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欠中國國債嗎什麼時候發生的事啊經過是怎麼樣的啊誰知道啊告知一下吧
是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吧?中國一直都有隻是數量多少的問題,08年後中國逐漸增持美債一度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還有不要認為中國持有美債是一件壞事情,在國際上美債是最保值的投資產品,第二可以有效運用在貿易以及貨幣對戰中,如果拋售大量美債會引起美元貶值,再者為了擴大貿易就必須要大量美債因為在國際上原油黃金結算都是用美元的。
『貳』 誰能給我解釋下CDS信用違約保險,我看不懂!
CDS信用違約保險,即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稱為信貸違約掉期,也叫貸款違約保險,是目前全球交易最為廣泛的場外信用衍生品。
信貸違約掉期是一種新的金融衍生產品,類似保險合同。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如果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合同被投資者定價太低,當次貸違約率上升時,這種「保費」就會上漲,隨之增值。
ISDA(國際互換和衍生品協會)於1998年創立了標准化的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在此之後,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信用違約互換的出現解決了信用風險的流動性問題,使得信用風險可以像市場風險一樣進行交易,從而轉移擔保方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和成本。
在信用違約互換交易中,希望規避信用風險的一方稱為信用保護購買方,向風險規避方提供信用保護的一方稱為信用保護出售方,願意承擔信用風險。違約互換購買者將定期向違約互換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稱為信用違約互換點差),而一旦出現信用類事件(主要指債券主體無法償付),違約互換購買者將有權利將債券以面值遞送給違約互換出售者,從而有效規避信用風險。由於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定義簡單、容易實現標准化,交易簡潔,自90年代以來,該金融產品在國外發達金融市場得到了迅速發展。
『叄』 請問哪裡可以查看各國的CDS行情
CDS是一種類似保險的合約,以某一種債券作為參照物,交易雙方不一定擁有此種債券,A、B兩方對此債券的信用觀點不同,A方從B方購買保險,例如投保額為500萬美元,保險價格雙方議定,A方每年向B方交納保費,一旦參照債券違約,雙方交易即終止,辦理退賠手續,B方償付500萬美元給A方。由於原先CDS市場極其不透明,監管機構不知道每一項交易的細節,導致華爾街各大行之間錯綜復雜的債務糾纏,一旦某家大型交易對手倒閉便會給CDS市場帶來極大的混亂、信貸市場的極大恐慌。巴菲特將CDS產品稱為「定時炸彈」。CDS主要券商雷曼兄弟的倒閉引起的金融風暴便可知其中的殺傷力。
CDS的殺傷力還在於在參照債券違約時,對債券違約虧損的放大作用。由於交易對手雙方不必擁有參照債券,在購買保險時擔保額由雙方任意確定,不必也無法預先知道已經有多少CDS以該債券作為參照,保額可能遠遠超過該參考債券尚未付清的余額。一旦債券違約,涉及的賠償金額會遠高於債券本身的數額,而且被捲入的機構會更多。
以前的CDS市場規模均由國際掉期和衍生產品協會(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公布,該協會從2001年起開始調查CDS市場規模,當時為9190億美元,到2007年底達到頂峰62萬億美元。今年7月底下降為55萬億美元。在這次金融風暴尤其是雷曼倒閉以後,數家結算機構對重復的CDS交易進行解套(unwinding)、沖銷(netting),使得CDS市場規模大為減少。對此市場規模的反復修改爭論本身便說明CDS市場不透明。
