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為什麼一再增持美國國債呢~
來自N太平洋彼岸的數據或許可以為我們揭開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神秘面紗的一角。
美國東部時間16日9點半,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額繼續下降至3868億美元,創5年來歷史新低。數據顯示,自2007年3月以來,中國已經連續8個月減持美國國債,總減持量達到350億美元。
中國作為美國國債持有量世界第二的國家,一再減持的行為雖然惹人注意,但仍被普遍認為是"合理且可以理解的"。
"今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加速下跌,美元貶值成為定勢,減持美元資產是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理所當然的選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認為。但他同時指出,相對於我國1.5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350億"只是很小一部分,不會對美國造成影響"。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中國從去年3月份的4211億元開始減持,連續6個月平均減持額在50億美元以上,10月份的減持量達到了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為86億美元,而11月份在10月份的基礎上只減少了2億美元。
這種漸進且相對溫和的減持方式更容易讓市場接受。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專家易憲容認為:"中國提出外匯儲備投資要走多元化道路,就要優化資產結構,調整投資策略,運用組合投資工具。"
而這種思路已經被中國的外儲投資管理人靈活運用。美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從2007年1月份開始大量買入美國市政債券,總買入量達到1464億美元,且月均買入量超過130億美元,大大超過了國債買入量。
"發達國家的債券都有合理健全的信用評級。市政債券的收益率比國債高,風險比公司債低,比較適合中國外匯儲備投資對資產保值的要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研究部專家張瀛說。
除了美國市政債券,中國還同時大量買入美國公司債和公司股票。數據顯示,去年11個月中國總共買入美國公司債413億美元,股票93億美元,其中僅6月份就買入美國股票33.45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的數據無法全面顯示各國的實際情況,中國很可能會調整投資幣種,比如增持歐元資產,而近期人民幣兌歐元是貶值的,這種投資更加明智。"易憲容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中國外,其他幾個美國國債的持有大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持。其中,英國作為第三大持有國,已經連續12個月增持美國國債,至11月份達到3156億美元,短短一年時間內的增持量達到2395億美元。
而日本仍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但其持有量在最近一年呈現寬幅波動的態勢,其10月份增持了98億美元,而11月份又減持了117億美元。
"英國大量買入美國國債跟兩國都遭受信貸危機有關,在匯市上都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易憲容分析說,"但各國對外匯資產的配置都跟每個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有關,不能一概而論。"
雖然美國信貸危機導致了美國股市和債市的低迷,但數據顯示,國際投資者對美國證券的需求情況已經開始好轉。
美國財政部16日發布的最新公告顯示,去年11月份美國的外國資本凈流入額達1499億美元,比上個月大增62%。而外國持有的短期美元債券(包括短期國庫券和其它抵押類債券)上升到365億美元,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短期國債上升到156億美元。
外國投資者持有的金融類美元債券上升到337億美元。
受此因素影響,美國國債16日收盤除了2年期微漲之外普遍走低。其中,5年期國債下跌1/32,收益率報3.00%;10年期美國國債下跌9/32,收益率報3.74%;30年期美國國債下跌29/32,收益率報4.34%。
⑵ 為什麼說中國大幅拋售美國債券,美國債券的利率便會飆升
如果中國大幅拋售美國債券,勢必造成美國債券崩盤
美國債券大幅跌價
它的殖利率當然便會向上飆升
.
沒有一個國家禁得起另一國以此法出手重擊
.
別說中國,連台灣大幅拋售美國債券,美國債券的利率也會飆升。台灣可是美國債券的大買家耶!
⑶ 我國持有美國國債,他能還嗎能還清嗎
相互持有對方國家的國債,通常是通過某種業務合作或者往來關系進行抵消,不太可能以真實貨幣形式進行償還!
