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學術探討,我無話可說,因為很多大學的教科書一定認為儲蓄和債券毫無風險。
如果是從投資的角度而言,我個人認為從大到小的排序為儲蓄、債券、保險、股票。為什麼將很多人認為萬無一失的儲蓄和債券排在前面、而將人們談虎色變的股票排在最後呢?這是因為從長期(10年以上)來說,由於物價指數的侵吞,儲蓄的收益為負增長,而債券的收益幾乎為零,實際就是零。而股票的年平均收益率為9.5%左右,扣掉年均物價指數3.5%的侵吞,年均收益率還有6%左右,遠遠高於儲蓄和債券。
㈡ 從理財的角度講,買保險的開銷占總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合適現在有很多儲蓄帶分紅的保險,投入很大。
樓主所舉的案例,明顯是一位選錯了保險產品的消費者。很多人買保險只聽信代理人的高分紅一面之詞而沖動購買,忽視了保險的保障本質,導致購買的保險保障功能不足,投資理財功能過多,一旦出事難以得到理賠。
是的,2001年前股票見頂前,投資連接保險很熱
隨著2001年後股票連年走熊,投資連接保險一落千丈
不管保險也好,銀行理財產品也好
要看他主要投資是貨幣市場、債券市場還是股票市場的,,,
根據這些也就決定了他的風險與收益。
所以建議在個人開銷的百之5到10之間就可以了.既然都買了就連買重大疾病保險也買吧.
㈢ 個人投資理財應該怎麼規劃投資比例呢比如股票佔多少,基金多少保險佔多少
1,股票如果要做投資的話,沒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的話,不做中長線投資那是沒有較大收益的。股票交易時間時早上9點半到11點半,下午1點到3點,全天4個小時,交易模式T+1。
2,債券是所有理財裡面風險最小同時也是收益最低的,收益可能還達不到通脹的水準。
3,基金可以說是當前情況下最尷尬的一種理財投資了,大盤上漲的時候沒有股票漲的快,大盤下跌的時候比股票跌的還快。因為有一個法規限制住了它,基金的百分之60總金額是不能亂動的,非要支撐著中國的股市大盤。
4,期貨是一個對技術面要求很高的一種投資理財手段,要求從業者對其從事的期貨種類特別熟悉以及精通,對產品的市場特別清晰的定位,清楚產品的階段性走勢,同時對國家的相關信息掌控的很到位,大部分期貨都是3-7倍的杠桿比例,期貨的門檻相對較高,收益也很大,同樣風險也較大。
5,黃金白銀貴金屬現貨是最後出現的一種理財產品,他兼顧以上幾種投資的優點,較好的規避了其投資風險,因為他是一種T+0,24小時雙向交易的模式,T+0是指它當天可以買入賣出,沒有交易時差,24小時雙向交易模式是指它24小時全天候都可以進行買多做空的雙向交易模式,股票大部分只能當天買入,第二天賣出,它一般的杠桿是10,12.5,50倍,但是為了規避其風險,可以設置止損點,現貨是沒有漲跌停板,而股票是有漲跌停板的,在操作上現貨更加靈活。同樣現貨是可以提出黃金白銀貴金屬現貨實物的。
想知道更多可以私信我!!!大家一起探討!
㈣ 有誰知道保險、基金、股票、國債、存款、現金大約占收入多少比例是合理的
根據你的能力而定,
如果你對股票、基金一竅不通,多餘的錢(幾年之內不用的錢)買些保險、國債都不錯。如果你具備一定的投資能力,可選擇股票等。比例由自己決定,您覺得自己理財能力強,那就多些3:7,反之倒過來7:3;比如我是9:1。
下面列舉幾樣之差別:
上市公司股票:股票代表上市公司的股份,買入某公司股票即成為該公司股東,除了享有股東的分紅權(差的股票不分紅),還可在股票市場上漲時賣出賺取差價錢,當然也有下跌的風險。前提是得具備分析股票好壞的能力。
基金: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股票型,另一種為債券型。股票型基金,即由一些基金公司的人員拿著你的錢(基金投資者的錢)投資的一個股票組合;債券型,即基金公司拿著你的錢買入債券為主。
債券:主要分為企業債、地方政府債、國債,享有固定的收益,如國債利率大約為5%左右。
保險:主要是買一個保障。比如農民不納入醫療社保,看病貴,所以有必要買些醫療保險;另有理財險,類似基金,相對更安全(國家規定保險資金不能進入股市等風險高的投資品),但回報率也低。
儲蓄:分為定期和活期。活期利率低,定期隨著期限的增長利率也逐步增長。比如,一年期利率約為3%(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會變動)。
無論如何,游戲前先弄懂規則。
㈤ 用二十萬元投資銀行、儲蓄、股票、債券、保險什麼方案
根據投資者的投資偏好來制定方案。
以均衡型投資人為例:5萬元儲蓄,可以用保本型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代替原來意義上的一年期等定期存款;第二個股票投資,以5萬元投資,其中又分成三份來進行管理,一份投資穩定型的股票,一份投資朝陽行業股票,一份投資短線上漲趨勢股票(承擔較高市場風險);第三個投資債券,一半以企業債為主,收益率在百分十以上,一半投資國債;第四個投資保險,以投連險為主,也可以分出一半來投資小額貸款(相當於平安易貸險)。