交易解套相當於保險中的退保,有主動解套和被動解套兩種。主動解套在貝爾斯登、雷曼倒閉前的幾天達到巔峰,主要是各個交易對手將與這兩家投行的交易解除,賠償再高罰金也在所不惜,或者將與這兩家進行的交易轉至另外一家機構(novation),除了交易對手改變外,其他參數不變。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後,賬簿上的所有CDS交易由後者擔保。雷曼破產後,各大機構又開始主動解套與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因為擔心大摩會步雷曼的後塵。被動解套相當於保險中的退賠,參考債券發生了違約事件,如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雷曼破產、華盛頓互惠銀行倒閉被政府接管又被賣給摩根大通、冰島三家銀行被政府接管均被視為違約事件,所有以這些機構的債券為參照物的CDS全部解套,投保一方得到另一方的賠償。另一種被動解套是由於交易對手的違約。雷曼原是CDS市場主要市場製造商(market maker),與各機構有數百萬項的衍生品櫃台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相信有不下50萬項的CDS交易,所有這些交易全部解套。
重復的交易是指兩個交易對手在不同時間反復買賣同樣的債券保險,比如A方今天從B方買得500萬保險,若干天後B方以同樣保費從A方買得同樣數額的保險,這樣兩項交易相抵。各大券商會每個季度定期解除沖銷這些交易。沖銷的目的一則可以減少交易對手之間的繁雜付費手續,此外CDS市場從業人員希望沖銷能夠減少市場規模。太大的CDS規模被外界認為導致更高的風險,更易製造市場恐慌。雷曼破產後,其債券CDS票面總額被預測4000億美元,市場陷入極大恐慌,但是統計結果只有720億美元,在經過沖銷掉重復交易後,最後易手的金額僅為52億美元。如果市場預先知道這一數據,雷曼破產後的金融市場的歷史將會被改寫。
CDS公開數據所反映的
當前金融風險分配
DTCC的數據表明,債務越多的公司被參照的CDS也越多,這些交易有近80%在華爾街大行之間交易。同時,參照的債券中各國國債和各企業債券不相上下,預示著市場對各國國債違約的擔憂。
按照交易票面總額劃分,15.4萬億美元的CDS交易參照債券是單一的各國債券、企業債券,或者資產抵押債券,另外的14.8萬億美元則交易各類CDS指數或者將指數按照風險分成的各種標准組塊(standard index tranche)。由於指數的標准化,這些指數和組塊是CDS市場交易量最為活躍的產品。華爾街投行甚至將交易單一債券CDS小組和交易指數及標准組塊的小組分開,前者稱為信貸流動交易小組(credit flow desk),後者為信貸混合交易小組(credit hybrids desk)。CDS指數由交易最為活躍的同類、相似評級的CDS組成,約有十多種,每種指數每半年更新一次,將違約的CDS成員剔除,換入交易更為活躍的成員。這些指數有北美優質評級企業債券(CDX IG)、北美劣質評級企業債券(CDX HY)、歐洲企業債券(ITRAXX Europe)、北美資產抵押債券(ABX)、房貸抵押債券(CMBX)、企業貸款債券(LCDX)、金融業債券(FINANCIALS),還有日本、除日本外亞洲的企業債券等。
DTCC的數據顯示,如果沖銷掉重復的交易,在各國國債的CDS交易中,義大利國債的CDS交易凈額為227億美元,有3253項交易;西班牙國債CDS交易余額為166億美元,1900項交易;巴西122億美元,交易數超過1萬項。以下為德國114億美元、俄羅斯83億美元、希臘82億美元、土耳其76億美元。英國29億美元/381項交易,美國國債是16億美元/129項交易,中國19億美元/1667項交易,日本18億美元/293項交易。如果不抵消重復交易,土耳其以1886億美元的CDS票面總額奪魁,但是抵消掉重復交易後,凈額為76億美元。
西班牙房地產市場低迷,全國經濟在15年中首次陷入危機,信貸市場的凍結導致金融機構的股價大跌。西班牙國債CDS保費在10月24日達到112基點最高紀錄,9月初則為47基點。11月5日的收盤價是80基點,與10月10日的價格持平。義大利10年期國債的價格在10月24日達到138個基點,在11月5日的收盤價是108個基點,意味著擔保1000萬美元10年期的年保費是10.8萬美元,是8月份保費的雙倍。
