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目前國債利率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我國目前國債利率存在的問題。集中表現在:①二級市場還不發達,國債流動性還很差,國債利率超過同期銀行利率的現象還普遍存在,這種信用風險溢價倒掛問題,增大國債的成本,也不利於金融機構的商業化運作。②在我國,國債利率高、風險低,在銀行利率下調而又無其他金融投資渠道或其他投資渠道風險大,甚至血本無歸(如股市投資)的情況下,居民和企業購買的國債不願出售;而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在加強貸款風險管理,謹慎放款的情況下,也將資本用於購買國債而不願出售。
② 我國國債規模是否適度
自1994年以來,我國的國債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國債規模進一步膨脹,因此,不免使人們產生了一些擔心:現有的國債規模是否過度了?這樣的國債規模是否會造成沉重的償債負擔從而影響到未來的經濟發展?這是學術界和實際決策部門普遍關注和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要對此作出理性而准確的回答,不但要對中國現在的財政經濟狀況及其未來的走勢作出准確的分析,還要通過對衡量國債適度規模經濟指標的國際比較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下面,本文就通過衡量國債適度規模的主要指標來分析一下我國國債的發行規模及合理走勢。
一、衡量國債適度規模的主要指標及其國際比較。
國債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范疇,它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和財政收支狀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斷與確定一國的國債是否適度不能僅僅看國債本身的絕對值,它不能准確的反映一個國家的應債能力與財務負擔狀況,而必須用被國際上公認並經常使用的指標和經驗數據來對各國的國債規模進行考察,並依此對中國的國債發行規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斷。而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國債規模的指標主要有:(1)國債負擔率=當年國債余額/年度GDP;(2)借債率=當年國債發行額/GDP;(3)國債依存度=當年國債發行額/財政支出;(4)償債率=還本付息額/財政收入。前兩個指標是從國民經濟大局角度考察國債規模,而後兩個指標是從財政收支的角度來考察國債規模的。對於我國的國債發行規模,具體比較分析如下:
(一)對國債負擔率的比較。從理論上講,國家財政支出的需求壓力和償債能力、居民收入和儲蓄水平以及國內生產總值規模和國債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約國債發行規模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集中在一點,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換句話說,影響國債規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國內生產總值。那麼,考察國債的相對規模最有意義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國債負擔率。自80年代以來,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債務規模都有大幅度的擴大,如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債務規模(國債負擔率)都幾乎翻了一倍,不過,在經濟發達程度相近的國家中,債務規模有很大差別。有的國家的債務規模只相當與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國家超過了120%(比利時)。而發展中國家的國債負擔率則大都經歷了一個先升後降的過程,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對國債的依賴程度有所減弱。正確分析和認識我國的國債負擔率,並在與國外的這一指標進行比較時,不能僅看數量上的對比關系,還必須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則有可能對我國的國債取向產生誤導:其一,隨著國債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的國債負擔率亦出現了較快增長的趨勢。1980年僅為1%,1990年為4.8%,1995年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增長的勢頭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債務是建立在雄厚的財政基礎之上的,整個國家對債務的應債能力比較強。而中國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不僅經濟發展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國家的財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1999年預算內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僅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門的各種預算外收入,也僅為20%左右。因此,從整體上講,我們對債務的承受能力比國外要相對弱一些,債務負擔率不能簡單的和國外進行對比。其三,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國債的累計規模之所以年能達到今天這樣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計下來的結果。而我國舉債的歷史不長,從1981年發行第一批國債至今,也不過20年的歷史,但我國的國債規模按目前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自1994年以來,我國國債余額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高達30%左右)就很可能會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甚至會趕上有著較長舉債歷史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四,各個國家的政府債務規模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經濟結構、法律制度和債務管理機制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在進行債務規模的國際比較時,,要充分考慮到其經濟結構、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場發達程度等方面的制約因素。一般的,證券市場越發達,對國債規模的承受能力也將越強。一美國為例,1995年的國債余額約為3.6萬億美元,國債負擔率達51%,但由於美國政府債券市場是世界上最發達的政府債券市場,美國政府債券的發行一直較為通暢。這主要得益於美國政府債券是證券市場中流動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數證券中介機構和美國居民都青睞政府債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雖然我國的國債負擔率到1998年僅有8.2%,但考慮到我國的財力集中程度和證券市場的發育程度等因素,我國的國債負擔率在近期內不易過高。
(二)、對借債率的比較。國債借債率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與當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當年GDP對當年國債增量的利用程度。西方發達國家的借債率一般在3%...10%,而中國的借債率1994年是2.5%,1998年是4.09%,普遍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即使與借債率較低的法國、英國和加拿大等相比,也要低2-3個百分點,這說明從國民經濟全局來看,我國的年度國債發行規模還是存在一定的空間的。但是,我們也應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從1994年起,中國的國債增長率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大體在25%--30%,遠遠超過了GDP8%左右的增長速度,所以,借債率這一指標肯定還將不斷攀升。而大多數國家的這一指標多年來基本保持穩定的狀況,維持在8%左右,只有日本、英國和西班牙等少數財政陷入困境和失業率較高的國家在90年代初出現了較快的增長。
