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局部戰爭條件下債券動員研究

局部戰爭條件下債券動員研究

發布時間:2021-10-29 09:13:59

❶ 高科技局部戰爭的戰爭動員

一、什麼是戰爭動員?

戰爭動員,是國家或政治集團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為戰爭服務所採取的措施。簡稱動員,也有的稱國防動員。戰爭動員通常包括武裝力量動員、國民經濟動員、科學技術動員、人民防空動員和政治動員等。武裝力量動員是將軍隊和其他武裝組織由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迅速補充兵員和武器裝備,擴大軍隊。國民經濟動員
是把和平時期的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充分調動國家經濟力量,保障戰爭的物質需要。科學技術動員是國家統一組織科學技術部門和人員,從事戰爭所需科學技術的開發研究,研製新式武器裝備。人民防空動員是發動群眾,採取各種措施,防敵空襲,保護居民、經濟設施及其他重要目標。政治動員是國家對全體軍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政治鼓動,發動他們參軍參戰,支援前線,並爭取友好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戰爭動員,按規模可分為總動員和局部動員。總動員是在全國范圍內所進行的全面動員;局部動員是在部分地區或部門進行的動員。按方式可分為公開動員和秘密動員。公開動員是公開發布動員令,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實施的動員;秘密動員是在各種偽裝措施掩護下隱蔽地實施的動員。按戰爭進程可分為戰爭初期動員和持續動員。戰爭初期動員是在戰爭爆發前後較短時間內所進行的動員;持續動員是在戰爭初期動員後所進行的中後期動員。有的國家把在臨戰前或遭到敵人突然襲擊時所進行的動員,稱為應急動員。動員的全過程,可分為平時的動員准備和戰時的動員實施。

決定動員實施的許可權,屬於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動員令通常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發布。

二、戰爭動員的地位和作用

戰爭動員屬於戰略問題,直接影響到戰爭的進程和結局,關繫到國家的安危。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無論是全面戰爭,還是局部戰爭,無論是常規戰爭,還是非常規戰爭,都離不開動員。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巨大,不僅是軍事力量的競賽,而且是交戰雙方綜合國力的較量,戰爭動員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①動員是確定戰略目的的重要依據。確定戰略目的,必須考慮國家的動員能力。從而使加強平時的動員准備,開發和積蓄戰爭潛力,增強戰爭實力,顯得尤為重要;使國家和軍隊領導機關,了解和掌握動員能力,尤為必要。

②動員是國家迅速實現平戰轉換的根本措施。動員能使軍隊迅速轉為戰時體制,實施戰略展開,使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迅速轉入戰時軌道,把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將人力、物力和財力集中使用於戰爭。

③動員是保障戰時軍需民用的主要手段。動員能重新分配和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民用,既使軍事需求得到優先保障,也使民眾生活必需品得到基本保障,其重點是保障軍隊所需要的兵員和擴大軍工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等。

三、戰爭動員的發展歷史

動員是戰爭的產物,隨著戰爭的發展而發展。在古代,雖然沒有「動員」的概念,但在戰爭爆發前後,已有發布誓言或檄文,徵募兵士,徵用車馬,籌措糧草,擴編軍隊等活動,這就是古代的戰爭動員。

