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儲蓄國債的區別
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儲蓄國債的區別:
1、電子式儲蓄國債與以往憑證式國債不同,它以電子記賬的方式記錄投資人買了多少國債,需要開立一個國債託管賬戶。以電子記賬方式記錄債權,免去了投資者保管紙質債權憑證的麻煩,安全性更強。
2、本期國債雖不能流通轉讓,但持有半年以上,就可以提前兌取、質押貸款和非交易過戶。客戶在購買儲蓄國債的同時,相當於獲得了一個優良的融資工具,當需要小額貸款時,可以用儲蓄國債作為質押品,到原購買銀行質押貸款。
3、電子儲蓄國債就是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儲蓄國債品種。與傳統的儲蓄國債相比較,電子儲蓄國債的品種更豐富,購買更便捷,利率也更靈活。
4、由於其不可交易性,決定了任何時候都不會有資本利得。這一點與現有的憑證式國債相同,主要是鼓勵投資者持有到期。
5、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它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從購買之日起計息。
6、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握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
(1)國債的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儲蓄國債(電子式)提前兌取時要收取手續費,而且利率也會相應的降低。所以若未持有到期,收益會大打折扣。但如持有到期,持有人會得到很可觀的收益。
1、便捷性
儲蓄國債(電子式)相較憑證式國債來說在便捷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從2013年第一、二期開始可以在工行、建行、交行的網上銀行購買。
2、安全性
儲蓄國債(電子式)可謂一支無風險債券,只是在您提前兌取時會有一些損失,但這損失都是在您購買前已經規定好的,您完全可以預知。
儲蓄國債(電子式)適用於持有閑置資金、追求低風險、穩定收益且缺乏專業知識的投資者,同時希望投資期間有現金流動的客戶也可以嘗試。
『貳』 國債方面 開題報告中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我可以幫你寫
不難d
『叄』 國債一般是什麼時候有的買的
暴利稅
11月9日,美國石油業巨頭集體到國會"過堂",他們必須向國會專家組解釋,自己的巨額利潤並非建立在普通民眾的消費痛苦之上,以避免被徵收"暴利稅"。這發生在近期美國石油公司相繼發布創紀錄的第三季度利潤報告以後,石油公司的巨額利潤激起社會強烈不滿,民主黨與共和黨出乎人們想像地站在了反對暴利的同一陣線。
暴利稅主旨是為了調控壟斷行業的高利潤。征稅的依據是,這些企業獲取的巨額額外利潤源於其所佔據的壟斷資源。在一些產油大國,收取暴利稅的情況相對普遍。在石油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一些國家也會通過徵收暴利稅,將石油的溢價部分收歸國家財政,調節社會收入差距的失衡狀態。
面對美國石油巨頭們的誠惶誠恐,難道中國的石油巨頭們能夠毫無愧疚嗎?2004年中石油利潤達到1029億元,幾乎是中央直屬189家大型國有企業總利潤的三分之一。
相比於國際石油市場的自然壟斷,中國的石油巨頭主要依靠行政性壟斷,市場因此更為封閉:從油源勘探到批發進口,全部由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巨頭瓜分。
有人認為,中國石油巨頭資源的佔有量與利潤的產出成正比,利稅上繳得多,因此可以平衡對國家的貢獻。持此論者看來對於我國國企的稅收政策並不了解。
國企向政府上繳稅收,並不上繳利潤。按照1994年實施的《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的規定,1993年以前注冊的多數國有全資老企業實行稅後利潤不上繳。也就是說,這些企業根本不可能將壟斷利潤用作國民的公共開支,壟斷國企的資產收益堂而皇之地被企業化、部門化。
不僅如此,壟斷國企的身份還可以帶來一系列好處。如由中央財政核銷壞賬,2004年央企共申報核銷損失共計4000多億元
人民幣。而在過去幾年中,四大商業銀行已經核銷近2萬億元!可資補充的優惠政策還包括,石油石化企業從今年2月開始至2008年底獲稅收優惠,以支持這些企業的重組改制。看來,民眾不但要承擔壟斷價格高企的利益損失,還必須作為納稅人為這些企業的改製成本埋單。
資源性企業的"特色稅負"主要體現在資源稅上。從今年7月1日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調高油田企業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稅額標准。此前我國收取石油資源稅的課稅標準是1993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原油價格上漲了五六倍,而資源稅是十年一貫制的老標准:石油企業每噸原油繳納8到30元。值得指出的是,即使經過本輪資源稅調整,我國原油資源從價稅率也僅為1.5%,仍然遠遠低於10%的全球平均水平。對於壟斷性油企而言,猶如九牛一毛。
也有人指出,因為壟斷國企的挾制性與議價能力,完全可以將稅收打入成本,或是轉嫁給下游企業與消費者,民眾未必能從資源暴利稅中獲益。當然,政府需要打破壟斷,盡快出台一拖十餘年的《反壟斷法》,使市場回歸競爭狀態。但在打破壟斷之前,徵收暴利稅不失為調節財富的有效方法。由於我國壟斷行業的定價仍帶有很強的行政色彩,因此,政府有能力通過行政手段控制價格源頭,杜絕假借市場之名、坐收壟斷利潤的做法。
美國此次暴利稅能否徵收尚未可知,出身為石油巨頭的布希總統很可能行使否決權。但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更應該考慮到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用暴利稅對壟斷利潤實行一票否決。
財政赤字
摘 要:財政赤字是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結果。在短期內,赤字財政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其消極作用不應忽視。赤字財政政策不宜長期使用,目前應適度從緊。 關鍵詞: 赤字財政;政策,作用,財政收支平衡 財政赤字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也是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現象,它是國家職能的必然產物。縱觀世界各國,在經濟增長緩慢、市場萎靡的時候,一般都以財政赤字的增加為代價來支持經濟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經濟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我國基本上實行的是一種赤字財政政策。特別是1998年以來,我國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擴大了我國的財政赤字,1998年至2001年財政支出的增長率為19.8%,財政赤字的增長率達到62.4%,赤字達到2473億元,佔GDP的2.578%。2002年中國赤字規模為3098億元,赤字水平相當於1997年(財政赤字為582億元)的432%,即6年時間翻了兩番,年均增長高達27%,赤字佔GDP的比重為3.004%,達到國際公認警戒線(3%)。 毫無疑問,財政赤字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對緩解財政負擔,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赤字財政並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葯,其消極作用不應忽視,一個國家的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如果不合理,會由此引發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進而導致經濟的崩潰。歷史上,1918~1923年德國的通貨膨脹,1982年拉美國家債務危機,20世紀90年代末哥倫比亞的經濟衰退,20世紀的最後10年日本經濟的衰退及我國建國後的三次通貨膨脹都是與過高的財政赤字有關。因此對赤字財政政策應辯證地來看待。 一、赤字財政政策的積極作用不可否認 赤字財政政策是在經濟運行低谷期使用的一項短期政策。