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債券性投資有公允價值變動,而持有至到期投資沒有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債券投資,因為債券取得成本與票面價值存在的差異,這部分差異就形成了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分錄,用此分錄調整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直到調整至於票面金額一致;所以張志鳳老師才說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等於攤余成本,因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只有債券投資的情況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有債券投資,也有股票投資;在股票投資的情況下,才有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變動,因為只有股票有公允價值的情況;但在債券投資的情況下,期末是不存在公允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就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樣了,用攤余成本計價;所以張志鳳老師才說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就因為有股票和債券兩種情況
⑵ CPA張志鳳老師說,未到付息期,但實際包含的利息,也要計入應收利息;高志謙老師則說僅有已到付息期且未兌
CPA 會計
P28
持有至到期股資的初始計量,下面一段有一句話。
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P36
企業在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時,還應注意以下方面下面一段
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沿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兩位老師同時聽,聽亂了 :)精神可嘉
考試的時候題目會告訴你 裡面含不含到付息期的利息的,不到付息期出題的人也不會沒事說沒到付息期有多少利息沒付。
⑶ 「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計入資產成本」對不對
正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有類似之處,但也有不同。
具體而言:⑴初始確認時,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相關交易費用應計入初始入賬金額;⑵資產負債表日,都應按公允價值計量,但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不是計入當期損益,而通常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vailable-for-sale securities,AFS securities)是指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以外的其他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企業購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目的是獲取利息、股利或市價增值。
對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也不會像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那樣積極管理。如果企業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這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歸為短期投資;如果企業不打算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賣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那麼就應該將它們歸為長期投資。
⑷ 關於債券初始計量時成本問題
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分錄是: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1080
借:投資收益 20
貸:銀行存款 1100
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分錄是:
借: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面值) 1000
借: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 100
貸:銀行存款 1100
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分錄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1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00
貸:銀行存款 1100
【提示】交易性金融資產按照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確認金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
這句話是對的。
那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為什麼會是1000呢?
【提示】這里只是其面值是1000元,但其成本還應包括另一明細科目:「利息調整」,把利息調整也算上,就是應了上面那句話: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確認金額。
你的誤區是,成本僅僅理解成面值,實際上還應包括利息調整,二者加起來才是完整的成本。你看那上面的分錄,其總賬科目余額就是1100元,也就是成本是1100元。
另外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有的人說按照面值即1000,有的人說按照實際支付減去交易費用即1080,讓我很迷惑,求解答
【提示】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准則沒有規定按面值設明細賬,就可以不設「面值」這個明細賬,而是將面值剔除交易費用和已到付息但尚未領取的利息之差打包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科目。
但是,對於可供和持有至到期是必須將面值單獨列一明細賬的。
⑸ 關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後續計量問題
在初始確認時,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依據相同資產或負債在活躍市場上的報價或者以僅使用觀察市場數據的估值技術確定的,企業應當將該公允價值與交易價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一項利得或損失。
利得進一步分為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此處應該是後者。
借: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成本 800萬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50萬
貸:銀行存款 800萬
其他綜合收益 50萬
⑹ 注冊會計師會計視頻課哪個老師講得好
老師都是各有各的優勢的,但是cma課程的話,楊曄老師講的要好一些,他可是被稱為案例式教學專家的。
cma是管理會計,幫助財務全面掌握「財務+管理+業務」知識體系。目的在於擴大財務管理會計人員的知識廣度、培養其預測商業需求及制定策略決策的能力,支持企業的戰略決策分析、有效的實行成本控制,推動企業業績提升、順利實現財務人員角色轉換。
cma有兩門課程,中英文兩種考試語言,相比其他證書來說,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學習,一般一年左右是可以通過的。
而且很多企業都曾組織財務管理人員進行cma學習,cma在我國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⑺ 講注會的老師,哪個更好一些,謝謝
現在大家很多選的高 頓的老師,口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