⑷ 我國購買了大量的美國國債,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美國為什麼還和中國過不去
因為美國知道我國除了美債沒有其他安全更高的投資渠道。
我國目前是外匯順差國,國外企業到中國投資和我國是世界工廠收到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就因為美元是全球的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一些大宗交易都是按美元計價,並且按美元交易結算;連索馬裏海盜要贖金也是美元;因此美國需要向全世界提供所需的美元,但是美國不能無限制的印刷美元,這樣會使美元貶值;所以美元必須通過多種途徑迴流美國,例如直接向美國投資,美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一境外資金投資目的地國;第二,從美國進口;第三,就是向美國買國債。美國擔心我們的企業是國有背景,對我國企業投資和收購一般是拒絕,如三一重工、華為等;美國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高科技產品和武器是不賣的,只准我們進口汽車、飛機和糧食;所以其他只能買國債了!第四,美國當今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國債信用最高。第五:美國證券交易市場發達,等等,太多了……
為什麼過不去,這個想法要站在美國的角度;美國人信教,宣揚人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它可能覺得我們生活在水生火熱中吧!你想想發生在周圍的事情吧!地溝油、房姐房妹、拆遷、奶粉、潛規則、李剛王剛張剛的二代們等等;所以它會出兵打一些國家,如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這些他都認為是獨裁國家。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復制粘貼請註明出處。
⑸ 購買美國國債可實現投資移民
美國是沒有通過購買國債移民的。這個不要給人誤導了。以上是由財瑛出國整理。
⑹ 美國又同意發新債還舊債了,中國還會買么
中國一定會買新的美國國債
外匯(foreign exchange)是國際貿易的伴生物:國家之間進行貿易,必須要進行國際支付,以清償債權和債務。
各國的貨幣不同,除了極特殊情況,如巴拿馬(除了硬幣)使用美元作為法定貨幣,每個國家都只允許在本國境內使用本國發行的貨幣,不能用他國貨幣。因此,兩個國家之間發生貿易後用何種貨幣支付,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比如,中國賣給巴西電視機,巴西人要支付中國人貨幣,巴西只有自己的貨幣「雷亞爾」,而中國人拿著雷亞爾沒用。問題就來了:巴西給中國什麼貨幣或者其他等價物呢?
開始的時候,多用黃金。因為不用任何人或者物作保證,黃金本身就有價值,大家都可以接受。後來,因為用黃金支付風險太大(比如容易被搶),更主要的是,黃金的量畢竟有限,而國際貿易的規模越來越大,靠黃金不足以滿足龐大的支付要求。
於是,外匯應運而生,並逐漸取代黃金,成為主要的國際貿易支付手段。外匯市場的出現,更加速和確立了外匯成為國際支付手段的過程。
外匯是「國外匯兌」或者「國際匯兌」的簡稱。「匯」的意思是把貨幣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比如我們去郵局「匯」款,就是這個意思。「兌」的本義是交換,用一種貨幣交換另一種貨幣,平時我們說的「兌換」,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把「外匯」看成一個動詞時候的理解,是外匯的溯源意義。
現實經濟生活中,「外匯」的意思是靜態的,是個名詞。此時,一個國家的外匯,就是用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
各國外匯無論是內容還是名稱都有差異,按照中國現行外匯管理制度,中國的外匯,主要是指外國貨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以及「特別提款權」等支付手段。
理解外匯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外匯是其他國家的貨幣,不是本國的貨幣。比如美元不是美國的外匯,英鎊也不是英國的外匯,但是它們都可能是中國的外匯。
其次,外匯必須被許多國家,最好是所有國家能接受。如果一種外幣只被少數國家接受,其使用就非常受局限,不能作為一種普遍的清償國際債權債務的手段,太不方便,也就不成其為外匯。比如伊朗、委內瑞拉和美國的關系不怎麼友好,但是,伊朗和委內瑞拉也要接受美元,這是出於現實的考慮。而伊朗和委內瑞拉的貨幣,卻很少作為其他國家的外匯。
再次,外匯也是貨幣,盡管是特殊形式的貨幣。而貨幣是一種「被要求權」,你手裡的美元鈔票,就是你對美國政府的一種要求權,從理論上說,你總可以拿著它去跟美國政府或者貨幣當局,索要價值相當的商品或者服務。如果人們對於美元沒有信心,認為美國會賴賬,不會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就不會持有它。在這個意義上,一種貨幣成為外匯,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而成為別國的外匯,對其發行國自然有很多好處和便利,省了匯兌的麻煩不說,更有提升國家信譽的巨大作用。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當然希望人民幣盡早成為其他國家的外匯。
最後,外匯的作用是清算國際債權債務。如果巴西要償還進口電視機的債務,用美元就可以了,不一定用黃金,因為中國也接受美元,中國可以用美元償付自己對其他國家的債務或者進口商品。
外匯除了貨幣的所有的功用外,還有一個一般貨幣沒有的作用:政府可以在外匯市場上買進或者賣出外匯,達到干預匯率、影響國際收支和調節對內經濟的目的。
為應付不時之需,個人必須要有儲蓄,國家也要有類似的儲蓄。外匯儲備,也叫「外匯存底」,就是一個國家的儲蓄,是一國貨幣當局或者中央銀行持有的,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國貨幣的各種資產。