在短期內,經濟若處於非充分就業狀態,社會的閑散資源並未充分利用時,財政赤字可擴大總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刺激經濟回升。1998年以來,為有效抵禦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沖擊,抑制經濟下滑趨勢,我國實施了以擴大國債投資為重點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財政政策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行:一是增加政府開支,二是減稅。在減稅不太可行的情況下,政府採取了赤字政策,通過發行國債來增加政府投資,刺激社會需求。1998年8月我國首次發行1000億元長期國債,1999年發行1100億元,2000年至2002年,每年增發國債均為1500億元,2003年增發1400億元。截至2002年,我國用長期建設國債資金安排的國債項目總投資規模已達到6600億元。這些國債重點用於農林水利、交通通信、環境保護、城鄉電網改造、糧食倉庫、城市公用事業和西部大開發等方面。國債的發行,帶動了地方、部門、企業配套資金和銀行貸款等投資。通過國債項目的建設,辦成了許多想辦而限於財力未辦的、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對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大事,對國民經濟保持適度快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據統計,1998年以來增發國債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38、1.44、1.81、1.66和1.8個百分點,帶動投資3.2萬億元,累計創造就業崗位750萬個。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條件下,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擴張性赤字財政政策功不可沒。從這個角度說,財政赤字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它能有效動員社會資源,積累龐大的社會資本,支持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實際上財政赤字是國家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目標,依靠國家堅實和穩定的國家信用調整和干預經濟,是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揮作用的一個表現。 二、赤字財政政策的消極作用不可小視 1.赤字財政政策並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葯。刺激投資,就是擴大生產能力。實行擴張性政策,有可能是用進一步加深未來的生產過剩的辦法來暫時減輕當前的生產過剩。因此,長期擴張積累的後果必然會導致更猛烈的經濟危機的暴發。筆者認為,我國經濟目前已經進入過熱狀態,其表現形式是投資過熱。目前全國有86條地鐵線正在施工或在計劃籌備中;全國手機年產能約為1.3億部(約為世界總需求的35%),三年後產能預計翻番;中國汽車產能三年後預計翻番;化纖產能三年後接近翻番,此外還有鋼鐵、水泥、港口等大批在建項目。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大大提高,資源配置亦趨合理。但是資本市場仍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幹預;二是資本項目不開放,導致過剩的資金在國內找不到出路,又不能去海外,最終資本投在不該投的地方,三是外資,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有些地方外資泛濫,有時甚至成災(如某些城市的房地產)。 2.財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債務負擔,引發財政危機。財政風險指財政不能提供足夠的財力致使國家機器的運轉遭受嚴重損害的可能性,當這種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時,輕者導致財政人不敷出,重者引起財政危機和政府信用的喪失。財政赤字規模存在著一個具有客觀性質的合理界限,如果赤字規模過大,會引發國家信用危機。對財政赤字風險性的評價,國際上通常用四個指標:一是財政赤字率,即赤字佔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過3%為警戒線;二是債務負擔率,即國債余額佔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過60%為警戒線;三是財政債務依存度,即當年國債發行額/(當年財政支出 當年到期國債還本付息),一般以不超過30%為警戒線;四是國債償還率,即當年國債還本付息/當年財政支出,一般以不超過10%為警戒線。在我國,總體上暴發財政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但隨著國債規模擴大,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已經相當高,2002年財政赤字率為3.004%,達到國際公認警戒線3%,財政債務依存度為36.32%,超過國際警戒線上限6.32個百分點,國債償債率18.78%,超過國際警戒線上限8.78個百分點。政府還債壓力增大,財政運行面臨的風險度提高,一旦負擔超過一定限度,必然引發財政危機,造成財政風險。當前的國債運行正在步入借新債還舊債的高度債務時期,可用於國家建設性的債務支出比重逐步下降,而且投資經濟效益不佳,這就進一步弱化和降低了未來政府的償債能力。另外,從中央財政到地方財政,都存在大量「隱性赤字」。部分隱形債務構成潛在財政風險,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建設貸款,未納入預算的國務院有關部委以中國政府名義從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外國政府借人的政府主權外債,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虧空,糧食虧損掛賬和社會保障支付缺口等。按照世界銀行的估計,我國2002年隱形債務佔GDP的比重為50%至70%。這些盡管沒有被納入到政府債務中,但政府又必須承擔這一部分債務,所以可能造成支付缺口,從而可能對財政構成壓力和風險。 3.赤字財政政策孕育著通貨膨脹的種子,可能誘發通貨膨脹。從某種程度上說,赤字財政與價格水平的膨脹性上升有著固定的關系。其原因並不難尋。在一個社會里,赤字財政導致貨幣需求總量增加,而現存的商品和勞務的供給量卻沒有以相同的比例增加,這必然要使經濟產生一種通貨膨脹缺口,引起價格水平提高。在財政赤字不引起貨幣供給量增加的情況下,赤字與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有直接關系。眾所周知,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是由總需求的增長引起的。在開放型經濟狀態下,總需求由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出口構成,這四個因素中的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動都會影響總需求的變動。如果赤字不斷增加,促使總需求增加,以至於總需求超過充分就業時所能達到的產出水平,就會出現通貨膨脹。我國建國後三次通貨膨脹,即建國初期的第一次通貨膨脹,6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通貨膨脹,80年代的第三次通貨膨脹,這三次通貨膨脹雖然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但其發生都同大量的財政赤字緊密相連。目前,我國經濟已有過熱的苗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生產資料瓶頸」的出現和價格的上漲。去年以來,隨著投資的增長,我國鋼材、水泥、煤炭、化工產品的價格就開始攀升,並逐步在部分地區發生電力供應緊張。如果投資高漲的局面持續下去,「生產資料瓶頸」的問題會進一步惡化,導致生產資料價格的持續上漲,並最終體現到消費品價格中,導致通貨膨脹。再加上我國出口的增長也在加快,國際上存在著「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外匯流人在增加,導致基礎貨幣投放增加,這時若投資持續高增長,引起貨幣流通速度加快,更容易引發通貨膨脹。 