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美國多少債券,
唉 美國第一 很強大 不得不承認!第二 中國忙於爭執各島嶼的主權 第三
對中國而言,購買美國國債是符合經濟規律、正常的國際投資,如果購買美國國債沒有穩定的收益和較高的流動性,誰也不會伸出這樣大的橄欖枝。
據美國財政部7月31日公布的統計結果,中國大陸是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人,位居英國之前,日本之後。截至2002年5月底,海外持有的美國國債余額達10328億美元(其中外國官方持有6184億美元),約占同期美國公債總余額34338億美元的30%。其中日本持有3210億美元,中國大陸持有809億美元(加上香港420億美元和台灣的329億美元,則共計1558億美元),英國持有514億美元。實際上,中國大陸在2000年底即已成為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人。
LZ望採納
你好
『貳』 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一共是多少短期或長期大概什麼時候到期美國是否有能力償還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大約是1.1萬億,短期和長期持有的份額是沒有人知道的,如果讓人知道,會被金融投機客利用來炒作;再說美國國債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交易,隨時賣出,或者再買進,不必持有到期;美國應該有能力償還,因為這些債券不是同一天到期,也不是全世界的債券都賣回給美國;如果這次美國國會通過提高債券余額,債券違約可能性就很低了!退一步說,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強國,美元又是全世界的交易、儲備貨幣;美國是有能力償還債券的。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叄』 關於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問題...
美國的數量寬松政策是否能夠生效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1日 17:17 《中國金融》
【字體:大 中 小】【頁面調色版 】
免費解套:010-58325082
短期來看,美國購買長期國債將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賬面增值。但長期來看,巨額的美國國債考驗著中國的政策選擇
何帆 馬錦
數量寬松政策的影響機制
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發布政策聲明,指出美聯儲將繼續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目標區間不變,同時還推出更為激進的措施:一是通過增加購買75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擴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以便為抵押貸款市場和樓市提供更大支持;二是在未來6個月內購買多達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這標志著美聯儲的政策導向已經從傳統的利率政策轉為倚重數量寬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通常情況下,美聯儲主要通過在公開市場操作影響短期利率。但是,隨著美聯儲的不斷降息,美國的基準利率已經降到了「零利率邊界」。這意味著傳統的利率政策基本失效。在此情況下,美聯儲只好依靠非常規的數量寬松政策。
所謂數量寬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增加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影響金融市場上的利率水平、資產價格和經濟產出。除此之外,中央銀行還可以通過改變其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對利率水平、資產價格等產生影響。有的學者就將前者稱為數量寬松,而將後者稱為性質寬松(qualitative easing)。舉例來說,中央銀行可以從金融機構手中購買國債。假設中央銀行從一家養老基金手中購買100萬美元的國債,養老基金在賣出國債的時候得到了現金,因此其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就會增加100萬美元,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也相應增加。中央銀行也可以直接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國債。商業銀行賣出國債的時候得到了現金,其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就會直接增加。當商業銀行的存款增加之後,它就有能力增加貸款,因此,這將帶來貨幣供給的擴大,並刺激經濟增長。中央銀行購買金融資產的時候,往往會增加流動性較差、風險更高的資產。這是因為,如果中央銀行只是購買高質量的資產,對商業銀行的幫助不大,只有當中央銀行從商業銀行那裡購買風險較高的資產,才能幫助商業銀行減少損失。對於中央銀行來說,這意味著中央銀行以好資產置換了金融機構的壞資產,金融機構可以「輕裝上陣」,但中央銀行則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當利率政策無所作為的時候,數量寬松政策依然可以發揮作用。數量寬松政策的影響機制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資產組合渠道。當各種資產之間不是完全可替代時,居民會在貨幣供給增加的情況下重新配置資產組合。當中央銀行通過數量寬松政策向金融市場提供更多的貨幣之後,居民可能會覺得手上的現金過多,而把一部分現金換成其他資產。這就導致非貨幣資產的價格提高。資產價格提高之後,按照托賓Q理論,會拉動投資、刺激經濟增長。二是財政渠道。當中央銀行購買國債的時候,相當於以通貨膨脹稅取代了直接稅收如收入稅,這將使得政府的預算約束更加寬松,可以方便政府放開手腳,實行減稅或增加公共開支的政策。三是相對價格渠道。中央銀行可能持有各種不同種類、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比如,美聯儲持有的國債期限從4周到30年不等,但平均的期限是1~4年。如果美聯儲增加對長期國債的購買,長期國債的價格就會上升,收益率減少,長期國債的利率就會下降。中央銀行通過調整資產組合,可以對不同金融產品的相對價格產生影響。
美國的數量寬松政策能否生效
