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完善我國金融監管體系
我國金融體系與現代金融體系要求相比,尚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現在:金融市場體系結構尚不合理,資本市場的發展結構失衡,債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後。從金融市場主體看,金融組織的國有產權比重過大,民營金融企業比例很低。金融環境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較為脆弱。
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快完善我國現代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
(1) 穩步推進各類金融市場的建設與發展,促進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及外匯與黃金市場的協調發展。對於資本市場,要重視債券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
(2) 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加強監管機構的協調。進一步完善中央監管機構監管、金融機構內部治理、金融行業自律、社會公眾監管四個層次的金融監管體
系,完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大中央監管的協調機制。
(3) 發展多種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機構,對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予以正確引導和適度支持,促進國有金融機構、民營金融機構及外資金融機構的協調發展。
(4) 加強金融法律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
(5) 樹立科學的金融發展觀,正確處理好金融創新、發展績效和風險防範三者關系,在現代金融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中,統籌好金融改革、發展與穩定三者關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高效安全的金融支持。
Ⅱ 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概況
· 1.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主體問題,請網路文庫「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產品」文章中第一頁中查詢。
http://wenku..com/view/e345650d763231126edb1195.html
2.交易規則,請網路文庫「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規則」中查閱。
http://wenku..com/view/990d0a83bceb19e8b8f6bae5.html
3.監管條例,請閱讀網路文庫」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管理辦法 「。
http://wenku..com/view/d12f3207de80d4d8d15a4f81.html
4.各交易主體如何盈利,請網路文庫「 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業務介紹 」第三章中專門介紹了盈利的模式。
http://wenku..com/view/83786a1afad6195f312ba691.html
Ⅲ 分析我國金融市場體系及其特點拜託各位大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的金融體系的建立,中國的金融市場在不斷探索中發展。目前,一個初具規模、分工明確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l.建立了較完善的貨幣市場 中國的貨幣市場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和票據市場。1996年1月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並第一次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利率(CHIBOR)。自1996年6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同業拆借利率上限,全面放開拆借利率。統一拆借市場的形成,結束了市場分割、多頭拆借的局面,規范了各金融機構的拆借行為,提高了銀行之間融通資金的效率,推進了利率市場化,並為中央銀行加強宏觀調控提供了條件。這幾年,同業拆借市場交易量逐年擴大,到2001年底,已累計成交3.4萬億元。同業拆借市場已成為金融機構管理頭寸的主要場所。 1997年6月,中國建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允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回購和現券買賣。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成為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資金市場,並成為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平台。到2001年底,債券回購累計交易量達6.1萬億元,現券交易累計交易量為1597.6億元。 中國的票據市場以商業票據為主,近年來這一市場在規范中穩步發展。票據市場正逐步成為企業短期融資和銀行提高流動性管理、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個傳導機制。2000年底全國商業匯票的貼現余額為1236.3億元,較1999年增長了154.2%;中央銀行再貼現余額1258.27億元,較1999年增長了151.5%。 2.資本市場在規范中發展 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成立。經過12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以債券和股票為主體的多種證券形式並存,包括證券交易所、市場中介機構和監管機構初步健全的全國性資本市場體系,有關交易規則和監管辦法也正在日益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已達1160家,市價總值4.35萬億元,流通市值1.45萬億元,市價總值與GDP的比為45.4%。1991年以來,A、B、H股累計籌資7700億元。證券市場在改革投融資體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也可以從股票市場籌資規模的擴張以及股票籌資額和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變化中得以體現。1993年境內股票籌資額為276.41億元,占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為4.36%,而2001年境內股票籌資額達到1182.15億元,與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例上升到9.15%。 除了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外,債券發行規模的擴張,特別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擴張,也是推動中國金融資產規模擴張、改變金融資產結構的重要力量。在開始發行企業債和金融債的1986年,國債余額占各種債券余額的比重為73%,1994年以後,國債發行的絕對規模迅速攀升,國債發行額與GDP的比率也不斷上升,1995年新開辟了政策性金融債,形成了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共同主導債券市場的局面。到2001年底,國債余額、政策性金融債券余額和企業債額分別為15618億元、8534.48億元和1008.63億元,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余額占債券總余額的96%。 3.保險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 中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保險業務品種日益豐富,保險業務范圍逐步擴大,保費收入較快增長。1989年末全國保費收入142.4億元,2001年為2109.4億元,年均增長25,2%。2001年,中國保險機構共對19.3萬億元財產進行了保險。全年保費收人與GDP的比率(保險深度)為2.2%,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人均保費收入(保險密度)168.8元,同比增加41.1元;保險公司支付賠款和給付598.3億元,同比增加70,9億元。商業保險已成為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市場的發展在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外匯市場的發展 1994年4月,中國在上海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原來分散的外匯交易集中統一起來,為成功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單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體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場基礎。8年多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效率不斷提高,成交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了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到2001年底,已累計成交各幣種摺合美元4397.7億美無其中,2001年各幣種外匯交易摺合750億美元。
