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下有沒有四川的收債公司,大約費用好多
一萬多多老闆拖欠我的工資還有幾個一樣的
2. 什麼是地方政府債券
就是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
本人在投資方面一直都比較謹慎,安全性不可靠的根本不考慮,沒想到卻在政府債這里栽了。。。我是2016年購買了這款《三都水族自治縣城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016年直接債務融資》產品,產品的用途是用於三都水族自治縣農貿市場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但是,早已經到期一個月多了,別說是利息,就連本金我都沒收回來,巨坑啊~官方連一個正式的說明都沒有,這是要被割韭菜的節奏!!!
當初之所以敢入手,也是因為看中是國企融資、國資擔保,想著大企業不會耍陰招,但我錯了,政府債TMD也開始坑投資人的血汗錢了???我投的項目募集資金規模還不到2億元,想著僅是擔保公司的注冊資金都有30億元呢。哎,現在我就想問:5.05億的土地抵押哪去了???國有公司連我們這點錢難道都兌付不了嗎???不是政府三函支持嗎???人呢?出了這樣的事情,三都縣人民政府、財政局、人大常務委員會就視而不見嗎???這么做,將政府信用置於何處?將我們百姓對國家的信任置於何地???一輩子的積蓄不能空憑你們隨便的一紙通知,就打水漂了吧???這可是我們全家的血汗錢吶,無理由延期、展期,我們不接受!!!現在,事件中是否存在挪用項目資金???是否存在貪污受賄????請領導們重視,望中紀委介入調查,盡快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不要讓我們失去對政府的信任!!!
3. 個人或能購買地方債了嗎
日前,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鼓勵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各類機構和個人,全面參與地方政府債券投資。
《意見》指出,各交易場所和市場服務機構應當不斷完善地方政府債券現券交易、回購、質押安排,促進地方政府債券流動性改善。地方財政部門應當鼓勵各類機構在回購交易中更多地接受地方政府債券作為質押品。來源:人民網
4. 個人如何購買地方債
方法如下:
目前地方債購買方式有兩種。個人投資者既可以持有效證件,到發售地方債的銀行網點填單交款,辦理購買事宜,也可通過銀行的手機APP在線購買。打開銀行的手機APP,搜索「地方債券」,進入櫃台記賬式債券頁面,選擇想要購買的產品,簽署《銀行櫃台記賬式債券交易協議》,即可購買。
地方債與國債相比,購買方式有所不同。國債主要有憑證式與記賬式兩種,其中憑證式國債只能去銀行櫃台購買,而記賬式國債能夠在開通證券賬戶或者國債專用賬戶後在證券市場購買。而目前看,地方政府債券僅支持在發售銀行購買。
作為投資產品,地方債的豐厚收益也是其受追捧的關鍵所在。由於地方債利率的確定方式,利息收入按規定享有免稅待遇等因素,地方債實際收益率較高。從浙江地方債來看,利率與同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相比較高。
(4)四川地方債券擴展閱讀:
在投資地方債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理性投資。個人投資者在購買地方債的時候,切忌盲目跟風,應密切關注當地政府的財政能力和資金用途等情況,作出理性判斷。
第二,要注意分散風險。在投資地方債的時候,要考慮避免「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採取分散投資策略將有利於在發生風險時減少損失。
第三,盡管地方債的可靠性較高,但任何債券都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因此,個人投資者在購買地方債後,也應做好風險防控,盡量規避可能的風險因素導致的不必要損失。
5. 地方政府專債發行「一案兩書」是什麼
地方政府專債發行「一案兩書」是:
專業機構編制《專項債權實施方案》,簡稱「一案」,會計師事務所獨立出具的《專項債權評估報告》和律師事務所獨立出具的《專項債權法律意見書》簡稱「兩書」。就是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
我國政府專項債自2015年開始,經過5年快速發展,到2020年發生了質的飛躍。專項債未來將成為支持經濟發展極為重要的融資工具。隨著專項債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對專項債的監管和規范也一定會越來越嚴格,對「一案兩書」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5)四川地方債券擴展閱讀:
受疫情影響,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投資被視為穩投資、穩增長的重要工具。對於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專項債被視為重要渠道。
「一案兩書」的披露是專項債發行前的必要程序,不僅影響專項債額度的分配,還是專項債能否成功發行的關鍵。
6. 四川成都收債公司哪家有實力