「動員」一詞迄今最早見於18世紀末的法國。1789年法國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引起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恐懼和反抗,歐洲君主國家結成同盟,對法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法國資產階級為了保衛革命成果,國民公會於1793年8月23日頒布《全國總動員法令》,宣布「從現在起到一切敵人被逐出共和國領土為止,全法國人民始終處於征發狀態」。總動員令發布後,在很短時間內,就組建了一支42萬人的軍隊,還動員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使戰爭獲得了有效的物質保障。法國的這次總動員,明確提出了「動員」概念,制定了動員法令,豐富了動員內容,促進了動員的發展,是近代戰爭動員史上的一個範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戰爭規模的空前擴大,坦克、潛艇、飛機、高射炮、毒氣彈等新式武器裝備在戰爭中使用,戰爭持續時間長,使物資消耗急劇增加,戰前的儲備已不能滿足戰爭的需要,主要參戰國不得不進行動員並把動員擴大到經濟領域,把整個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大力發展軍工生產。如德國的軍工生產占工業生產的比重由1915年的35%增長到1917年的75%。法國1918年與1914年相比,軍工部門的工人數增加33倍,飛機月產量增長28倍,野炮日產量增長16.4倍,重型炮彈日產量增長103倍。許多參戰國還動員鐵路、造船、航運、通信、科技等部門為戰爭服務。整個戰爭期間,交戰雙方共動員兵力7000多萬人;主要參戰國生產飛機18萬多架,火炮15萬門,坦克9200輛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動員,是一次現代戰爭動員和全面戰爭動員,其動員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內容之多,時間之長,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參戰的國家和兵力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多,空間更大,時間更長,並使用了火箭炮、彈道火箭、飛航式導彈等先進武器,在戰爭的最後階段還使用了原子彈,動員又有新的發展,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和外交等各個領域的動員,其廣度和深度達到了新的水平。

德國法西斯為發動侵略戰爭,在戰前就秘密地進行了動員准備。1934年陸軍由10萬人增加到30萬人,海軍擴大了1倍,到1939年9月對波蘭突然襲擊時,總兵力發展到170萬人,至1941年又發展到720萬人(不含仆從軍)。整個戰爭中,共計動員兵力1700萬人,占總人口的22%;生產飛機11.92萬架、坦克6.68萬輛、火炮69.5萬門,以及大量的輕武器和彈葯;其軍費開支占國民收入的比例由1939年的30.6%上升到1943年的82%。

1941年6月22日,蘇聯在遭到德國突然襲擊的當天發布動員令,6月30日,成立國防委員會,加強了戰爭和戰爭動員的領導;從6月23日到7月1日,在9天內就動員預備役士兵530萬人,一個月內徵召預備役軍官65萬人,到1945年1月,總兵力從1939年1月的160萬人擴大到1136.5萬人,整個戰爭中,共動員兵力2700萬人,占總人口的14.1%。

戰爭初期,蘇聯還迅速改組、調整了國民經濟結構和布局,1941年7~11月間,共向東部地區搬遷了1523個企業(其中大型企業1360個)及大批重要物資,並迅速恢復了生產;1941~1945年共生產飛機10.8萬架、坦克(含自行火炮)9.5萬輛、火炮和迫擊炮53.6萬門等,保障了戰爭的需要。美國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開始實施總動員,總兵力從1939年的33.4萬人,擴大到1945年的1212.3萬人。戰爭期間共動員兵力1400萬人,占總人口的10%;從事軍工生產的勞動力,1939年為280萬,1944年增加到1040萬;戰爭期間,軍工廠新建1690個,擴建970多個;共生產飛機27.5萬架、艦艇988萬噸、坦克8.12萬輛、自行火炮4.79萬輛、火炮62.3萬門。日本為發動侵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動員兵力近100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10%;戰爭期間,共生產飛機6.24萬架,艦艇105萬噸,坦克3685輛,火炮1.95萬門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動員,極大地豐富了動員的實踐和理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更加重視戰爭動員,從理論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論證;從實踐上不斷完善動員機制和法規建設,制定動員方針和政策,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做好應付各種戰爭的動員准備。

在中國歷次革命戰爭中,在毛澤東關於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進行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黨動員、全民動員的方針,成功地實施了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動員,為壯大人民軍隊,發展人民武裝,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戰爭動員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義。