(三)債務依存度的比較。國債依存度是任何一個國家考核國債規模是否適當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值財政支出依靠債務收入來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為國債依存度=國債年度發行額/財政支出。就法律或制度的意義看,至今為止我國國債只限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是不能發行公債的。這樣,依靠國債滿足財政支出需要的只能是中央政府,即國債依存度這一指標對中央財政才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在作比較分析時,實際上是拿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即年度國債發行額與中央財政支出之比)與西方國家財政債務依存度來作對比。我國的債務依存度是非常高的,1998年度國家財政債務依存度和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分別高達29.65%和71.12%,幾乎高出日本、英國和美國的3-10倍。目前各發達國家的債務依存度一般在10%-20%之間,日本政府即使在最困難時期債務依存度也不過37%。顯然,我國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主體格局的中央財政支出,其資金來源一半以上要依賴發行國債,不僅與政府本身的性質不符,而且,長此以往,恐怕難以維繼,其潛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各國的財政體制和預算編制方法不同,在對國債依存度進行比較是,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一,在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這個計算指標中,中央財政支出這一指標僅包括政府預算內支出,而在當前政府收支被嚴重扭曲的情況下,占相當大比重的政府收支游離在政府預算之外,保守的估計,預算外收支至少佔全部收支的一半,而且中央預算在整個政府預算中的比重也偏低。因此,中央財政支出這一指標是被低估了,具體到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則被高估了。第二,我國的財政預算編制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完全相同,比如債務利息的規模已越來越大,但尚未編列在預算支出中 ,使帳面上的中央財政支出小一塊。又使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被高估了一塊。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就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嚴重偏高就得出要立即壓縮國債規模的結論。但不管這個指標被怎樣高估,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偏高則是不爭的事實,應該引起警覺,絕不能掉以輕心。
(四)償債率的比較。國債償債率是指一年的國債還本付息額與財政收入的比例關系。債務收入的有償性,決定了國債規模必然要受到財政資金狀況的制約。因此,要把國債規模控制在與財政收入適當的水平上。這一指標,國際上公認的安全線是8-10%,我國在1994年以前,由於國債的發行規模不大,國家財政收入用於債務支出的也就不多,償債率較地,如1990年不過是6.5%。但從1994年起,國債的發行規模劇增,由此導致的債務支出總額迅速上升,國債償債率從1994年的9.6%迅速攀升到1998年的22.4%,大大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安全線。
二、基本結論。
通過以上對四個指標的對比分析,關於我國的國債發行規模,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結論:1、西方國家國債依存度較低,國債負擔率較高,與我國的情況正好相反。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國家年度國債規模發行絕對量較大,但與其年度巨額財政收入相比,相對量顯得較小。以美國為例,1993年的財政收入高達11535億美元,而同期我國財政收入僅有4398億元人民幣。若按現有匯率計算,相當於我國財政收入的22倍。二是這些西方發達國家實行市場經濟的歷史比較長,因此,國債發行時間也早,尤其是以發行中長期(10-20年)的國債為主體品種,因此,歷史累計額較大,比較起來,其國債負擔率自然比較高。2、從上面判斷國債規模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很難簡單講,中國國債規模是大了還是有較大的迴旋餘地,一個讓人們較易接受的事實是,中國國債規模處於國民經濟應債能力寬松而財政債務重負的矛盾當中,即既有寬松的一面,也有嚴峻的一面。那麼,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既要充分發揮國債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及對經濟運行的反周期調節作用,又要防止國債規模過大對財政收支造成難以承受的壓力,避免像某些發展中國家那樣因政府債務問題而陷入信用危機和財政危機。3、從動態趨勢看,中國國債發行規模經歷了自1994年以來的以30%多的速度急劇擴張,正面臨者巨大的壓力和與日劇增的風險。今後的若干年內,只要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發生大的突變,對國債發行規模進行增長中的微調或許是一種有效的政策選擇。考慮到國債總量政策的慣性作用,未來幾年要壓縮國債發行規模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當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客觀要求,但國債發行規模要想連續保持這幾年的增長勢頭也是難以維繼的。所以,現實的選擇只能是增長中的微調,而且,這種微調只能建立在振興財政和優化國債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即要在提高兩個比重的或國家可支配財力水平的基礎上適度擴大國債規模。同時,要繼續調整國債政策,規范國債市場,優化國債結構,是國民經濟應債能力得到較好的釋放。
③ 近年來我國國債負擔率上升的原因
國債負擔率是指國債累計余額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它從國民經濟總體和全局考察國債的規模.一國的GDP值越大,國債負擔率越小,則國債的發行空間越大。
發行特別國債後,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將由原來預算規定的37865.53億元,增加到53365.53億元,國債負擔率將增加6.2個百分點,上升到23.1%,23.1%的比例處於較低位置,也低於國際公認的60%警戒線。
我想主要原因,近年來我國執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快了國家投入,保持經濟的穩定持續的發展,特別是最近對教育、醫療、居住以及人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加大了投入力度;還有就是為了緊縮貨幣流動性;特別是為了維護我國持續擴大的外匯儲備的收益,而發行了1.55億元的特別國債。
④ 我國近年的國債規模~~(2003-2008)
我國國債規模及其風險防範
摘要:自恢復國債發行以來,國債規模日益擴大。國債政策在拉動投資、擴大內需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做出了極大貢獻。同時,國債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擔憂。本文以國際上通用的指標來衡量國債規模,認為目前我國國債規模已經偏大,對目前國債規模應持謹慎態度。文章最後提出一些措施,以防範國債規模風險。
關鍵詞:國債規模;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國債負擔率;國債風險防範
國債政策是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常被各國用以調節經濟。從1998年開始我國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國債的發行力度。事實表明,近幾年的國債政策在拉動投資、擴大內需、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國債對GDP增長貢獻如下:1998~2002年國債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分別是1.5%、2%、1.7%、1.8%和2.0%.與此同時,加大國債發行力度使得國債規模迅速擴大,5年來我國累計發行國債22577.6億元(加上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總量達到29177.6億元),平均每年發行4515.5億元,年均增長28.56%,2002年我國國債發行規模更是創下5946.30億元的歷史新高。國債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擔憂。
一、國債規模現狀分析
從世界各國管理國債規模的實踐來看,一般都採用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和國債負擔率來判斷一國的國債規模是否合理。
(一)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量占該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財政支出對國債的依賴程度。在我國,國債依存度有兩種計算口徑,即國家財政國債依存度和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我國的國債由中央財政發行,國債收入歸中央財政控制使用。因此,我們在用國債依存度來衡量國債規模時採用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更為合理。從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分別為:64 84%、75 72%、85 89%、95 23%、121 86%、96 69%、84 37%、84 67%和87 63%.這些數據表明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非常高,中央財政支出資金來源很大部分依靠發行國債,這必然會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其中潛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國際上關於中央財政對國債依存度的警戒線是25~30%,我國的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遠遠高出世界公認警戒線,表明我國的國債規模的形勢比較嚴峻。
