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美國國債丟失

美國國債丟失

發布時間:2021-09-16 21:54:05

⑴ 中國那年借給美國多少資金還款期限多少年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5700多億美元,而總共外匯儲備是1.95萬億美元。美元儲備在中國外匯儲備總量中所佔的比例高達60%。 美元貶值對中國經濟影響肯定很大,因為這些美元外匯是來自於企業和個人與央行換的,如果美元貶值,央行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工廠把賺來的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給工人發工資、支付原材料費用等成本支出,而銀行保存的美元為了保值增值,就必須對外投資,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我們借錢給美國,美國又可以有錢消費東西,就會繼續進口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工廠又可以加大開工、吸收就業、采購原材料等等。 美國是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國債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動性最好,你中國不買,日本、還有中東石油國家一樣會購買美國國債;當然,隨著美圓貶值,我國的美圓外匯資產出現了縮水,但是不買美國國債,縮水更嚴重;如果美圓反彈,或許會減輕資產出現的縮水。所以買美國國債不得已的選擇,不可能去買股票,那樣風險太高,虧損了怎麼辦,你看看中國的股市從6000點掉到2000多點,資產縮水多少?還有很多國內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虧損;如果去買工業資源,例如鐵礦石、石油等,中國買什麼就漲什麼,這些東西價格現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為國際炒家都在炒中國概念。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傷人3寸,自傷1尺。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 這將打擊我們的製造出口,人民幣升值使得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從而失去國際競爭力,或者國際市場,那麼生產出的東西賣給誰,我們的收入非常低,還有8億農民,是不可能消費這么多的東西,我們出口的工廠垮了,其他電廠、鐵路、鋼廠、水泥廠、石油公司等一切上游相關的企業,怎麼辦?我們工廠垮了,誰給工人工資,誰買農民的糧食?還有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服務業,直接關門。而且我們的1萬多億資產縮水也比較厲害的啦!

⑵ 國債是怎麼玩的

您好,據我所知
國債
又稱公債,國家公債的簡稱,是政府舉借的債務,它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和滿足其履行職能的需要,在有償條件下,籌集財政資金時形式的國家債務,國債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定義:

所謂國債就是國家借的債,即國家債券,它是國家為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書面借款憑證,承諾在一定的時期內按約定的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

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實物券式、記帳式三種。

具體是指政府在國內外發行債券或向外國政府和銀行借款所形成的國家債務。是整個社會債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債是一個特殊的財政范疇。它首先是一種財政收入。國家發行債券或借款實際上是籌集資金,從而,具有彌補財政赤字,籌集建設資金,調節經濟三大功能。

國債的發行要遵循有借有還的信用原則,債券或借款到期不僅要還本,還要付一定的利息。國債具有認購上的自願性,除極少數強制國債外,人們是否認購、認購多少,完全由自己決定。

按照不同標准可以把國債分為不同的種類:以國家舉債的形式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國家借款和發行債券。以籌措和發行的期限為標准,國債可分為長期國債、短期國債和中期國債。所謂長短中期是比較而言的,沒有絕對的標准。世界大多數國家普遍將一期以下的稱為短期國債,10年期以上的稱為長期國債,期限界於兩者的稱為中期國債。以籌措和發行的性質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強制國債和自由國債。

以籌措和發行的地域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內債和外債。所謂內債,是國家在本國的借款和發行的債券。所謂外債,是指國家向其他國家政府、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的借款。以債券的流動性為標准,國債可分為可出售國債和不可出售國債。國家的借款是不能轉讓的,只有債券有可出售和不可出售之分。

中國的國債稱為國庫券,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相對其它債券,其信譽度非常高,一般屬於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的債券。其種類有憑證式、實物券式、記帳式三種。

國債
國債由政府發行保證還本付息,風險度小,被稱為「金邊債券」,具有成本低、流動性更強、可信度更高等特點;在國債二極市場上做多做空,做的只是國債利率與市場利率的差額,上下波動的幅度很小。

國債種類

國債的種類繁多,按國債的券面形式可分為三大品種,即:無記名式(實物)國債、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其中無記名式國債已不多見,而後兩者則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無記名式(實物)國債

無記名式國債是一種票面上不記載債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的債券,通常以實物券形式出現,又稱實物券或國庫券。

無記名式國債是我國發行歷史最長的一種國債。我國從建國起,50年代發行的國債和從1981年起發行的國債主要是無記名式國庫券。

發行時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以及國債經營機構的營業網點面向社會公開銷售,投資者也可以利用證券帳戶委託證券經營機構在證券交易所場內購買。

