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債的走勢,與1929年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國債的走勢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為對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閱部隊,在薩拉熱窩遇刺。
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俄國根據有關條約,為支持塞爾維亞,於7月30日宣布軍事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大戰由此全面展開。
在歐洲大陸首先點燃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其中歐洲戰場是主要戰場,由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巴爾干戰場以及義大利戰場組成。參戰國還進行了多次海戰,並把空軍第一次用於實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按戰爭進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914年,雙方速決戰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大戰爆發後,德軍擔任主攻的部隊和擔任牽制任務的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21-25日,德軍同法軍和英國遠征軍在法國東北邊境進行多次交戰,即「1914年邊境之戰」。德軍突破法軍防禦,向法心臟地區進軍。9月,法軍組織了反擊德軍的「馬恩河戰役」,迫使貿然南進的德軍撤退,瓦解了德軍的速決戰略。至此,西線大部地段的軍事行動開始形成陣地戰。
但9—10月,在法國北部地區,德軍和英法聯軍相互迂迴對方翼側而實施連續機動作戰。在東線,東普魯士德軍挫敗了俄國優勢兵力進攻,迫使俄軍退守涅曼河和鮑勃爾河一帶。但俄軍在加里西亞打敗了奧匈帝國的軍隊。德國為援助奧匈,對俄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德軍失利。德國對東線戰爭規模的擴大使其陷入了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境地。日本在遠東地區趁火打劫,於1914年8月宣布對德宣戰,乘機奪取德國在華利益,出現了遠東戰場。土耳其於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國作戰,在近東開辟了新戰場。戰局更趨復雜。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爭奪也非常激烈。在這一階段,英德海軍的海上軍事行動,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兩次黑爾戈蘭海戰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雙方圍繞著封鎖與反封鎖,進行了一系列規模不等的海上戰役。
1915年,戰爭重心轉到東線,東部戰場進入了對峙狀態戰爭使雙方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軍隊的後備兵員和後勤補給發生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的總動員。英法在西線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以便養精蓄銳,恢復元氣。為了減輕德軍對西線的壓力,它們要求俄國在東線加緊進攻。德國改變了戰略方針,在穩定西線戰局的情況下,集中兵力進攻俄國,企圖一舉擊垮俄國,爾後打敗英法。1915年1—3月,俄軍對德奧聯軍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冬季攻勢,均遭慘敗。德國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於5月初對俄國戰線中部發動了著名的戈爾采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潰退,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企圖迫使俄國退出戰爭。同年5月,原同盟國成員義大利轉而對奧匈帝國宣戰,在奧匈東南部開辟了新戰區。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同年10月,保加利亞參加同盟國作戰,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佔領了塞爾維亞。
這一年,西線戰局相對平靜。英法聯軍利用德軍兵力東調之機,發起了幾次規模不大的進攻戰役,企圖牽制德軍,減輕俄國戰線的壓力。德軍也發動過數次局部反擊。其中在4—5月的伊珀爾戰役中,德軍首次大量使用毒氣。
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轉到西線,協約國逐步取得戰略主動權。