三、赤字財政政策不宜長期使用 政府通過發行國債擴大政府投資,刺激經濟增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中長期仍應以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為宜。赤字財政政策作為市場失靈時政府對市場的補救,只能作為啟動力量來使用,以期由政府投資帶動社會力量、民間力量,從而恢復市場活力。如果超過啟動力量的定位,變成政府代替市場,則有可能事與願違,產生擠出效應。美國的赤字財政政策本是應對大危機的短期政策,但政府卻不自覺的使之長期化,給經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足以作為我們的前車之鑒。 我國與美國相比,有許多劣勢決定了我國長期實行赤字財政政策的負面影響會更大。首先,我國目前所處環境與當時的美國不同,當前經濟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世界經濟動盪不安,國家失去債務償還能力,由此帶來的金融崩潰危險對發展中國家一直是忽隱忽現的陰影。作為通貨,美元赤字使美國在國際經濟中漁利,而我國只有保持充足的財力才能抵禦各種可能的國際風險。其次,我國的經濟實力遠遠落後於美國,許多配套政策措施的運行和操作尚不成熟和完善,面對赤字財政可能帶來的危害,缺乏應變能力。經濟資源的有限性也決定了擴張性赤字財政政策只能是短期的。這是因為赤字財政政策以國民經濟中存在閑置資源為前提,目前我國儲蓄率高於投資率,銀行資金存大於貸,財政用發債方式籌集適量資金,專項用於基建,可直接增加社會需求,使閑置資金得到充分利用,國民收入增加。但閑置資源畢竟有限,長期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超過經濟承受能力,會導致經濟過熱,引起通貨膨脹。 所以,當前運用擴張性赤字財政政策加快基本設施建設,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採取的一種暫時性的財政政策。從中長期看,仍然要堅持財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則,實施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因為財政存在大量的赤字,無論對財政本身的運作,還是對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都是不利的,特別是在赤字長期化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從長期來看,赤字財政是今天花明天的錢,這一代人花下一代人的錢。在國民經濟中,儲蓄由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財政盈餘)組成。財政赤字是負儲蓄,會減少儲蓄。長期經濟增長要依靠投資,投資來自儲蓄。今天的赤字支出減少了明天的儲蓄,從而不利於長期經濟增長。 還應該注意的是,赤字籌資的錢一定要用於有利於長期增長的項目。如果把這些錢用於錯誤的投資,財政支出就會成為浪費,結果是付出了代價又無所收益。在社會需求低迷的情況下,興建鐵路、機場、港口等公共基礎設施是適當的,它既能增加有效需求,又能增加長期供給。但從長期看,也不能持續不斷地採取興建大型工程的辦法,特別是不宜把建設周期過長的公共工程作為穩定政策的工具,一是公共工程的刺激效應或乘數作用會呈現遞減趨勢,待公共工程一旦飽和時,則只有刺激需求效應,而增加供給的效應即將消失。二是當需要轉入緊縮時,公共工程要麼繼續,則發揮不了收縮作用;要麼停工,則會導致資源配置的浪費和損失。 因此,採取赤字財政政策必須審時度勢,十分謹慎,要為將來的政策調整留下空間和餘地。在政策導向上不應再鼓勵地方政府和各個部門擴大投資、多上項目;同時,要選擇好政府投資的項目,避免形成新的重復建設。如果政府投資項目選擇不當,雖然作為固定資產投資會增加當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並對投資品的生產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但對於今後的繼續發展或者作用不大,或者成為一堆無用的廢物。考慮到目前的經濟狀況,可以適當減少「需求乘數」較高的政府投資,增加在公共衛生、農村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與此同時必須在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上做文章,在財政支出項目上必須進行科學論證,減少目前很多項目缺乏長遠規劃、盲目投資的現象;在財政支出過程中應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增加支出的透明度,杜絕挪用、貪污財政資金現象;正確處理總量擴張與結構調整的關系,適當轉變政府財政投資方向,在堅持基礎設施投資為主的同時,加大對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新型高科技產業的投資,推動產業結構向合理化、高級化方向演變,加快國有經濟從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的轉變。 四、結論 財政赤字是進行宏觀調控的手段,對刺激短期內需有著積極作用。財政赤字預算只能是短期應對之策,不能作為一項長期政策連續使用。赤字財政政策的運用必須為以後的財政政策留下宏觀調控的空間。長期過度使用赤字財政政策必然會導致龐大的赤字和債務規模,給經濟造成危害。從長期看,財政收支平衡應是我國財政政策的立足點和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陳 共,呂忠澤.美國財政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劉京煥.適度國債規模研究[J]。財經研究,2002,(5)。 [3]戴園晨.對財政赤字是非好壞的評價
『肆』 財政學問題:1,政府為什麼可以干預經濟2,政府為什麼發行國債3,如何理解赤字與國債的關系
我是學經濟的但是給不出你如教科書般全面的答案,但反正也沒人回答,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
1.新經濟主義學說認為政府不應該干預經濟發展,但至美國經濟危機爆發後,我國就預計到經濟的發展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
政府幹預經濟的手段有很多比如說,稅,利率,國債,外匯。
金融手段就包括了控制貨幣的流通量,中央銀行的貼現率,還有銀行的利率等手段來控制人們的投機慾望。
2.國庫和政府是兩個獨立的部門,政府沒錢的時候不能直接找國庫要,只能通過貸款和發行國債的方式集資。
3.當政府開支發生赤字時,就會發行國債來填補,但國債本身就是一種定期債務,如到期不能償還就形成了新的赤字,民眾也會開始不信任政府,而停止購買國債,使得赤字越來越大(歐債危機就爆發啦)
樓主就隨便參考下吧,我就圖一樂
『伍』 有關國債的論文
國債是國家公債的簡稱,是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以人民幣支付的國家公債。它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和滿足其履行公共職能的需要,在有償條件下籌集財政資金時形成的國家債務。
從財政=稅收+費用+利用+債務+其他收入這一等式中可以看出,在收支的總體平衡中,是由支出來決定收入的。因為有了支出的需要,才有了對足以支撐這些支出的收入的要求,因而才產生了財政。這是現代國家「以支定收」的基本財政理念。同時,也可以看出 ,收入是隨著支出的變動而變動的。在支出一定的情況下,各種收入之間則存在著此增彼減的關系。一個人在自身收入足以滿足生產、生活支出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去借債的,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只有當以稅收為主的其他收入不足以滿足國家預算的情況下,才需要發行國債。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債在財政收入中扮演著一種補充性的角色。所以從根本上說,國債只是赤字的伴生物。因此,只有當稅收、利潤和費用等既定的收入形式不能滿足政府的支出需要時,國債才能作為某種調節器在靈活性上使財政收支的公式得以平衡。由此可以得出國債的基本功能就是彌補財政赤字。
在市場經濟下,政府需要滿足市場所不能提供的公共需要。如此種類繁多、項目龐雜而經濟效益又非常隱性的公共物品決定了政府用來滿足這類支出的財政收入就必須具有穩定可靠、數額龐大等特徵。與國債相比,稅收恰好具有這一特性。稅收憑借其強制性、固定性與無償性這三大特性穩居財政收入的第一位,相形之下,國債的特徵則是自願性、有償性和靈活性。自願性是建立在群眾自願承受的基礎上的。所以其收入的量不是很穩定可靠。有償性是任何債務本身都具有的一大特徵,借債就必須償還。靈活性則是指國債的確立是以財政收支之間的差額為依據的,既不具有發行時間的連續性,也不具有發行數額的固定性。