外匯儲備的形式很多,貨幣只是其中一種,而且只佔較小比例,外匯儲備主要不是貨幣形式,而是資產形式。如中國外匯儲備的大約70%就是美國國債。中國2008年9月超過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大約8 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一國的外匯儲備包括:在國外的外匯短期存款;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國外的有價證券,如外國政府債券、股票等。
注意,外匯儲備跟國家官方資產是有區別的,除了外匯儲備,一個國家的官方資產還包括黃金儲備等。
以中國為例,外匯儲備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經常項目下的貿易盈餘。如果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多於從美國的進口,其間的差額,美國必須用美元進行彌補,形成中國的外匯儲備來源;二是資本項目下的各種資本流入,如外國直接投資(FDI),以及各種短期的游資,包括非法進入的熱錢等,都屬於這一類。
每個國家都要有外匯儲備,這至少有兩個理由。
其一,任何國家在對外經濟活動中,都可能出現國際收支赤字,通俗地說,就是欠外國人錢。如果沒有外匯儲備,國際收支赤字就沒法彌補,國家的信譽就要受到損害,今後的國際貿易就會受到影響,該進口的東西進不來,該出口的也出不了,人民的福利將會因此下降。有了外匯儲備,就避免了這些尷尬。
其二,匯率的穩定對一個國家的對外經濟活動,以及國內的經濟穩定,至關重要。匯率若頻繁變動,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就會紊亂。
伴隨經濟和金融的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國際金融投機活動越來越頻繁,保持匯率的穩定也越來越困難。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東南亞、阿根廷、巴西發生的金融危機,就是投機資本惡意炒作的結果。
有了外匯儲備,政府就能在外匯市場上對投機資本進行反擊。1997年國際游資瘋狂狙擊港幣,意圖破壞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而這一制度是香港經濟穩定的支柱之一,幸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自己的外匯儲備,拋出美元,大量買入港幣,維持住了聯系匯率制度,取得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港幣保衛戰的勝利。
相反,1997年,泰國政府只有很少的外匯儲備,根本無法阻止國際游資(著名國際炒家索羅斯等)對泰銖的猛烈攻擊,不得不放棄了固定匯率制度,泰銖匯率直線下瀉,泰國經濟從此一蹶不振。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外匯儲備的規模也不是沒有限度。儲備過多,對於一國未必是好事,任何事情都有代價。
外匯儲備的第一個成本是利差損失。購買美國國債可得到美元利息,但是,買國債這筆錢換成人民幣,用於國內投資,其收益率一定高於美國國債的利息率,一般估計這個差額至少是2個百分點。8000億美元美國國債,2個百分點的利差就是160億美元!
外匯儲備的第二個成本是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中國無法影響美元的匯率,甚至無從預測美元匯率的變動,如果美元貶值,所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的價值都要縮水,外匯儲備的價值相應減少。2009年10月,中國的外匯儲備余額超過2萬億美元,大於G8外匯儲備的和,如果美元貶值,我們的損失有多大?
外匯儲備過多,還會給政府調控經濟掣肘。中國仍在實行外匯管制,不允許企業和個人隨意持有美元,當企業獲得美元後,必須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匯率,賣給中國人民銀行,而且中國人民銀行負有無限的回購義務,企業有多少美元就買進多少。所以,所有的美元流入,都必然變成國內的人民幣供應量,這部分增加的人民幣叫「外匯占款」,是中國特有的貨幣供應量。
貨幣供應的被動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壓力,增加了央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抵沖了貨幣政策的效果。這就是保羅·克魯格曼的「三元悖論」: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和獨立貨幣政策三者不能同時存在,最多隻能存在兩個的道理。
外匯儲備最優規模究竟如何,經濟學家們至今未討論清楚。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曾經給出一個標准:一國外匯儲備的最佳規模,是其進出口總額的40%。
不論以什麼理論為標准,我國現有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規模都嫌太大,現在是考慮如何分流的時候了。比如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改革強制結售匯制度,允許個人和企業按意願持有外幣,增加進口,鼓勵中國企業到海外並購和投資,買入長期增值的黃金等。
有部分經濟學家提出,可以把大筆的外匯儲備平均分給居民,讓人們享受自己創造的財富。這個主張,並非開玩笑。
以上說的是外匯儲備的規模,除了規模,外匯儲備還有結構問題,即儲備何種外幣資產,各自的比例如何。
中國的外匯儲備結構是國家機密,從不對外公布。不過,從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中國在美投資數據,以及國際清算銀行對我國外匯清償能力的分析報告等渠道,可以大略知道,中國外匯儲備大約70%為美元資產,15%為歐元資產,10%左右是日元資產,還有5%是英鎊資產。
為什麼以美元為主?