1916年,德國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爭打敗法國。
從2月21日起,德法展開了歷時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由於兵力不足,德軍猛攻不克,傷亡慘重,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與此同時,英法聯軍為了減輕凡爾登所受的壓力,對索姆河上德軍堅固防線發動猛烈進攻,史稱「索姆河戰役」。
此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戰。
東線俄軍按照協約國協調一致進攻的戰略方針,為策應西線英法聯軍作戰,對德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突破了奧匈軍隊的防線。此間,意軍也對奧匈軍隊進行了數次規模不等的進攻戰役。同年8月,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作戰。1916年的海上戰場,5月31日—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
1917年,德國轉入全面防禦,俄國爆發革命,美國參戰。
經過兩年半戰爭,德國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協約國方面卻增強了實力,戰場形勢越來越不利於德國。德軍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寄希望於海上開展「無限制潛艇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在戰爭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的美國借口德國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和德國密電墨西哥企圖結成德墨反美聯盟,於1917年4月對德宣戰,成了協約國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參戰者。同時也使美得以參與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線的主要戰役是4—5月法軍對德軍發動的「尼維爾攻勢」戰役。由於德軍預有準備,法軍的進攻遭到慘敗,並引起法軍大規模騷亂。為配合法軍作戰,英軍也單獨發動了數次有限進攻,均未取得重大進展。東部戰線,該年9月,德軍發起里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國主義大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機。1918年,德國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在美軍主力到達法國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則決定在西線固守陣地,待美軍主力到達後發動總攻。為實現統一指揮,法國將軍福煦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軍事統帥。7—9月,英法軍發動局部進攻,取得進展。9月,美國遠征軍在總司令潘興率領下,發動了聖米耶爾戰役。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動總攻。在協約國軍步步緊逼下,德國的興登堡防線全面崩潰。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奧匈投降。11月初,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各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4218萬人,損失2210萬人,其中死亡515萬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80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美元。
B. 美國在一戰前為什麼是債務國在二戰前呢
說到美國的債務,其實從其立國之初就有國債。二戰前是債務國。
當時是因為美國的獨立戰爭和通過邦聯宣言,美國1791年1月1日募得國債7546萬美元。其後的45年間,美國的國債不斷增長,直到傑克遜總統任內的1835年1月8日曾短暫的縮減至零,但其後很快又增長至數百萬美元。
美國國債第一次急劇增長的主因是南北戰爭(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1860年美國的債務額為6500萬美元,到了1863年已超過10億美元,戰爭後更增至27億美元。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人口減少,大片土地荒蕪,生產力薄弱。又適逢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人數大增,民眾情緒低落,生產力水平急速下降。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一戰的發生。一戰爆發後,為了應付巨額的軍事支出,英國(美國當時的債權國之一)不得不反向美國大量貸款,美國由此咸魚大翻身,由戰前的債務國,搖身一變稱為了債務國。