國債在財政收入中所承擔的角色就決定了國債應有的規模。從理論上講,一國在每一特定時期的特定條件下,必然客觀地存在著某種適度債務規模的數量規定性,也就是說,在這一規模上,國債功能可以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對經濟生活的正面積極影響作用最大,相對而言負面的不利作用最小。在現實生活中,決定或影響適度債務規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深化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市場健全程度,國債的結構狀況、籌資成本與所籌資金的使用效益等等。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對國債總量的把握。
因此,國債的法律制度的根本任務就在於如何通過實體、程序上的各種規定以保證、維持國債的發行最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發展。
熊比特在1918年發表的《稅收國家的危機》一文中,最早提出了稅收國家危機的理論,其基本理念即在於由於國家職權的過度擴張,導致國家的支出大量擴充,無法由常規的稅收收入來支應,最終將導致國家過度舉債。如何避免這種危機是國債法的根本任務所在。
國債法是調整在國債發行、使用、償還和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從新中國建立之初,國家就十分重視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政府財政收入和調控經濟,先後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規定,但至今,我國並沒有統一的國債立法,有關國債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發行一次國債,就對此進行一次的國債立法,在效力層面上也主要集中在法規和規章的層面上。
1949年12月,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中央政府就決定於1950年發行一批人民勝利折實公債,通過《關於發行人民勝利建設公債的決定》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債發行的國債立法的開始。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決定從1958年開始發行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制定《1954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條例》。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國成為一個「既無內在,又無外債」的國家,相應的國債立法也就停頓下來。1981年1月,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決定從當年起恢復發行國債。隨後從1982年—1991年,國務院先後又發布了當年的國庫券條例,在此期間國務院、財政部又先後發布對已發行的國庫券進行償還、付息等的法律規定,以及特種國債等其他國債方面的法律規定。1992年3月,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從這次的條例規定中,不再象以往那樣是針對某一年發行國庫券的規定,而是對國庫券的有關內容作出了較為統一的規范。
自1994,我國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就已經超過了50%,而且一直呈攀升之勢。,在1997年我國整個國家財政有1/4以上的支出、中央財政有近3/5的支出需要靠發行國債來維持。如果說26.8%的國家財政的債務依存度還沒有高到無法承受的地步的話,那麼55.6%的中央財政債務依存度則無論從哪方面講都大大超出了國際公認的安全線(15-20%)。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主要目標的中央財政支出,其資金來源的一半以上要依賴於發行國債,這不僅與政府活動本身的性質不符,而且照此發展下去,其潛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
調控這種風險,我認為主要的手段應該運用法律進行。法律的完善也就意味著這種風險在社會中可期待地被降低。
通過法律對發行國債的程序的規定以防止國債發行權的濫用。從根本上說說,國債的發行應納入國家預算的范圍之內,由權力機關進行,不應該隨意下放。同時完善法律法規,盡量杜絕在各個方面的漏洞,以保證國債的正常運行並被用於正當的用途。國債,作為財政信用,它以國家為後盾,而國家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才能把這種信用制度強制地、穩定地建立起來,使其來源更具有可靠性,才能使國債的購買和轉讓者更增強信賴感。建立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重要的是創造一個法律環境,要在國債方面形成一個完整、配套的國家信用法律制度。只有通過對國債法的制定才能增強國債市場的透明度,才能預防和解決國債發行和轉讓中的矛盾和糾紛,促進國債市場的順利發展,為國債市場的順利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希望採納
『陸』 求關於銀行方面論文的參考文獻
論文文獻資料【篇名】---銀行危機的社會學解釋
【相關摘要】本文主要從社會學角度來研究系統性的銀行危機。 銀行危機內生於銀行的構建,其承擔的儲蓄轉投資的功能決定了銀行的脆弱性。隨著銀行業的發展,其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銀行危機對政治、經濟、社會的沖擊和影響也加大。 中國作為一個轉型國家,整個金融體系是從大一統的銀行體制變革開始起步,到目前為止,銀行仍居金融業的主導地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維系著國民經濟命脈和經濟安全。由於四行在我國轉軌過程中,把不斷增加的儲蓄轉投給了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虧損面擴大和增加的情況下,形成和出現了大量不良資產。東南亞危機後,由於我國經濟金融與發生國的諸多相似,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機構和學者主要依據四行超過20%的不良資產率和不足8%的資本充足率,紛紛預測中國很快就會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有些學者甚至設計好了危機爆發的過程,就等中國實際的驗證。然而,事實與預言相距太大,四行不僅沒有遭到擠兌而倒閉,而且存貸款仍保持高增長。東南亞風暴沒有登陸比鄰的中國,而是刮到俄羅斯、巴西。為何中國能抵禦這場危機?四行為何沒有出現典型的銀行危機——擠兌存款,甚至還排隊存款呢?這說明,在關心中國的機構和學者看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或歷史上危機發生國類似情況的同時,中國還有許多與危機國不同的因素在體內發揮作用,這些不同的因素是什麼?全文圍繞此展開分析和研究。本文認為銀行作為儲蓄轉投資的中介,實際形成了以銀行為中心的信任鏈。這個信任鏈由兩段構成,一段是存款人與銀行,一段是銀行與借款人。銀行把從存款人那裡得到的信任集中後,轉給了借款人。短存長貸、債權約束是這個信任鏈的特徵。任一段信任鏈的斷裂都可能使整個信任鏈無法維持。這樣,就可以清楚銀行危機為何既可能是存款人集中擠兌造成,也可能是貸款人違約造成。四行為中心的信任鏈已經出現了相當大比例的斷裂,但危機沒有發生。從信任鏈數量對比上看,是由於存 款大於貸款的增長拉得住部分斷裂的信任鏈。其根本原因在於決定這 些變化的社會系統。 全文由緒論和七章組成。 緒論部分主要說明了為什麼進行此研究;綜述了已有的研究和介 紹了本文的研究。從社會學角度研究銀行危機,從學科領域看,本文 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第1章,主要回顧了20世紀以來國際上發生的不同國家的銀行 危機,主要是:發生在美國的兩次危機,阿根廷兩次時間相隔不長的 危機,俄羅斯的危機,東南亞國家的危機,以及中國在1998年關閉 海南發展銀行。這些史實,是本文實證分析時的主要資料。 第2章,研究了銀行為中心的信任關系,從科爾曼對信任的研究 出發,構建出以銀行為中心的信任鏈。導致銀行危機的原因很多,但 結局只能是銀行無法維持信任鏈的運轉。