(二)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國債還本付息額與財政收入的比例關系,反映了國債發行規模與財政收入是否相適應。這一指標越高,表明以前所發國債對財政形成的壓力越大,反之則越小。從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國國債償債率分別為:6.65%、12.56%、17.09%、21.04%、22.74%、15 66%、11.59%、11.74%和13.05%.很多學者都主張我國的國債償債率應控制在8~10%,可見我國的國債償債率已經超過了公認的安全線。雖然國債償債率已經呈現出向安全線逐步接近的趨勢,但是我國近些年由於國債規模的膨脹,加上新發國債期限較短,還本付息的支出負擔日益沉重,償債壓力會進一步擴大。一般來說,國債本息是必須無條件償還的,剛性很強。在我國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困難不能得到根本扭轉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發新債來還舊債,後果是國債規模越來越大,極大地加劇了國債的規模風險。
(三)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是指某一時期國債余額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數據,國債負擔率與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致相同。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0%左右。因此,我們應推算我國合理的國債負擔率在20%左右。從表1中可以看到,我國1994~2002年國債負擔率分別為:4.89%、5.64%、6.42%、7.40%、9.91%、12.85%、14.56%、16.28%和18.89%.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國債負擔率比較低,似乎可以說明國債規模還不夠大。事實上,我國舉債的歷史比較短,不能夠將我國的國債余額與西方發達國家國債余額作簡單的比較,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債余額是經歷上百年時間積累形成的。從上面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國債負擔率增長較快,2002年國債負擔率是1994年的3.86倍,1994年到2002年間國債負擔率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8%,大大超過了財政收入的增長率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如果長此以往,我國財政將會不堪重負,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二、國債規模風險防範對策
我國國債依存度和國債償還率已經遠遠超出國際安全警戒線,而且國債負擔率增長很快,表明我國國債規模已經偏大,面臨著較大的國債規模風險。為此,採取相關措施,控制和防範國債規模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合理界定國債使用方向,加強對國債資金使用的監督
首先,國債資金應優先投向那些瓶頸性產業和部分生產建設性項目,以彌補國家建設資金的短缺,避免重復建設。國債資金應支持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支持國有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產業升級,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引導銀行、企業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領域投資。在每個投資項目中,應確保國債資金的投入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從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大政府的償債能力,實現國債規模的均衡發展及自身良性循環。其次,要堅決杜絕半拉子工程,對於已經開工的國債項目建設,嚴把工程質量關,嚴禁擠占挪用國債資金,確保國債投資的高效率。針對目前我國國債一些投資項目效率差的情況,需要在資金使用方面加強管理。這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項目管理制度,明確資金使用者的使用責任,保證項目的質量。
(二)加快財政改革的速度,降低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但我國的財政收入仍然較低,處在世界較低水平。財政收入低制約了國債償還能力,使得國債規模風險比較突出。要降低衡量國債規模風險的兩大指標———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此,必須加快財政改革的速度。首先,必須完善流轉稅制度,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管,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在稅收結構中的比重,努力擴大關稅在籌集財政收入中的作用,大力壓縮無稅區和低稅區。其次,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費改稅」,逐步將預算外和體制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將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和收費納入稅收管理。再次,要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減少稅收流失,嚴厲打擊偷稅、漏稅、逃稅行為。
(三)加強國債期限結構管理,優化國債償還期限結構
國債總額不且淮緯デ宓模
⑤ 誰知道我國近年的國債規模~~(2003-2008
我國國債規模及其風險防範
摘要:自恢復國債發行以來,國債規模日益擴大。國債政策在拉動投資、擴大內需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做出了極大貢獻。同時,國債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擔憂。本文以國際上通用的指標來衡量國債規模,認為目前我國國債規模已經偏大,對目前國債規模應持謹慎態度。文章最後提出一些措施,以防範國債規模風險。
關鍵詞:國債規模;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國債負擔率;國債風險防範
國債政策是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常被各國用以調節經濟。從1998年開始我國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國債的發行力度。事實表明,近幾年的國債政策在拉動投資、擴大內需、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國債對GDP增長貢獻如下:1998~2002年國債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分別是1.5%、2%、1.7%、1.8%和2.0%.與此同時,加大國債發行力度使得國債規模迅速擴大,5年來我國累計發行國債22577.6億元(加上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總量達到29177.6億元),平均每年發行4515.5億元,年均增長28.56%,2002年我國國債發行規模更是創下5946.30億元的歷史新高。國債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擔憂。
一、國債規模現狀分析
從世界各國管理國債規模的實踐來看,一般都採用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和國債負擔率來判斷一國的國債規模是否合理。
(一)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量占該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財政支出對國債的依賴程度。在我國,國債依存度有兩種計算口徑,即國家財政國債依存度和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我國的國債由中央財政發行,國債收入歸中央財政控制使用。因此,我們在用國債依存度來衡量國債規模時採用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更為合理。從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分別為:64 84%、75 72%、85 89%、95 23%、121 86%、96 69%、84 37%、84 67%和87 63%.這些數據表明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非常高,中央財政支出資金來源很大部分依靠發行國債,這必然會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其中潛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國際上關於中央財政對國債依存度的警戒線是25~30%,我國的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遠遠高出世界公認警戒線,表明我國的國債規模的形勢比較嚴峻。
(二)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國債還本付息額與財政收入的比例關系,反映了國債發行規模與財政收入是否相適應。這一指標越高,表明以前所發國債對財政形成的壓力越大,反之則越小。從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國國債償債率分別為:6.65%、12.56%、17.09%、21.04%、22.74%、15 66%、11.59%、11.74%和13.05%.很多學者都主張我國的國債償債率應控制在8~10%,可見我國的國債償債率已經超過了公認的安全線。雖然國債償債率已經呈現出向安全線逐步接近的趨勢,但是我國近些年由於國債規模的膨脹,加上新發國債期限較短,還本付息的支出負擔日益沉重,償債壓力會進一步擴大。一般來說,國債本息是必須無條件償還的,剛性很強。在我國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困難不能得到根本扭轉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發新債來還舊債,後果是國債規模越來越大,極大地加劇了國債的規模風險。