首先是因為美元穩定。雖然短期的波動不可避免,但是從過往的長期歷史看,美元是最穩定的貨幣。如果一種貨幣價值變動不居,哪個國家也不敢把它作為儲備貨幣。美元最初與黃金掛鉤,幣值穩定有堅實基礎,後來美元與黃金脫鉤,成為理論上可以隨便印刷的紙片,但是,正如特里芬所說的,美國不敢濫印美元,那樣,美元將被拋棄,不能再作為國際貨幣。
金融危機之後,美元被普遍看跌,可是,情況並非如此。事實證明,美元仍是世界最穩定的貨幣,世界仍對美國經濟和美元有信心,也沒辦法沒信心。
其次,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支付手段。現在國際貿易的2/3是用美元計價和結算的,石油、黃金等最重要的商品,糧食等大宗產品的期貨交易,都是用美元計價和交易的。
最後,美元是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美國是世界上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力量最強大的國家,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人們對美國有信心,才儲備美元和美元資產。短期內,這個格局不會改變。
所以,我們買美國國債,是理性的選擇。
⑺ 美債後危機的新困境
美國國債上限在吵鬧聲中曾經被一次次調高,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但必須承認,這次美國兩黨關於提高美國國債上限的一系列吵鬧,反映出不斷地提高美國國債上限的歷史有可能結束了,美債規模已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
美債後危機一、美債危機雖然暫時過去,但美債信譽卻已受傷
所謂美債規模已到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不完全是因為美國國債上限已經接近極限,這次美國兩黨同意將美國國債上限分兩步提高2.1萬億美元,佔美國國債總額的16.8%左右,幅度之大,讓人怵目驚心。雖然未來還可能提高,但已經接近極限。
更重要的是,由於歐債危機的蔓延,以及全球經濟的減速前景,全球市場流動性泛濫狀況正在迅速地轉向流動性緊縮。它們的貿易出超將減少,對全球債券市場的購買力和購買慾望都將減少。這次美國兩黨圍繞債務上限的無休止爭論實際反映出美國政客們的一種擔憂:想繼續靠借錢過日子,尤其是過好日子的日子很可能將終結。美國必須盡快地恢復內生的經濟活力,自我造血,但要想使經濟快些增長,恐怕還得大規模發債,而且不能大幅度削減赤字。
顯然,這是個悖論,也反應出美國經濟的兩難。實際上,炒作了兩個月之久的美債違約危機,其焦點並非美國會不會違約,而是怎麼繼續發債,怎麼讓全世界繼續相信投資美國國債非常安全。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二、美國國債仍然面臨降級風險
可以這樣說,自從有了美國國債以來,全世界還沒有如此認真地議論過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問題。懷疑美債安全性的理論根據並非美國國債的盤子太大,而是美國的經濟成長近乎停滯,長期入不敷出。
為什麼標普在事前曾經這樣的警告:即使美國這次躲過了債務違約,未來三個月美債仍有可能失去「AAA」最高信用評級?因為最終決定一個國家債券級別的是經濟的增長能力,美國全球最大的債務規模相對它1.5%左右的增長速度才是最大的危險,因為如此低的增長速度是無法保證按期還本付息的,也就是說,違約陰影並沒有去除。靠發新債還舊債是美國的選擇,但不能是長期的選擇,因為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這已經屬於技術性違約。
2011年上半年,美國的實際經濟增長只有0.85%,這樣的增長率如果不能在下半年改觀,美國債券的評級還會被下調,美國的籌資成本將大幅度增加,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客觀地說,美國兩黨這次的爭論並不完全是沒有意義的,它讓我們知道了美國經濟的症結在哪:為了避免立即出現違約,美國必須提高債務上限,但這個上限並不僅僅是為了防範違約風險,更重要的是要增加財政對經濟的刺激力度。這是奧巴馬的打算。
但是,如果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難免出現突然高企的通貨膨脹,進而導致美元貶值,美國國債失去吸引力,因此,美國兩黨都意識到必須將大幅度地削減赤字作為長期的財政目標。但要削減赤字,等於減少政府開支,提高債務上限就成了「無用的擺設」。因此最終的協議結果是將大幅度削減赤字當做「擺設」——奧巴馬承諾未來10年削減赤字1萬多億,很顯然,這是空頭支票。