聚集到信任鏈上後,就可以 發現信任鏈的存在與維持不是僅從信任鏈上摘取幾個指標就能做出 危機是否發生的判斷,政治、經濟、社會中一些難以量化的因素左右 著這個信任鏈。藉助 AG模式解釋銀行危機將有效克服原有銀行金 融危機理論在解釋危機時以偏概全的缺陷,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第3章,分析了四行的特殊信任結構,這種結構正是我國與危機 發生國的不同。不良資產率高,資本充足率低確是嚴重的問題,但國 有獨資性質使得社會公眾相信國家信用支撐國有銀行,從而使存款人 與銀行信任鏈的穩定和擴大拉住了因扭曲銀企關系而造成損失的銀 行與借款人的信任鏈。 第一章,主要研究貨幣穩定問題,這實際是中國防範東南亞危機 的第一道防火牆。人民幣互動的制度選擇,對內對外都成功地保持了 幣值的穩定。 第5章,具體分析了東亞危機後居民儲蓄增加的原因,因為信任 的存在並不代表信任的增加。教育、住房、社會保障制度等在黨的十 五大和新一屆政府成立後集中出台,改變了居民心理預期,導致儲蓄 因預防性動機增強而增長。儲蓄的增長和存差的擴大保證了四行不會 迴流動性不足而導致危機。 第6章,分析了東南亞危機後政府的救助措施和效果,以及中國 政府強有力的控制,這是吸取東南亞危機教訓,在危機末公開化時的 搶先行動,表明了政治系統在包括銀行系統在內的社會系統整合中時 機把握、手段運用都比較成功。 第7章,研究對未來銀行危機的防範措施,加入們 將引致中國 銀行業和其它社會系統的深刻變化,原先存在的有利因素可能失去, 不利因素逐漸增加。借鑒羅斯福新政和韓國的成功經驗,中國完全可 以把事後的行為轉為事前的防範,從而減輕危機發生可能造成的巨大 代價。銀行安全網和社會保障安全網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可以減輕或 控制危機成本的制度構建。
『柒』 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有哪些參考文獻
中小企業的十二種有效融資方式
目前各地實行和創新出來的中小企業融資方式主要有以下12種:
一、綜合授信:
即銀行對一些經營狀況好、信用可靠的企業,授予一定時期內一定金額的信貸額度,企業在有效期與額度范圍內可以循環使用。綜合授信額度由企業一次性申報有關材料,銀行一次性審批。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營運情況分期用款,隨借隨還,企業借款十分方便,同時也節約了融資成本。銀行採用這種方式提供貸款,一般是對有工商登記、年檢合格、管理有方、信譽可靠、同銀行有較長期合作關系的企業。
二、信用擔保貸款:
目前在全國31個省、市中,已有100多個城市建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這些機構大多實行會員制管理的形式,屬於公共服務性、行業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組織。擔保基金的來源,一般是由當地政府財政撥款、會員自願交納的會員基金、社會募集的資金、商業銀行的資金等幾部分組成。會員企業向銀行借款時,可以由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予以擔保。另外,中小企業還可以向專門開展中介服務的擔保公司尋求擔保服務。當企業提供不出銀行所能接受的擔保措施時,如抵押、質押或第三方信用保證人等,擔保公司卻可以解決這些難題。因為與銀行相比而言,擔保公司對抵押品的要求更為靈活。當然,擔保公司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往往會要求企業提供反擔保措施,有時擔保公司還會派員到企業監控資金流動情況。
三、買方貸款:
如果企業的產品有可靠的銷路,但在自身資本金不足、財務管理基礎較差、可以提供的擔保品或尋求第三方擔保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銀行可以按照銷售合同,對其產品的購買方提供貸款支持。賣方可以向買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預付款,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資金困難。或者由買方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賣方持匯票到銀行貼現。
四、異地聯合協作貸款:
有些中小企業產品銷路很廣,或者是為某些大企業提供配套零部件,或者是企業集團的鬆散型子公司。在生產協作產品過程中,需要補充生產資金,可以尋求一家主辦銀行牽頭,對集團公司統一提供貸款,再由集團公司對協作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當地銀行配合進行合同監督。也可由牽頭銀行同異地協作企業的開戶銀行結合,分頭提供貸款。
五、項目開發貸款:
一些高科技中小企業如果擁有重大價值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初始投入資金數額比較大,企業自有資本難以承受,可以向銀行申請項目開發貸款。商業銀行對擁有成熟技術及良好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產品或專利項目的中小企業以及利用高新技術成果進行技術改造的中小企業,將會給予積極的信貸支持,以促進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對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穩定項目開發關系或擁有自己研究部門的高科技中小企業,銀行除了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外,也可辦理項目開發貸款。
六、出口創匯貸款:
對於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銀行可根據出口合同,或進口方提供的信用簽證,提供打包貸款。對有現匯賬戶的企業,可以提供外匯抵押貸款。對有外匯收入來源的企業,可以憑結匯憑證取得人民幣貸款。對出口前景看好的企業,還可以商借一定數額的技術改造貸款。
七、自然人擔保貸款:
2002年8月,中國工商銀行率先推出了自然人擔保貸款業務,今後工商銀行的境內機構,對中小企業辦理期限在3年以內信貸業務時,可以由自然人提供財產擔保並承擔代償責任。自然人擔保可採取抵押、權利質押、抵押加保證三種方式。可作抵押的財產包括個人所有的房產、土地使用權和交通運輸工具等。可作質押的個人財產包括儲蓄存單、憑證式國債和記名式金融債券。抵押加保證則是指在財產抵押的基礎上,附加抵押人的連帶責任保證。如果借款人未能按期償還全部貸款本息或發生其他違約事項,銀行將會要求擔保人履行擔保義務。
八、個人委託貸款:
中國建設銀行、民生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商業銀行相繼推出了一項融資業務新品種--個人委託貸款。即由個人委託提供資金,由商業銀行根據委託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的一種貸款。辦理個人委託貸款的基本程序是:1.由委託人向銀行提出放款申請。2.銀行根據雙方的條件和要求進行選擇配對,並分別向委託方和借款方推介。3.委託人和借款人雙方直接見面,就具體事項和細節如借款金額、利率、貸款期限、還款方式等進行洽談協商並作出決定。4.借貸雙方談妥要求條件之後,一起到銀行並分別與銀行簽訂委託協議。5.銀行對借貸人的資信狀況及還款能力進行調查並出具調查報告,然後借貸雙方簽訂借款合同並經銀行審批後發放貸款。
九、無形資產擔保貸款: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有關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等無形資產都可以作為貸款質押物。
十、票據貼現融資:
票據貼現融資,是指票據持有人將商業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扣除貼現利息後的資金。在我國,商業票據主要是指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這種融資方式的好處之一是銀行不按照企業的資產規模來放款,而是依據市場情況(銷售合同)來貸款。企業收到票據至票據到期兌現之日,往往是少則幾十天,多則300天,資金在這段時間處於閑置狀態。企業如果能充分利用票據貼現融資,遠比申請貸款手續簡便,而且融資成本很低。票據貼現只需帶上相應的票據到銀行辦理有關手續即可,一般在3個營業日內就能辦妥,對於企業來說,這是「用明天的錢賺後天的錢」,這種融資方式值得中小企業廣泛、積極地利用。
十一、金融租賃:
金融租賃在經濟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設備投資中僅次於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金融租賃是一種集信貸、貿易、租賃於一體,以租賃物件的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為特徵的新型融資方式。設備使用廠家看中某種設備後,即可委託金融租賃公司出資購得,然後再以租賃的形式將設備交付企業使用。當企業在合同期內把租金還清後,最終還將擁有該設備的所有權。通過金融租賃,企業可用少量資金取得所需的先進技術設備,可以邊生產、邊還租金,對於資金缺乏的企業來說,金融租賃不失為加速投資、擴大生產的好辦法;就某些產品積壓的企業來說,金融租賃不失為促進銷售、拓展市場的好手段。
十二、典當融資:
典當是以實物為抵押,以實物所有權轉移的形式取得臨時性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與銀行貸款相比,典當貸款成本高、貸款規模小,但典當也有銀行貸款所無法相比的優勢。首先,與銀行對借款人的資信條件近乎苛刻的要求相比,典當行對客戶的信用要求幾乎為零,典當行只注重典當物品是否貨真價實。而且一般商業銀行只做不動產抵押,而典當行則可以動產與不動產質押二者兼為。
其次,到典當行典當物品的起點低,千元、百元的物品都可以當。與銀行相反,典當行更注重對個人客戶和中小企業服務。第三,與銀行貸款手續繁雜、審批周期長相比,典當貸款手續十分簡便,大多立等可取,即使是不動產抵押,也比銀行要便捷許多。第四,客戶向銀行借款時,貸款的用途不能超越銀行指定的范圍。而典當行則不問貸款的用途,錢使用起來十分自由。周而復始,大大提高了資金使用率
『捌』 求一篇關於我國巨額外匯儲備風險控制的論文(要求有出自的參考文獻)
對我國巨額外匯儲備管理的探究分析字數:3716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摘要] 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外匯儲備已達9879億美元,高居全球外匯儲備持有量第一的位置。外匯儲備多,固然意味著國力的增強,但它也產生了如增加通貨膨脹壓力、持有成本及降低貨幣政策效力等諸多棘手的問題。本文結合當前我國外匯儲備增長因素的分析研究,旨在尋求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一些思路和對策。
[關鍵詞] 外匯儲備 幣種結構 外匯管理
自1994 年外匯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長迅速,1996年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到2006年2月底,達到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高居全球外匯儲備持有量第一的位置。每月百億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使人民幣不斷承受升值壓力。如何合理的管理高額外匯儲備,成為當前關注的焦點。
一、我國外匯儲備增長迅速的原因
1.貿易順差持續增長是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直接原因
自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的增長。之所以能保持持續的貿易順差,除了長期以來我國擁有良好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外,還因為我國特有的貿易發展模式:一是我國有完善的基礎實施、良好的工業配套能力和大量熟練的廉價勞動力,吸引著全球製造業向我國轉移,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二是我國對外貿易形式主要是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屬於一種增值的貿易形式,必然會出現貿易順差。由此可見,當前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順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2.FDI的持續增長促使外匯儲備不斷增加
長期以來,我國為了吸引國外投資,刺激出口,制定了很多偏離中性的外資和外貿政策,如出口退稅政策、關稅政策、外資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吸引了源源不斷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形成了與經常項目增長相互呼應的資本項目的持續增長。
3.全球收支不平衡下美國因素導致我國外匯儲備的增加
美國與中國的經濟結構不同,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多是物美價廉而附加值低的產品,美國巨大的需求和中國產品的競爭力,造成了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另外,美國是一個儲蓄低於投資的國家,得從其他國家借債。中國等高儲蓄率國家對美國的投資主要是以國家的名義,外匯儲備的形式投資美國的國債,結果是外匯儲備的進一步增加。
4.內需不足、進口不力導致收支失衡和外匯儲備增加
對於世界主要經濟體而言,內需對貿易平衡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匯率調整的作用。我國國內消費不足,出口迅猛增長,導致進口額不及出口額,進口增長率不及出口增長率,對外依存度很高,勢必引起我國國際收支失衡,外匯儲備增加。
5.資本項目管制使外匯儲備增加
資本項目管制制度,主要是以強制結售匯制度以及外匯沖銷政策為主。強制結匯制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收購市場上多餘的外匯,形成大量的外匯占款。為了避免通貨膨脹,中央銀行又不得不採取外匯沖銷政策來沖銷外匯占款。強制結售匯之下的外匯供大於求以及外匯沖銷政策的實施,是對我國外匯儲備激增的最好解釋。
二、我國外匯儲備管理面臨的問題
1.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效益較低,面臨貶值風險
持有外匯儲備是有機會成本的,我國外匯儲備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美元資產,其收益率很低,這使得本可以利用的大量外匯資產閑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速度,也就提高了經濟結構調整的機會成本。而且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相當於一個資本由中國流向美國的過程,實際的效果就是中國人在省吃儉用的同時,給美國人貸款。
2.為中央銀行控制貨幣發行帶來極大壓力,大大壓縮了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
由於外匯占款過多,使得貨幣供給增加,通貨膨脹壓力增大而央行為了減輕通貨膨脹壓力,不得不通過增發短期票據,「對沖」外匯儲備增加導致的增發本幣。由於央行發行的票據要支付利息,且票據利率高於美元資產投資回報率,經濟成本相當高。同時由於在收購外匯投放基礎貨幣的同時,不得不相應減少發放再貸款,貨幣政策操作空間受到擠壓。
3.貨幣幣種與資產結構未達到優化
從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貨幣種類的選擇上看,根據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原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中幣種組合中存在過於單一的問題。儲備幣種過於集中在一種貨幣美元上,一方面隨著國際金融體系動盪,美元儲備的風險也在增加。另一方面無形中對所選擇貨幣的國家提供低息的貸款。
4.給人民幣升值造成巨大壓力
美國日本等國近年來一直要求人民幣升值,巨大的貿易順差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眾所周知,當前人民幣大幅的升值弊大於利,不僅會影響到我國眾多企業的綜合實力還會使投機盛行,破壞我國發展的大好形勢,因此,合理的處置外匯儲備可以為人民幣升值減輕壓力。
三、對解決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問題的構想
1.優化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和資產結構
