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債券到期高峰逼近

債券到期高峰逼近

發布時間:2021-11-17 20:12:03

『壹』 地方政府債券如果納入國庫及商業銀行抵押品范圍會有怎樣的潛在影響

這個行為本身肯定不是QE,QE是人民銀行直接在銀行間市場大量購買新發行的地方政府債。目前來看,加入質押庫只是增強了未來央行投放流動性的工具。它沒有直接投放貨幣,也並不暗示任何貨幣政策的方向。

在整個置換方案中,沒有任何央行直接購買債券的動作,定向/市場化置換行為本質是一個債務重整過程。官方以指令的方式,要求商業銀行以低息、長久期的地方政府債置換了高息的融資平台貸款和各類平台債券、信託,這個過程沒有回籠貨幣也沒有投放貨幣,所以置換是貨幣中性的。由於融資平台貸款本身不是合格抵押品,因此將其置換為可以抵押的地方政府債券之後,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流動性有所改善,央行相當於增加了1萬億新的貨幣投放渠道。這是什麼數量概念呢?一貫被央行用來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未到期央票4200億元左右,一次降准釋放的流動性也就5000億左右。債務置換完成之後,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時的空間明顯擴大。但是,無論MLF還是PSL,投放流動性的主動權都在央行手上,而人民銀行至今沒有表達過任何直接以貨幣化方式解決地方政府債務的意願。

詳細的邏輯,就需要回顧一下本次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的背景。

2015年是地方政府債的到期高峰,43號文之後,舊有的融資通道受到嚴重限制,再融資能力受阻,償債壓力顯現。各種測算版本很多,一般認為今年即將到期的負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主要是融資平台貸款、信託、債券,有別於地方政府債)金額在1.5萬億-1.8萬億之間,包括救助責任和擔保責任在內所有的到期債務金額在3萬億左右。明年的到期金額與今年相仿。我去年上半年曾經寫過,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可控。為什麼當時可控,現在就有償債壓力呢?因為去年底出台的43號文限制了融資平台的再融資能力。舊有的地方政府融資邏輯被打亂。

政府融資的邏輯與企業非常不同,作為一個掌握了暴力機關和貨幣發行權的非營利性組織,政府的融資行為天然具有龐氏屬性。我們願意給一個企業融資,是因為測算下來它的盈利能夠在項目周期中覆蓋還本付息的現金流;但是我們給一個政府融資時,往往考核的關鍵是該政府未來再融資續貸的能力。當償還債務不在融資人的目標列表中時,它對融資利率的敏感度也就迅速下降直至盪然無存了。當融資行為得不到全面監管,融資人還兼具了投資義務之後,它的債務規模就會迅速擴張。這就是2014年年底之前地方政府債務的狀態,各地政府舉借了天量的高息債務。如果沒有限制性措施出台,這個狀態本會維持直到。。。永遠,就好像日本那樣,政府債務規模是GDP的好幾倍。雖然2013年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還相對安全,但是這個狀態長此以往,肯定會不可收拾。

於是就有了43號文。地方政府不再能以政府的名義通過融資平台舉借新的債務。借問沒有政府信用的融資平台是什麼?它只是一個三張表都很有水分的問題國有企業。地方政府的再融資能力突然受到嚴格限制,原有的融資邏輯突然被打破,這就勢必需要新的再融資方案來接續杠桿。

於是就有了新預演算法,也有了2015年兩會期間樓部長拋出的第一批1萬億地方政府債置換計劃。

1萬億真的很多。整個2014年,國債總共發行1.8萬億不到,地方政府債4000億元。1萬億置換計劃相當於為全年增加了將近50%的無風險利率品供給。

這個品種和數量級,只有商業銀行能夠承接。可是商業銀行也面臨著兩大難題:存款持續大量流失,本身不考慮地方政府債,2015年可以用來配債的資金就已經大量減少,何況供給還要增加50%以上;新的地方政府債收益太低,基本接近銀行資金成本,從純商業的角度而言,一定是高息的地方政府貸款更加誘人。如果一定要公開招標,只會有兩種不美妙的結果:1、地方政府債的收益率逼近融資平台債券;2、流標。

因此,兩會時就有人喊話,應該由央行出面認購地方政府債。但這種直接投放貨幣的接盤俠行為,當時被央行直接否定。在過去的2、3個月中,博弈一直在進行中。財政部的政策目標是到期債務順利在新的預演算法框架下續作,盡量少走老路,因此讓央行貨幣化解決,對財政部一定是最優的。而人民銀行的政策目標是復合的:控制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控制物價水平;維持人民幣幣值,促進國際化。對於後兩個使命而言,貨幣化解決債務問題都是負面影響,從控制系統性風險的角度來說,直接貨幣化也是次優的。