(三)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是指某一時期國債余額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數據,國債負擔率與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致相同。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0%左右。因此,我們應推算我國合理的國債負擔率在20%左右。從表1中可以看到,我國1994~2002年國債負擔率分別為:4.89%、5.64%、6.42%、7.40%、9.91%、12.85%、14.56%、16.28%和18.89%.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國債負擔率比較低,似乎可以說明國債規模還不夠大。事實上,我國舉債的歷史比較短,不能夠將我國的國債余額與西方發達國家國債余額作簡單的比較,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債余額是經歷上百年時間積累形成的。從上面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國債負擔率增長較快,2002年國債負擔率是1994年的3.86倍,1994年到2002年間國債負擔率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8%,大大超過了財政收入的增長率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如果長此以往,我國財政將會不堪重負,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二、國債規模風險防範對策
我國國債依存度和國債償還率已經遠遠超出國際安全警戒線,而且國債負擔率增長很快,表明我國國債規模已經偏大,面臨著較大的國債規模風險。為此,採取相關措施,控制和防範國債規模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合理界定國債使用方向,加強對國債資金使用的監督
首先,國債資金應優先投向那些瓶頸性產業和部分生產建設性項目,以彌補國家建設資金的短缺,避免重復建設。國債資金應支持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支持國有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產業升級,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引導銀行、企業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領域投資。在每個投資項目中,應確保國債資金的投入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從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大政府的償債能力,實現國債規模的均衡發展及自身良性循環。其次,要堅決杜絕半拉子工程,對於已經開工的國債項目建設,嚴把工程質量關,嚴禁擠占挪用國債資金,確保國債投資的高效率。針對目前我國國債一些投資項目效率差的情況,需要在資金使用方面加強管理。這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項目管理制度,明確資金使用者的使用責任,保證項目的質量。
(二)加快財政改革的速度,降低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但我國的財政收入仍然較低,處在世界較低水平。財政收入低制約了國債償還能力,使得國債規模風險比較突出。要降低衡量國債規模風險的兩大指標———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此,必須加快財政改革的速度。首先,必須完善流轉稅制度,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管,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在稅收結構中的比重,努力擴大關稅在籌集財政收入中的作用,大力壓縮無稅區和低稅區。其次,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費改稅」,逐步將預算外和體制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將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和收費納入稅收管理。再次,要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減少稅收流失,嚴厲打擊偷稅、漏稅、逃稅行為。
(三)加強國債期限結構管理,優化國債償還期限結構
國債總額不且淮緯デ宓模�哉��普�緯勺鈧苯友沽Φ氖敲磕甑幕貢靖斷⒍睿�灰���磕甓寄芄患岢終�5幕貢靖斷ⅲ�塗梢栽叢床歡系亟枵�R虼耍�俠淼匕才毆��鈉諳藿峁梗�溝霉��貢靖斷⒃諛甓燃渚�確植跡�苊獬魷旨�諧セ鼓甓齲�梢源蟠蠡�夤��墓婺7縵鍘N夜���蠖轡?到5年的中期國債,10年以上的國債品種相當稀少,國債期限結構缺乏均衡合理分布。這樣的期限結構使還本付息過於集中,容易出現償債高峰,也不利於國債資金的長期有效使用和合理安排,使國債調節經濟的功能難以發揮。同時也難以滿足投資者對金融資產期限多樣化的要求,影響國債的籌資。所以,我國應增加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的發行,改變目前單調的期限結構。在發行國債時要考慮國債所形成的償還期限結構,實現國債期限結構的多樣化和均衡化,使國債每年還本付息額與財政收入規律相符合。
(四)促進國債市場化,提高國債流動性
國債的可持續性發行規模與國債市場的發育程度有關。發達國家的國債市場發育程度高、流通性強、容易變現,從而國債發行空間較大。反觀我國國債市場,其正在培育的過程中,相對比較封閉,流動性差,使得國債發行空間狹小。因此,建立一個適合規范的、流動性高的國債市場,將有利於實現國債籌資、融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解國債的規模風險。為此,應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完善國債的發行制度。大力發展國債拍賣這一發行方式,以降低國債發行成本,提高國債發行透明度,加快國債發行市場化進程。建立國債的滾動發行,提高可流通國債的比例,以利於中央銀行實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提高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其次,將分割的債券市場連通起來。目前,我國可流通債券市場分為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在兩種市場間債券和資金不能自由流動,降低了國債的流動性。而且兩個市場的收益率也不盡相同,不利於形成以國債收益率為基準的市場利率體系,不利於傳達貨幣政策的意圖。所以,使資金和國債在各個債券市場間可以互相流通的要求顯得很迫切。可以考慮有步驟地允許信用社、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市場。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國債清算系統和託管系統,以提高市場運作效率。
⑥ 國債期貨的我國國債期貨現狀
面額:100萬元;
票面利率:為3%的5年期名義標准國債為合約標的;
合約月份:最近的三個季月(3、6、9、12季月循環);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2%;
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2%;
最小變動價位為0.0002個點;
交易手續費為5元/手;
交割方式:實物交割;
可交割債券為在最後交割日剩餘期限4至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國債;
合約代碼:TF 當前,我國債券規模不斷擴大,2012年全年發行國債約1.39萬億元,2012年末國債余額約7.42萬億元,居亞洲第二位、世界第六位,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3%。
截止2013年3月31日,國債模擬期貨交易共運行276個交易日,按單邊統計,累計成交量約1185萬手,日均成交量約為4.3萬手,累計成交額約10.82萬億元,日均持倉量約8萬手。
順利完成了TF1203、TF1206、TF1209、TF12012、TF1303合約模擬交割。滾動交割業務流程已在國債期貨模擬TF1209、TF12012、TF1303、TF1306合約上順利實現。
⑦ 我國現今有多少國債
保持我國國債規模的可持續性,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逐步調整國債數量和品種期限結構,同時量化和控制其它政府債務,才能真正發揮國債政策的宏觀經濟調節作用。一、我國國債規模現狀(一)我國國債規模的演變我國國債規模的演變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一1958年。為了籌集國家建設資金,發展國民經濟,我國在這一階段發行了幾億元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和經濟建設公債,發行規模不大,每年的國債發行額在當年GDP中比重不到1%.第二階段:1958—1980年。我國堅持財政平衡的思想,沒有發行國債,大多數年份預算保持平衡,即便有赤字,規模也很小,主要靠向中央銀行透支解決。第三階段:1981年一1993年。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籌集經濟建設資金,我國於1981年恢復國債的發行。但國債發行額較小,這一階段年平均發行量為198億元,累計發行量為2106億元,國債增幅比較平穩。第四階段:1994年一1997年。由於國家預算體制改革,不再允許財政向中央銀行透支解決赤字而改為發行國債,加之過於集中的還本付息,國債發行量呈現較大增幅。1994年國債發行量突破1000億元,1995年以後,每年發行量均比上年增長30%以上,遠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長速度。第五階段:1998年至今。