預計下一步,美國經濟很可能會按照奧巴馬的設想走一段,這就是接力提高債務上限的機會啟動大規模的政府投資,這如同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在2012年大選前進行一次豪賭,力圖迅速地使美國經濟出現好轉。但在全球市場資金面越來越緊的預期下,很可能債券不好賣,於是奧巴馬將逼迫美聯儲買,於是另一個「潘多拉盒子」也被打開——美國再次開動印鈔機。
那麼,惡性通貨膨脹與籌資成本大幅度上升被攪和到了一起,形成惡性循環——美國經濟提升所增加的那一點點稅收還不夠償付翻倍上漲的債券利息,很多新開工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會因為成本大幅度上升(嚴重超預算)而停工。顯然,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景,所謂大幅度地提高債務上限實際是害了美元,害了美國經濟。
三、美債危機將倒逼美中兩國引領全球經濟進行結構調整
奧巴馬前期將美國經濟的復興之路完全押在振興高科技產業這個「寶」上,殊不知,高科技產業的創新涌現也有周期性,正是需要加大投入,還看不到很大產出的時候,而美國國會兩黨的持續性爭斗已經嚴重損害了民間對未來的預期,不敢加大投資,這勢必損害奧巴馬的計劃。
但我仍然相信美國經濟的韌性,也相信在未來幾個月奧巴馬會改變主意:即,主要依靠美國的民間投資來刺激美國經濟。客觀地說,美國不是歐洲,更不是希臘,美國經濟的迴旋餘地很大,政策調整的空間也很大。
如果民間投資能夠迅速地增加,美國經濟將內生出上百萬就業崗位,而這正是奧巴馬最希望看到的。美國除了賣國債籌資以及動員民間投資以外,還有一個迅速籌資的選項,即出賣資產。尤其是要向它最大的債權人——中國這樣的國家出賣資產。可以這樣說,如果美國改變以往的游戲規則,不對中國處處設防,中國是可以幫助美國的,而中美間的合作對美國的經濟復甦可能極其重要。
必須認清,美國想獲得經濟上的成功,離不開中國。而反過來說,中國是不是要與美國國債說再見呢?
有些經濟學家建議中國政府趕快拋售美國國債。選擇與美國為敵似乎很解氣,其實是在害自己。中國是要逼美國,而不是害美國。美國為什麼在關鍵時刻沒有選擇違約,那是因為它們明白,任何關於違約的建議都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的餿主意,美國輸不起;反過來說,任何主張中國拋售美債的建議則是「殺敵八千,自損一萬」更餿主意。
美國的確很缺錢,但它的話語權也在下降,議價權正在悄悄地向債權方一邊傾斜。因此,正確的策略不應該是「斷奶」,更不是拋售美債,而是逼迫其出賣有價值的優質資產,藉此調整我們的債權結構;美國不是要擴大出口嘛,中國可以多進口,但必須要求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借機實現產業升級;美國不是要加大政府投資嘛,中國的鋼鐵水泥等建築材料正好找到銷路,產能過剩立即將轉化為產能不足。總之,中國的戰略目標絕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更不是希望美國衰落下去,而是希望美國盡快走出危機,既讓美國老百姓對中國感恩,我們自己也獲得應得的回報。
當然,要使得美國真正走出危機,美中兩國都要做出重大的經濟結構調整,不能再走老路。大約十年左右,歐美人被中國等貿易大幅度出超國家慣得越來越懶,很多國家已經形成債務依賴,這個趨勢要改,相應的經濟模式也要改。
對歐美人來必須學會節衣縮食,要勞動,要增加產出,同時增加儲蓄率,走依靠自身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道路。當然,有了創新產品不能不出口,高負債國家更需要創匯。
對中國來說,更要汲取教訓,要主動改變過去那種過多依賴出口創造GDP的經濟模式,爭取在中期內實現貿易平衡;同時盡快改變人民幣長期單邊升值模式,減少熱錢流入,爭取中期內實現資本賬平衡,不能無限度地擴大外匯儲備規模。
在兩債危機都在深化的背景下,不能採取拋售的策略,而要穩住陣腳,靜觀其變。同時適度地減少對高負債國家債券的購買量,尤其需要將救助與「交易」相結合。通過與債務國博弈逼迫它們開放國內產權交易市場,逼迫其以資抵債,以資換債,尤其是要容許中國投資者購買其優質資產,藉此調整國家儲備結構。