C. 一戰的美國和二戰的美國都發了戰爭財
一戰前美國經濟已經走向蕭條,戰爭爆發前證券市場成交量猛跌,不得不關閉,諸多農產品價格都暴跌。但是一戰很快為美國帶來了機遇。法國是個重要的農產品產國,糧食可以出口,但是到了1917年,法國僅能提供自己所需要小麥的40%,戰爭前前三年,歐洲牲畜存欄量少了一億頭,到戰爭結束前夕,法國失去了16.5%的牛,33%的羊和38%的豬,糖類作物的產量下降了60%。而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導致協約國為了節省更多船隻運力,縮短貨物運輸周期,只能選擇中斷東方市場的交易,撤回從澳大利亞、印度和南美運輸物資的船隻,改從北美獲得補給。美國政府1917年9月的公布的數字顯示:「粗略估計提供給歐洲的麵包糧和飼料糧達57億蒲式耳」,而且估計接下來的12個月里歐洲仍然需要從美國進口超過12億蒲式耳的糧食。同時註明美國在一戰前三年每年要向歐洲出口近5億磅的肉類產品(這個數據不包括豬肉產品),豬肉出口從戰前的每年10億磅增長為15億磅;戰前年平均向歐洲出口黃油450萬磅,乳酪375萬磅,煉乳1800萬磅,而到了戰後這一數據增長為黃油2700萬磅,乳酪6600萬磅,煉乳2.6億磅。歐洲的資料則顯示:戰時超過50%的糧食來自北美。
同時戰時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美國在1917年7月15日的報告中顯示:「玉米粉上漲115%,麵粉上漲110%,土豆110%,豬油81.5%,腌豬肉70%,豬排66%,牛後腿肉65%」,基本上1916年的糧食批發價格比1914年上漲超過100%。
以武器出口而論,按美國商業部的資料,一戰時,僅僅1914年10月份英法兩國就像美國訂購了超過160萬美元的軍國,1914年當年對歐洲出口軍火超過4000萬美元,1915年這一數據快速上升為3.3億美元,1916年上升至12.9億美元。1913年美國的出口總額為25億美元,到1916年達到55億美元,工業生產值在1914年為249.2億美元,到了1916年達到639.71億美元。到後來協約國方面無力再支付美國的貨款,只能通過對美國借款來購買美國的武器和物資,1914年美國向法國政府貸款1億美元,到了1915年超過5億美元,到了1917年,這一數字上升至23億美元。
美國在二戰參戰前,已經將主要武器產量大幅提升,其中飛機年產量超過4萬架,坦克年產量超過2萬輛,火炮產量超過18萬門,迫擊炮產量超過1萬門,機槍產量超過60萬挺,步槍產量超過120萬支,大型作戰艦艇年產超過80艘,商船年產超過500艘,這些數字中除了迫擊炮,都超過了當時的任何其他已經參戰的參戰國生產量,絕大部分都是出口給其它參戰國的。
由於戰爭期間很多國家貨幣貶值,美國要求以美元或者其它硬通貨進行交易,大量國家都是黃金等等支付美國的貨款,以至於到了戰爭結束後,美國黃金儲備全球儲備量三分之二以上,還通過軍艦換小島等計劃從英國手裡換取了不少島嶼,還為美元確立了霸主地位。
D. 美國在一戰前的外債數額
說到美國的債務,其實從其立國之初就有國債。當時是因為美國的獨立戰爭和通過邦聯宣言,美國1791年1月1日募得國債7546萬美元。其後的45年間,美國的國債不斷增長,直到傑克遜總統任內的1835年1月8日曾短暫的縮減至零,但其後很快又增長至數百萬美元。
美國國債第一次急劇增長的主因是南北戰爭(1861年4月12日–1865年4月9日)。1860年美國的債務額為6500萬美元,到了1863年已超過10億美元,戰爭後更增至27億美元。
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人口減少,大片土地荒蕪,生產力薄弱。又適逢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人數大增,民眾情緒低落,生產力水平急速下降。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一戰的發生。一戰爆發後,為了應付巨額的軍事支出,英國(美國當時的債權國之一)不得不反向美國大量貸款,美國由此咸魚大翻身,由戰前的債務國,搖身一變稱為了債務國
E. 美國在一戰前的歷史
一、美國的獨立
1775---1783年,美國脫離英國獨立。
二、美國領土的擴張
從獨立後一直到19世紀末,美國的領土由大西洋沿岸13個州擴展到太平洋沿岸,同時取得並不與接壤的阿拉斯加和夏威夷。
三、美國內戰(南北戰爭)
1861---1864年,美國北方的工業資產階級戰勝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主階級,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同時為美國經濟的起飛奠定了基礎。
四、進行海外擴張勢力
1、把拉美作為其後院,先後推行過「門羅主義」、「泛美主義」。
2、在對華政策上與19世紀末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表明美國在對華政策上不再追隨西方,而有了自己侵華政策。
F. 請問,美國的五大投行是怎麼樣完成最初的原始資本積累的,聽說是再一戰時就倒賣國債,是真的嗎
雷曼公司已經有158年歷史了,一戰到現在還不過100年。
五大投行是資本主義發展進入中期的產物,這時候資本主義國家早就完成原始積累了,開始了資本的全球運作,也就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尋找獲益點。五大投行就是這樣的公司,他們為投資者提供信息,代理投資,管理金融。