為拉動內需和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為了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投資,國債發行量陡升,導致1998年國債發行額高達3310.93億元,比上年增長了33.7%.此後國債年發行量就一直節節攀升。2003年國債發行總量達到6355億元,創下國債發行總量的新高。(二)國債對經濟的促進作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5年以來,成效是顯著的。1998年一2000年國家財政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3600億元,共安排國債項目6620個,投資總規模2.4萬億元,到2000年底累計完成投資1.5萬多億元。1998年到2002年國債投資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5%、2.0%、1.7%、1.8%、1.8%.如果沒有國債投資的支持,我國不會在世界經濟普遍下滑的情況下還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國債貢獻率是從動態上衡量國債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的一個指標,它以國債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來表示。為了使數據更精確,可以根據GDP和國債發行額的數據,建立一元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分析。L GDP和L DEBT分別表示對GDP和國債發行額取對數,利用Eviews軟體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為:L GDP=6.22+0.63×L DEBT R2=O.97 t檢驗值:(24.5)(18.5)變數統計顯著,F統計值為342.8,基本通過檢驗。GDP與國債發行額之間成正比,且國債發行對GDP的彈性為0.63,可見國債對國民經濟增長有很大正面作用。二、我國國債規模指標分析決定或影響一個國家國債規模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每個國家的經濟體制、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各種經濟條件和狀況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其他國家或組織的國債規模指標來衡量我國國債規模。從我國的具體實際來看,我國國債規模的相關指標主要包括:國債發行額、國債余額、國債還本付息額、全國和中央的財政支出、全國和中央的財政收入、GDP、居民儲蓄額。下面將衡量我國國債規模的指標分為兩方面:應債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為配合下文的分析,表1給出了自1990年來我國國債規模相關因素的統計與衡量國債規模的各項指標值。(一)應債能力指標1.國債負擔率(國債余額/當年GDP)。它反映了全社會宏觀資源的利用效率,類似於企業的負債杠桿。從我國負擔率走勢上看,基本上是小幅慢升,在1998年前平均幅度是52以下,1998年由於國債發行的大幅增加,這一指標上升到10%,此後一直保持了較高的水平,2000年為14.54%,2002年接近20%.但由於我國國債余額增長率基數小,一直大於GDP增長率。而美國1970年代初國債負擔率在33%左右,到1990年代末上升到66%,之後有所下降;日本1970年代初國債負擔率只有5%,1980年代的10年中迅速上升到67%,1990年代末超過100%;德國1970年代初國債負擔率也只有5%,1980年代上升到40%左右,1990年代末上升到60%,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國國債負擔率處於較低的水平之上。同時,與西方發達國家規定的不超過45%,以及歐洲貨幣聯盟簽定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以下簡稱《馬約》)規定60%的比率相比,我國的這一指標顯著偏低。從這方面看,承受能力還具有較大的彈性空間。2.國債借債率(國債發行額/當年GDP)。它反映了當年GDP增量對當年國債增量的利用程度。從表1中看出我國該指標走勢一直平穩盤升,最高不過2002年的5.79%,與國際公認的50%警戒線相距甚遠。如果僅以這個指標為依據來判斷,則我國國債發行還有相當的空間。3.居民應債能力(國債發行額/當年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從債權債務關系看,政府是凈債務主體,居民是凈債權主體。因此,國民經濟的應債能力最終主要落實到居民的應債能力上。從表1可以看出,盡管近年來我國國債發行規模增長很快,國債發行額與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比率逐步提高,但由於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也在快速增長,所以國債發行額占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的比率仍較低,居民購買國債的應債能力仍有較大潛力。(二)償債能力指標1.國債依存度(國債發行額/當年財政支出)。它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國債依存度有兩種:一種是國債發行額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即國家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另一種是國債發行額佔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即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前者《馬約》中規定的標准為20%,而我國國家財政的債務依存度自1994年開始就已連續超過20%,近年來已達到30%.日本政府即使在財政最困難時期,國債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只有37.5%.在我國,由於國債是由中央財政發行、掌握和使用,因此分析中央財政的依存度更具現實意義。由表1,我們可清晰地看到,自1990年來我國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一直在攀升。1996年以後連年超過50%.1998年甚至達到了67.68%.2002年即使有所回落,也依然達到42%.總之,自1990年來我國中央財政的國債依存度一直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25%.顯然,我國這一指標顯著偏高。2.國債償債率(國債還本付息額/當年財政收入)。它表明當年的財政收入中必須拿出多少份額用於國債還本付息,該項指標越高,說明償債能力越弱。由表1可明顯看出我國國債償債率已遠遠超過《馬約》中規定的10%的警戒線。1994—1998年我國國債償債率急增,至1998年的最高水平為23.82%,表明國債處於還本付息高峰期,已進入了不斷攀升的「發新債還舊債」的惡性循環時期。我們不能忽略各國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差異。以2001年為例,我國2001年預算內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僅為16.52左右,而西方國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一般為30%—40%.如果考慮我國的財政集中度,我們在評價國債償債率時,就不能簡單地拿10%警戒線來作為我國的標准。因此,根據我國目前國情,將國債償債率上限修正為20Z.但即使這樣,我國近幾年的國債償債率仍然高於警戒線。我國近些年由於國債規模的膨脹,加上新發國債期限較短,還本付息的支出負擔日益沉重,償債壓力會進一步擴大。此外,我國的國債期限結構不甚合理,國債償還期過於集中在「九五」後期和「十五」時期,我國今後一段時間還要面臨償債高峰的問題。在我國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困難不能得到根本扭轉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發新債來還舊債,後果是國債規模越來越大,極大地加劇了國債的規模風險。從上述的指標看,我國國債規模從應債能力角度,還具有一定的發債空間;但從償債能力角度,則具有不容忽視的風險。三、結束語以上只是從應債能力與償債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我國國債的規模。事實上,影響我國國債規模的因素還有很多,並且難以量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國家綜合負債。國家綜合負債是指國債規模加上各種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2.國債期限、品種結構。在國債期限上,我國現在大多是3、5年的中期國債,缺乏1年以內短期和5年以上長期國債,期限單一,平均期限偏短,償債高峰周期短;在品種結構上,國債品種結構設計不合理,我國20多年來不可流通的憑證式國債佔主導地位,滿足不了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品種的不足同樣制約著國債規模的發行空間擴展。3.中央銀行對國債的需求。就貨幣政策而言,央行在國債市場上的公開市場業務,是調節貨幣供給量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中央銀行為便於公開市場操作則更關注國債的高流動性,希望多發行短期國債,並要求國債達到一定的規模,不能僅以財政赤字的消除為限。因此,在國債規模控制中,既要考慮財政原則,也要考慮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規模和期限結構。4.國債資金運用的效果。由於我國缺乏對資金使用效益的監管制度,加上地方政府對資金的爭奪,項目缺乏可行性研究等,使得國債的利用效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另外,我國國債還屬於籌資型國債,國債資金用於建設性支出的比例還比較低,形成「赤字債務化,債務消費化」的傾向,這勢必影響國債的實際規模。
⑧ 試對我國財政收入狀況進行分析。
我國財政收入狀況進行分析。
一、財政赤字規模的決定因素
