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收益率上升意味著國家主權信用下滑,即國家的償債風險提高,或者說一些高風險的股票、商品期貨等投資品的風險降低,收益超過固定收益類的債券,導致投資者拋售該國家的債券;拋售越多價格越低,其收益率就會上升!
債券價格與債券的收益率是負相關,例如一張100元的債券,年利息收益是2元,那麼它的收益率就是2%;如果投資者擔心風險或者為了獲取更多收益,那麼持有這種債券的所有人,就會賣出手裡的這種債券,賣的人多了,而買的人少了,價格就會下跌,變成90元,如果你現在用90元買入面值100元的債券,到期後的收益除了2元的利息,還有100-90=10元的差價,那麼收益率就是(10+2)/90*100%=13.33%,即交易價格下降而收益率上升了。
B. 國債是和國家的經濟有直接關系嗎如果經濟下降了,那麼國債就會貶值嗎
國債的利率與國家的信用評級以及市場利率有關系的。經濟下降的話,國家要舉債借到錢必須提高國債利率才能借到錢。所以經濟的下降,會導致國債的利率提高。然後你說的國債貶值,我理解為國債的市場價格。在經濟下滑時如果投資者對國家經濟不看好,那國債是會貶值的 。
C. 十年期國債下跌意味著什麼
國債的價格和收益率是反向關系,而國債期貨的價格和國債現券的價格是正相關的。因此,國債期貨下跌可以理解為對應著國債收益率的上升。而中國的國債期貨對應標的是5年和10年期的國債,其下跌意味著長期(5年期和10年期)利率的上升。
其次,國債作為國家發行的債券,被認為是無風險的,國債利率也就對應著無風險利率,是整個利率體系的定價基準,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對應著利率整體的上升。那麼,對經濟而言,就意味著融資成本的整體抬升。
一般而言,長期利率由經濟基本面(或者說投資回報率)決定。通常國債收益率的攀升對應著經濟基本面的好轉。2017年以來,經濟數據向好是個事實,這是國債收益率上升背後的動力。
當然,國債期貨同時還是金融衍生品,其價格除了基本面因素,還要受到資金供求,市場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具體到近期的下跌,由於基本面預期已經基本被消化,主要受到對後期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海外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收緊並導致國內跟隨,以及市場情緒脆弱等因素的影響。
拓展資料: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值的基本影響是社會融資利率會上升,反之亦然。東西賣不出去的時候,需要降價促銷。同樣,當購買債券的人少了,發行人只能折價出售債券。比如100元面值現在賣98元,相當於收益率,增加2%也就是收益率債券的增加在中,各類債券中,美國10年期國債信用評級最高,被認為是無風險利率(政府有權力通過增稅印錢來還債)。
在收益率,當有人可以購買國債之前需要提高國債時,其他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必須提高利率才能出售。這樣一來,社會上所有的借貸利率都會隨之上升(貸方的心理活動:借錢給你只付3%的利息,所以我還不如買3.7%的國債)。因此,收益率10年期國債是社會融資利率的基準。收益率10年期國債的上漲意味著資金收緊銀根,而下跌意味著當國債的收益率升值時,資金國債投資者就更少了。
短期內有兩種情況:
1。其他資產市場狀況良好,資金被拿走(如股市暴漲);
2.流通中的貨幣總量減少了,無論哪個市場都沒有貨幣。但不管怎樣,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最終可能會變小。因為美國國債的主要投資者是商業銀行。銀行的國債越多,它就能從央行獲得越多的貸款。當國債的收益率上升時,商業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上升,貸款的資金更少,這將導致一系列的資金短缺現象。隨著抵押貸款利率、企業貸款利率的提高和資金配置的減少,居民和企業都不願意投資更多的債務,最終導致任何市場上的資金都減少
D. 美國國債下跌當中包含哪些經濟信息
可以看到不少信息:
1、美元國債下跌,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回升,當然不絕對;從長期國債上的下跌可以看到對未來通脹的憂慮的程度;
2、國際上避險需求可能降低,資金流出國債市場;
3、資金開始流入與實體經濟更加接近的信用市場,因此在實體經濟層面,經濟觸底反彈的信號漸漸明顯,世界經濟有復甦的趨勢,當然,因此帶來的通貨膨脹預期抬頭先不去考慮;
4、如果關繫到經濟復甦,那麼中國貿易需求。。。順差。。。
…… 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E. 國債收益率是怎樣影響經濟的
一個國家沒錢花要借錢,就要發行國債。然後賣出去。比如我是西班牙政府。我發行100元紙幣的國債,把這張100元的國債賣出去拿到錢來用。以後再用100元把這張國債債券買回來,就算是還債了,當然,我賣出這100塊的國債當然不可能賣到100塊。因為買這張國債債券的人需要從中獲利。假如我賣99元,那麼買這張國債的人在我還給他100元回購這張100塊債券的時候,就能賺取1塊錢。這1塊錢就叫作"國債收益",而用1元去除以99元。就可以得出"國債收益率"了。而一個政府(或是金融機構)信譽不好。也就是說如果他發行國債,人們覺得他以後可能還不起這些國債。那麼買這種國債的人就會少,比如現在的希臘。因為人們都認為希臘以後極有可能還不起這些國債。買這些國債的人就會承擔很大的風險,買的人就會少,而希望政府為了能借到錢。沒辦法只好把100塊的國債債券低價賣出。比如現在,希臘100塊的債券只賣80元左右,而買這些債券的人如果以後得到希臘政府的還款。每還100元,國債買入人在那個時候就賺了20元左右。這樣算來20/80。大概就是25%的利潤。意思就是說這樣的希臘國債的收益利為25%。所以說,一個國家的國債收益率越高,說明人們對這個政府的財務狀況很擔憂.對他們未來的還款能力表示懷疑.國債收益率高.說明經濟狀況和經濟前景預期都很壞.相反.如果國債收益率低,說明人們都相信這個國家或政府的財政狀況很健康.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是經濟現狀影響國債收益率.而國債收益率又影響人們對這個經濟體的經濟預期(意思就是大家猜測這個經濟體以後的經濟發展狀況是好是壞).進而真正影響這個國家或經濟體的未來.
