,長期投資,不會有任何損失。
甚至,你保命的20% - 30%部分也不應該都投國債,優質的地方政府債(比如北京市的市政)、金融債(即金融機構發行的補充資本金的債)都是【及其】安全的。你不需要過於保守,損失了機會成本。
其餘的70% - 80%,可以考慮配置壟斷大國企的公司債、企業債。新中國到現在債券還沒有一單硬違約(即不兌付),為數不多的幾次債務問題都有政府、國企出面解決、接盤。還可以考慮,適當配置投資信託產品,8-10%收益,但是100萬門檻。不知道你的資產總數。如果資產數不是數百萬、上千萬,不要重倉信託。信託流動性很低,通常2年,不易轉讓。也可以考慮和朋友拼100萬投資信託。
再就是,一定要考慮、嘗試一些高收益的投資產品,拉動收益。私募股權投資起始很好,但是門檻高(100萬 - 300萬起)、周期長(最少3-5年時間),可能不適合你。一個建議是通過網貸平台放貸。是民間借貸的網路形式,合規合法,收益會較高,12 -20%年化。可以考慮從幾千、幾萬開始,最終配置5% - 10%。網路搜:陽光民間借貸,就可以找到這個平台。
最後,幾個建議:
1.除非是真的需要面子問題(比如商務上)、或者錢太多沒處花。升級車永遠是個壞主意。車是貶值品、耗材、成本中心。擠一擠、省一省買房子、小商鋪更好。保值、保命錢的價值大得多。
2.從生意上講:除非積攢了足夠資金,而且外面的業務已經啟動起來,現金流充足,否則慎重辭職做事。先一邊工作一邊做事兒。原因是這樣的,本來投資的本金用於做事兒,因此少了投資收益;辭職後工作收入也沒有了;因此現金流和之前會相差【非常多】。壓力會很大。可變因素也增多了。可以的選擇是:維持小買賣,努力工作,不斷投入更多本金努力經營金融資產,利用復利和不斷投入本金,積累的速度不一定比自己出來做少。直到出來做的機會很成熟。
④ 私募排排網:什麼是私募資產配置基金
私募基金用來做為家庭的資產配置,不過私募基金投資門檻高,風險也大,不是普通人玩的。aqui te amo。
⑤ 私募基金超額收益分配方式是怎樣的
1、資產配置超額收益
資產配置超額收益主要考察的是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是指其在遵循契約規定的基礎上,通過對市場環境變化的判斷,動態調整股票、債券、現金等各大類資產對基金凈值所做的貢獻。在實際投資中,有些偏股型基金經理始終維持較高的股票倉位,淡化擇時,這類基金的風格較為激進,在市場上漲時往往會取得較好的超額收益,但在市場下跌時的損失也相對較重。有些基金習慣於保持較低的股票倉位,這類產品在熊市中往往具有很好的防禦性,但在市場上漲時獲得的收益也較為有限。
2、行業配置超額收益
從行業配置的方向上來看,各個行業在不同市場階段受益於經濟增長的程度有顯著區別,因此,通過對景氣行業的階段性超配,完全有可能獲得大幅跑贏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 基金在某個行業上相對於同業基金平均配置比例的偏離值乘以該行業指數收益率, 即為行業配置的超額收益,代表基金經理在行業配置方面所進行的積極管理。舉例來說,如果基金A今年三季度末對金融、文化傳媒和電子信息的配置比例分別為:2%、5%和10%,同業配置比例分別為12%、2%和4%,三個行業三季度末至今的漲幅分別為-5.7%、-10.5%和-4.6%, 則該基金的行業配置超額收益分別:0.57%、-0.32%和-0.28%。
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基金經理傾向於集中投資,將大部分股票倉位配置在少數幾個較為熟悉且前景看好的行業中,超配這些行業可能會帶來爆發性的增長,令短期超額收益得到提升,但也可能令基金的凈值波動幅度加大;有的基金經理則採取均衡配置策略,對每個行業的比例進行平均分配,這類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沖不同行業的基本面風險,業績相對穩定,但同時也較難取得行業超額收益。
3、個股選擇超額收益
選股超額收益則體現在基金經理對個股的深入研究和買賣時點的准確判斷上。 在基金的總體超額收益中,將資產配置和行業配置超額收益剔除之後,即為基金的個股選擇超額收益。在實際操作中,每位基金經理都有自己擅長的投資領域,如果不具備優秀的大類資產配置和行業輪動把握能力,通過深挖個股,精選具有長期增長潛力,並通過買賣時點的准確判斷獲取個股超額收益,同樣能夠彌補其在其他兩方面的不足,提高基金的整體收益水平。
私募基金超額收益分配方式可以按照性質不同劃分為資產配置超額收益 、行業配置超額收益和個股選擇超額收益。三種不同類型的超額收益的分配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朋友們在接觸私募基金的超額收益的分配這方面的問題是,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⑥ 理財圈:如何做資產配置
