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發行的國債如果到期沒有能力償還怎麼辦
國債到期前再發行下一輪國債或者向外國銀行貸款,最糟的就是像希臘一樣還不起錢整的「政府破產」
⑵ 一個國家的國債是怎麼繼承的呢
遺產直接繼承(如果沒有遺囑特別強調分派的話)
⑶ 我國國債的償還方式
國債的償還有分期逐步償還、抽簽輪次償還、到期一次償還、市場購銷償還、以新替舊償還這五種方式。
一、定義:
國債償還是指政府按照約定,對到期國債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行為,它是國債運行的終點。
二、國債償還方式:
國債償還時,雖然償還的本金和利息都是固定的,何時償還,採用何種方式為好,是有選擇餘地的,何種方式將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或是適應財政狀況起到何種促進作用,是確定償還方式時的主要立足點。
(一)市場購銷法
市場購銷法是指政府根據國債市場行情,適時購進國債券,以此在該債券到期之前逐步清償的一種償付方式。它是西方國家一種主要的國債償還辦法,具體做法是政府通過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在證券市場上陸續收購國債券。當某種國債期滿時,絕大部分已被政府所持有,債券的償還只不過是政府內部的賬目處理問題。需要說明的是,該方法只適用於各種期限的上市國債,並以短期國債為主。
(二)抽簽償還法
抽簽償還法是指在國債償還期內,分年度確定一定的償還比例,由政府按國債券號碼抽簽對號,如約償付本息,直到償還期結束,全部國債中簽償清為止的一種方式。抽簽又可分為一次性抽簽和分次抽簽兩種。前者是指對政府發行的某期國債,在它到期前的某個時間舉行抽簽儀式,集中把各年度每次還本債券的號碼全部抽出,予以公告。
(三)按次償還法
按次償還法是指政府對發行的國債,按號碼的先後順序固定償還期限,並按號碼到期日進行償還的一種方式。所以它又稱為號碼順序法。這種償還方法不利於國債的流通。因為國債的償還期限長短不同,收益率也就不同,相應地在市場上的買賣價格也就不同,所以該方法不利於債券市場的穩定。按次償還法多用於地方公債。
(四)一次償還法
一次償還法是指政府對發行的國債實行到期後按票面額一次全部兌付本息的方法。
(五)提前償還法
提前償還法是指當政府發行的國債尚未到期,但所積累的資金已充分滿足所需資金時,即可由政府提前償還債務的一種方式。但有時非屬上述情況,而是為了解決某些特殊問題,一國也會發生債務的提前償還。
三、國債償還資金來源:
國債無論採用哪種償還方式,都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來源,這些資金來源一般包括如下幾種:
(一)經常性預算收入
在經常性預算中用經常性預算收入安排當年應償債務支出。
1、由於稅收是經常性預算收人的主要來源,以前發行的到期國債,要用現在的稅收來償還,現在發行的國債,需用以後徵收的稅收來償還;
2、因此,國債資金的實質是變相的稅收,即延期的稅收。
3、償債資金以經常性預算收入為來源,雖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國債按期償還,但因各年應償債務量不同,甚至會出現驟增驟減的情況,很有可能影響經常性支出的穩定性,從而打破經常性預算的收支平衡。
(二)預算盈餘
用上年預算收支的結余部分來償還國債的本息。
1、結余多,則償債也多;結余少,則償債也少。如果預算執行無結余只好不償還。可見,這種償債資金來源很難保證國債償還計劃的順利完成。
2、上年預算有否有盈餘事先是不能確定的,且盈餘數與國債償還數也不一定一致。因此,用預算盈餘償還國債一般只適用於通過購銷法償還永久國債。
3、從實際情況來看,由於政府職能的不斷擴大,預算支出不斷增加,預算有盈餘者不多,即使有些盈餘,也難以償還規模不斷擴大的國債數量。
4、從根本上說,預算盈餘充其量只能作為償還國債的一部分資金來源,而不能成為主要來源。
(三)舉借新債
通過發行新國債來替換舊國債。
1、以新債收入作為償還舊債的資金來源,往往是政府在財政拮據時使用。
2、採用這種方法能夠推遲政府的實際償還時間,還有可能增加債務余額,延緩償債負擔,暫時度過償債高峰。
3、但是,它很難減輕債務,同時需要有良好的債信和比較發達的金融市場等社會經濟環境。
4、債信不高,則要以較高的利息支付作為以新換舊的代價,從而加重未來的財政負擔。
(四)償債基金
預算設置一種專項基金,專門用以償還國債。
1、每年從財政收入中撥出一筆專款設立基金,交由特定機關管理,專作償債之用,而且在國債未還清之前,每年的預算撥款不能減少,以期逐年減少債務。
2、設置償債基金償還國債,雖然操作程序復雜些,但卻為償還債務提供了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可以平衡各年度還債負擔,使還債帶有計劃性和節奏性。從表面上看,設置償債基金可能減少一定時期國家預算可以直接支配的收人,但是如果把國債發行當作一個較長時期的財政政策,從長遠的角度看,償還國債每年都會發生,償債基金可以起到均衡償還的作用。
3、若償債基金有結余,國家可以在短期內暫時有償使用它們而不會使之閑置,從而建立起一種以債養債的機制。
(五)除借新還舊外,目前可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有:
(1)預算內列支,即將國債的利息列入財政的經常性預算,這是控制國債規模的重要途徑。
(2)償債基金,政府每年撥出一定的財政資金轉入償債基金,以此來償還一部分到期國債的本金。
(3)國有資產轉讓收入,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以及國有資產的戰略性重組,國有企業將會從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這種資金來源可能更具有實際意義。
⑷ 一個國家的國債最多能欠多少
有個國債余額管理;負債過多,收入不夠還利息肯定不行的。
國債余額管理它是指立法機關不具體限定中央政府當年國債發行額度,而是通過限定一個年末不得突破的國債余額上限以達到科學管理國債規模的方式。國債余額包括中央政府歷年預算赤字和盈餘相互沖抵後的赤字累積額、向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借款統借統還部分(含統借自還轉統借統還部分)以及經立法機關批准發行的特別國債累計額,是中央政府以後年度必須償還的國債價值總額,能夠客觀反映國債負擔情況。
⑸ 政府如何償還國債
政府使用財政收入來償還國債的。
如果是後者;一般是以企業名義發行的企業債。
⑹ 求助!!一個國家一般通過什麼方式償還國債!