其實:這世界的金融世界.就是一個預期的世界.
F. 國債市場對經濟有什麼影響
國債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它是政府對公眾的債務,或者公眾對政府的債權。〔1〕它是政府運用信用形式等籌集資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債務,國債的發行,一方面能增加財政收入,影響財政收支,屬於財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對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的擴張和緊縮,起著重要作用。國債對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為社會經濟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其中有不同的經濟主體,有不同的經濟內容,有不同的經濟現象。因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一、國債對經濟影響
(一)國債對財政收支的影響
政府行使其職能,必須有一定的財政支出。一般來說,政府的主要收入來自稅收,當政府稅收剛好等於或者大於其財政支出時,政府無赤字或有盈餘;當稅收小於支出時,政府赤字就產生。因此,為了追加收入,彌補財政缺口,政府便發行國債。籌集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將其使用權轉移到國家手中。根據乘數效應,在今後年度,必將引至國民經濟的大幅度增長。
(二)國債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政府發行國債,當中央銀行承購國債,會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這部分存款用於政府各項支出,撥給社會上的部門企業和個人時,其賬戶所在的商業銀行的存款就會相應增加,其結果就是貨幣供給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擴張社會貨幣供給量。如果社會正好處於貨幣供給大於貨幣需求的狀況,那麼很容易造成很嚴重的通貨膨脹,所以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直接承購政府債券。在現代銀行制度下,這是中央銀行創造貨幣的機制。而商業銀行又具備擴張信用和創造派生存款的機制,它表明商業銀行雖然不能創造貨幣,卻能夠在中央銀行放出貨幣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張信用規模。於是中央銀行在承購國債時,擴大的貨幣供給不僅僅是國債本身,而可能是擴大的許多倍。按照存款准備金制度,當財政向社會有關方面進行撥款後,商業銀行的社會存款將會增加。於是,其中一部分作為准備金繳存中央銀行,另一部分可用來發放存款。存款的結果又使得社會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環進行,使得信用擴張。當商業銀行動用超額准備金購買債券,沒有減少社會存款,貨幣供給沒有減少,而銀行購買債券,政府運用資金,會擴張貨幣供給。國債的流通對貨幣供給也有一定的影響,當企業或者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把國債轉讓給商業銀行,非銀行部門的存款就會增加,即商業銀行的超額准備金投放出來,貨幣供給量增加。當商業銀行將手中的國債轉讓給中央銀行時,商業銀行在中央的超額准備金將增加,這筆資金隨時可以投放出去,擴大貨幣攻擊量。因此,中央銀行買賣債券可以控制貨幣供給。
(三)國債對投資行為的影響
首先政府發行國債以後,如果將籌集的資金進行投資性支出,就直接擴大了政府的投資規模。實踐中,很多國家的債務收入都是用來作為擴大政府投資的;在另一方面,政府債券能影響資金市場的利率,而當利率升高時會引起投資支出的減少。因為人們的成本提高了。相反,當利率降低的時候,投資就會增加。國債同時對消費產生影響。政府舉借國債增加了政府現實可用的資源,如果這些擴大的收入來源被用於各種消費開支,那麼國債的直接效應就是增加政府消費。但從個人角度來看,國債使得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減少,從而使家庭或個人的消費減少。
(四)國債對總供給的影響
不管外債還是內債,如果能夠有效運用,投入生產過程,就能促進生產發展擴大未來的社會支出,從而擴大社會供給量。在舉借外債的時候也可以增加國內市場的供給。政府通過外債的發行,擁有了以外匯形式的貨幣購買力。政府可以進口緊缺的商品物資,從而增加社會供給量。國債還可以影響社會總需求。它是通過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來表現的。如果國債運行擴大了某經濟主體的投資或者消費,又沒有減少其他主體的投資和消費,那麼社會總需求就會增加。