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管理中應該考慮對投資性動機的要求稍微高一些,以獲得最大的收益。中國應該購買以歐元或一些亞洲新興經濟體的貨幣計價的資產,以此來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優化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和資產結構。目前最現實和最可行的方法,依然是實施外匯儲備的幣種結構調整和資產結構調整。在幣種結構方面,應該適當擴大歐元資產和日元資產的比重;在資產結構方面,應該擴大投資於美國機構債和企業債的比重,並增加對美國股市上藍籌股的投資從而最優的利用好外匯儲備的價值。
2.建立外匯儲備風險管理制度
首先要確認和評估外匯儲備管理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並且定義在儲備管理中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和指標。我國貨幣當局要隨著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規模,注重不同外匯儲備資產的風險程度,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如建立定期分析研究市場的例會制度,定期對整個資產進行市價重估;對交易對手資信狀況密切跟蹤、及時報告,努力控制信用風險;建立儲備管理的投資組合基準,以指導實際的儲備投資等措施。
3.適時增加黃金儲備份額。
近年來,在我國外匯儲備迅速增長的同時,黃金儲備在我國國際儲備中所佔的份額卻是非常低的,這種狀況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而且在目前金價穩中有升的情況下,黃金是一種有效的儲備保值手段,不僅有利於抑制外匯儲備縮水,而且更有利於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因此,從這一層面看,適時增加黃儲備是優化外匯儲備投資的一條可選途徑。當然黃金儲備的適度增加必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不可操之過急。
4.實施「走出去」的對外開放戰略,積極扶持和培養我國的跨國公司
從條件來看,中國企業初步具備了跨國並購的基礎,改革開放引起的國內市場國際化使得中國企業在國內實際上已經承受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政府政策的鼓勵與國內公眾的關注、支持也對跨國並購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跨國公司掌握著全球化時代資源配置的主導權,培養中國的跨國公司,對於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真正形成世界經濟強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將外匯資金配置到這些方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注資國有金融機構,推進國有金融機構的改革
我國已動用了億美元外匯儲備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注資,支持這些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從注資、股改上市的實踐來看,儲備注資是推動國有金融機構完善治理結構、提高經營績效的可取方式。注資後,三家國家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增強了抗風險能力,為其上市鋪平了道路,同時也有利於吸引戰略投資者的介入。目前,我國惟一的國有獨資的再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也已獲批註資,以重組改制上市。我們可以參照這一模式,擴大對其他國有金融機構,如政策性銀行、國有保險機構的注資,鞏固國家在金融領域的控制地位,推進國有金融機構的改革,並獲得相應回報。
6.增加石油戰略儲備,為長遠利益打算
在價格合適的時候,逐漸增加石油的戰略儲備,或者與石油輸出國合作,投資石油戰略儲備的基礎設施。在石油資源方面展開比較藝術的「石油外交」,爭取石油輸出國的穩定供給,用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石油資源的國際布局。這樣不僅是一個有效的外匯管理方式,也促進了我們全方位能源戰略的建設。
四、結論
對於已產生眾多問題的巨額外匯儲備,我們目前應積極借鑒國際儲備管理經驗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提高儲備盈利性,採取合理的儲備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發揮好外匯儲備的價值,使外匯儲備的投資盡可能服務於本國利益。
參考文獻:
[1]左小蕾:萬億外匯儲備的四個出口[N].江蘇經濟報,2006(10)
[2]巴曙松等:中國外匯市場運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何澤榮:中國國際收支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4]馬傑古田軍:「加強外匯儲備運營,適時調整幣種結構」,《商場現代化》,2006年第3期
『玖』 國債是否受戰爭的影響 需要知識淵博的人來回答呀!呵呵..
近代中國債券市場的價格,伴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動,而不斷發生巨大的變動。這種變動集中反映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處於全國金融中心的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是近代中國最大交易所,因此,上海證券市場價格的變動成為研究近代中國債券市場價格變動的主要依據。本文試通過對這一時期相關歷史資料的分析,揭示影響近代中國證券市場債券價格變動的主要原因。
一、近代中國債券市價變動的基本狀況
近代中國債券的發行始於1894年,當時的清王朝為了彌補國庫的空虛,開始效仿西方的公債制度發行公債。清王朝發行的主要公債一共有三筆:息借商款、昭信股票和愛國公債,估計實收白銀不足5000萬兩。這些公債基本上未進入流通,因此,也就無所謂價格的變動。辛亥革命以後,公債發行逐漸增多,交易的要求越來越強,1918年2 月北平證券交易所成立。從1914年至1927年,以北京為中心、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為承銷主體的債券發行與交易市場基本形成。但是,伴隨國民黨政府機構向上海的轉移,以北京為中心的證券市場開始衰落,1929年前後以上海為中心的債券發行與交易市場基本形成。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98%是政府公債,價格的變動也以政府債券為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由於國民黨政府的命運未知,債券的發行和交易走向衰落。另一方面,由於政府公債在民國十年(1921年)整理案未實行前,無連續資料可供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1922—1937年這一時期的債券價格變動。
我們首先分析1922年到1929年債券市場的價格變動情況。
1922年債券市況以整理六厘公債及整理金融公債最為活躍,全部債市從1月至7月均呈跌勢,由於信交風潮的影響,證券市場極為消沉。 7月以後,政府通過了關稅餘款變通撥付辦法,使擔保基金有了保障,債市開始逐漸上漲。盡管中間由於直奉戰爭等原因,債市有所回落,但總趨勢是上漲的,只有九六債券因擔保基金無著落而趨跌。
1923年年初由於海關總稅務司安格聯有不願保管基金的傳說,債市恐慌而引起價格下落,安氏澄清事實後,正值銀根寬松,債市回漲且形堅挺。此後,由於4月份金融債券抽簽延期和7月的政局變動,再加上11月秋收,銀根趨緊,只有金融債券補行抽簽價格上漲,其他均呈跌勢。
進入1924年,債市普遍上漲。然而,由於8月間銀根收緊, 九六公債基金無著,引起債券市場風波,加之政局動盪、水災旱災同起,債市一落千丈。直至10月戰事結束、商業凋敝、銀根平松,債市才開始好轉。
1925年,債市在前4個月漲勢極盛,直到5月間,茶繭交易需用資金,債市上漲趨勢略緩,加之五卅慘案發生,滬市於6月中罷市達25 日之久。10月,浙軍抵達上海,奉軍退卻,11月,整理金融公債、整理六厘公債兩債相繼抽簽,人心稍見平穩, 債市才逐漸回升。 從總體上看,1925年債市除中間略有起落外,大致趨漲。
1926年債市狀況比較平穩,還本付息均能按期舉行,債券價格沒有大的波動。由於公債利息優厚,購買公債成為良好的投資形式。這一時期是近代中國公債發行以來價格較為穩定的時期。
1927年債市急轉直下,整理六厘公債1月間價格還在80元以上,到8月便跌至36元;