應對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可能將促使中國進行更深刻的經濟結構調整,這就是調整中國的經濟引擎,更注重發展民營經濟,更注重創造GNP。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貿易入超成為必然,短期內很難改變,只能讓「相對過剩」的資本走出去創造CNP。但過去那種外匯儲備完全集中於國家管理並只能買歐美國債的模式,以及「走出去」主要靠國企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未來必須讓民營企業更多的走出去,讓國民也走出去。因此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最重要部分是「藏富於民」,是發展民營經濟,讓勞動者比國家富得更快些,讓更多的「人」(包括法人)成為外匯資產的持有者和投資者——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這是一次巨大的利益調整,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⑻ 關於美國國債上限問題
美國人的借債的上限又提高了!全世界都在發抖,發抖能結局問題嗎?
無論我們國人怎麼痛恨美國無恥行徑?但都不能改變現實!
既然不能改變它,我們就適應!
第一,美國是個帝國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質沒有改變,當年它侵略過我們,他們的天堂世界裡有我們同胞們血淋淋的鮮血,這個我們不忘是對的。不要這些年它跟我們做朋友了,就忘了自己的歷史,別忘了那句話——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第二,美國這個國家雖然現在是很富裕,但都是表面現象。為什麼呢?美國表面上是很風光,但是內部已經很糟糕了。為什麼呢?誰說一個富人比窮人賺的錢多,他們就一定餐餐有肉吃嗎?富人用是嗜賭如命,吸毒成癮,好打成痞呢?也許常常也是吃不上飯呢!!!
這樣比喻吧?中美兩個國家就好像兩個家庭一樣啊,美國這一家呢,雖然家底很厚是富人,但是子孫們揮霍無度,超前消費,入不敷出。那又有人說了,那麼富裕啊!怎麼會入不敷出呢?美國當全世界的大哥,全世界的耀武揚威,不要錢啊!這個過程很復雜,但最終是不夠花,怎麼辦呢?那就借,發國債。
表面看來,中國還挺有錢的,其實呢,中國人民是在勒緊褲腰帶,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供美國人大把大把的花著。痛心也沒辦法。
這樣的分析,我覺得還不夠形象。中國的外匯怎麼來的呢?貿易順差啊!有順差是不是一定好事呢?不一定。
中美比著兩個人,美帝是地主老財,中國是長工。地主老財是長年的不幹活,整天在那裡吃喝玩樂,把他們的房子蓋的美美的,那裡也山清水秀,礦山石油金銀珠寶也不開發。而長工呢整天地為地主老財幹活,最後把房子、妻兒老小都賣了。最最後自己的血也被榨幹了。
接下來,我們分析錢。這是兩種貨幣。同學們,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簡單的貨幣。貨幣就是一張紙,但也是度量衡。在一個國家范圍內,印刷錢的數量要合理,多了,貨幣貶值,然後人們趕緊的去買東西保值,商品就價格就上去了,最終是通貨膨脹。少了也不好,會通貨緊縮。都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穩定,最終損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地主老財不幹活,入不敷出了。就支付長工的美元,其實就是一張紙。接下來政府拿到了美元怎麼辦呢?這美元原來是中國老百姓的一點點的血汗錢,而美元在民間又無法流通,你拿著美元去菜市場買菜,菜農根本不鳥你。
再來看外匯的總量那麼大,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所得嗎?中國多少人啊,一人貢獻美國100美元,那就是1300億啊!我們賣了自己的礦山啊,我們的礦石都是賤賣啊!美國老財自己的礦山為什麼保留著,不開采呢?是美國的沒有礦山石油嗎?是美國的版圖小嗎?不是,美國人有戰略眼光,先別人的東西都用光,等到別人資源枯竭的一天,他就在那裡樂呵呵的了。
第三,發國債得有人買啊!最初總在忽悠別的國家的政府買,好處說了一大堆。買了,就上了賊船了。為什麼呢?網友說,乾脆把美國國債拋了吧!似乎這樣,美國就怕了。
這種言論剛出來,就有人來打壓了,美國垮了,全世界都跟著遭殃。美國人自己也是這樣說的。長工拿了他的紙票子,想買老財家的好果子(高科技、藍籌股)吃,吝嗇的老財捂死死的。你耍點花招買了好果子,還沒吃上,錢就被凍住了。難道能跟他打架嗎?只能拿一堆無用紙,去換回另一堆無用的紙回來。