人們對財政赤字的擔心和恐懼主要是因為害怕財政赤字會引起通貨膨脹,有人甚至把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等同起來。其實,財政赤字只有在赤字融資手段運用的時空不當(導致經濟體系中需求過度膨脹),財政赤字的規模超出實際需要(導致貨幣供給量過剩)時,才會最終引致通貨膨脹。
要保證財政赤字在不發生價格的通貨膨脹性上漲的情況下,促進資本形成,加速經濟增長,其安全界限的確定必須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社會經濟因素,二是資金來源因素。
(一)財政赤字規模的社會經濟制約因素
1.經濟增長率的提高程度。如果經濟持續增長率比較高,即使政府施以較大規模的財政赤字用於發展經濟,對國民經濟也沒有危害,或危害很小。這是因為本國經濟的吸納能力隨著國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應加強,價格水平不會出現明顯上漲。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Frieman,1971)所言,在實際產出增長的經濟中,實際國民收入的增加會引起貨幣需求的相應提高。由於貨幣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貨膨脹越低,因此,增長的經濟中的通貨膨脹率相對較低。但是,如果經濟增長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對國民經濟也有可能造成危害。
2.貨幣化部門的增加程度。在商品貨幣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一個國家當中的非貨幣化部門將不斷地轉化為貨幣化部門,這一進程就是這里所說的貨幣化。貨幣化進程有兩個明顯的作用:(1)引起人們持有貨幣的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資產動機)的增強,從而引起相應形式的現金余額增長;(2)對實物工資、租金、利息、稅收或其他對消費者支付的替代,顯然會使貨幣交易余額增長,貨幣儲蓄對實物儲蓄的替代也將引起現金余額的增加。雖然由貨幣化進程本身引起的貨幣需求的凈增量比由已經貨幣化部門經濟活動水平提高而引起的貨幣需求要小得多,但是,它畢竟為由赤字引致的「額外貨幣供給」減輕了通貨膨脹壓力。因此,由貨幣化進程引起的額外貨幣需求量,就是政府在確定財政赤字規模時所要考慮的指標之一。
3.國民經濟各部門能力的未利用程度。政府以赤字為經濟發展融資是否產生通貨膨脹壓力,在產出方面,首先要看經濟中是否有未加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現成資源存在,包括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如果在國民經濟中,特別是農業和工業部門存在著大量的未利用或利用不足的資源和能力,那麼,預算赤字可能會使閑置的資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本國的生產水平,而不會對價格水平產生上抬的壓力。
4.赤字支出的投資項目性質。一般而言,只有在更多的貨幣與更少的產品交易時,赤字融資才會引致通貨膨脹壓力。因此,通過預算赤字籌集的資金,如果用於周期短、見效快的建設項目上,就不大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壓力。其最簡單明了的理由是,生產的增加或多或少地抵消了公眾持有貨幣購買力增加的影響。
5.國際貿易的逆差程度。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是逆差,那麼,該國的赤字財政就可能是非通貨膨脹性的。這是因為:(1)一般而言,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表示該國的貨幣供給量將趨於降低,而赤字財政則表示貨幣供給量將趨於增加。貨幣供給量的增減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價格水平不會明顯提高。(2)大量進口外國商品和勞務,並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給國內市場,從而吸納家庭部門超額的貨幣收入,緩解供求緊張狀況。(3)把有些資源從出口產業部門轉移到為國內市場供應商品和勞務的產業部門來增加國內商品和勞務(例如,土地可以從生產出口原材料轉向生產國內消費的食品),減少出口的機會,增加國內的商品和勞務的供給。由此可見,在不造成通貨膨脹的前提下,赤字財政促進經濟增長是以國際收支惡化為代價的。
6.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一般來說,財政赤字只要出現,就有可能產生通貨膨脹壓力。重要的問題是:政府有無適當而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廉潔高效的管理機構來防止以致消除赤字財政塑成的通貨膨脹壓力。政府的這種管理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舉債能力與征稅能力。作為促進資本形成的一種工具,赤字融資在導致公眾的額外收入增加時,政府如果有能力通過舉債和征稅等手段把這種額外收入的絕大部分籌集上來,那麼赤字財政的實施將是成功的(Lewis,1955)。(2)工資和價格的控制能力。政府對工資的控制應與對物價的控制同步進行。為了不使工資上漲過快,物價應首先得到嚴格的控制。一般而言,價格水平上漲,尤其是供給彈性不大的食品價格的上漲,遲早會導致增加工資的要求。在必要時,還必須對消費品的分配加以管制,甚至對有些消費品實行配給制、憑票制。
7.公眾的犧牲精神。赤字融資安全線的確定還不能忽視這樣一個因素,即廣大民眾的理解和犧牲精神。如果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通貨膨脹變得不可避免,政府部門就有責任向社會做出宣傳,求得社會各界的配合。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如果政府坦誠地告訴人民,要保證將來能持久地享有較高的生活水平,惟一的辦法就是忍受今天的低生活水平,那也許是更明智的做法。
(二)財政赤字規模的資金來源制約因素
作為一種特殊的融資手段,財政赤字的規模自然要受經濟體系當中有關因素的制約。但是,即使在各種因素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有時卻發現,某一財政年度伊始所計劃的財政赤字水平,在該財政年度終了時,要比計劃的水平低。其原因何在?原來,財政赤字的規模還要受到本國能為赤字融資的資金來源的限制。財政赤字的資金來源渠道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類,即國際資金來源和國內資金來源。
1.國際融資的限制
財政赤字的國際融資渠道至少可以劃分為四種,即國際援助、優惠貸款、商業貸款以及外債拖欠。不難看出,前兩種方式似乎更好一些,它們可以使赤字國(債務國)不負任何或少負財政負擔而使赤字得到部分彌補。所以,赤字國應盡可能地爭取這類國際融資方式。但是,一國在—定期間內可供利用的外援和優惠貸款的規模不是赤字國輕而易舉就能左右的變數,其規模主要取決於債權國。
外債拖欠雖然在一定時期內也能彌補部分財政赤字而不增加財政負擔,但是這一融資渠道無疑使赤字國(債務國)的信用掃地,將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寸步難行,只能作應急之用。商業貸款雖然比較容易得到,但它成本高風險大,如果超過一定規模,會發生外債危機。因此,利用這種融資方式的關鍵是要掌握好借款的總額度。
可見,國際融資的規模是否適當,關鍵在於商業貸款是否適度。衡量外債規模是否合理,國際上通用三個指標:(1)外債余額占當年貿易和非貿易外匯收入總額的比率即債務率不能超過100%;(2)外債余額占當年GNP的比率即負債率要小於25%;(3)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貿易和非貿易外匯收入總額的比率即償債率要小於20%。當然,一國的外債舉借規模不僅取決於該國的出口創匯能力,還與本國的經濟增長狀況有關。以往研究外債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的文獻指出(Alter,1961),在經濟增長中外債的累積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即外債余額的增長速度不得高於GDP的增長率。
2.國內融資的限制
國內融資規模可以分兩部分進行討論:一是國債融資的規模;二是貨幣融資的規模。
衡量國債規模是否合理,一般用四個指標:(1)國債余額佔GDP的比率即國債負擔率,歐盟各國簽訂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要求各國的國債負擔率不得超過60%,這是衡量整個國民經濟承受能力的指標;(2)當年國債發行額占居民儲蓄余額的比率,這是衡量居民應債能力的指標;(3)當年還本付息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收入的比率,這是衡量政府償債能力的指標;(4)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率,這是衡量國債依存度的指標。
倘若政府向中央銀行借債,赤字融資就非常容易,但這種融資方式的危險性也最大。因為這種融資方式會直接導致貨幣擴張,若貨幣擴張提高一般價格水平,就會降低貨幣單位的實際價值。這種實際價值的減少可以看成是對貨幣持有者的課稅,即所謂的通貨膨脹稅。(1)當一國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如果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其他一些融資來源就將被迫減少。例如,該國得到外國商業貸款和在國內出售債券將更加困難。(2)通貨膨脹有可能降低政府的稅收收入和出售公共服務的收入(Tanzi and Blejer,1982)。(3)即使通貨膨脹不影響其他融資來源,較高的中央銀行融資的比率所增加的實際收入也只能達到一定的通貨膨脹率水平。超過了那個比率,通貨膨脹再高也只是降低實際稅收收入,因為構成通貨膨脹稅稅基的實際余額相對於其通貨膨脹前的水平有所降低。
二、我國的財政赤字成為低通脹的發展手段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改革開放20年,幾乎伴隨20年的財政赤字,這種持續的財政赤字為什麼沒有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如何評價赤字在中國長期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作用?