G. 美國在一戰之前為什麼會欠30億的債欠哪個國家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當今世界第一大財團,從19世紀開始影響整個歐洲!
H. 二戰期間美國買戰爭國債的民眾發財了嗎
沒有發財
二戰中的美國國債實際上類似於國庫券,都是約定利息的,發不了財
能發財的,是一戰之前,在國際市場上出售的戰爭債券
典型代表就是1904年日俄戰爭之前,日本發行的國債
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日本,結果這種債券利息很高(年利息超過12%),還是折價發行(票面打65折)
後來日本獲勝後,價格大漲,不少投機商人賺錢了
I. 美國建立後到一戰前的經濟狀況
一、獨立戰爭、禁運和1812年戰爭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但是獨立並沒有自然而然地帶來繁榮和發展。獨立戰爭期間,由於對英貿易的滯阻,北美的製造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從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看則仍遠落後於英國。戰爭結束後,英國利用自身強大的製造業和商業優勢,一方面對美國的出口實施嚴厲的商業限制,包括禁止美國貨進入西印度群島;另一方面則向美國大量傾銷英國貨。獨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運往英國的生鐵為3929噸,1791年下降為797噸。煙草、稻米、藍靛等大宗農產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帶累商業和航海業停滯,造船業衰落。據統計,從1784年到1786年,美國從英國進口的貨物總值約為760萬英鎊,而同期美國向英國出口則僅為249萬英鎊,逆差高達521萬英鎊。出口萎縮、市場縮小,使價格大幅下跌,商人、農場主紛紛破產,債務鏈條破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動盪,許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最著名是的謝司起義。在美國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稱為「危機時期」。從競爭的觀點來看,其實質是英國挾裹著其市場競爭的強者優勢對新獨立的弱小的美國進行打擊,以經濟殖民來代替政治、軍事殖民。 危機給美國上層社會帶來了廣泛的沖擊,「美國向何處去」一時成為報紙和小冊子所討論的焦點。在一片喧囂聲中,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大聲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貿易多為南部大種植園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機時期,南部大種植園主兼並了大量小農的土地,鞏固了競爭地位,他們雖然對英國限制出口不滿,卻得益於優質廉價的工業品。因此他們主張自由貿易,一方面要求英國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試圖擺脫英國的商業壟斷,開拓南歐、北歐市場及其他全球市場,同時則加快向西部擴張,將西部廣袤的土地變為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增強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張自由貿易,因為他們的利益得益於對外貿易的擴大,無論進出口是否出現逆差,只要貿易總額上升,就少不了他們的利潤。主張貿易保護者成份比較復雜,既有保衛獨立戰爭成果的愛國主義成份,又有在謝司起義前鞏固統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國打擊最沉重的廣大小農,又有為數不多的製造業主。由於當時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國的經濟侵略,因此,主張增強邦聯政府力量、加強貿易保護的代表,財政部長漢密爾頓事實上控制了政府決策。漢密爾頓認為英國的力量來源在於製造業,因此美國必須重視製造業的發展。而要發展製造業,則必須有政府保護。他指出需要政府保護的三個理由,一,外國政府對製造業有保護和獎勵;二,農業國居民出於習慣往往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職業;三,製造業國在技術、資金、市場方面已經具有優勢,這就使「最新建立製造業的國家與製造業已成熟的國家在平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行的。」 遺憾的是,盡管漢密爾頓提出加強聯邦政府權力、重視製造業、提倡貿易保護的一攬子方案,但由於當時美國社會經濟結構由依附於英國的種植園主和大商人主導,故唯一落實的是加強了聯邦政府權力,建立了財政稅收制度,恢復了公共信用,順利發行了新國債,使聯邦政府不再有名無實。然而漢密爾頓所珍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卻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的關稅法案規定進口稅率僅為9%,遠不足以保護新生的製造業。