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妥協版本。債務並沒有直接被貨幣化處理,而是採取了部分定向,部分市場化的方式。當市場化發行對貨幣市場帶來嚴重沖擊時,央行可以使用新的公開市場工具主動投放貨幣,熨平波動。

其實這就是個互相喂翔的故事:財神爺看著一杯熱翔,敬了秋褲先生;秋褲先生如果「啊嗚啊嗚」狂吃了,那就叫QE;可是秋褲先生不傻呀,他也不吃;結果兩個人把錢庄老闆都拉過來,對他們說,「都是你們造的孽,你們吃」;秋褲先生一邊又拿出一瓶健胃消食片,安慰大家,如果噎著了,他有葯。

至於他到底給不給葯,什麼時候給葯,沒有人說得清。在這之前,翔一定是先吃撐了。

『貳』 為什麼說債券越是臨近到期,其市場價格就越接近其面值

債券到期按面值還款,那麼越是臨近到期,它的價格當然越是接近其面值.不然誰願意買呢?

專業點解釋就是臨近到期時間近了,它的現金流折現值跟面值額的差異近一步縮小.就只剩最後一期的 利息+面值 進行折現.

『叄』 請問為什麼債券離到期時間越近價格越高最高是多少

這個也不是一定的。

如果票面利率低於當前利息,那麼最後會從低向高趨近面值。

反之,高向低趨近面值。

而且債券價格是凈價還是全價(凈價,不含利息)

『肆』 請問債券的到期期限是什麼意思 我不是很理解

你好,債券的到期期限:債券到期期限是指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也是債券發行人承諾履行合同義務的全部時間。

『伍』 為何債券到期日接近 價格也將逐漸接近債券的面值

1、債券有貼現債券,就是以折價(低於面值的價格)發行,到期按面值100歸還本金;付息債權,就是按面值平價發行,每年付息到期還本或一次性還本付息。
2、無論是貼息債券還是付現債券,當債券到期的時候,都是以100元的面值來還本的。而二級市場的價格,若距離到期日剩餘年限越長,價格就可能偏離面值越多,比如還有8年到期的「10凱迪債」,現在就是97元,這是交易決定的。接近到期日,就會逐漸回歸面值100元。
我想做了假設你就清楚,如果明天10凱迪債到期還本付息,今天二級市場債券價格還是97元,傻子都知道買進去,一天就賺3%,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使真的有這樣的情況,那搶著買進去的人也會把價格推高直至100元才罷手。(當然這個例子沒有考慮全價結算,只是讓你理解)
希望能幫到你,耶穌愛你!

『陸』 為什麼債券的到期時間越長,所面臨的利率風險越大

債券距離到期日的時間越長,利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就越大,這體現的是債券的時間價值。時間越長,時間價值就越大,時間越短,時間價值就越小。

『柒』 為什麼債券距離到期日的時間越長,利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就越大

建議你可以看一下久期理論,久期實際上是債券對於利率變動一個單位其價格變動多少個百分點的近似值。如市場利率變動1%,久期是3,債券的價格變動大約3%。
其中久期定理中有一個定理是:在息票率和到期收益率不變的條件下,到期時間越久,久期一般也越長。
詳細可以參考網路中的「久期」這個詞條。

『捌』 為什麼溢價發行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接近,價值逐漸下降

債券溢價發行,說明債券的利率大於市場利率,隨著債券到期日的臨近,債券的價值越來越向面值回歸,最終在到期日的時候債券的賬面價值要與面值相等,所以要將溢價進行攤銷。

『玖』 提前償還債券所支付的價格通常高於債券的面值,且支付的價格因到期日的臨近而下降,怎麼理解

那是指提前償還債券的提前償還時間點不同導致該債券所支付的價格不同。
簡單舉個例子,一個20年的債券,存在提前償還條款,發行者可以選擇在發行後的第五年、第十年、十五年提前償還,而第五年的提前償還價格是102元,第十年的提前償還價格是101.5元,第十五年提前償還價格是101元。
離到期時間越近其提前償還價格會降低原因是其時間影響的價值因素會因時間縮短而變小,當債券的票面利率比市場利率要高,其債券剩餘存續時間越長債券交易價格自然會越高,實際上你所問的這句話就是與這個道理相通,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

閱讀全文

與債券到期高峰逼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