七年長期公債價格1月間在70元左右,到8月則跌至33元,其價格低落是近年來所僅見。8月以後政局逐漸穩定, 市場上盛傳本年度整理各項債券利息均有可能按時支付,因此,年底債市開始上漲。
1928年債市極為興旺。卷煙庫券、軍需公債、善後八厘公債、金融短期公債、金融
長期公債都於年內發行,而債市不曾因為新債的增加而受到影響。雖然5月間由於濟南慘案,債市曾一度下落, 但全年趨勢大致都在上漲中。
1929年,盡管時局變動,債市總體來看偏於向下,但無劇烈變動。(註:有關上述時期債券市場價格變動的情況,詳見孔敏主編:《南開經濟指數資源匯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468—470頁:楊蔭溥:《中國金融論》,黎明書局1931年版。)
接下來分析1930年—1936年債券價格的變動情況。
1930年9月,債券價格開始上升。隨著政局的變動,從1931年4月至1932年2月債市又持續下跌,高低相差45元。1932年5月至1933年1 月債券價格上下波動,但是起伏不大。1933年1月以後債市開始上升, 高低相差也在45元左右。由於經濟不景氣,工商業呆滯,利潤收入不如證券投機,因此公債投機之風熾烈,交易旺盛,日間買賣票額常超出3000萬元。1931年每月平均成交額達27800萬元。1932年因為滬戰停市數月,交易總額稍減。1933年每月平均成交額超出票面26500萬元,而1934 年頭5個月每月平均票額竟在32400萬元以上,但其中大部分交易是買空賣空,交割比例很低。1936年1月,伴隨經濟形勢的惡化, 稅收收入的減少,擔保基金虧空日多,債市價格下跌。1936年3月又一次整理內債,截止到12月底,在這一時期價格變動不大,一直處於徘徊狀態。1937年價格開始上升。
從1930年至1937年的裁兵公債每月高低市價圖也可看出上述價格變動趨勢。
附圖{f70d02}
圖1 裁兵公債每月高低市價(註:該圖所根據的1930 年數字見《經濟統計季刊》
1932年3月,第1卷,第1期:1932—1934年6月數字,見於英傑:《近代中國內債之觀察》,《東方雜志》第31卷, 第14 號;1934年7月—1936年2月數字,見中國銀行總行管理處經濟研究室:《中外商業金融匯報》1935年1—12期,1936年1期,有關內債上海市價表。)
二、政府的債信程度及債券收益率與債券價格波動
中國近代證券市場交易的主要標的物是政府債券,因此,與資本主義國家以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為主要標的物的債券市場不同,影響中國近代債券市場價格波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政府的債信程度及債券的收益率。
1.近代中國政府債券的特點
近代中國政府債券的發行是效仿西方的產物,多數都指定擔保品,而資本主義國家則很少指定擔保品。這主要是由於人們對債券認識不足,國家債信不十分可靠,只有提供擔保品保證准時償付才能取信於民,使債券得以順利發行。在近代中國,公債與國庫券差別不大,只不過國庫券期限略短,每月攤還本息,而公債則定期抽簽還本。但在資本主義國家,公債與國庫券的差別較大:公債期限較長,通常至少在三、四十年左右,而且是在期限內任意償還,庫券只是臨時借款。此外,近代中國政局變化無常,證券市場穩定性比資本主義國家要差,價格變動大,因此,債券常為投機標的物。
2.債信程度及收益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既然政府債券是近代中國債券市場交易的主要標的物,所以,政府的債信程度自然成為影響近代中國證券市場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政府債信主要取決於擔保基金是否穩固以及基金保管是否確定。擔保基金鞏固,償債有確實財源,價格穩定且趨漲;擔保基金無著則債市下跌,價格動盪。例如,北洋政府時期整理案內各債,由於基金穩固,各債穩定且趨漲,自民國元年至民國十一年,政府雖然連年發行新債,但債券自從整理以後,逐年抽簽還本付息,信用漸佳,購買者漸增。郵政儲金、養老金、學校基金以及個人置產均視公債為良好投資方式,由此債市呈上漲趨勢。政府所發新債也能在5—6折以上出售。「九六公債」因擔保基金無著落而跌落,因傳聞基金有著落而上升,因國民黨不予承認而下降,其陡漲陡落,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擔保有無。基金保管是否確定,(註:如北平政府所發公債,整理案後,基金委託總稅務司保管,其還本付息大權盡屬總稅務司。)也往往引起債券行市的變動。如安格聯去職就引起價格下跌。另外,國民軍定都南京後,政府對於各項內債,尚未有確切保障的表示,因此人心疑慮,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國民黨政府所發各債擔保基金也由於公共保管、收支公開、信用較好而導致債市較為穩定。影響債信的其它原因,如市場容量的大小,還本抽簽日期等,也會引起價格的波動。
表1 1928年—1937年債券價格收益比較
收益指數每年12%=100為基礎 價格指數1937.7月末=100為基礎
年份
指數 收益% 高 低
1928 69.6 17.3 …… ……
1929 81.0 14.8 …… ……
1930 68.0 17.7 …… ……
1931 62.2 19.3 107 55
1932 49.1 24.4 77.7 49.5
1933 71.4 16.8 92.9 58.7
1934 96.8 12.4 109.8 80.1
1935 92.4 130 110.4 86.1
1936 103.9 11.6 106.6 97.1
1937(6月) 137.4 8.7 116 104
資料來源:〔美〕阿瑟·思·楊格:《中國財政經濟情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債券收益率是吸引各界(主要是銀行業)經銷債券的主要因素,因而,也是影響證券市場價格變動的又一關鍵因素。從北洋政府時期到國民黨政府時期,發行了大量的政府債券。北洋政府時期發行6.12億元,國民黨政府從1927年到1936年期間發行了26億元(根據千家駒先生計算)。這些公債之所以能成功地籌集,主要是由於債券價格低廉,能帶來高額收益。在金城銀行收益、開支和凈利表(1917—1927)中,有價證券損益一欄內顯示證券收益平均占利潤總額的11.9%,有時高達20.61 %。(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金城銀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0頁。)1927年,在軍事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上海銀行界肯於認購債券,是因為政府給予了極優厚的條件,雖然當時還沒有貼現(註:持票人以未到期票據向銀行兌取現金,銀行按市價利息率以及票據的信譽程度規定某一貼現率,然後扣除自貼現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將余額支付給持票人的資金融通行為。)的承諾。1928年春,為了使政府債券能夠更為順利的發行,國民黨政府採取了給上海銀行家以公債貼現的辦法,由此一個相當活躍的債券交易市場便建立起來,高額收益率使銀行界樂於承銷這些債券。如表1所示,財政部從1927 年至1931年間所發行的公債平均利息率是8.6%。 因為公債出售時的高貼現率,所以它的實際收益率是比較高的,楊格的一項研究表明,從1928年到1932年債券的平均收益率大約是15%—24%, 1933年為16.8 %,1934年為12.4%,1935為13.0%,1936年11.6%,1937年6月為8.7%。
政府發行債券,名為十足發行或九八發行,實際上是按遠低於票面的價格發行,使承購銀行有厚利可圖,並可利用這種債券買賣業務在市場上進行投機。金城銀行自創立到抗戰前20年中購買公債和國庫券,始終是資金運用的一大流向。它自己也公開承認:「近代中國有價證券,以中央政府發行之公債、庫券,擔保最為確定……市場流通性也最大,故本行對於此種債券之投資,商、儲兩部歷年均達相當之數。先就商業部而言,最近三年來(1934—1936),此項投資與本行抵押、信用兩項放款總額比較,約等其1/6。」事實上,加上儲蓄部的公債、國庫券,這三年就分別達到27.15%,24.735%和26.28%(除了中國銀行、中央銀行和交通銀行外,金城銀行比任何銀行都大), 抗戰前夕更達到 42.81%,比1927年增加了7.71倍, 它購存的統一公債票面額占政府公債發行總額的2.88%。在金城銀行賬上,民國七年短期公債(1918—1919)和整理金融公債(1920—1922),按照它們的利息、折扣、還本付息年限次數及當時記帳價格平均計算(前者每百元78.05元,後者64.42元),前者年息為19%,後者高達23.5%。金城銀行專設豐大號從事公債投機,所獲暴利就更難以計算了。(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室:《金城銀? 惺妨稀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