追債公司當然首選「廣州名將追債公司」啦
名將專業債務催收公司,專業為企業、商會及個人尋找失蹤逃逸債務人,委託辦理各類應收賬款催收的專業服務機構。總公司在廣州,在深圳、東莞、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開辦了分公司,在全國形成同行聯盟集團運作,債務公司員工全部經過專業技能培訓,懂法律,觀念超新,操作合法、具有高效、誠信、迅捷的特點。多年以來已為多家知名企業、商會及個人成功收回眾多疑難債款.公司共設多個部門,為您24小時提供咨詢,解答疑難,辦理委託等相關服務。
7.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提速了嗎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指出,中央從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角度出發,對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包括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綜合評判,對項目包括PPP項目,加強了合規性校驗。下半年隨著項目清理完成,合規項目加快落地進度,基礎設施投資也有望保持基本穩定。業內人士表示,從在建工程、新開工項目等方面來看,投資的增長潛力依然較大。投資結構會持續優化,有效的投資會大幅增加,投資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在專家看來,專項債的加快發行會為地方基建籌集資金。王志剛表示,加快地方專項債券進度,充分體現積極財政政策,這為地方公共投資提供了支持,對補短板和提高公共服務有積極意義。
8. 地方債券的性質
收益率低是地方債交易上市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前我國發行的地方債,主要是為解決地方財政「保增長」配套資金不足,雖以地方債命名,但卻仍是國家財政保障下的類國債產品。由於我國利率尚未市場化,在這一前提下,地方債定價機制被扭曲。國家財政部門全面代發地方債,國家財政保障其還本付息,市場將其信用等級等同於國債,令市場只能按照國債利率水平來給地方債定價,大大壓低了地方債利率水平。
發行規模小是地方債受到冷落的另一原因。根據由財政部代理發行的2000億元地方債券分配方案,除四川、廣東兩省發行超過100億元外,其他省市分別獲得30億元到84億元不等的發行額度。相比國債動輒上百億的發行規模,地方債的發行規模小得多。而且,地方債和國債相比,其收益性、風險性和流動性也並無優勢可言。
9. 地方債的權威解讀
如何進一步防範風險
2011年一段時間,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引起了國際和國內社會的關注,而隨著審計部門摸清10萬億元地方債的基本情況,更多的關注集中在了如何進一步防範風險。
2011年8月16日財政部、中國銀監會相關負責人針對地方債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題一:總體情況如何?
根據審計署結果,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174.91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佔62.62%;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佔21.8%;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債務佔15.58%。
分級次看,全國省級、市級和縣級政府性債務余額比例分別佔29.96%、43.51%和26.53%;分地區看,東部11個省(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政府性債務余額佔49.65%,中部8個省佔23.06%,西部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佔27.29%。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多年來,地方政府通過舉債融資,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應對兩次金融危機發揮了一定積極作用,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各級政府籌措政府性債務資金558億元用於災後重建,推動災後恢復重建的順利實施。
「地方政府通過舉債融資,為推動民生改善提供重要支撐。」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截至2010年底,地方各級政府投入教育、醫療、科學文化、保障性住房、農林水利建設等民生方面的債務余額達13753.12億元,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事業發展,此外,還有59466.89億元投入到交通運輸、市政等基礎設施和能源建設領域,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問題二:風險狀況怎樣?