無記名國債的現券兌付,由銀行、郵政系統儲蓄網點和財政國債中介機構辦理;或實行交易場所場內兌付。

無記名式國庫券的一般特點是:不記名、不掛失,可以上市流通。由於不記名、不掛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憑證式和記帳式國庫券,但購買手續簡便。由於可上市轉讓,流通性較強。上市轉讓價格隨二級市場的供求狀況而定,當市場因素發生變動時,其價格會產生較大波動,因此具有獲取較大利潤的機會,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般來說,無記名式國庫券更適合金融機構和投資意識較強的購買者。

(二)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我國從 1994年開始發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其票面形式類似於銀行定期存單,利率通常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具有類似儲蓄、又優於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

憑證式國債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和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面向社會發行,主要面向老百姓,從投資者購買之日起開始計息,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後如需變現,可以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經辦機構按兌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續費。對於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經辦網點還可以二次賣出。

與儲蓄相比,憑證式國債的主要特點是安全、方便、收益適中。具體說來是: 1.憑證式國債發售網點多,購買和兌取方便、手續簡便; 2.可以記名掛失,持有的安全性較好; 3.利率比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個百分點(但低於無記名式和記帳式國債),提前兌取時按持有時間採取累進利率計息; 4.憑證式國債雖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兌取,變現靈活,地點就近,投資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隨時到原購買點兌取現金; 5.利息風險小,提前兌取按持有期限長短、取相應檔次利率計息,各檔次利率均高於或等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沒有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計息的風險; 6.沒有市場風險,憑證式國債不能上市,提前兌取時的價格(本金和利息)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可以避免市場價格風險。

(三)記帳式國債

記帳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它是指將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於證券帳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帳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

我國從1994年推出記帳式國債這一品種。記帳式國債的券面特點是國債無紙化、投資者購買時並沒有得到紙券或憑證,而是在其債券帳戶上記上一筆。其一般特點是: 1.記帳式國債可以記名、掛失,以無券形式發行可以防止證券的遺失、被竊與偽造,安全性好; 2.可上市轉讓,流通性好; 3.期限有長有短,但更適合短期國債的發行; 4.記帳式國債通過交易所電腦網路發行,從而可降低證券的發行成本; 5.上市後價格隨行就市,有獲取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時也伴隨有一定的風險。

可見,記帳式國債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強的特點。

由於記帳式國債的發行、交易特點,它主要是針對金融意識較強的個人投資者以及有現金管理需求的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設計的國債品種,投資者將其託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於流通交易,變現能力強,不易丟失,還可以通過低買高賣獲得高額利潤。

無記名式、憑證式和記帳式三種國債相比,各有其特點。在收益性上,無記名式和記帳式國債要略好於憑證式國債,通常無記名式和記帳式國債的票面利率要略高於相同期限的憑證式國債。在安全性上,憑證式國債略好於無記名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後兩者中記帳式又略好些。在流動性上,記帳式國債略好於無記名式國債,無記名式國債又略好於憑證式國債。

國債發行的四種方式

國債市場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國債發行市場,也稱一級市場。二是國債流通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好比批發市場,二級市場就像零售市場。一級市場是否順利通暢,對國債的發行至關重要。一般說來,國債發行有四種方式。

時至今日,已演變為四種發行方式並存,它們分別是:直接發行、代銷發行、承購包銷發行、招標拍賣發行。直接發行方式,指的是財政部面向全國,直接銷售國債。這種發行方式,共包含三種情況,一是各級財政部門或代理機構銷售國債,單位和個人自行認購。第二種情況,也就是80年代的攤派方式,屬帶有強制性的認購。第三種是所謂的「私募定向方式」,財政部直接對特定投資者發行國債。例如,對銀行、保險公司、養老保險基金等,定向發行特種國債、專項國債等。

國債發行第四種方式,是招標拍賣方式。採取這種方式,國債認購價格或收益率等,都不是由政府自己說了算,而是在拍賣場上投標競價確定。在這里,招標有兩種具體方式,競爭性招標和非競爭性招標。前者既然冠名為競爭性,自然就暗含了排它意味,在競爭性招標條件下,投標者把認購價格和數量提交招標人,招標人據此開標。決定中標的依據,就是發行價格的高低。投標者認購價格高,招標者受益就大,所以出價高者勝出。而非競爭性招標,乍一看與競爭性招標相似,實則差異巨大。說它們相似,是因為,非競爭性招標沿用競爭性招標的方式開標;說它們不同,是指結果不同。實行競爭性投標,只有出價最高的投資者獲得國債發行權。而採取非競爭性招標,卻類似於吃大鍋飯,參加投標的投資者人人有份。