美聯儲採取數量寬松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是彌補國債發行缺口,繼續向世界推銷美國國債。根據奧巴馬政府的預算,2009財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1.7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12.3%。估計2009年美國國債的發行量將達到2萬億美元,而國內外投資者購買的意願均不強烈。從外國投資者來看,出口導向型和能源輸出型國家貿易順差減少,使其購買能力不足。出於對美元貶值的擔憂,原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如今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尤其是很多國家開始拋售美國長期國債,轉為購買短期國債。從國內投資者看,由於經濟不景氣和失業加劇,美國居民的收入大幅減少,增持美國國債的數量也不會太大。2009年美國國債的需求可能會有1.8萬億美元,與2萬億美元的國債供給存在至少2000億美元的缺口。美聯儲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一方面促使長期國債價格上升,可以阻止外國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國長期國債,並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國債市場;另一方面,美聯儲直接購買美國國債也有逼迫他國購買的意味,如果外匯儲備充裕的國家和有支付能力的本國民眾都不買的話,那就只有美聯儲自己「印鈔」買了。二是改善私人信貸市場條件。由於國外投資者對美國長期國債的減持,長期國債價格持續走低,收益率上升。截至今年3月17日,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提高了80個基點。作為金融產品定價的基準,美國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的利率不斷上升,無疑會提高銀行信貸、企業債券和房地產融資等各項中長期金融工具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打擊美國經濟。美聯儲購買3000億美元國債的消息傳出,5~10年期國債的利率下降了大約0.5個百分點。美聯儲希望,隨著國債利率走低,抵押貸款利率也能下降,並緩解很多居民的還債壓力。三是通過通脹減輕美國債務負擔。巨額的赤字將大大增加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而近期國債收益率的攀升也將增大政府的付息負擔。美國正處於經濟負增長、通貨緊縮的局面。如果進入通脹通道的話,可以「一石三鳥」,既降低國債收益率,又提高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還有助於減輕政府的債務負擔。
美聯儲已經將其資產負債表余額從2007年7月份的8680億美元推高到了今年3月中旬的32186億美元。盡管從理論上講數量寬松政策為中央銀行在零利率時代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但其效果是否有效,仍然有待觀察。從歷史經驗來看,日本曾經在2000~2005年採取了數量寬松政策,但效果並不理想,銀行的儲備資產增加了,但信貸並未相應增加。美聯儲的數量寬松政策也可能遇到一系列的挑戰:第一,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通過降息和提供貸款等方式,已經給商業銀行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的短期存款並不稀缺,但問題是其持有大量價值縮水、缺乏流動性的長期資產。從企業和居民的角度來看,如果以前的過度負債使得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惡化,那麼它們現在最迫切的壓力是償還債務,對借貸的需求也不強烈,因此,數量寬松政策能否有效地解決信貸緊縮的困境,仍然值得懷疑。第二,抵押利率過去一直隨著國債利率變化,國債利率下降則抵押貸款利率也下降。但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由於房地產市場的違約率不斷提高,抵押貸款利率和國債利率之間的利差不斷擴大。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的潛在風險,抵押貸款市場出現了萎縮。因此,數量寬松政策能否傳導到住房市場,也不容樂觀。第三,貨幣的超額發行將導致通貨膨脹抬頭。盡管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遇到通貨緊縮的壓力更大,全球范圍內生產能力過剩,近期通貨膨脹的壓力似乎不大,但是隨著經濟復甦、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的缺口縮小,則通貨膨脹很可能卷土重來。數量寬松政策放出來容易,收回去很難。一旦美國遇到通貨膨脹的壓力,美聯儲要麼提高利率,但這將使得美國經濟的復甦更加困難,要麼忍受更高的通貨膨脹,這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
數量寬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此次購買長期國債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截至2009年1月末,中國已持有739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居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的首位。短期來看,美國購買長期國債將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賬面增值。我國以美國國債形式持有的7396億美元和以「兩房」債券為主的機構債形式持有的5106億美元,二者均可因債券市場價格的上揚而增值。但長期來看,巨額的美國國債考驗著中國的政策選擇。如果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將導致美國國債價格大幅下降,甚至會出現債市恐慌性拋盤,那麼中國尚未拋出去的美國國債將面臨巨大的損失;而如果繼續持有美國國債,就要承擔美元貶值和資產損失的風險。事實上,自次貸危機以來,中國仍在不斷增持美國國債,但增持的數量在逐月下降。從2008年10月到今年1月份,中國分別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290億美元、143億美元和122億美元。高額的美國國債余額將成為中國經濟更大的掣肘。事實上,美國挽救危機的過程也就是債台高築的過程。如果中國沒有良好的減持措施的話,危機過後,對美國國債持有量也將劇增。