英國知道自己的競爭優勢所在,一開始就禁止機器和技術以及技術人員外流。由於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國工人的工資平均又比英國高1/3到1/2。加以英國企業主資金雄厚,有現成的銷售網路等因素,使美國製造業舉步維艱。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資於製造業,僅占總數的2.4%。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美國很難擺脫後來中南美洲各國的命運,成為歐洲工業國的附庸。因為主宰著獨立後美國社會的是大農場主和大商人,他們都從依附地位中獲益。發展製造業的每一個重大措施都與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相抵觸,徵收高關稅首先種植園主要花更多的錢購買歐洲的工業消費品,如果對方實施報復性措施,則還會連帶出口下降,價格下跌,收入減少。在這種社會經濟結構中,資源越豐富就越可以依賴開發資源來獲取收益,就越缺乏發展製造業的動力。傑斐遜的自由貿易主義和農業國之夢,正是建立在對美國豐富資源的依賴上。這個甜美、舒適的夢完全有可能將美國的製造業膩死。 正當美國迷迷糊糊地做著西部農業夢的時候,英國的軍艦的炮聲把它驚醒了。1807年,英國為與拿破崙作戰,炮擊美國戰艦「切薩皮克號」,強征艦上海員。此舉激起了強烈的反英愛國情緒,180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禁運法案》,禁止一切船隻離開美國前往外國港口,意在用中斷對英國的農產品供應來教訓英國。不料,禁運不僅沒能給英國造成傷害(英國可以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糧食,本國也生產糧食),反而使美國經濟全面癱瘓。禁運充分暴露了美國經濟的殖民性和依附性。1807-1808年,美國出口下降88%,進口下降59%,航海業瀕臨破產,大批海員失業,北部的大小商人損失慘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小農場主和小業主紛紛破產,工業消費品供應發生嚴重困難,關稅收入急劇減少,財政出現巨額虧空。在強大的壓力下,《禁運法案》不得不在1809年初取消。然而,正是這個禁運風潮,使美國製造業得到了空前發展,至1810年製造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2億美元,相當於禁運前出口總額的2/3。禁運使國內製造業不再面對國外競爭,工業品價格上漲又使製造業利潤大增,航海業、對外商業的蕭條促使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製造業。更重要的是,禁運使美國人初步懂得了製造業對於民族獨立和國家強大的重要性,從而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擺脫經濟的依附性帶來了第一線光明。但是,就在普通美國人得出上述結論時,作為權力結構核心的部分大農場主和商人卻增強了依附性,更害怕與英國打貿易戰。因此,禁運結束剛後,財政部長加勒庭提交國會一份《關於製造業的報告》又被擱置了。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的讓步並沒有換來英國的回報,英國繼續劫掠美國船隻。再加上美國國內西部擴張主義者的鼓動,1812年,美英正式交戰。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和禁運十分相似,對外貿易和航海業陷入長期蕭條和停滯,而製造業卻飛速發展,對英國霸權構成了真正威脅。戰爭結束後,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北美傾銷商品,英國國會和政府則在一旁積極支持,布魯厄姆勛爵在英國下院稱:「為了把美國在戰爭期間產生的幼稚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損失也是值得的。」但英國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這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當時英國的技術還是相對簡單、容易掌握、也容易改進的技術,美國製造業在技術上已經並非處於絕對劣勢;其次,從規模上看,美國製造業已經有相當實力,而且也得到了國內金融勢力的支持;第三,1816年美國頒布了第一個保護關稅法案,製造業品的平均稅率驟升至25%。此後,直至十九世紀末,貿易保護主義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政策的基調。 由此可見,1807年禁運和1812年戰爭實際上是美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沒有這兩場戰爭——戰爭是最極端的保護主義,和由此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很可能成為另一個巴西,而世界歷史的面貌也將大不相同。遺憾的是,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的美國史學界都沒能充分注意這一轉折點的重大意義。其原因恐怕是,無論中外理論界還是史學界,都沒能擺脫某種歷史必然論、歷史決定論的思維模式。