(一)我國的財政赤字已成為一種發展手段
回顧我國20年來的經濟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財政赤字有效地動員了社會資源,積累了龐大的社會資本,支持了國有企業的制度變革,促進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國財政赤字的這種發展作用主要體現在三種效應上,即增長效應、改革效應和拉動效應。
1.財政赤字的增長效應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財政政策的貢獻非常突出。鑒於到目前為止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稅收制度因個人所得稅比重微乎其微而缺乏彈性,因此,財政政策中的自動穩定政策效果不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相機抉擇政策措施主要是減稅和增加支出(結果必然是財政赤字),但這些措施不僅是出於短期調整不景氣、穩定經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長期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來使用的。史永東(1999)曾利用我們修正後的漢森模型,就中國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行了經驗研究,結論是過去實施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
我們對史永東的計算結果作了修正,至少可以得到兩點結論。(1)1981—1996年,實施財政赤字的政策總體上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1.3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3%,而其中的相機抉擇政策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2.36個百分點,貢獻率達23%。特別是1990—1996年,這種財政政策總體上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2.01個百分點,貢獻率近20%,而其中的相機抉擇政策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3.8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37%。(2)在16年經濟轉型過程中,前9年的財政政策效果遠不如後7年的財政政策效果。這說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的宏觀經濟管理能力加強,運用財政政策的技巧日臻成熟,技能大大提高了。
2.財政赤字的改革效應
中國的財政赤字極大地支持了經濟改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改革,二是價格改革。
首先,財政赤字支持了企業改革。(1)減稅讓利。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從微觀經營機制的改造人手,實行了「簡政放權、減稅讓利」政策,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為中國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統收統支」政策,到1983年開始的「利改稅」,再到1994年的全面稅制改革,政府對國有企業利潤的分配比例,從100%下降到55%,再降到33%。這些改革措施,在為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巨大財力支持的同時,也相應地減少了政府的財力。而在有關支出並沒有同步縮小的情況下,財政赤字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2)企業虧損補貼。為了使關繫到國計民生企業的生存,為了減輕失業壓力,政府對國有企業虧損特別是政策性虧損給予補貼。近20年來我國企業虧損補貼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情況:1985年高達25.3%,1986—1990年為18.9%,1991—1995年為9.2%,1996—1998年為4.0%。從財政自身運行的結果來看,減收與增支沒有區別,都會使已有的財政赤字加大。
其次,財政赤字支持了價格改革。中國在「利用雙軌、走出雙軌」,逐漸從計劃價格走向市場價格的改革進程中,為了保證價格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價格改革的關鍵10年(1981—1990年),財政的價格補貼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達13.1%。
3.財政赤字的拉動效應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的財政赤字不僅不具有排擠效應,反而可能有拉動效應。從排擠效應理論來看,財政赤字對民間部門(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的排擠效應是通過利率機制實現的,即赤字支出推動利率上揚,抑制了民間部門的投資支出。但是,我們認為,由於我國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使得利率水平對財政赤字的反應靈敏度很小,公債利率對銀行利率沒有推動作用,因此,財政赤字不會通過影響利率水平而排擠民間部門投資支出。即使利率與財政赤字之間存在著一定關系,但目前經濟運行中的民間部門投資對利率變化缺乏彈性。很多經驗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私人投資對利率反應不靈敏的現象(Rama,1993)。
不僅如此,中國的財政赤字還可能具有拉動效應。學術界認為,拉動效應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財政支出的生產性、投資函數的形式以及資產的替代性。(1)格魯斯曼和盧卡斯(Grossman and Lu—cas,1974)在分析生產性財政支出對價格水平的影響時指出,倘若財政支出具有生產性,赤字支出就具有拉動效應。中國在1981—1995年間,財政支出中經濟建設費平均占近一半,即48.7%(國家統計局,1998),財政支出具有很強的生產性。況且,絕大部分赤字支出一般都用於為民間部門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基礎設施的投資。(2)巴羅和格魯斯曼(Barro and Grossman,1976)認為,如果投資函數的形式為I(r,Y)(其中,I為投資,r為利率,Y為國民收入),利率上揚雖然會使投資減少,但國民收入增加卻使投資增加,投資最終是增是減,需要考慮這兩種相對力量的大小。具體到我國的情況,如前所述,民間投資對利率缺乏彈性,而經濟又是長期持續增長,故赤字支出通過國民收入增加而產生拉動效應。(3)在人們現有的財富主要由貨幣、公債和股票構成的情況下,如果股票相對於公債的風險越大,以公債融資的赤字支出就會產生拉動效應。在我國目前股票市場尚不完善,投資者尚不成熟的情況下,人們普遍認為股票的風險大於公債,這也是理論上早已證明了的。
(二)我國的財政赤字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
按照中國現行統計方法,(1)1979—1997年,財政赤字比率年均0.88%,同期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7.47%,如果算上1998年,這兩個指標分別為0.89%和6.97%;(2)1985—1998年間,財政赤字比率年均0.84%,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3%;(3)如果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財政赤字比率年均2.03%,同期消費價格指數為11.43%。可見,無論以哪種口徑計算,最終結果都表明,盡管我國的財政赤字連年不斷,但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
我國的連年財政赤字為什麼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需要根據赤字規模決定因素及其相關理論、積極的調整措施進行解釋。
1.有利的社會經濟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中國20年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 9.8%(國家統計局,1999)。這種持續的實際經濟增長大大減輕了財政赤字造成的通貨膨脹壓力。況且,近20年來,國際學術界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點,即只要實際產出增長率大於實際利率(我國的情況正是如此),長期赤字就是可行的(Feldstein,1976;Hamilton and Flavin,1986)。(2)在轉軌過程中,財政赤字動員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閑置資源和能力,再加上貨幣化進程加快,既提高了產出水平,又增加了貨幣需求,而沒有通貨膨脹效應。(3)政府的管理能力,特別是工資和價格的控制能力很強。(4)我國民眾對政府非常信任,而且具有犧牲精神。經驗研究表明,在一個其儲蓄者對政府的償債能力有信心的國家,很容易容納較大的預算赤字(Congdon,1985,1987)。
2.大規模的財政補貼對於平抑物價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把財政補貼作為保證經濟改革和社會穩定的積極手段,形成了以價格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為主,以財政貼息、稅前還貸、稅收支出、房租補貼等為輔的多種形式的財政補貼體系。就價格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而言,1986—1997年間,這兩項補貼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率年均17.3%(國家統計局,1998),無疑是財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人們對這種「規模大、范圍廣、渠道多」的財政補貼如何評價(陳共,1998),正是這種財政赤字的成因,不僅支持了價格制度和企業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直接緩解了物價上漲壓力。
3.及時而迅速的財政政策調整保持了宏觀經濟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於1988—1989年出現經濟過熱現象,這兩年的平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高達18.2%和 18.4%。中央政府從1990年開始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比率從1989年的0.94%降至0.8%,降低了近15%。再加上貨幣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使1990—1992年的經濟運行迅速恢復正常,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降至3.5%和4.3%的低水平。1993—1995年出現了第二次經濟過熱現象,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高達16.6%和18.6%。為此中國實施了「軟著陸」戰略,財政赤字比率從這三年平均的 1%降至0.78%,降低了近29%,1996—1997年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可見,及時而迅速的政策措施調整是避免財政赤字引起持續通貨膨脹的有力保證。