為了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我們應該注意:第一,增強對外話語權。中國要力爭在維護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上發揮重要作用,在改革國際貨幣體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同時要求美國政府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為美國國債的市場價值提供擔保,並以此作為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條件。中國可以承諾不減持美國國債,但美國必須承諾不盲目發行新的國債,而且在發行新國債的時候應和通貨膨脹掛鉤,甚至可以仿照當年卡特政府在德國發行德國馬克債券融資的方式,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這將有助於中國規避匯率風險。第二,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及海外優質資產價格偏低的有利時機,增加有色金屬、能源、鐵礦石等的收儲量,適當購置海外優質資產、股權等,一方面為國家存儲戰略資源和潛力資產,另一方面也可使外匯儲備更加多元化,提升抗擊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第三,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只有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交易量不斷增多,成為國際性的貨幣,才能真正擺脫美元貶值的風險,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才能脫離「兩難」的困境。目前可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結算、開展雙邊貨幣互換,並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肆』 中國持有那些國家的國債分別是多少那些國家持有中國的國債分別是多少
一是不分國內外,那麼國內金融機構持有量最高。 二是外國國家或者機構對我國的國債持有量,但是,這個問題看來只能問財政部了,因為我們沒有明確的持有中國國債的外國國家或者機構名單,沒有公布過。 中國國債余額截至2009年年末,記賬式國債(含特別國債)託管量為533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436億元。 具體沒有一個大致的答案: 中國的經濟在穩健的發展 中國一發出國債就被 其他國家搶購一空 美國就持有中國8000萬億的國債 但具體是那個國家持有最多··沒人知道的·
『伍』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
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認為,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與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得的高額回報相比,中國運用外匯儲備投資取得的收益顯得頗低。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對此,央行解決方案是,加緊研究建立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滿足企業和個人合理的用匯要求,降低國內資金凈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所獲回報的高低。投資美國國債雖犧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夠規避風險。由於我國國內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較低,這里存在一個風險和收益相交換的問題。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且與歐元區和日元區相比,美元區經濟仍處於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不難理解了。
買與不買陷入兩難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不穩定的平衡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雖然美國人每天仍能吃喝玩樂,但這樣的平衡是令人擔心的。美國的經常赤字不斷膨脹,2005年經常賬目赤字,已創紀錄升至8000億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國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億元,才能填補這個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中日拿上數千億的真金白銀,不斷購買美元資產來資助美國利率,然後美國人將已超買的資產拿來再抵押,來買中國及日本生產的電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給一個債仔,由於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了,於是自己每天要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拿給債仔享用,並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樂,不要有些微傷風感冒,否則便會同歸於盡!因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這個債仔的話,美國政府將在極短時間內破產,帶來的災害將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嚴重。
『陸』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1.15萬億美元,請問這些錢究竟是國家的、老百姓銀行存款或是企業的