根據審計結果,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從債務規模看,至2010年底,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與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即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為52.25%。如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全部轉化為政府償債責任計算,債務率為70.45%,低於100%的警戒線。
從債務結構看,我國政府性債務以內債為主,2010年末,地方政府性債務的債權人主要以國內機構和個人為主,地方政府性債務是多年累積而成,30多年來,地方通過自身經濟發展和財力增長,償債能力不斷提高,償債條件不斷改善,逾期違約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從償債條件看,除財政收入外,中國地方政府擁有固定資產、土地、自然資源等可變現資產比較多,可通過變現資產增強償債能力。此外中國經濟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基礎設施建設給地方經濟和政府收入創造了增長空間,有利於改善其償債條件。
2011上半年,銀監會著力推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退出管理、合同補正、追加抵質押物、增提撥備和提高資本佔用成本等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平台貸款風險整體可控。
部分地區和行業償債能力弱,存在風險隱患,如個別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負擔較重,部分地方的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較大,部分地區高速公路、普通高校和醫院債務規模大、償債壓力較大等。對部分地區和行業存在的風險隱患,需要未雨綢繆,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嚴格控制新增債務,防範和化解可能出現的風險。
問題三:如何進一步防範風險?
為有效防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近幾年來,國家出台一系列措施,2010年6月,國務院專門下發了通知,從多方面對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管理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各相關部門也相繼從擔保、風險控制等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台。
財政部這位負責人表示,財政部目前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做好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這包括:
——妥善處理債務償還和在建項目後續融資。還款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性資金的公益性在建項目,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不得繼續通過融資平台公司融資,應通過財政預算等渠道,或採取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金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繼續抓緊清理規范融資平台公司。有的在落實償債責任和措施後要剝離融資業務,不再保留融資平台職能;有的要充實公司資本金,完善治理結構,實現商業運作,引進民間投資改善股權結構。
——堅決禁止政府違規擔保行為。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以及學校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要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得違法違規舉借債務,不得出具擔保函、承諾函、安慰函等直接或變相擔保協議,不得以機關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的國有資產為其他單位和企業融資進行抵押或質押等。
——加快研究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抓緊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納入預算管理,逐步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中國銀監會這位負責人說,下半年,銀監會將用科學的機制讓風險早暴露、早發現、可度量和早干預,嚴格依據有關要求,控制新增貸款風險。審慎開展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戰略合作,加強土地抵押貸款管理,切實根據現金流覆蓋情況分類計提風險資本。
宋清輝:解決地方債問題要「開明渠,堵暗道」
近年來地方債增長很快,根據審計署審計結果,截至2013年6月,我國地方性政府債務是17.9萬億元,總體還是安全可控的。
如何解決地方政府「身背重債」現象?殷強表示,根據《意見》,就是說借債只能以一種方式,就是發債券,不能再以其他方式借債。這比私下借債好很多,老百姓可以知道借了多少債,債往哪兒用,社會可以監督。如果私自借債,或者通過融資平台借債,不光老百姓不知道,甚至政府自己都搞不清楚。
經濟學家宋清輝也認為,此次規范政府債務管理的最大亮點,就是跳出了以往「更側重於如何堵後門」的局限性,《意見》更強調「疏堵結合」。
政府必須尋求融資方式轉變
宋清輝表示,2015-2020年將是我國地方債發行的高峰期,地方政府基礎設施融資方式也將發生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將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PPP等方式解決;二是經營性項目主要通過普通企業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方式解決;三是無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將主要通過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解決。
2016年預計發行地方債約四萬億元嚴防地方政府違規舉債
專家表示,亟待用相關法律來規范地方債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本報記者孫華
「地方債監管難度較大,個別地方政府存在明目張膽地違規舉債的嚴重問題,存在發生局部風險的可能性。這些問題說明對於違規舉債的法律問責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因此亟待用相關法律來規范地方債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必要時法律可以授權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據財政部網站顯示,日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上所做的《國務院關於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表示,近日,地方違規舉債、變相舉債仍有發生,監管難度較大。一些地方政府仍然違規舉債,或為企業舉債違規提供擔保承諾等;個別金融機構繼續為地方政府違規舉債提供支持,並要求政府進行擔保。「明股暗債」等變相舉債行為時有發生,監管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