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家炒股能不能賺到
真正的經濟學家應該明白一個道理:股票市場的期望值,也就是first moment是幾乎不可能被預測的到的。這一點,已經被無數多的金融經濟學家、計量經濟學家、統計學家、數學家從理論以及實踐方面證明了。
如果無法預測期望值,也就無法施行有效的投資策略。所以,一個理性的、真正的經濟學家都不應該一個人去隨便炒股。因為從長期來看,他不可能賺到錢。
但是你仍然能看到一些經濟學家在炒股。原因有以下幾點:
他有內部消息。千萬別小看內部消息,各大金融機構各大銀行之所以能在股市裡賺錢,主要是因為他們能比普通民眾更早的得到內部消息。這一點早已經被經濟學家證實。甚至有大量學者專門研究不對稱信息利益最大化,用來幫助大機構在有內部消息的前提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不要笑。所有經濟學理論也證明了,無法對股票市場的期望進行預測。但這是建立在一個假設的前提下:在巨量的資本市場中,一個人的資金可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但如果我控制的資金強大到可以左右市場的程度,這個假設也就不成立。而相應的數學理論和經濟理論也證明了,當我可以左右市場的時候,我是可以賺到錢的。所以,當經濟學家參與了可以影響市場的海量資金投資的時候,他也是可以賺到錢的。甚至有數學理論可以計算出,可以最大化利益的最優投資組合。股市裡所謂「莊家」的概念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這一理論的可行性。
他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家。他是一個不理性的傻子。其實這個原因佔大多數
一個沒有內部消息的個體經濟學家去炒股,和一個普通的小股民去炒股,結果是一樣的。長期來看,都是虧損的。但這就像賭博一樣,總有媒體和小道消息,傳說這一個神人可以通過自己所謂的分析和判斷,擊敗了市場,賺了大錢。然後無數的人蜂擁而至,試圖復制他的成功,到最後賠的一塌糊塗。
就算經濟學家能分析所謂的財報。但這個消息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除非他能拿到別人沒有的信息和數據,否則一個經濟學家和一個普通人在炒股問題上沒有任何區別。
2. 我想學習 經濟學和炒股的基礎知識,求大神分享經驗 或者告訴我怎麼一步一步的學習讓我少走歪路。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炒股就是低價格買入,高價格賣出。賺取當中的差價。
投資者購買股票的投資收益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通過分紅而獲得的收入,即股息收入;另一部分則是資本利得收入,即通過股價上漲賣出股票後獲得的價差。如果股息收入水平過低或者不可預期,那麼投資者會轉向只關注股價的漲跌,進而助長市場的投機氛圍;當股息收入較高且較穩定時,投資者會在股息收入和資本利得二者中進行權衡,追求穩定收益並奉行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會選擇持續高股息率的股票,放棄對股價的單方面過度關注。所以,國泰君安認為:資本市場上存在一批分紅水平較高且能夠連續分紅的公司,是實現價值投資的重要基礎。
希望建議對你有幫助,再次提醒你股票市場有風險。
選股標準是:
1、同大盤或者先於大盤調整了近2、3個月的股票,業績優良(長期趨勢線已經開始扭頭向了)
2、主營業績利潤增長達到100%左右甚至以上,2年內的業績增長穩定,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每股收益達到0.5元以上最佳。
3、市盈率最好低於20倍,能在15倍下當然最好(隨著股價的上漲市盈率也在升高,只要該企業利潤高速增長沒有出現停滯的現象可以繼續持有,忽略市盈率的升高,因為穩定的利潤高增長自然會讓市盈率降下來的)
4、主力資金占整支股票籌碼比例的50%左右(流通股份最好超過30%能達到40%以上更好,主力出貨時間周期加長,小資金選擇出逃的時間較為充分)
5、留意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的高低,太高了不好,流動資金不充足,公司經營容易出現危機(如果該公司長期保持穩定的高負債率和高利潤增長具有很強的成長性,那忽略次問題,只要高成長性因素還在可以繼續持有)
6、具體操作時在進入一支股票時就要設置好止損點位,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時是為了防止主力出貨後導致自己被深套,在弱勢時大盤大跌時是為了使自己躲脫連續大跌的風險,止損位擊穿後短時間內收不回來就要堅決止損,要堅決執行自己指定的止損位,一定要克服怕買出後又漲起走了的想法。不要相信所謂股評專家堅決不賣以後再來補倉攤低的說法,這是非常惡劣的一種說法,使投資者限於被動喪失了資金的主動權。
7、熊市股市總體來說是震盪走低的趨勢,當然大多數股都是這樣,所以,熊市無長線股,只有短線股(中線股需要題材和資金支持)「超跌」後的反彈以普漲為主,介入風險遠遠比在下跌途中的反彈小(下跌途中的反彈經常是曇花一現),所以穩健的短線操作有條件限制的投資者可以考慮趨勢投資,迴避熊市風險。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屠經理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3. 我是一個學經濟學的 大學生,所以我想炒股,請問一下怎麼個炒法謝謝!!!