在參照物為企業債券的CDS中,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CDS交易余額最高,達到124億美元,其次是通用電氣的121億美元,再次幾乎全是華爾街金融機構,如摩根士丹利(83億美元)、美林集團(82億美元)、高盛(69億美元)、全國房貸(Countrywide,67億美元)、花旗(60億美元)、瑞士銀行(60億美元)、瑞信集團(58億美元)、巴克萊銀行(55億美元)、摩根大通(54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51億美元)。如果不看CDS保費,這些CDS交易余額排序大約說明了CDS市場對這些金融機構的債券違約的擔憂。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的前一天,原為華爾街第三大投行美林集團在9月中旬被美國銀行收購,接下來的一周內,第一和第二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股市和CDS市場雙重絞殺,搖搖欲墜,逼迫財政部出台7000億美元的挽救市場計劃,兩家最後的投行在一周內同時宣布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在10月中旬又分別從財政部得到100億美元的政府資金注入。高盛由於主要業務如企業合並(M&A)、證券承銷(ECM、DCM underwriting)在2008年大幅降低,華爾街一些分析師認為該行在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出現199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高盛本周宣布裁員10%,約3200人。摩根士丹利則取消了今年聖誕節的慶祝活動。高盛、大摩的5年期CDS價格在11月5日的收盤價分別為311和423基點,股價在9月份以後分別下跌45%和53%。
CDS保費價格不包括在DTCC的公開數據之中。國債中CDS保費最高的國家是冰島、阿根廷、巴基斯坦、烏克蘭,最安全的國債則為馬爾他、加拿大、德國、美國、英國、日本、法國、芬蘭。中國5年期國債的保費是140美元,意味著1000萬美元中國國債每年的保費是14萬美元,這是美國國債CDS保費的4倍左右。
『肆』 美國政府債務波動增減的主要幾個原因涉及的大事件
美國債務越來越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點,美國的收入無法大幅增加,支出無法大幅削減,現在的美國財政基本是赤字的,只能依靠借債維持。美國的支出主要是社會福利和軍費等等,這些支出一般很難削減,比如減少社會福利會被選民拋棄,政治錯誤,削減軍費不符合大佬們的利益等等。而要加稅則是同樣的道理,各個階層也都得罪不起。
第二點,美國的財政體制有一定的特殊性,美國的央行美聯儲是私人,不像中國等國家,央行是,中國對於人民幣是有完全的監管權的。而美國對於印發美元必須通過美聯儲,需要用錢、收錢也得通過美聯儲,沒有央行控制權導致了美國國債居高不下。
第三點是通貨膨脹問題,由於每年的CPI總體是在1%~3%的「合理位置」上下的,所以同樣購買力的美元一般來說都是在貶值的。二戰之後美國的一艘航母不到1億美元,戰斗機、坦克都是幾萬、幾十萬美元,現在一艘航母數十億美元,戰斗機坦克都是幾千萬、幾百萬美元。所以債務數字看上去很多,但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實際增長並沒有那麼嚴重。
第四點,債務是有利息的,發行國債這種金融產品一般都需要支付利息,而且需要支付比普通銀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導致美國的每年財政支出有一筆尾大不掉的國債利息支出。
第五點,美國國債問題並不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世界上國債問題最嚴重的是日本,日本國債總額超過GDP總量200%。但是日本國債持有者幾乎都是日本國內的財團、銀行和在他們那儲蓄的日本國民,所以基本還是內循環。美國基本依靠起強勢的國際地位,向海外國家兜售國債,所以國債受到國際輿論的重視,顯得比較多。
『伍』 歐債國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和十年期主權債務CDS的數據在哪找彭博是不是收費的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反而可能是個機會,如果應對得當,將是發展大轉機在這個時候更需要冷靜應對,不能亂了分寸,尤其決策層。既要看到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在短期內不可避免的重大負面影響,加以妥善處理,更要有戰略眼光、高瞻遠矚,不要僅僅想到獨善其身,更要從重重風險迷霧中看到其中給中國蘊藏的長期機遇、戰略性轉折機會,抓住它並利用它。