在解放戰爭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解放全中國,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動員的范圍、規模更大,解放區幾乎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支援戰爭。為適應新的斗爭形勢,各級軍事領導機關和黨政部門,都設立武裝委員會、支前委員會,加強了對動員工作的領導。通過土地改革和深入的政治動員,發動廣大青年積極參軍參戰,同時,動員俘虜兵自願參加人民軍隊;動員廣大群眾參加民兵組織,配合軍隊作戰。到解放戰爭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到530萬人,民兵發展到550萬人。在一切為了前線的口號下,大力發展軍工生產,組織軍工企業、民用工廠生產武器裝備和各種軍用物資;組織解放區的廣大幹部、群眾,積極發展工農業生產,保障前線對各種物資的需要;動員廣大群眾和民間車輛等支援前線,如在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動員支前民兵、民工880萬人,擔架36萬副,大車、小車139萬輛,糧食6.9億公斤,等等,有力地保障了軍隊作戰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抗美援朝戰爭和邊境自衛反擊戰中,都進行過不同規模的局部動員。如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全國廣泛深入地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宣傳教育,激發了廣大軍民的愛國熱情,提高了國際主義覺悟,掀起了積極支援戰爭、踴躍參軍參戰的熱潮,全國207萬民兵、青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還動員了大批汽車司機、鐵路員工和醫務、通信人員,擔負戰爭勤務,其中,動員醫務人員約6000人,鐵路員工(北京、上海市)2600多人,汽車司機(東北各省)5571人;全國還開展捐獻運動,共捐獻人民幣5.565億元,可購買3710架米格-15戰斗機;動員部分國民經濟部門,生產武器裝備、作戰物資和給養品,保障了戰爭的需要。

四、現代戰爭動員的主要特點

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規模大,范圍廣,突然性強,破壞性大,特別是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高技術武器的出現和使用,使戰爭更加殘酷,人員傷亡、物資消耗巨大。這一切對動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帶來了許多新的特點,主要是:

①動員范圍大,領域廣。隨著戰爭規模的發展,動員范圍也隨之擴展到軍事、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外交等各個領域,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人力還是物力、財力,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都成為動員的對象。

②動員內容多,數量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33個,共15億人口,動員總兵力7000餘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家61個,共17億人口,動員總兵力1.1億人。1973年爆發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只打了18天,阿、以雙方亦動員大量人員、物資投入戰爭,埃及和敘利亞動員兵力116.5萬人,動用坦克3550輛,飛機1011架,直升機190架,作戰艦艇128艘;以色列動員兵力41.5萬人,動用坦克1700輛,飛機690架,直升機84架,作戰艦艇49艘。③動員時間緊,速度快。為奪取戰爭主動權,要求軍隊組建擴建和展開快;人員物資的運輸、補充快;國民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快,改組工業結構、擴大軍工生產快。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在48小時內就徵召了近30萬預備役人員,相當於原有兵力的3倍。在海灣戰爭中,美國軍隊開赴海灣戰區的時間一般只用2~4天。

④動員技術兵員多。現代戰爭由於大量使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技術兵種增多,要求兵員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專業知識和軍事素養,以便能迅速掌握先進的武器裝備。

⑤科技動員地位突出。許多國家特別是一些軍事大國,十分重視新興科技的開發研究,建立完整的軍事科研體系,籌集巨額資金,集中大批的科研人員,從事先進武器裝備的研製。如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集中近4000名科學家,投入20億美元研製原子彈。進入80年代後,其每年用於軍事的科研經費佔全國科研費的50%以上。

⑥動員應變能力強。許多國家都強調在平時就做好應付各種戰爭的動員准備,加強戰時快速反應能力,既能適應局部戰爭,又能適應全面戰爭;既能適應常規戰爭,又能適應核戰爭;既能打速決戰,又能打持久戰。

⑦動員准備充分。許多國家平時就制定有周密的動員計劃,不斷完善法規、制度,健全領導機構,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大力發展綜合國力,以適應戰爭的需要。

一、如何實施戰爭動員

戰爭動員,要依據國家發布的動員令和動員計劃來組織實施。動員的實施過程,實質上是將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的過程。能否有效而持續地實施動員,不僅取決於一國的領土、人口、資源和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條件,而且取決於社會制度和戰爭的性質,民族精神和文化傳統,還取決於組織動員的能力和動員准備的程度等。由於不同時期各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等情況不同,動員的范圍、規模和方式也有差異,但實施動員的基本方法大體相同。通常的做法是:

①國家發布動員令,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實行戰時管制,建立健全戰時領導指揮機構,實施各項動員計劃,落實各項動員措施。

②運用廣播、電視、報刊、文藝等宣傳工具,對全體軍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愛國熱情,動員參軍參戰,努力生產,厲行節約,為奪取戰爭勝利貢獻力量,並爭取友好國家的同情和支持。

③按戰時編制將現役部隊補充滿員,預備役部隊轉為現役部隊;徵召預備役士兵和軍官,組建擴建新的部隊;加強民兵、預備役人員的臨戰訓練,以保證補充擴大軍隊。

④將國民經濟各部門迅速轉入戰時軌道,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民用;調整經濟建設布局,搬遷重要工廠、企業和戰略物資;改變產業、產品結構,實施工業轉產,擴大軍工生產,保障戰爭需要。

⑤將交通運輸部門迅速轉入戰時體制,利用交通運輸線、設施和運輸工具,保障軍隊兵員和武器裝備、作戰物資的運輸,並完成居民疏散、工廠搬遷,以及其他人員、物資的前送後運任務。

⑥統一組織科研部門、科研人員,利用科研設施和科研成果,開拓新的軍事科研領域,加速研製新式武器裝備。

⑦按照預定計劃疏散城市居民,健全警報系統,加強安全防護措施;組織人民防空專業隊伍,進行搶修、搶險,保護重要目標和交通運輸線;配合軍隊防空作戰,消除空襲後果。

平時的動員准備是戰時動員實施的基礎。平時作好動員准備,積蓄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後備力量,不僅對戰時實施快速動員,奪取戰爭勝利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起到遏制戰爭、威懾敵人的作用。世界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平時的動員准備,動員准備的著眼點和所實行的方針政策雖不盡一致,但其基本做法大體相同。

①建立健全完善的動員體制。根據本國情況,普遍建立健全動員機構和法規、制度,明確動員的許可權和職責,完善動員機制,提高動員能力,以便戰時能迅速把戰爭潛力轉化為戰爭實力。

②制定動員計劃。依據國家的戰略計劃和綜合國力,制定周密的動員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動員的任務、程序、時限、范圍和要求,以及完成動員所採取的措施等。

③實行常備軍和後備力量相結合的制度。在減少國家常備軍數量,提高質量的同時,大力加強後備力量建設,健全預備役制度,儲備大量訓練有素的後備兵員,重點是儲備技術兵員。有些國家還組建預備役部隊,並不斷改善其武器裝備和加強軍事訓練,以提高戰鬥力。

④加強人民防空建設。制定和完善人民防空法規和各種防空動員計劃,包括人口、物資疏散,工業搬遷計劃和重要目標防護、搶修預案等;加強防空設施建設,儲備必要的物資和防空器材;對人民進行防空知識教育,提高防空意識;組建防空專業隊伍,進行必要的防空演習和訓練。

⑤提高國民經濟動員能力。按照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原則合理布局生產力,提高經濟戰時生存能力;民用工業和軍事工業相結合,儲備擴大戰時軍工生產能力;儲備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保證戰爭初期軍隊作戰和軍工生產的需要;加強交通運輸網路和通信保障系統的建設,保證戰時人員、物資運輸和不間斷作戰指揮的需要。

⑥發展先進的軍事科學技術。建立平戰結合的科技動員基礎,加強科研設施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精乾的軍事科研隊伍,開發研製新式武器裝備;儲備具有國防科研能力的人才、設備、工藝和技術,平時為經濟建設服務,戰時為戰爭服務。

⑦做好資源調查。對人力、工業、農業、科技等各種資源以及一切可以動員的戰爭潛力,進行深入調查;對工程機械、通信器材、醫療設備、修理工具,以及飛機、車船和機場、港口、碼頭等進行登記統計,以便為平時制定動員計劃提供依據,為戰時實施動員奠定基礎。