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人。理財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搞懂了這個,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知己——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了解,才到知彼。
知己,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
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人。理財三部曲,過去,現在,未來。搞懂了這個,我們理財投資才有方向,才能控制好節奏,做到心中有數。
所謂過去體現在我們現有的資產跟財務狀況,現在是我們現有的收支跟儲蓄能力,而未來是我們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所以要做一份切實可行的財務規劃方案,首先要做知己——對自己和財務的全方位了解,才到知彼。
1.測試你的風險偏好
風險偏好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投資者在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時所持的態度。這就這涉及到客戶風險偏好的分類,一般來說分為:非常進取型、溫和進取型、中庸穩健型、溫和保守型、非常保守型。
小夥伴們是不是很好奇自己屬於哪類型的風險偏好呢?一般在銀行網站上都有相應的風險評測,大家可以去測試看看。風險偏好將決定你的專屬理財產品。
2.正處在理財周期的哪個階段?
生命周期理論是由F•莫迪利亞尼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R•布倫博格、A•安多共同創建的。該理論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提供了全新的解釋,它指出個人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劃他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的,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的最佳配置。
由此延伸到理財領域,即為家庭生命周期的應用。它分為四個時期: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養子女)、家庭成長期(子女長大就學)、家庭成熟期(子女獨立和事業發展到巔峰)和家庭衰老期(退休到終老而使家庭消滅)。
家庭應當根據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結構的理財。即一個讓你將綜合考慮其即期收入、未來收入,以及可預期開支、工作時間、退休時間等諸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使其消費水平在一生中內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而不至於出現消費水平的大幅波動。
下表為四個不同階段的特徵,大家對照看看自己與哪一個相符。
總之,要合理配置自己的資產,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再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基礎上,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綜合規劃自己的資產。資產配置是因人而異的,絕對不存在最佳標准,按需求配置資產才是最恰當的理財方式。
⑦ 私募排排網:資產配置與私募基金有何區別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通常是將資產在低風險、低收益證券與高風險、高收益證券之間進行分配;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指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並以特定目標為投資對象的證券投資基金。私募基金是以大眾傳播以外的手段招募,發起人集合非公眾性多元主體的資金設立投資基金,進行證券投資。
⑧ 如何理解資產配置
1.資產配置的意義
大衛·史文森在《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中闡述的資產配置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為:資產配置+指數化+被動再平衡。