目前全球經濟的格局是,中國已然是世界工廠,生產了全球大部分的實體財富,卻由於金融業的相對弱勢,在全球財富分配上一直處於被剝削的地位。金融財富的暴利,主要依靠對實體財富真實價值的打壓來贏取。如果這種模式延續下去,中國只能一直處於全球價值鏈的底端。但現在美國華爾街因為自己的貪婪而面臨被迫重組、整個歐美金融業都要重新洗盤的時候,給了中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中國經濟雖然目前也出現了很多困難,但相對還是有很多迴旋餘地。最重要的是,中國有非常高的凈儲蓄,而且經過十年來高速增長的出口凈盈餘,積累了全球最多的高達1萬8000億的外匯儲備。雖然外匯儲備的構成一直不對外公布,視為機密,但一般認為,從幣種上65%是美元,25%是歐元,從資產上看,90%是長期國債和長期機構(如「兩房」)債券。總體上看安全性和流動性較高,但收益性很低,用於股權投資的比例極低。資金為王,這是這個金融危機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最有談判權的砝碼。金融危機時候最短缺的就是資本,人心惶惶,沒有人敢拿出資本,流動性極度缺乏。萊曼兄弟和美林的倒下,直接原因是因為沒有注資可用。在動用300億美元支持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和背書「兩房」2000億美元國有化方案之後,美聯儲實在不敢也沒有能力再次向商業金融機構注資了。歐洲金融體系也自顧不暇。來自中東等地的主權財富基金曾經在去年為華爾街注資400億美元,但現在也因為石油價格回落、風險不明等原因退卻了。只有中國政府所擁有1萬8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早已被看做美國金融系統能否重新走向穩定的最重要砝碼。美國政府接管「兩房」前就多次請求中國繼續持有「兩房」證券,否則「兩房」早就崩盤了。據中金統計,截止08年6月,中國外匯儲備有4400億「兩房」相關證券,中國央行是「兩房」最大的單一投資者。美國政府一直防範中國的國有資本進入和影響美國經濟,設置了種種阻礙,中國的民營經濟和金融資本又過於弱小。但這次,只有這次機會,恐怕美國不得不低下頭顱,有求中國幫助了。否則美元不僅剛有的強勢肯定要逆轉,財政赤字高速擴大,經濟政策困難重重。個人以為,此次美國金融危機,跟1929大危機還是有本質不同,實體經濟基本沒有出任何大問題,純屬金融泡沫問題,住房市場的問題也是被金融工具放大的,本身沒有那麼嚴重。美國和歐洲金融界的反應過度了,但這也是金融的特點。杠杠作用過高,一有風吹草動就被放大了。雖然金融對實體經濟確有反作用,但沒有那麼厲害。一旦度過難關,美國實體經濟的復甦還是預計會很快,金融危機的過去也是遲早的。所以,過了這村就沒有那店了。中國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策略性提高要價,打入全球金融圈的核心區,在國際財富分配的頂端佔有一席之地乃至決定性發言權,獲取最大的國家利益。當然,這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和戰略手段,絕非易事。再持有美國債券來獲取那麼一點收益毫無價值,哪怕買下一兩家頂級投行、商行都不是目標,因為金融機構的生命在於人才,光有殼子沒有意義,關鍵是要毫不客氣地用手中的砝碼,為自己爭取最大化利益,爭取到金融業的發言權、游戲的主導權、規則制定權,至少也要奪回一批重要商品的定價權。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打個翻身戰,一躍從製造大國升為真正的經濟強國。但不得不說,以現有主事官僚的眼光、境界和能力,和國內現有的人才儲備,來做這樣的大事,難度很大很大。一旦做的不好,反而有可能引火燒身,加大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災難性影響。所以,我只是說「如果」。危機和機遇總是錢幣的兩面。然而,一個大國的躍升從來都不是那麼容易,要經歷種種曲折、千錘百煉,但關鍵時候能不能抓住轉折機遇,造就了大國和強國的差別。想想美國1929年大危機之後的鳳凰涅盤、不僅成功擺脫危機反而一躍為世界第一超級強國,興盛至今。每一次危機,都是一次機遇,越大的危機,越大的機遇。中國能不能抓住這次機遇??這方面新加坡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對美林的股份收購可以作為一個成功的經驗案例來借鑒。但作為一個大國的戰略,中國的眼光需要比這大很多才行。