第四,而老百姓創造的價值,得到的是中國政府自己發型與順差對等的人民幣。錢多了,東西貴了,老百姓被愚弄了。美國的老百姓和中國老百姓差距是多大啊!人家過得滋潤的很,欠債不犯愁。反正國際貿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這就導致別國創造出來的血汗換來的只是一堆紙,而本國的貨幣卻流不出去。
第五,老財們壞透了,錢在別人手裡捏著,他們也不是滋味。暗暗地指揮起一條條金融大鱷還時不時把一些國家撕咬的血淋淋的。殺雞儆猴呢,讓人們意識到,捏緊了那堆無用的紙,還是很有用處的。捏得越多,越牢靠。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明例。
第六,美帝最擅長是轉嫁國內的矛盾,把國內的矛盾押注到別國一場戰爭上去。
美國的金融體系綁架了全世界人民的血汗,你越是獻的越多,越是虧空的越厲害。另一方面他又脅迫你一直捏著那一堆無用的紙,另外美帝國主義手裡還拿著一根大棒呢;雖然他可能不敢打中國這樣的大國,但是也要提防他跳牆的可能。
所以,說呢,中央及時調整拉動國內消費的戰略是對的。長工不能長年地給地主老財家搞的富麗堂皇的,自己的茅草房還破落不堪呢。物質的,精神都應該有,享受也該有。未來的中國人民,會加速的走向富裕。
美國國債不過是一堆紙,我們拿了他們的一大堆紙,而他們卻一張人民幣也沒有。長工把最甜美的果子賣給老財了,而得到的是一堆紙,大大的不對等。記得一個專家說,2001至2005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特別的好,A股卻總是跌,最低跌到1600呢。還說什麼,中國的股市同經濟對這干。一看數據,確實是好,外匯翻番地漲,順差那麼大,真讓人沾沾自喜的。現在想一想,算是明白了,那幾年外匯高了,對經濟產量消極的影響。股市中不是有一句話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相反地,07年的大牛市,是怎麼起來的?個人觀點是,正是在01年以來,順差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一下子就刺激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再加上政府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政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下,股市起了一個大牛市。對於股民來說,當然希望多碰幾回大牛市了。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大漲必然會大跌。大漲也推動了一大批的房地產股的熱絡,一個個神話被炒起來了。房產商從股市上撈取了大把大把的錢。
由此看來,股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歷史,應該說它的其中確確實實存在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股市跌的那麼厲害,就是經濟不好,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數據迷失。所以,我們政府決策者也可以從股市中去分析宏觀經濟,股市一發生感冒發熱的現象時,就應該及時的思考。那樣中國就是戰無不勝了。
由此看來,股市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它的根本的規律沒有改變,相反地它確實是起到了天氣預報的作用。但是令人悲哀的是無人正視股市的作用,以為股市在中國是怪物,是小丑。甚至個別別有用心的人污衊我們的政權對股市的控制。
那麼由此看來,現在的A股還是一個上升的階段。從07、08年的牛市之後,短暫地探底之後,現在已經很平穩。而現在的股民都在懷念07年的大牛市,我們要知道,歷史是不會重來的。瘋牛的出現,對經濟不見得就是好事。當然事事都有正反兩面。我們的股民不能一直懷念著,更不能整天幻想那天再來個大瘋牛。而現在從08年11月的大底,到現在已經上升了很多了。你們有沒有抓住呢?現在的股市在低位還是在高位?現在的股市與01——05年的點位差不多,而且相比較而言,還是較高的水平。是國內外的經濟形式比01——05年那段時期要好嗎?那為什麼,股市不跌呢?對,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08——2011年股市在漲,這說明經濟在好轉,我們的政策的對的。
那就是中國人民放棄了勒緊褲腰帶一味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美國人民的方子。興起了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國家的神聖使命!!