二、國債在經濟中的其他作用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債除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等基本功能之外,還具有以下幾方面重要作用:
(一)形成市場基準利率
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的核心價格,對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等市場上金融工具的定價均產生重要影響。國債是一種收入穩定、風險極低的投資工具,這一特性使得國債利率處於整個利率體系的核心環節,成為其他金融工具定價的基礎。國債的發行與交易有助於形成市場基準利率。國債的發行將影響金融市場上的資金供求狀況,從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國債市場充分發展的條件下,某種期限國債發行時的票面利率就代表當時市場利率的預期水平,而國債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價格的變化又能夠及時地反映出市場對未來利率預期的變化〔2〕。
(二)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的結合點
首先,擴大國債的發行規模是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為保證經濟增長率達到8%而增發2700億元特種國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次,國債,特別是短期國債是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唯一合適的工具。國債的總量、結構對公開市場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響。如果國債規模過小,央行在公開市場上的操作對貨幣供應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變化達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國債品種單一,持有者結構不合理,中小投資者持有國債比例過大,公開市場操作就很難進行。
(三)作為機構投資者短期融資的工具
國債的信用風險極低,機構投資者之間可以利用國債這種信譽度最高的標准化證券進行回購交易來達到調節短期資金的餘缺、套期保值和加強資產管理的目的。
G. 國債收益率上升和下跌代表的含義
同樣一種情況,國內投資者和國際財團會在不同時期做出相同的選擇,下面是對國債收益率升降的具體分析:
1. 第二種情況是一個比較大的周期,一個國家的運勢,可能是30-50年,可能是100-200年,也可能是10年而已,具體要看這個國家或者是這個種族精英人群的執政能力,能保證自己的國家是否處於長期上升狀態,還是運氣耗盡立馬跌落泥坑。
2. 第一種情況是國家國力處於上升期或者過渡期的大環境中,經濟還會有起起伏伏,在小型的經濟波動中,判斷價格趨勢。這個趨勢,可能是3-10年一循環(經濟自然衰退與自我修復,不同地區不同對待),也可能是執政黨換了就會更改經濟政策。也就是說第一種可能受到政策的影響多一些,而第二種,政策也會有影響,但是遠遠沒有第一種那麼大。
3. 而國債收益率下跌,反過來看就行了,a.別的國家經濟發展停滯,到了極限就該衰退了,這個時候人家自然會對比,看看哪個國家更有潛力,來購買這個國家的國債,買的人多了,價格就上升了,收益率就下降了。(大型周期)b.發生了經濟危機,(自然災害,小規模軍事摩擦等等所有造成經濟活動受影響的事),高收益的產品受到了信任危機,那麼最保險的依舊是國債,由國家背書的東西,在不安全期間,無論在那裡都是第一投資選項。(小型趨勢)
4. 既然有常規情況,也就有非常規情況,任何周期都不會是只有兩個,陰陽交接的地方不會是黑白分明,更多可能是漸漸變白和漸漸變黑,就是在這個漸漸變白(經濟走出低谷,非常不明顯的恢復信號)或者漸漸變黑(經濟看起來烈火烹油鮮花鑄錦,其實早就暗流涌動只差一個借口,就是瀑布式跌落)的地方,國債收益率和基本面的關系呈現反向或者是無頭緒的模式(股債雙殺,經濟好國債價格跌,股債雙升,經濟不好國債價格同時跌),這些情況和人們的預期,以及中央政府的(貨幣)政策有關,屬於實戰交易中避坑逃頂或者坑底埋伏的特例情況,平時並不多見,但見一次就是根基動搖式的情況,不論對個人和國家都一視同仁。
5. 從宏觀經濟上看 國債收益率高說明市場經濟走勢好,穩定增長,投資回報穩定,投向國債的資金少,利率低說明宏觀經濟開始波動,市場對經濟前景不看好,大量資金湧向國債 利率就低了,從貨幣政策上看,如果國家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國債利率稍高,如果因為刺激經濟執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利率,這樣國債利率也會降低
拓展資料
首先要明白「短期國債」特點:
1、 風險最低短期國債是政府的直接負債,政府在一國有最高的信用地位,一般不存在到期無法償還的風險,因此,投資者通常認為投資於短期國債基本上沒有風險。
2、 高度流動性。由於短期國債的風險低、信譽高,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個人都樂於將短期資金投資到短期國債上,並以此來調節自己的流動資產結構,為短期國債創造了十分便利和發達的二級市場。3、期限短,基本上是1年以內,大部分為半年以內。
H. 國債對經濟有什麼影響呢
你好,國債太多會過度透支一個國家的國家信用也就是貨幣,如果出現經濟危機或者大規模國債持有者要兌現的話有可能導致政府破產。 政府破產了,國家信用也沒了,這個影響不用我說你也明白有多深遠了~希望能幫到你。