如果每一個國家最終都能走上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或都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那麼也就不存在轉折問題了,最多隻有曲折。 二、南北戰爭 擺脫弱者地位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斗爭和曲折。由於當時英國的強者地位並非象今天的美國那樣突出,它先是沒能阻止美國獨立,後是沒能在1812年戰爭中重新佔領美國(由於英國顧慮歐洲大陸重啟戰爭),再是沒能在戰後搞垮美國經濟。但這並不等於英國、法國等歐洲強國就此承認美國的崛起,而是在繼續伺機壓制美國。就美國國內而言,從原有的殖民地型社會經濟結構,向以製造業集團為中心的自主型社會經濟結構轉變,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沖突和斗爭。大商人集團、航海集團、南部種植園主和北部製造業集團之間,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之間的矛盾仍然時起時伏,構成了地方主義與國家主義(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奴隸制和廢奴主義,新申請州是否向奴隸制開放,以及民主黨與共和黨斗爭等諸多重大矛盾的核心。隨著這對矛盾逐漸統攝國內的各種矛盾,矛盾逐漸從經濟領域延伸到政治、文化、宗教等領域,社會情緒越來越激動,直至爆發南北戰爭[1]。 事實上,盡管通過禁運和戰爭確立和關稅保護原則,美國工業一時間還很弱小。在1820年以前,作為工業化最重要的部門的鋼鐵業,其鐵產量比殖民地時間還少。鐵礦的開采、冶煉和鐵器業完全被英國所主之宰。第一個真正對鋼鐵工業起到保護作用的關稅是1824年的關稅,其後是1828年的關稅。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自由貿易集團控制了政權,降低了關稅,鋼鐵業生產很快就停滯、滑坡;1842年參議院決議恢復高關稅,鐵產量又直線上升。如此,自由貿易路線和貿易保護路線反復斗爭,鋼鐵業也反復漲落,直至林肯上台,把關稅提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從而最終建立起了強大的鋼鐵業。 總的來說,關稅的爭奪戰越來越對貿易保護主義者有利,主張自由貿易的南部種植園主、北部進出口商和航海集團則滿腹牢騷。北部進出口商業利益的代言人如馬薩諸塞州的丹尼爾·韋伯斯特始終反對高關稅,南部則把1828年的高關稅稱為「可憎的稅率」,特別是南卡羅來納州。為了反對高關稅,南卡羅來納州不惜脫離聯邦。為此,它提出了憲法「公約論」,即認為州創立了聯邦,當中央政府的決定不符合州的意願時,州有權作出自己的決定。1832年7月,在自由貿易者的強大壓力下,國會通過了新關稅法案,比1828年的關稅有所下調,但仍不能滿足南卡羅來納州的要求。同年11月,南卡羅來納州召開州代表大會,宣布國會通過的關稅法無效。如聯邦政府採取強制措施,則南卡羅來納州將脫離聯邦。面臨聯邦分裂的形勢,國會不得不再次通過妥協性法案,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妥協是達成了,但矛盾並未解決。自由貿易者和貿易保護主義者在一次次的較量中慢慢廓清了陣營,形成了以南部種植園主為核心和以北部製造業集團為核心的兩大派別。在世界范圍的廢奴主義運動的推動下,這兩大派別的斗爭又進一步激化為蓄奴州和自由州的斗爭。這兩大派別都希望控制參眾兩院、政府和最高法院。由於各州的參議員人數相等,而南北兩派所控制的州數相等,兩派力量在參議員勢均力敵。這時如果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則該南部就能控制參議院。因此,一個又一個新開發地區被批准為新州之日,也就是兩大派別一次次較量之時。每一次,出於維護聯邦的考慮,雙方都達成了妥協,如1820年的1820年的《密蘇里妥協》,《1850年妥協》等。《1850年妥協》中,北方限制了奴隸制的擴張,同時也向南方承諾了嚴厲的《緝奴法》,從而維護了脆弱的南北政治均勢。但每一次妥協都醞釀著矛盾的進一步激化,《1850年妥協》被稱為「火山口上的壺蓋」。此後,南北雙方斗爭的火葯味越來越濃,在1854年堪薩斯州問題上,兩大派別發生了武裝沖突。這是南北戰爭的前奏。 [1] 1800年以前的兩大黨是「聯邦黨」(漢密爾頓的黨)和「民主共和黨」(傑斐遜的黨),至1800年聯邦黨下台,不久後瓦解,此後二十多年之內基本是民主共和黨一黨獨大,1830年,民主共和黨分裂為民主黨(即現在的)和輝格黨,50年代,輝格黨瓦解,從民主黨和輝格黨內分裂出以北方、主張廢奴為背景的(即現在的)共和黨
J. 一戰前的美國經濟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北美大陸建設的高潮,人口高速增長、經濟全面發展,無數新城市拔地而起,民用設施和機械大量生產,國家的絕大部分鋼鐵和能源生產都用在經濟發展再投入和民用消耗。這包括:鋪天蓋地的基建項目(如新城市、新工廠、民用住宅、道路和橋梁等的建設)、農用機械(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就基本普及了農業機械化,而美國的農業規模遠遠超過英德)、潮水般的汽車、商船、等等。顯而易見的,當時英國的國家自身發展已經達到了極限,不像美國有這么多其他地方要用鋼,能夠用於軍備建設的資源反而相對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