Ⅳ 債券市場如何監管
我國債券市場高度分散的監管體制,在世界各國是絕無僅有的。監管體制的分散化,導致我國債券市場監管政出多門,債券市場發展缺乏有效監管和統一規劃,債券二級市場呈現市場分割局面,不利於全國統一互聯債券市場的建立,影響了資本市場有機整體的形成和發展。
債券市場監管,我感覺應該建立更有效的監控機制,在適當時機推出跨部門的合作平台進行聯合監控,及時、准確掌握境內外「熱錢」和銀行、保險等資金進出股市的情況。這既有利於維護我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也有助於打擊跨國境洗錢行為和配合推動我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Ⅳ 今年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嗎
4月8日,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掛牌現場,「一委一行兩會」負責人悉數到場。為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金融監管邁向了新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認為,金穩會將重點指導地方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對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進行業務監督和履職問責等,以此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有關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事權劃分的要求,督促各級地方政府在堅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權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統一要求,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在金穩委的統籌協調下,中國銀保監將更好擔負起對銀行和保險業的監管職責,也將為金融監管體系的持續完善積累寶貴的經驗。未來我國金融監管體系朝著審慎監管、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統一方向發展的思路已經清晰顯現,進一步整合的趨勢也十分明朗。
Ⅵ 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意義和作用有什麼簡述下~
中國債券市場首次允許兩家外資機構發行主體(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
人民銀行除了要促進中國經濟金融發展,還要深化債券市場發展,並在此過程中吸收先進的國際金融運作經驗,如制度規范、支付清算、監管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促進中國債券市場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其作用如下:
一是有利於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發展。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金融工具創新和培養專門人才,並改善我國目前直接融資比重過小、融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
二是有利於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
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有人民幣經營資格的外資商業銀行可以參加債券承銷團參與債券的發行承銷,也可以通過准入備案制進行債券買賣;銀行間債券市場已經引入第一家境外機構投資者——泛亞債券指數基金。現在允許國際開發機構在國內進行債券發行是國內債券市場對外開外的又一個重要步驟。
三是有利於降低目前,國內貸款企業匯率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國內企業所籌集的國外資金是國外發行外幣債券,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波動頻繁,不僅影響國內貸款企業的實際用匯金額,而且企業在購匯還貸時也將承擔一定的匯率風險。債券市場開放後,國內企業獲得的將是人民幣貸款資金,從而減少了國內企業資金匯兌的風險,提高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Ⅶ 我國證券公司的監管體系
我國在1992年以前,對證券市場沒有集中統一的監管。當時,主要由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局主管,原體改委等其他政府機構和上海、深圳兩地政府也參與管理。1992年10月,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和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監管進入了新的階段。經過近十年的監管實踐,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較適合我國證券市場運行的監管體制。我國《證券法》第166條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但該法對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未做明確規定。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是證監會,但從現行管理體制看,國務院證券委員會依然作為一個協調機構在起作用,其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擬訂有關證券市場的法律,法規草案;研究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的方針政策和規章,制定證券市場發展規劃和提出計劃建議;指導、協調、監督和檢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與證券市場有關的各項工作等。除國務院證券監管機構外,還有一些部門從其管理職能角度出發,參與管理證券市場,比如國家債券的發行和流通由財政部管理,金融債券的審批發行由中國人民銀行管理。
Ⅷ 我國債券市場的交易場所有哪些
我國債券市場的交易場所有證券交易所、銀行間市場以及銀行櫃台市場這三個地方。
1.證券交易所
作為債券交易的組織者,本身不參加債券的買賣,只是為債券買賣雙方提供服務,並進行監管。
2.銀行間市場
主要是我國各類型銀行相互之間的債券交易市場,可以有效地調節銀行之間的貨幣流通和供應量。
3.銀行櫃台市場
俗稱otc市場,不具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規定的成員資格和嚴格的交易規則等特點。
(8)我國債券市場的監管體系擴展閱讀
我國債券市場的交易功能
1.融資功能
債券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使資金從資金剩餘者流向資金需求者,為資金不足者籌集資金的功能。
2.資金流動導向功能
通過債券市場,資金得以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3.宏觀調控功能
中央銀行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部門,主要依靠存款准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和利率等政策工具在債券市場進行宏觀經濟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