三、如何正確認識我國財政赤字規模
首先應當說明兩點:第一,無論在哪個國家,財政赤字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棘手的政治問題,是經濟與政治的接合點(重森曉,1988)。只要一定時期內的財政赤字規模(以及由此導致的公債規模)促進了經濟增長,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並且沒有引起政治危機,那麼,這種赤字規模就可以說是適度的。第二,只有全面考慮一國自身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階段、社會文化傳統等種種復雜因素,選擇科學的方法,才能真正確定合理的財政赤字規模。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公認的科學方法。因此,財政赤字規模的國際比較不失為判斷一國赤字規模是否適度的一種可行方法。
(一)赤字規模
1.赤字比率。1991—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和英國),赤字比率比較高,平均為3.8%;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包括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赤字比率平均為6%;我國的赤字比率為2%。比較來看,我國的赤字比率低於工業化國家,雖然比發展中國家赤字比率比較高的國家也低很多,但高於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這表明,我國的赤字比率比較適中。
然而,如果與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包括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同期情況相比,我們就面臨解釋困境。這些國家在同期不僅沒有赤字,反而有1.2%的財政盈餘比率。其實,這正是這些國家剛剛完成工業化的成果。如果作比較的話,也許同它們在工業化進程中的赤字比率進行比較更為適當。1968—1986年(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時期),這些國家的赤字比率平均為3.2%,大大高於我國目前的赤字比率。
2.赤字依存度。1990—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赤字依存度平均為11%,比80年代中後期(7%)提高了57%;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平均為23%,比80年代中後期(30%)下降了23%;我國的赤字依存度接近23%。比較來看,我國的赤字依存度顯然大大高於工業化國家,也高於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的依存度(17%),與發展中國家赤字依存度比較高的國家不相上下。這表明,我國的財政支出中赤字支出所佔份額較大,財政狀況不佳。
(二)內債規模
1.國債負擔率。1991—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國債負擔率平均為30%,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國債負擔率平均為34%,就是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1968—1990年為18%, 1991—1995年為15%)也大大高於我國的國債負擔率5.5%。這表明,我國的國債負擔率與《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要求歐盟各國不得超過60%的標准相距還很遠,國債規模還有很大的拓展餘地(龔仰樹,199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國的國債負擔率雖然比其他國家低,但它們的高國債負擔率是債務余額滾動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結果。倘若我國國債的發行規模按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再過三五十年,國債負擔率也會很高。第二,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的國債余額增長率已經大大高於實際GDP增長率,甚至比名義GDP增長率高。這表明,我國在非經濟衰退的正常經濟運行時期,要注意控制國債的發行規模。
2.國債依存度。1991—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國債依存度平均為10%,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平均為25%,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1968—1990年)為9%,都遠遠低於我國的國債依存度53%。這再次表明,我國中央政府財政支出過多地依賴債務收入,財政處於脆弱狀態。
(三)外債規模
1990—1997年,我國外債的負債率、償債率和債務率平均分別為14.9%、8%和80.7%,各指標均低於國際公認的安全線20%、25%和100%。再從外債余額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對比關系來看,1991—1998年我國外債余額增長率平均為13.7%,名義GDP增長率平均為20.4%,這說明,外債余額增長速度沒有超出經濟發展需要和承受能力。若從實際GDP增長率平均為10.8%來看,外債余額增長速度稍快了些。總之,可以得出結論:我國目前的外債規模不會造成債務危機。
(四)綜合分析
我國的赤字比率比較低,而赤字依存度比較高;國債負擔率比較低,而國債依存度卻很高,這種現象說明:第一,中央政府財政支出佔GDP的比率相對較低,或者說,中央財政動員的社會資源相對要少;二是財政狀況本身不佳,但赤字對經濟的影響還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從中,我們是否能夠得出這樣一種政策選擇:政府目前擔心的並不一定是赤字會給經濟造成多麼嚴重的不良後果,而是應當採取主動的財政調整措施,改善財政狀況。
改善財政狀況的措施主要有三:第一,擴大中央財政支出,提高中央財政支出佔GDP比率;第二,在中央財政支出佔GDP比率不變或有所提高的情況下,增加赤字融資渠道之外的融資來源,即增加稅收收入;第三,壓縮財政赤字。可是,在這三種途徑當中,前兩種途徑都意味著要增加稅收收入,而在短期內要使稅收收入大幅度提高是很難的。因而,倘若政治經濟形勢需要,政府也打算改善財政狀況,那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壓縮赤字。但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擺在決策者面前的是一種兩難選擇:要改善財政狀況,就得使1998年以來的經濟不景氣狀況延長存在,下崗職工增多,已下崗的人再忍受更長時期的無工作痛苦;而要盡快走出經濟低谷,刺激經濟增長,可能就需要以中央財政狀況的惡化為代價。
綜上分析,第一,無論是從赤字比率還是從國債負擔率來看,無論是從經濟發展階段的需要還是從中央政府的經濟職能來看,我國目前的赤字規模是比較適度的,不會引起經濟混亂,反而從長期來看還能加快工業化進程。第二,鑒於我國目前財政收入體系狀況和財政體制特別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事權、財權(收支)劃分現狀的局限性,無論是從赤字依存度還是從國債依存度來看,無論是從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還是從中央財政狀況來看,中央財政收支規模過小,以至規模不大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也幾乎將中央財政推向崩潰邊緣。
因此,我們的總體結論是:目前的財政赤字規模並不可怕,需要關注的可能是財政狀況的惡化趨勢;而當前是否要竭盡全力改善財政狀況,最終取決於決策者是更關心財政狀況,還是更關心國民經濟運行狀況。
⑨ 如何完善我國的國債市場
第一,擴大市場交易主體,提高國債交易活躍程度。1998年10月人民銀行批准保險公司入市;1999年初325家城鄉信用社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1999年9月部分證券公司和全部的證券投資基金開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交易;2000年9月人民銀行再度批准財務公司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至此,代表中國批發債券市場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其組織成員達到了693家金融機構,基本覆蓋了我國的金融體系。但是,目前的投資者數量還很少,一般的非金融企業無法進入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
第二,對國債的發行進行長期規劃。現在財政部國債發行是按年度發行額管理的,這是制約短期國債發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國債發行如果實行額度管理,在長期內統一規劃國債的品種與數量,將有利於國債期限結構的改善,改變目前偏重於中期國債,長期和短期國債不足甚至空缺的狀況。
第三,發展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債券投資基金。由於債券投資基金具有專業投資和規模經濟的優勢,它們的投資風格更加穩健,有利於國債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但我國目前仍十分缺乏專業的債券投資基金。在發展機構投資者的同時,建立債券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雙向報價,有利於發現市場價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第四,進一步完善市場法規,加強市場監管。隨著國債市場的快速發展,債券市場的風險防範問題也應該提上議事日程,為防範突然發生的意外事件沖擊國債市場,必須完善法規,加強監管,穩步推進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
第五,提高國債發行計劃透明度。提高國債發行計劃的透明度可以使投資者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行為,也能避免國債發行市場上對個人投資者的不公平行為。從2000年開始,我國已經做到了按季公布國債發行計劃。今後需要繼續加以完善,為市場有序、平穩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