⑧加強國防教育。通過不斷教育,提高全民的國防觀念,激發愛國熱情,使之積極支持和參加國防建設;教育廣大青年平時積極應征服兵役,參加民兵、預備役訓練,戰時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並廣泛應用於軍事,世界經濟、政治、軍事格局的不斷演變,戰爭形態、作戰方式的變化,對戰爭動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動員意識,加強動員准備,使動員適應高技術戰爭的需要,已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許多國家將進一步堅持平戰結合的原則,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戰爭潛力和動員能力;將進一步完善常備軍與後備力量相結合的制度,提高武裝力量動員能力;將進一步培養、儲備科技人員,開發、研製先進的武器裝備,提高科學技術動員能力;將進一步加強動員領導機構和法規、制度建設,改進動員手段,提高動員的組織指揮能力;將進一步深化動員理論研究,總結動員經驗,探索未來戰爭動員的規律,提高動員效能。

❷ 現代局部戰爭和現代國防對動員的要求

先自我介紹,我是韓山師范學院陶瓷學院計算機一班的,QQ:598158630 短號:698163(可能下個月一號才能用,因為我去保留短號,韓師數碼保留錯了,她說今晚改回來)
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我軍不宜對戰役地幅實施大批量和長途支援保障,然而我軍後勤要確保未來戰爭「小打有把握,中打有條件,大打有基礎」,使後勤保障與高技術局部戰爭需求同步、合拍,後勤保障必須跳出單向思維的圈子,打破單一的線性保障、平面保障和固定保障舊模式,進行破變性革命,以「大保障」、「大時空」的思維觀尋求保障新的「動力支點」,建立軍地聯供的「大後勤」保障模式和「大社會」的後方體系。
(一)要建立高度權威性的軍地聯供指揮領導體系
(二)要建立以軍、師、省軍區為主體,以省、地行政組織為骨乾的軍地聯供組織體系
(三)要建立周密、配套的軍地聯供實施方案
(四)要將戰區內各種保障要素納入統一整體,形成全方位、全過程、全縱深軍民一體化保障格局
(五)要建立高效靈敏的後勤軍地聯供戰備通信網和自動化系統高效靈敏的通信聯絡網和自動化系統
戰時兵員動員
戰時兵員動員是國防動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防動員,亦稱戰爭動員(或戰時動員),是指國家為准備戰爭和實施戰爭而在相應的范圍內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為戰爭服務。國防動員是國家在國防方面的重要活動,是關繫到國家安危的大事。

❸ 如何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

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為重點,大力加強軍事斗爭准備,是軍隊建設的一條成功經驗和重要指導方式,是我軍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主要有幾個方面:
1、走軍事斗爭准備理性化發展之路
新形勢下推進軍事斗爭准備,必須因勢求變、因情定策,立足新的起點,謀求新的發展。應基於威脅抓准備,強化全方位的「威脅意識」和「敵情觀念」,充分認清戰爭並不遙遠且不只一種的嚴峻現實,堅定不移地推進軍事斗爭准備。應基於任務抓准備,軍隊的根本任務是打仗和准備打仗,仗可以百年不打,但准備一刻也不能放鬆,必須按照有效履行職能使命的標准,全面系統地推進軍事斗爭准備。應基於能力抓准備,跳出被敵情牽著走的被動應急准備模式,主動設計未來戰爭,有規劃有計劃地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穩步科學地推進軍事斗爭准備。
2、以重點突破提高軍事斗爭准備質量
軍事訓練作為和平時期軍隊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戰鬥力生成和發展的基本途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軍事斗爭准備。必須進一步提高對軍事訓練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軍事訓練擺到戰略位置,真正在部隊形成大抓軍事訓練、大力推進訓練轉變的新高潮。應抓住聯合訓練這個戰鬥力生成的關鍵環節,強化聯合意識,提高聯合素質,健全聯訓法規,完善聯訓機制,推動軍事訓練從形式到實質的聯合。應以復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為重要切入點和抓手,積極探索組織指揮訓練、戰技術對策研練和武器裝備操作使用訓練的有效辦法,加速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應以使命課題訓練為載體,積極構設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探索以對抗訓練、野戰化訓練和基地化訓練、模擬化訓練、網路化訓練等為主要方式,以真、難、實為檢驗標准,以考、比、拉為落實機制的實戰化訓練路子,增強訓練實效。應積極開展非戰爭軍事行動訓練,提高部隊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專業技能,增強部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3、堅持科學發展創新軍事斗爭准備路徑
加強科學統籌,在軍隊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協調推進軍事斗爭准備。軍隊現代化建設是個大系統,軍事斗爭准備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軍事斗爭准備做好了,就能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整體發展提供明確具體的需求,提供實實在在的抓手,形成巨大的牽引力量。必須站在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全局的高度,切實統籌好主與次、遠與近、建與用等關系,把軍事斗爭准備的過程變成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過程,把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過程變成服務軍事斗爭准備的過程,使二者互為促進,協調發展。
堅持信息主導,主動跳出機械化思維定勢,強化信息主導觀念,注重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戰鬥力,探索創新適應信息化戰爭要求的軍事理念、軍事技術、軍事組織和軍事管理,著力提高軍事人才培養、武器裝備發展、人與武器最佳結合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軍事訓練轉變,逐步確立新型戰鬥力生成與提高的有效機制,推動軍事斗爭准備實現質的躍升。
部分內容引用自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09-01/08/content_17077805.htm