祝願偉大的國家、偉大的人民、偉大的黨,越來越來好!!!
收起全文 瀏覽(12) 評論(0) 編輯
⑼ 中國大量持有美國國債的原因
近期,香港區全國政邪委員、金融專家劉 夢 熊撰寫《我為人民鼓與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體以整版篇幅發表,引發震撼,各界關注。劉夢熊疾言厲色質問C國財政金融管理當局有關拍板人:「你們這班敗家子哪裡來這麼大的膽子,拿國家人民的錢,來買天文數字的3763億美元美國「兩房」公司債券。現在「兩房」 基本上已破產,你們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如此離譜決策有沒有黑幕,正賤會應立即組織特別調查組徹查,追究責任!」
猶如鬧市中引爆炸彈,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金融乃至經濟界強烈反響。不過都是在高層經濟圈內,大陸平面主流媒體完全迴避和沉默,網站也大量刪除評論帖。詳細情況是這樣:——
次貸危機下,美國的兩家房貸抵押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行將崩盤破產,榮登美國「兩房」公司外國債權人之榜首的居然是C國,一共持有涉及該兩間公司高達3763億美元債券,約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21% 。國際經濟界稱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聞。
國家資料顯示,自2004年開始,C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長,從2004年到2007年驚人增長三倍,高達到9220億美元。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間,C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增長66%。在美國次按危機即將露出猙獰面目的前夜,C國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斷大手筆增持美國債券。究竟是誰擁有在這樣瘋狂地處置C國巨額外匯儲備的權利,如痴呆一樣瘋狂購買美國債券?
同樣是亞洲大國的印度,外匯儲備也很客觀,但印度對美國「兩房」債券持有量才2300萬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C國的3763億竟然是印度的一萬六千倍,差不多是三萬億港幣。這樣投進美國「兩房」是完全不可思議的!
國際公認的原則是,外匯儲備公認的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分散為宜,但C國財金當局卻將外儲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資於美國「兩房」,這相當於將大部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當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和東南亞樓市崩潰,還鬧出「負資產」,業主和銀行一齊遭殃,說明房屋按揭本身風險很大,其衍生債券更是危險品。
不能只集中在一個菜籃里,這是金融投資常識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儲備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穩健至上,比重分散,結構多元。可是我們那些可愛的受握重權的國嘉外匯管理局、財征部、C國人 民 銀 行的敗家子一般的官員,個個還都是碩士、博士學位!
就沖這點,C國民眾還有什麼臉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誰禍害C國如此吃虧,不,是重創,而成為世界笑柄!
我一貫就對什麼鶯歌燕舞的盛大晚會、開幕式不以為然,花錢給人看的東西,值得那樣好面子搞成空前絕後的拔高?看清楚自己的弱點、憂患,早早修復自己可能被對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麼都重要!
我認為:這件金融丑聞的暴露,實質上對C國經濟重創之巨,對國民信心和精神打擊之大,簡直可以抵消大批我們自己宣傳的其他成就光環。這決不是一般的問題,甚至不是什麼重大失誤!不能用失誤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殺招」!它的背後是應該是嚴重的瀆職+ 戰略間諜的性質!
C國經濟學家都在干什麼,受那些所謂主流經濟學家提出的高論影響而實行的政策,最後使誰最終受益,使誰陷入深深窘境了呢? 那些「主張對內狂引境外戰略投資者、讓其大賺賤賣的銀行原始股;對外大力推出C國優質大型企業或國有壟斷企業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於融資的分紅」 的經濟專家到底在干什麼,他們的底細和真實身份到底是誰?
⑽ 從美國資產負債表歷史結構中可以推斷出哪些趨勢,並試圖預測未來銀行業的資本結構
從美國資產負責表歷史結構中可以推斷出哪些趨勢,並試圖預測未來銀行業的資本結構,從美國資產負責表雷式結構中可以推斷出,哦,國家和什麼的趨勢嗯,並試圖預測銀行業或什麼結構,智能的結構,這次美國資產負責歷史結構中可以推斷出這些趨勢,試圖預測未來銀行的資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