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每次獲得債券付息是系統會自動扣除個人所得稅的金額。
『貳』 發行債券所支付的利息是稅前支付還是稅後支付有抵稅作用嗎
稅前支付的
有抵稅作用因為是在稅前支付的
『叄』 買債券是以稅前收益率還是稅後收益率為判斷標准
首先說明一點,企業債和公司債公司債都有以全價和凈價交易的。只是上交所後來發布公告,新上市的債券(不包括分離債的純債)實行凈價交易,而這些債券現在是以122開頭。至於企業債和公司債的區別,對個人投資者而言,沒有多大意義,若真想了解可看參考。
你上面說的機構不交稅而個人繳稅是正確的。至於是否派息前賣出派息後買回,則要視情況而定。比如分離債的純債利率很低,才1%左右,意義不大。而實行凈價交易的這種方法不錯,因為假如派息前(利率8%)加應計利息你能得到108元,而派息後買就只有106.4元了——盡管前後只差一天。其他全價交易的債券則不一定,因為這樣做的個人多了,賣出前價格就會低,等派息後大家都買,價格又高了。
至於買債券是以稅前收益率還是稅後收益率為判斷標准。這個也要視情況而定。若你持有到期,肯定是按稅後,因為這是你實際能得到的。若你不準備持有到期,甚至只是做短差,就要看稅前收益,因為債券大部分在機構手裡,你要站在機構的角度考慮,他怎麼控制債券的價格。
『肆』 債券的利息可以稅前列支是什麼意思
比如說,我是一個企業,每年的銷售額是100元,成本是60元,稅率是40%,那麼初步匡算,稅前利潤就是100-60=40元,凈利潤是40*(1-40%)=24元
假如為了擴大規模,我借債借了100元,利息率是10%,也就是說,要支付給投資者10元的利息,我們說,這10元的利息可以稅前列支。稅前列支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在計算稅務的時候,有一部分可以抵扣,我實際的利息負擔不是10%,而是10%*(1-40%)=6%,這就是稅前列支的好處。
比如我借債後,銷售額擴大到200元,成本120元,稅率還是40%,那麼,我的稅前利潤,不僅扣除120元成本,還要扣除10元利息,所以我的稅前利潤=200-120-10=70元,凈利潤是70*(1-40%)=42元。我實際支付的債券的利息,有40%被稅收抵扣了。
『伍』 銀行借款成本支付利息是稅前還是稅後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1、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准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
你要支付給銀行的利息是稅前利息,假如你的借款利息為10%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則最後在計算完所得稅後銀行借款的實際利息就是10%*(1-25%)。可以理解為國家為企業支付了一定比例的利息。
『陸』 債券中的稅前到期收益率和稅後到期收益率分別是什麼意思
債券到期收益就是債券利息,而利息收入需納稅,所以有稅前到期收益率和稅後到期收益率之分。
『柒』 債券獲得利息是稅前還是稅後
對於債務方來說,其向債權方支付的債券利息是在稅前支付的,因而債權方獲得的債券利息是債務方的稅前數,但從債權方自己來說,其獲得的這筆利息是需要交納企業所得稅的,是稅前收益。
『捌』 債務利息率和稅後利息率有什麼區別
債務利息率一般是名義利率,都是稅前的利率,與稅後利息率的差別其實就是是否含稅。
這里的稅是指所得稅,之所以要計算稅前稅後利息差是因為一般利息費用是可以在計算所得稅的時候扣除的,無需繳納所得稅,所以實際上企業的借款成本是稅後利息的金額,所以財務管理中一般企業都是按照稅後利息計算資金成本的。
『玖』 債券持有人得到的利息收入是從公司稅前利潤得到的還是稅後利潤得到的
會計法規定:公司債券持有人得到的利息收入是從公司稅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