理解這個思想大致包括幾個方面:
1).理解各個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水平和價格波動特點;
2).理解擇時和證券選擇的困難,以及它們對總收益的貢獻很低,理解配置決定收益;
3).結合自身的資金性質、心理特點等,有一個合理的收益預期;
4).設定各個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並用指數化投資的方式構建投資組合來實現收益預期;
5).在持有過程中,由於價格波動使得大類資產的比例偏離一定程度時,進行交易使之恢復到既定的比例。
資產配置+指數化+被動再平衡的意義在於一旦理解並按此操作,那麼你在投資方面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只需要注意管理好心理情緒,做到知行合一,就能達到比較不錯的收益水平。
另一個意義在於,這個思想提供了一個思考的和處理投資的框架,也是一個實踐的起點。我們可以先採取「資產配置+指數化+被動再平衡」的投資策略進入市場,如果不願意深入研究,那麼就這樣效果也不錯;如果確信在此基礎上可以優化,就一步步前進。
2.擇時之難
在資產配置框架里,擇時的意思是主動調整大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史文森用股票基金申購贖回的統計數據來衡量投資者整體的擇時能力。申購基金相當於投資者整體上增加了股票配置比例;而贖回則表示減少了股票配置比例,以此來衡量投資者整體的擇時能力。統計結果顯而易見,投資者整體上在做高買低賣,擇時對收益的貢獻為負的。
但是,投資者整體不可能跑贏市場,另一方面,股票投資本來就是少數人賺錢。所以上述統計只能說明擇時之難,而不能說擇時無效。
根據技術指標來擇時是很難的。但是如果錨定一些基本面指標,比如某類指數的PB、PE、股息收益率等,據此設定投入股票的比例,則非常可能做到成功的擇時。這種擇時保證了低估時股票倉位相對較大,高估時股票倉位相對較小,真正做到了大級別上的高拋低吸。
3.證券選擇之難
在資產配置框架里,證券選擇是指偏離指數化而進行主動選擇股票來購建組合。史文森主要通過主動型基金與指數基金的業績對比並沒有明顯優勢,說明了證券選擇之難。我對此毫不意外,如果統計的是「格雷厄姆部落」的那些價值投資者的業績,結果又是另一番景象,他們個個都是證券選擇的高手。
證券選擇確實很難,從收益來源分解來看,在統計主動證券選擇的收益時,只有超越指數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證券選擇貢獻的收益。這個定義本身就對證券選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為什麼說配置決定收益
為什麼說配置決定收益,為什麼說統計表明資產配置貢獻了90%以上的收益?
正如剛才提到如何計算證券選擇的收益貢獻那樣,超過指數收益的那部分才會算作證券選擇的貢獻。對於擇時來講也類似,以既定的股票比例為基準,擇時(調整股票比例)的結果超出基準收益的那部分才算作擇時的收益貢獻。
再考慮到投資七虧二平一賺的殘酷現實,那麼大量樣本的統計結果出現「資產配置貢獻了90%以上的收益」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告訴我們,擇時和證券選擇很難,靠資產配置就能取得投資成功。
5.擇時和證券選擇的意義
盡管如此,擇時和證券選擇對於積極投資者仍然是有意義的。一般地,從風險和收益來衡量,擇時或證券選擇可能帶來的好處是:
1).在風險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提高了收益;
2).在收益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降低了風險;
3).降低風險的同時提高了收益。
其實不僅這些,只要能帶來足夠的好處就是值得的,可能還包括:
4).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縮短了投資期限,適用於到期後仍能有較好的再投資選擇,提高了周轉率;
5).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換到了期限更長的證券,前提是這個收益率很滿意願意長期持有,避免到期再做決策的麻煩;
6).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降低了波動幅度,有利於心態穩定;
7).在風險和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構建的組合是自己更熟悉和善於把握的。
6.擇時 vs. 證券選擇:積極投資者的努力方向
在我看來,從基本的資產配置框架出發,擇時比證券選擇更容易掌握和操作。就如前面提到的用指數的PB作為錨進行股票比例的主動調整,涉及的知識不多,主要是理解和實踐。但證券選擇涉及的知識就太多了,沒達到一定的水平前只會適得其反。