美國銀行以500億美元股份收購美林,美林最大股東淡馬鍚控股因而受益,估計賺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新加坡財富基金淡馬錫由去年12月開始,陸續斥資59億美元入股美林,買入約14%美林股權,根據彭博資料,淡馬錫買美林股份,平均作價每股23.11美元。美銀透過股換股方式買美林,出價相等於每股29美元,較美林9月12日收市價每股17.05美元,溢價達70%。 狼 回答採納率:21.0% 2008-09-22 08:35 檢舉雷曼兄弟這家超過150年的金融「巨鱷」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季節,終於支撐不住,落得個「破產申請」慘淡下場,讓國人對大洋彼岸的「次貸危機」重新評估。受該事件影響,昨日中國銀行股大面積跌停,招商銀行也在跌停之列。今日,招行發布了持有雷曼兄弟債券的公告,所持債券即使全部損失,也僅僅影響每股收益0.0324元/股,實質性影響很小。但心理脆弱的投資者是否會理性對待,還得拭目以待。「雷曼兄弟面臨破產!」——這一消息對全球股市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然而其帶來的影響或許才剛剛開始顯現!繼昨日華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受到雷曼兄弟事件影響之後,今日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6.07元)也發布了受累於雷曼兄弟的消息,公告稱,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共計7000萬美元。業內人士指出,面對昨日銀行股的齊齊跌停,這一不利消息的發布,又可能被市場所放大。實質性影響有限今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公告同時稱,公司將對上述債券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審慎原則提取相應的減值准備。7000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大約相當於4.77億元,這一數字對招商銀行的影響會有多大呢?如果招商銀行對持有雷曼兄弟發行的債券計提10%的減值,那麼損失將會為4770萬元。按照招商銀行總股本147.07億股計算,那麼影響每股收益將僅僅為0.0032元/股;如果招商銀行對7000萬美元計提50%的壞賬准備,那麼對每股收益造成的影響也只有0.0162元/股;即使作最壞打算,對這7000萬美元進行全額壞賬計提,那受到的影響也不過僅為0.0324元/股,這一數字與招行今年中期每股收益0.9元相比,顯然所佔比重是相當之小的。因此,民族證券分析師認為,招商銀行雖然對持有雷曼兄弟公司的債券沒有計提相應減值准備,但這一事件即使作最壞打算,給招行帶來的實質性影響也相當有限。市場可能反應過度「實質性影響有限!」這是業內人士對招商銀行受累雷曼兄弟事件的評價,但市場會理性對待嗎?昨日,受下調貸款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的影響,銀行股幾乎全線跌停,但與其他銀行股全天不小的波動相比,招商銀行算得上是表現最弱的一隻股票。昨日,招商銀行大幅低開5.32%,之後很快就被大額賣單打到了跌停板上。雖然上午還幾度打開跌停,但午後就被牢牢封在了跌停板上,收盤仍有超過千萬的賣單封在跌停板上,顯然空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招商銀行作為機構的重倉股,昨日被牢牢打到了跌停板上,這充分顯現了機構的態度。今日,招商銀行再度發布受累雷曼兄弟的公告,這會對昨日跌停的股價「雪上加霜」嗎?業內人士認為,招商銀行作為銀行股的龍頭,昨日的走勢相當「疲軟」,而近一個月時間內,機構減持的跡象相當明顯。因此,如果沒有機構的介入,而這一不利消息完全有可能被市場放大,而導致的結果自然就是股價繼續下跌。因此短期內,對銀行股仍然需要謹慎,不宜盲目介入搶反彈。
『陸』 美國國債危機和次貸危機一樣么
都是一種信用危機,但原因肯定不一樣的!
次貸危機,是由於房貸量過大而導致的泡沫經濟的崩潰,從而引發的信用危機。房產開發供過於求,其相對價值肯定要降低,而相當數量的購買力源於銀行的貸款,整體經濟一旦出現下滑,個人收入降低形成大量的個人貸款出現不良和呆滯,從而導致了整個信用體系的崩潰!