I. 購買國債對經濟有哪些影響
1.國債對經濟發展速度的調節效應
在社會總需求小於社會總供給、經濟發展處於「疲軟」狀態時,發行國債可以動員社會閑置資金參與經濟建設,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經濟發展處於「過熱」狀態時,發行國債又可以回籠流通中的貨幣資金,起到收縮社會總需求、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國債對社會總需求的雙向調節效應,是稅收等其他手段所難以替代的。
2.國債對社會經濟結構的調節效應
社會經濟結構協調是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前提。由於發行國債是非政府財力向政府財力轉化,它在增加政府投資能力的同時,會減弱非政府渠道的投資能力。這種投資主體的轉化,意味著投資結構的轉變,即由政府負責的社會公益設施、基礎設施及重點建設設施的比重必然加大,而由企業及個人的一般性產業投資比重則相對降低,表現在國民經濟結構中,會引起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產業、基礎產業與加工產業等的比例結構的相應變化。
3.國債對貨幣流通量的調節效應
一般認為,政府發行國債只是貨幣購買力從認購者向政府轉移,對流通中的貨幣量沒有影響。實際上,國債對貨幣流通量是否產生影響,還要取決於它的認購者、認購國債的資金來源及其中央銀行貨幣發行的關系。這可能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居民購買國債對貨幣流通量的影響
居民購買國債的資金主要是手持現金和儲蓄存款。從資金運動的角度看,居民購買國債表現為居民手持現金和銀行儲蓄存款減少,財政財力增加,中央銀行的財政性存款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央行將財政性存款安排了商業銀行貸款,則可能引起貨幣流通量的增加;如果央行將其專供財政使用,則不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甚至會因商業銀行儲蓄存款減少,相應的派生存款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也相對減少:如果國家實行財政、貨幣「雙緊」政策,將國債扣留國庫不用,則會使流通中的貨幣量絕對減少。
(2)企業購買國債對貨幣流通量的影響
企業購買國債是企業資金向財政資金的轉化。如果企業用閑置不用的資金購買國債,這種轉化不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如果企業用生產或消費的資金購買國債,則可能增加其對銀行的貸款需求,商業銀行貸款增加,如果沒有引起央行的貨幣發行,則對流通中的貨幣量影響也不大,如果商業銀行自身難以滿足企業貸款需求,並且不得不因此而增加其對央行的借款,央行又不得不以貨幣發行來擴大資金來源,滿足商業銀行的借款需求時,則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
(3)商業銀行認購國債對貨幣流通量的影響
在國債由商業銀行認購的情況下,如果商業銀行正常的資金來源充裕,或能以壓縮其他貸款需求來滿足政府財政的需求,都不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如果商業銀行原來的資金來源和運用缺乏調節餘地,則只能通過向央行申請貸款來滿足購買國債所擴大的資金運用,這可能成為央行增加貨幣發行的誘因,也可能使流通中的貨幣量增加;如果央行並未因此而發行貨幣,則流通中的貨幣量也不會發生變化。
J. 國債價格與經濟的關系
國債擠出效應與我國國債政策取向
摘要:我國國債的擠出效應與經濟體制改革緊密相聯,在各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後,我國財政赤字和國債的擠出效應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仍然處於轉型期,市場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民間投資對利率的反應還不是十分敏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成熟,民間消費與投資的利率彈性有所增強,並且,隨著經濟持續發展,資源得到較充分利用,勞動力、資金、土地資源等逐漸變得稀缺,擠出效應將會相應加強。因此,如何調整國債政策取向,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從2005年開始,我國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從發展趨勢看,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國債發行規模仍將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國債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對長期資本的形成及市場機制的完善均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如何看待國債的擠出效應,如何調整國債政策取向,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zycjdxxb2003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