從資產配置框架出發,積極投資者的努力方向首推擇時,即根據估值水平調整股票比例;另一個可選方向是研究各類風險套利機會,以及類似網格交易等系統化的操作策略;最難的是主動選股。
⑨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
(一)影響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項因素,包括投資者的年齡或投資周期,資產負債狀況、財務變動狀況與趨勢、財富凈值、風險偏好等因素。
(二)影響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狀況以及相關關系的資本市場環境因素,包括國際經濟形勢、國內經濟狀況與發展動向、通貨膨脹、利率變化、經濟周期波動、監管等。
(三)資產的流動性特徵與投資者的流動性要求相匹配的問題。
(9)私募基金資產配置比例擴展閱讀
資本市場期望值
這一步驟非常關鍵,包括利用歷史數據和經濟分析,要考慮投資在持有期內的預期收益率。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在這一步驟具有相對優勢。
資產組合類項
一般來說,資產配置的幾種主要資產類型有:貨幣市場工具、固定收益證券、股票、不動產和貴金屬(黃金)等。
有效組合邊界
找出在既定風險水平下可獲得最大預期收益的資產組合,確定風險修正條件下投資的指導性目標。
尋找最佳組合
在滿足投資者面對的限制因素的前提下,選擇最能滿足其風險收益目標的資產組合,確定實際的資產配置戰略。
資產配置是一個綜合的動態過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資金都會不斷的發生變化,所以對不同的投資者來說,風險的含義不同,資產配置的動機也不同,所以最終選擇的組合也不一樣。
⑩ 做私募需要什麼條件,為什麼要進行資產配置
作為一名從事5年的PE基金經理,我來給你手打回答吧。
我是韓野,立志成為鄭州PE第一人,有問題可以追問。
做私募的條件分為硬性和軟性兩種條件,第一個就是不論是股權私募還是期貨私募又或者是債券私募,所有的PE從業人員必須明白和具備如下幾點:
基金業從業資格 (請網路)
看你們公司做的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又或者是最近比較流行的有限合夥形式的無限拆分(其實說白了就是自然人LP的總持方),才好確定做的方向。
你們公司在PE過程中是屬於GP陣營還是LP陣營
雖然基金是整個金融鏈的頂層,但是淘汰率是極高的,留下來的年薪40萬起步很常見(我在鄭州,薪資誰水準還達不到北上廣深的百萬水準),是正規行業中高薪的階層。
其次,你要明白,私募最低認購是100萬,100萬以下的都是不受監管的,你說是非法集資也許,說是坑蠢貨的非標套利也行…… 總之不受監管,不被國家允許,這種100萬以下的根部就不是私募。
做私募最基本的條件:你的基本素質、職業操守、氣場、底蘊,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專業度。 如果沒有長時間的積累,單單一項股權都能難死你,所以這行業極其篩選人,能做到30萬起步的,同等對換到信託、銀行等職位,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薪資還是挺可觀的,成為一個稱職的基金經理人,5年的時間 你靠你的工資在二線城市供套房和一輛50萬左右的車,不成什麼問題。 北上廣深更高,尤其深圳。
關於為什麼要配資?
少年, 你想的太簡單了。 你認為這些LP拿出的那點可憐的幾百萬,能起到什麼作用? 即使200個LP的總資金加起來也不過幾個億,在整個PE過程中根本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更別說撬動杠桿了,基本都是跟著蹭吃蹭喝的……
我舉個最近比較火的吧,新美大(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IPO上市項目,A輪33億美元…… 你覺得200LP的這6億RM.B 有多大的作用? 能撬動杠桿的都是領投的財團,比如騰訊、DST、紅杉資本、華潤創投等等…… 人家出資都是幾十億…… 等人家撬動好了杠桿,整個PE結束後,這些LP(我們一般叫他們屌絲)才將手裡的認購股權換成錢,基本可以理解為跟著這些財團混口湯喝。
IPO上市本身杠桿就大,收益率如果是主板或者創業板做到200%~400%很正常,但鎖定期長,一般要2年以上。基本都是2.5+1+1 或2+1+1 ,後面是退出期。
100萬跟著蹭吃蹭喝,遇到好的項目,2年翻成200~300萬 太正常不過。。。
以上,我給你講的都是皮毛中的皮毛……
手打字累了, 就到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