國債危機,是國家財政收入因為整體經濟的下滑出現減少,而國家發行的債務出現了無法還本付息的不良反應,整個國家信用面臨崩潰!所以美國現在必須縮減財政赤字,才能緩解國債危機。長期以來,美國就是通過發行國債來刺激經濟增長,所以美國政府現在已經無法調節這兩個方面的矛盾,就出現了國債危機!
『柒』 美國國債問題是怎樣
從目前情況看,人民幣升值弊大於利。本來人民幣升值是對我國消費者和經濟發展是件好事,但人民幣升值摻雜了太多的美國因素。美國之所以一再讓我們提高人民幣匯率,他主要兩個目的。第一,我們人民幣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我們2萬多億的美元外匯,1·15萬億的美國國債就會縮水數百億美元。第二,我國的出口會降低利潤,從而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大量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嚴重的話會造成大量的社會問題。如果我們拋售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顯然是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己。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會加劇美元疲軟,最終會迫使美聯儲局加息,使美國經濟復甦化為泡影。但美國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導致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因為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市場。一旦出口受阻,中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問題便會演變成為政治問題。 對於中國來說,拋售美國國債風險很大,須周密策劃,不可意氣用事,但拒買美國國債則是毫無難度。奧巴馬政府的財政赤字驚人,不斷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勢必繼續發行國債,中國沒必要再充當救火隊長,替美國埋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拒買美債,就是進攻。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捌』 美國政府國債問題
沒有中國不買美國國債,就會失去產品銷售市場這一種說法。但是對於美國國債,還是要持全面的觀點。
美國國債說到底是一種擁有較好收益率的投資產品,就像老百姓買得國家債券一樣。購買美國國債,是為了讓外國的市場消化自己國家暫時消化不了的貨幣,以及作為一個『責任攸關方』的責任。
但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大量發行國債,寅吃卯糧,給人的感覺很像清朝時的滿族。以自己的『鐵桿莊稼』,即美國未來的發展前景為抵押,獲得眼前的發展目標。
當然,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必須承認美國的前景的確沒什麼大的值得堪憂的地方。
中國不購買美國國債,那麼巨大的外匯放到什麼地方呢?
國家肯定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樣將錢放到銀行里,因為這些錢說到底都是國家的,除了增值,貶值外,很難保證平值不動。放到銀行里這些資源就會白白浪費掉。
也不能隨意投資。國家的財政收入尚且不能保證完完全全合理的利用好,更不要提再增加這么一大灘子理財項目了。隨意投資的後果,很容易引發通脹。
算來算去,還是買美國國債比較劃算。畢竟其他的國家並不能保證如美國國債一般的穩定與收益。即使歐盟也不行。
但是當中國的經濟發達到一定程度,中國有足夠的國內市場消化各項投資,中國的國債就不會隨意外投了。因為到時候的中國很容易就會踏上美國今天的道路。就像當初的德國。
『玖』 美國國債危機是什麼
美國國債危機主要是美國現在已經觸及到了國債的上限,美國政府不能再通過國債的發行來籌集所需資金。美國政府赤字龐大,由於大量即將到期的美國國債,美國政府無力償還而導致的違約風險,就是美國國債危機了!
美國國債上限是由美國國會審議和設定的,所以如果美國政府能成功說服國會修改這個上限,那美國國債危機就會暫時渡過(如果是提高上限的話,那以後還會面臨同樣的問題)。現階段還是國會兩黨的議員們上演政治SHOW的時間,他們提出要求美國政府必須拿出有效縮減財赤的方案。但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不能即時修改上限,八月初即將到期的部分債務就將面臨違約的風險。這些議員心裡清楚如果美國出現違約會給美國帶難以想像的惡果,所以市場普遍認為國會最終會在債務到期前通過修改上限的方案。
ps 很多國家根本就沒有關於債務上限的設置。美國也完全可以放棄掉這個債務上限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