❹ 如何看待現代戰爭是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兵貴神速是戰爭指導的鐵律,信息化條件下更強調「速度優勢」。快速反應能力已成為衡量一支軍隊戰備水平和實戰能力的重要標志。應健全靈敏高效的應急指揮機制。在總結梳理近年我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抓好相關成果的固化和轉化,建立應急機制,健全法規制度,完善機構設置,制定應對預案,組織相關研練,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應、高效指揮、正確行動。應建立先進可靠的指揮信息系統。按照互操作性好、反應靈敏、安全保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信息網路和綜合一體、層級簡捷的指揮系統,依靠信息技術提高應急指揮與快速反應能力。把握戰略投送能力建設的特點規律,重點發展戰略運輸機(艦)、軍用直升機和新型航行器,統籌考慮交通戰場建設,探索建立順暢高效的指揮管理機制,整體推進戰略輸送能力建設。

❺ 請用人民戰爭的觀點分析,如何應對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首先人民戰爭是全面戰爭,樓主提出是局部戰爭本來就和人民戰爭沒關系,而且未來高科技局部戰爭對技術,信息,武器的要求和依靠就更高,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提供,毛澤東的人民戰爭理論能成功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和中國國情,毛澤東手下的部隊大多農民出身,對後勤保障要求不高,糧草可以就地籌取,又有赤腳走天下的能力,這就賦予了這支軍隊較大的戰場獨立性和機動能力,在被包圍的情況下還可以繼續作戰,而國軍由於依靠後勤比共軍厲害,一旦被包圍只有投降,毛澤東在國民黨10年包圍下持續作戰和杜聿明被包圍後迫不得已投降就是例證。另外毛澤東的勝利還取決與他是國內戰爭,居民和軍隊沒有民族矛盾和隔閡,所以有打人民戰爭的條件,但轉移到國外戰爭就不行了,朝鮮戰爭中由於對後勤准備不足,朝鮮居民又不配合,志願軍損失慘重,越南戰爭中解放軍攻入越南境內,無論輿論怎麼宣傳,解放軍都是事實的侵略者,被越南人整得很慘,所以未來高科技局部戰爭對軍隊的後勤補給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陸戰,海戰還是空戰,高強度的現代戰爭是沒有居民介入的舞台的,普通居民或許可以提供糧草和飲用水,甚至可以提供槍支彈葯和一些輕武器,但肯定無法提供坦克,裝甲戰車,燃料,彈葯,導彈,艦艇,魚雷,作戰飛機等高技術武器,而打贏一場高技術戰爭缺少這些東西那無異天方夜譚,未來高科技戰爭拼的主要是綜合國力,所以中國要打贏高科技戰爭,提高綜合國力是唯一出路,寄希望於人民戰爭這一套落後的戰爭理論是鴕鳥政策。