㈥ 銀行的儲蓄、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投資比例多少最適宜
對工薪階層來說,保持均衡略偏積極的資產配比,做穩健的投資者,不失為一種恰當的投資選擇。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基本投資工具,展恆理財按年收益率從低到高的順序大致排列如下:
貨幣市場基金:2%(低風險,高流動性);銀行存款、國債:2.5%(零風險,高流動性);投資連結保險產品:3.25%(低風險,極低流動性);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3.5%(低風險,低流動性);銀行外匯理財產品:5.1%(低風險,低流動性);信託產品:4%(較高風險,低流動性);房地產投資(租金回報):6%(較高風險,低流動性);開放式基金:20%(較高風險,高流動性);股票:30%(高風險,高流動性)。
如何理財?在此,展恆理財作以分析,供您參考。
貨幣市場基金、銀行存款和國債這三種金融資產秉性相同,沒什麼風險,流動性高,可歸為現金資產,其占個人金融資產的比重可在30%左右。保持現金資產,既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也是為了等待新的投資機會。
投資連結保險產品期限較長,流動性較低,一般不應看重其投資功能,而應看重其保險保障功能。前些年,我國投資工具奇缺,利率又很低,使人們過分看重保險產品的投資功能。
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風險很低,但流動性弱,到期之前一般不能贖回,可作為很好的銀行存款的替代品,占個人金融資產的比重可在20%左右。銀行外匯理財產品應主要作為外匯存款的替代品。簡單地將美元存款變成人民幣存款是不足取的,除非你有人民幣實際支出或人民幣投資渠道。
信託產品多有擔保,風險適中,普遍為兩年期,前兩年曾作為很好的定期存款替代品,但去年以來的投資價值已有所降低。
房地產投資,政策風險較大,特別是日益增加的稅收。單從租金回報來看,目前已與貸款利率相近,投資價值較小。另一個是價差回報,即寄希望於房價上漲,但即便房價再上漲20%,扣除交易成本後的收益率也不及開放式基金。所以,若是自住性購房,則在任何時候買都是對的,住房作為一種資產,價格絕對下跌的可能性很小。若是投資性買房,則未來兩年都不是好的選擇。
開放式基金今年仍可能有好的回報,20%的收益率是可期的,占個人金融資產比重可在30%左右。至於股票,在個人金融資產中,保持10%—15%的股票資產是可行的。
當然,理財還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和承擔風險的能力不同而選擇不同的理財方式,詳細咨詢可以訪問展恆理財官方網站,那裡有適合你情況的獨家理財方案供您參考,或致電展恆預約專屬您的理財管家。
㈦ 制定一個家庭理財方案(包括股票,基金,保險,存款等方案)。
我比你的條件超微差點兒,我和我太太月收入大概16000元左右,目前沒孩子,沒有任何貸款,目前我作的是基金每月定投2000元,買的指數基金,股票方面目前只有一直長期持有的股票,保險方面,我和我太太每人都有一份10年的保險,每年繳納約3萬左右,每年大約有15%左右的盈利增長,但是這個錢時看不到的,都在股市和基金里,日子過的還不錯,錢這個東西,夠花就好,不要太高消費即可,人壽保險對以後孩子 和父母的保障是相當有效的。推薦你如法炮製我的方法,生活,可以更美的。。。
㈧ 假如有10萬塊的儲蓄。有銀行存款、債券、股票、保險等方面進行投資。應該如何分配合適,並說明理由(要詳細
不知道你的具體年齡和你的實際狀況,那你暫時就按照1:3:3:3的比例做做配置吧
1 就是拿出1萬買躉交的保險(最好是考慮醫療保險,和意外事故保險,再考慮終身和年金保險)
3 就是指你拿出3萬來買債券型基金,或者買進債券,選擇的時間是任意時間
3 再有3萬建議你買進股票型基金,在買基金的時候建議你自己,按照自己想的或者朋友介紹的要買進價值型的投資基金,買進的策略是隔一段時間買一點,不要一次性買進
3 還有3萬放在銀行或者買進貨幣型基金沒有手續費的,不要存定期,為的是以防萬一
這樣的配置屬於保守型的理財配置,當然最合適的配置是按照自己自身實際狀況的為依據作出的理財搭配
㈨ 試分析儲蓄,債券,股票,保險等四種理財方式的優缺點 表格
存款:活期存款流動性強,靈活方便但收益低。定期存款流動性較差,收益高於活期儲蓄,但低於債券股票。存款比較安全,風險較低。是快捷的投資
債券:主要分為國債,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按風險性:國債最小,金融債券次之,企業債券最大。按收益性:國債最小,金融債券次之,企業債券最大。是穩健的投資
股票: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
保險:規避風險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