大學裡面如果不去圖書館將錯過一大筆財富!
裡面有好多你需要的東西!
找一些基本支持看看吧!
然後都證券開個戶!
在裡面慢慢操作!
一開始當然別指望能有多大盈利!
一開始做好虧的打算!
就當叫學費的.
特別提醒一下,一開始別放太多資金進去!
不管你第一次,第二次盈利.
等三個月往後,自己覺得可以了在逐步放資金!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4. 對於一個學經濟學的大一學生,如何自學股票並進行操作呢
股票操作是種很有意思的投資活動,收益與虧損見效很快,它的操作有一套完整的游戲規則,如果真想參與這個游戲,靠人幫忙不太現實,主要靠自學,建議按以下方法系統的走一下比較穩妥和全面,將來真金白銀的操作更保險一些:
1、找薄一點的股票入門書看一下前1/3就夠了,拿到這樣的一本入門書,基本就知道要學什麼了;
2、上網查一個模擬炒股的網站(推薦游俠股市),進去開戰,開戰同時消化那本書的後2/3。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證券市場,這已經有了很深程度的了解了,如果想實戰操作,再作以下步驟:
3、到證券公司開戶,投入幾百上千元,就可以正式實戰了。
4、有把握再增加投資,最好有個限額,比如為自己收入的1/3,但絕對不能借錢炒股,
這樣操作,基本上就是系統自學股票並參與操作的過程了。
5. 炒股需要學習的經濟學知識有什麼
不需要專門去學習經濟方面的知識,但會在不知不覺中去關注經濟,學習理財炒股學習步驟1:基礎理論:均線基礎,k線,波浪,技術指標,形態(空間),背離,共振,指標疊加2,分析方法:一,技術分析(主要是上面那些),二,基本面分析:財政政策,國家大趨勢規劃布局,世界環境,行業背景,消息(重組,業績提升,利好利空刺激,可持續利好利空)3,整合思維:「學得多不一定好」,雜亂的多不如不學,提純的少才是精華,系統的才是王道,定位絕對思維,思維有多遠股市有多遠。
6. 學了經濟學,炒股就更厲害嗎
不一定啊
經濟學是一個大方面的
而炒股是一個小方面的
不同層面的策略都是不同的
7. 經濟學專業的人炒股都厲害嗎
絕大多數都很渣。證券公司絕大多數人都是金融、經濟相關專業的。大多數客戶經理一問三不知、基金經理水平參差不齊。
8. 炒股和學經濟有很大關系嗎
中國人就是炒。但是在美國。 就是投資。大學生一畢業就把所有的錢全部放到股票市場。叫投資。到老的時候,可以分享股票帶來的紅利。但是中國股票市場大眾是虧損的。收益的是那些機構投資人。或者有內幕消息的。
9. 真正學過金融經濟學的人,炒股有賺的嗎
不一定能賺錢,因為分析和交易是兩個學科。
經濟學能從宏觀的角度看待市場,能粗狂的預計經濟走向,但周期太長,過程中的大型調整,不一定能承受得了,而且有預測心理作祟,不停給自己找借口。
交易不能靠預測,而是根據目前的漲跌,不斷調整自己的交易策略和倉位,使得趨勢能繼續持有,又能規避調整時的利潤回吐。
10. 炒股看經濟學有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呢
要看是哪方面的,如果是大資金量的,那麼炒股,更多的應該是價值投資,可能更看重的是這個公司的盈利能力,每年能夠給人的分紅多少,如果按照市盈率,大概幾年的時間能夠給自己回本。還看這個公司的產業前景如何,這個公司的管理如何,能不能夠給自己幾年裡有很多的盈利分紅,會不會成為行業的領軍。這些應該屬於宏觀經濟學的方面。我覺得,這樣的一般都是大公司的調研結果。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炒股,那麼更多的可能不需要經濟學的過多內容。可能你更關心的應該是股票的K線形態,趨勢走勢,都是需要你更用心的。
這種情況,你更多需要的是個人的學習能力,需要心理的承受能力。你能夠忍受自己的資金在不斷的減少,甚至減少到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在資金減少的過程中,忍受那種一次次失敗感的打擊,然後一次次找出為什麼會賠錢,怎麼減少損失。還有,更多的還有人性上的,你需要有耐性,可能會很長時間找不到好的股票,那時候也不能心急。還需要決斷能力,虧欠的時候,別想著可能立馬就能漲回來,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慢慢的越虧越多。
再有,別想著各種小道消息,也別想著聽別人的指導。會有很多股票群加你進入,看他們說怎麼賺錢,你聽聽就好,很多都是忽悠。也別看到電視上的股評師推薦的如何,之前有股評師推薦的股票,都是自己早就買好的,等他推薦以後別人買他就賣,自己賺了一個多億,可想有多少人被他冷死在高處,套在上面下不來。
炒股,是一個自學的地方,可以有別人的方法,但要形成自己的意見。炒股,是一個反人性的地方,也能看到很多人性的貪婪和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