❻ 局部戰爭對經濟的影響

中國發生局部戰爭可能在南海群島,東南沿海,西南中印邊境,東北中俄邊境。
這些地區都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戰端一起,
中央銀行為了應對必然發生的通脹會緊縮銀根,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物價將出現
急劇上漲。房價適當下降,開發商會封盤惜售。世界市場大宗期貨價格飆升,經
理人采購指數狂漲,迫使人民幣嚴重貶值。這時財政部還不會濫印鈔票,會發行
戰爭債券。考慮到中國強大的軍事底子,打仗就算輸了也不會吃虧。因此戰爭債券
會快速穩定國內經濟形勢,長期積累的通脹會逐漸消除。如果戰爭傷亡達到百萬級
以上了,國家嚴重缺錢,這時候只能濫印鈔票。結果就是抗日戰爭時候的樣子了。
總言之,局部戰爭在可控范圍內反而是好事,一旦不可控將是毀滅性的災難。

❼ 什麼是現代局部戰爭

盡管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對於美國與利比亞的沖突所反映出來的高技術下局部戰爭的概念十分模糊,但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海灣戰爭,卻向人們充分證實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情況。

就是說,高技術條件之下的局部戰爭,是一種利用高技術群所轉化的兵器作為主要作戰手段的常規戰爭。它不僅有別於核戰爭,更有別於以往的常規戰爭。它的鮮明特點就是武器裝備呈現技術密集型,作戰系統呈現整體性,戰爭進程呈現快速性。戰場上使用的任何一種高技術兵器,不但包含了各種密集型的知識,還反映了創新性非常強的密集型技術,使得武器裝備表現出了龐大電子化、智能化與數字化。

例如,一枚小型激光制導炸彈,除了具有普通炸彈的性能以外,還集激光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新材料技術於一身。

又如,一架隱身飛機,除了具有普通作戰飛機的特性以外,還融隱身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航空技術於一體。還有,一顆偵察衛星,只有把火箭技術、監視控制技術和情報處理技術,以及回收技術等集於一身,才足以發揮「超級間諜」的作用,等等。

能夠毫不誇張地講,離開了高技術作為支撐的任何作戰系統,都不足已馳騁於現代戰場,新式戰爭形式已變成領銜的角色登上了現代戰爭的舞台。

❽ 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對越戰爭,對印度的戰爭,抗美援朝屬於局部戰爭,日寇侵華當然是全面戰爭,還有解放戰爭也是全面戰爭。
全面戰爭和局部戰爭並不只是根據戰區區域大小來區別的,舉個例子像我們這樣的親壯年如果給號召加入軍隊那就可以認真這場戰爭是全面戰爭了。
1969年的情況很復雜,從現在的解密文件來看蘇聯當時不想入侵中國,如果真的打起來應該會是全面戰爭。因為當時蘇聯如果進攻的話,目標就是北京,從現在的解密文件來看我國除了用人海戰術以外沒有其他辦法阻擋。(因為當時的我軍根本沒辦法抵抗蘇軍的機械化兵團)而我國的對策就是從蒙古入侵蘇聯切斷西伯利亞補給線以及核戰爭,這樣一來肯定是全面戰爭。
現在以及未來30-50年我國是不可能陷入全面戰爭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是大國都有核武器,大家都不敢有大動作。還有一點就是中國現在已經很強大了,有資格和中國玩全面戰爭的國家也就美國和俄羅斯,除去核武器的因素,俄羅斯需要中國一起對抗美國,而美國現在的實力也不可能很輕松的入侵中國(入侵中國現在對他們來說也沒好處),但是我國也沒實力主動攻擊美國和俄羅斯。所以除了天下有變而且出現了能夠抑制核武器的裝備,我們國家才有可能會再次處於全面戰爭的狀態。