都有,既有國家、企業和個人;原因: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制度決定,我們的匯率的形成條件,決定我們實行強制結售匯制度;所有,外來的貨幣必須跟國內銀行結算,即用人民幣換外幣;不管是國外政府的貸款、企業投資,個人匯款等;當然有短期和長期的,除了應付短期使用外,央行手裡的外匯,主要是美元,返回給美國,例如買債券;這樣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穩定,同時有利於美國繼續從我們這里進口,支撐我們的就業,拉動整個經濟。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柒』 哪裡知道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把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想得那麼復雜,碰巧兩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給一些小說家有了一些戲劇聯想罷了,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為了保值增值,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圓一貶值,反過來我們的外匯資產還會縮水,中國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靠升值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同時增加國內消費。
有些人說,可以不用買美國國債,去買一些其他原材料,例如鐵礦、石油、糧食等,但中國買什麼,什麼就發瘋的漲價;反過來到引起全面漲價,引發我國物價上漲;有些買不到還引起國外爭議和批評,例如非洲的石油,搞的人家要抵制XXX,我就不明說了;去買美國國內的資產吧!美國又給你限制。
關於你說的利用手中的美國國債拖跨美國,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這種觀點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另外,美國國債的拋售降低了美國國債的價格和收益率、提高了國債利率,而國債利率是美國重要的基準利率之一,影響著美國房貸市場利率水平,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我國對外出口勢必將更加艱難,更多人的失業、工廠關閉我就不是說了,這種武器傷人又傷己。
『捌』 大陸為什麼要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認為,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與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得的高額回報相比,中國運用外匯儲備投資取得的收益顯得頗低。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對此,央行解決方案是,加緊研究建立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滿足企業和個人合理的用匯要求,降低國內資金凈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所獲回報的高低。投資美國國債雖犧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夠規避風險。由於我國國內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較低,這里存在一個風險和收益相交換的問題。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且與歐元區和日元區相比,美元區經濟仍處於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不難理解了。
買與不買陷入兩難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不穩定的平衡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雖然美國人每天仍能吃喝玩樂,但這樣的平衡是令人擔心的。美國的經常赤字不斷膨脹,2005年經常賬目赤字,已創紀錄升至8000億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國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億元,才能填補這個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中日拿上數千億的真金白銀,不斷購買美元資產來資助美國利率,然後美國人將已超買的資產拿來再抵押,來買中國及日本生產的電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給一個債仔,由於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了,於是自己每天要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拿給債仔享用,並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樂,不要有些微傷風感冒,否則便會同歸於盡!因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這個債仔的話,美國政府將在極短時間內破產,帶來的災害將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嚴重。
『玖』 中國持有多少美國國家債券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3月份再次增持237億美元美國國債,總持有額達到7679億美元。延續了自去年9月份以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數居全球首位的地位。
『拾』 中國持有的外國債券是由投資自購用人民幣兌換的還是直接由國家印人民幣持有的
國外發行的債券也不全都是以發行國法定貨幣計價的,比如英國可能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債券,也可能發行以英鎊計價的債券。我國持有的其他國家發行的債券應該是用我國的外匯儲備購買的,至於用的是什麼貨幣,不能僅僅看是哪個國家發行的,還要具體債券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政府會成立主權投資基金公司,由這些公司代表國家去購買美國的債券。所以說是由公司直接購買,政府間接購買的。國家的外匯儲備購買了這些主權投資基金的發行份額,至於外匯儲備的來源則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項目是出口換匯,出口商品獲得外匯,而我們同時實行外匯管制,那麼換回來的外匯在國內直接換成人民幣,一方面相當於我們被動發行了人民幣,另一方面也把這些外匯集中到外匯儲備的池子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