國債,與其說是債務,不如說更像是股票。你買你賣都不是強制的。所以不是說誰欠誰的問題。
關鍵是我們ZF不想拋。為什麼?
ZF從百姓手裡得到了大量的錢,又不想用之於民,怎麼辦,只有投資、錢生錢。而那麼大量的錢,在國內做任何投資都難保安全。所以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ZF是世界最安全、最穩定的抵押。
⑺ 是不是每個國家都無法償還本國的國債
國債是分階段償還的,只要政府財政收入可以覆蓋到期或將要到期國債本金和利息,那麼就是正常.像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它們的收入對於債務來說相差太巨大,崩潰了,所以,它們就破產了!
⑻ 國債的償還方式
這不是相當於還貸款么?
只不過由銀行變成了國家
因為這個項目是國家支持的
其實開發銀行啊什麼的,也都支持借款的
恩,一次性還還是分期,應該是你自己項目投資的自己的設想跟計劃。應該不要問我們吧?
分兩種
1.等額還本付息 —— 均勻
2.等額還本,按期付息 —— 前多後少
還本額應不大於折舊、攤銷加凈利潤
投資初期,生產不穩定,未達設計要求,利潤較少,故一般等額還本付息較受歡迎
國債的利率不知道也。肯定比銀行低吧~
這是我自己的看法啦,僅供參考。
⑼ 美國欠中國的國債是如何償還的(能回答者智商在150以上)
1、我知道的是……美國的國債到期後,還的是更多的美國國債~
2、外匯儲備是必須的,但為什麼要這么多美元……我就不知道了。也許是因為美元屬於國際貨幣吧,畢竟大宗商品、黃金和石油都是美元結算的,所以我對我們有這么多的美元儲備保留意見,不過貌似中國已經不是擁有最多美元儲備的國家了,我記得是被日本超過了
3、貿易上其實用何種貨幣支付都是貿易雙方決定的,可以付美元,也可以付人民幣。
4、美元除了在美國基本也是哪也不流通吧,只能說兌換比較方便點,如果每個國家讓外國的貨幣流通……那不等於把經濟送給別人了么?人民幣的購買力其實取決於多少人民幣在外流通,和美元沒太大關系,我們的錢也不是隨便印刷的。所謂的國際結算也不過是銀行用各自的外匯儲備來劃賬而已,錢並不是真的就去美國了,就算是人民幣全都流到美國好了,在美國也要兌換成美元才能用呀,那人民幣就到美國銀行里去了,成為了美國的外匯儲備,美國銀行如果覺得太多,可以找有業務來往的中國銀行,把這些人民幣換回美元呀。
對了,我認為目前國家是不會以黃金作為支付手段的,理由就是現在的貨幣都是國家信用的體現,換句話說,本質上,就是紙而已,只是國家賦予了它一定的購買力。另外金本位已經崩潰了,黃金有價值,但是沒有購買力,沒有購買力就代表不能買東西,或者成為支付手段,你能拿金磚出買東西?你見過我們一飛機一飛機的金磚往外運?
大概就這么簡單說吧,不然要扯得很遠很遠了……要變歷史課了
⑽ 國債規模每年越來越大,以後怎麼還
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搜一搜「稅債等價論」, 這是由一位歐美的經濟學家19、20世紀提出來的, 簡單地說,就是上一節政府借了錢,下一屆政府再收稅還錢。 舉個例子, 國家借了50M 去修建一條公路, 路修好了,收養路費,除了成本開銷比如公路養護,工資等成本外,另外的一部分用於還債,另一方面,要買如水泥,瀝青等建築材料, 那麼所有的成產企業就會因為國家修路產生利潤,也就是乘數效應,而這部分還是要交稅。 另一方面, 所有的花費最終會轉化成收入, 而所有的收入還是要交稅的, 所以說, 基於這個理論, 所有的債都是由稅收支付的, 而並不是說一直是50M在來回轉,而最終會多於50M, 也就是多出來了1/MPS倍, 這就是國家借錢投資產生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