❾ 新形勢下為什麼要堅持人民戰爭

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戰爭是過去戰爭年代的產物,已經不適應現代高技術條件下戰爭的要求了,倘若還抱著人民戰爭的老觀念不放,就要吃大虧。這種看法,過分誇大了高技術條件下的戰爭對人民戰爭帶來的挑戰,而沒有看到人民戰爭面臨的新機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仍然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人民戰爭,但要結合新情況、新要求,研究和發展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在這個重大問題上,我們應該牢固樹立以下幾個重要觀念:

第一,在高技術條件下,我們仍然必須堅持人民戰爭。誠然,海灣戰爭以來的各次戰爭表明,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是非常激烈的。可以預計,像我們這樣的大國,敵人一旦對我發動戰爭,從一開始就大規模派兵跑到我們國土上來打仗的可能性比較小。敵人最有可能首先還是利用高技術的精確制導武器、遠程作戰飛機進行空襲,實施相對獨立的海戰、空戰。應付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現階段我們確有困難和短處。然而,現代高技術戰爭形態變了,但戰爭的本質沒有變,人仍然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我們真正的優勢還是人民戰爭。我們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人民戰爭的許多有利條件,如:我國良好的地理條件,深厚的戰爭潛力,相當規模的常備軍,有限的核反擊力量,豐富的人民戰爭經驗,還有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我們的軍事斗爭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質技術保障,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遏制戰爭、戰勝敵人的基礎,也是這么多年來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敢貿然入侵我國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現代高技術也給人民戰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高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成果,高技術人才隊伍越來越壯大,為積聚雄厚的人民戰爭實力和潛力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現代發達的信息技術,為動員和鼓舞人民群眾進行反侵略戰爭,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現代高技術的軍民兼容性,為人民群眾參與和支持戰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徑;現代高技術作戰系統對整體和後方的高度依賴性,為廣泛開展人民戰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對策;等等。如果有人一旦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我們就堅決以正義的反侵略的人民戰爭來對付它,堅決把敢於來犯之敵消滅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二,要加強對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的研究。應當承認:現代高技術的迅猛發展,世界軍事領域的深刻變革,使人民戰爭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對我們在戰爭年代創立的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提出了嚴峻挑戰。從作戰力量上看,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突出表現為技術密集的精兵對抗,注重依靠人力密集的數量優勢的作戰方式面臨挑戰;從作戰空間看,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突出表現為相關空間擴大而主戰場相對狹小,利用廣大國土分散耗敵的作戰方式面臨挑戰;從作戰時間上看,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突出表現為節奏緊湊的速戰速決,以戰略上持久作戰轉換戰局的作戰方式面臨挑戰;從作戰形式上看,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突出表現為信息化、智能化、一體化的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傳統的運動戰、陣地戰、游擊戰等作戰形式面臨挑戰;等等。在這些挑戰面前,如何結合現代戰爭的具體實際,真正做到充分有效地發揮人民戰爭的強大威力,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第三,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既要堅持,又要發展。創造性地發展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人民戰爭,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擺在第一位的任務是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則,建設一支面向21世紀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常備軍和一支數量充足、質量較高、動員快速、機制完善的強大後備力量,切實把精乾的常備軍和強大的後備軍力量相結合的原則貫徹好。與此同時,還要適應高技術發展的時代要求,努力建立完善的國防快速動員機制,努力豐富和發展人民戰爭理論及其戰略戰術。為此,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軍事發展的大趨勢,大膽借鑒外軍的有益經驗,解決高技術條件下我軍建設遇到的新問題;要重點研究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國防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的特點和規律,搶占軍事理論的時代制高點,積極創造適應高技術條件下人民戰爭新的戰略戰術,深入發掘我國的謀略資源。關於堅持精乾的常備軍與強大的後備力量相結合的原則,既要以精乾的常備軍為骨幹,又要以強大的後備力量為基礎。只有把這兩種力量結合起來,才能凝聚和帶動一切力量,達成軍事戰略方針所規定的戰略任務。

閱讀全文

與局部戰爭條件下債券動員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