通過非競爭性的招標拍賣方式發行國債,在中標價格確定上,有兩種有代表性的招標規則:「荷蘭式」招標和「美國式」招標兩種。所謂「荷蘭式」招標,指的是中標價格為單一價格,這個單一價格通常是投標人報出的最低價,所有投資者按照這個價格,分得各自的國債發行份額。而「美國式」招標,中標價格為投標方各自報出的價格。舉個例子,在一場招標中,有三個投標人A、B、C,他們投標價格分別是85元、80元、75元,那麼按照「荷蘭式」招標,中標價格為75元。倘若按照「美國式」招標,則A、B、C三者的中標價分別是85元、80元和75元。我國從1996年開始,將競爭機制引入國債發行,而且從2003年起,財政部對國債發行招標規則進行了重大調整,即在原來單一「荷蘭式」招標基礎上,增加「美國式」招標方式,招標的標的確定為三種,依次是利率、利差和價格。

國債費率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深交所的有關規定,深市國債現貨傭金為不超過成交金額的1‰;國債現貨經手費為100萬以下(含100萬)每筆0.1元;100萬以上每筆10元。其中傭金由會員單位收取,經手費由交易所收取。

我國國債發展簡史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我國國債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1950-1958年):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債。在此後的"一五"計劃期間,又於1954-1958年間每年發行了一期"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發行總額為35.44億元,相當於同期國家預算經濟建設支出總額862.24億元的4.11%。

1958年後,由於歷史原因,國債的發行被終止。

第二個階段(1981年至今):

我國於1981年恢復了國債發行,時至今日國債市場的發展又可細分為幾個具體的階段。

1981-1987年間,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為59.5億元,且發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這一期間尚不存在國債的一、二級市場,國債發行採取行政攤派形式,面向國營單位和個人,且存在利率差別,個人認購的國債年利率比單位認購的國債年利率高四個百分點。券種比較單一,除1987年發行了54億元3年期重點建設債券外,均為5~9年的中長期國債。

1988-1993年間國債年發行規模擴大到284億元,增設了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新品種。1988年國家分兩批在61個城市進行國債流通轉讓試點,初步形成了國債的場外交易市場。1990年後國債開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國債的場內交易市場,當年國債交易額占證券交易總額120億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國開始試行國債發行的承購包銷;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國債期貨和回購兩個創新品種。

1994年財政部首次發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國債;1995年國債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特別是期貨交易量屢創紀錄,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購債務鏈問題等違規事件頻頻出現,致使國債期貨交易於5月被迫暫停。

1996年國債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首先是財政部改革以往國債集中發行為按月滾動發行,增加了國債發行的頻度;其次是國債品種多樣化,對短期國債首次實行了貼現發行,並新增了最短期限為3個月的國債,還首次發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國債;第三是在承購包銷的基礎上,對可上市的8期國債採取了以價格(收益率)或劃款期為標的的招標發行方式;第四是當年發行的國債以記帳式國庫券為主,逐步使國債走向無紙化。

1996年以後,國債市場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時,國債市場出現了託管走向集中和銀行間債券市場與非銀行間債券市場相分離的變化,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即全國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深滬證交所國債市場和場外國債市場。

⑶ 500萬美元債券,美國花旗銀行已經鑒定並結論是真的,承兌成難題

能交流一下嗎能交流一下嗎

⑷ 如何解釋國債,針對中國購買了美國7400多億元的國債的看法.

國債就是國家借的債,即國家債券,它是國家為籌措資金而向投資者出具的書面借款憑證,承諾在一定的時期內按約定的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歸還本金。

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實物券式、記帳式三種。

國債種類
國債的種類繁多,按國債的券面形式可分為三大品種,即:無記名式(實物)國債、憑證式國債和記帳式國債。其中無記名式國債已不多見,而後兩者則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無記名式(實物)國債

無記名式國債是一種票面上不記載債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的債券,通常以實物券形式出現,又稱實物券或國庫券。

無記名式國債是我國發行歷史最長的一種國債。我國從建國起,50年代發行的國債和從1981年起發行的國債主要是無記名式國庫券。

發行時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以及國債經營機構的營業網點面向社會公開銷售,投資者也可以利用證券帳戶委託證券經營機構在證券交易所場內購買。

無記名國債的現券兌付,由銀行、郵政系統儲蓄網點和財政國債中介機構辦理;或實行交易場所場內兌付。

無記名式國庫券的一般特點是:不記名、不掛失,可以上市流通。由於不記名、不掛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憑證式和記帳式國庫券,但購買手續簡便。由於可上市轉讓,流通性較強。上市轉讓價格隨二級市場的供求狀況而定,當市場因素發生變動時,其價格會產生較大波動,因此具有獲取較大利潤的機會,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般來說,無記名式國庫券更適合金融機構和投資意識較強的購買者。

(二)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我國從1994年開始發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其票面形式類似於銀行定期存單,利率通常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具有類似儲蓄、又優於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

憑證式國債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和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面向社會發行,主要面向老百姓,從投資者購買之日起開始計息,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後如需變現,可以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經辦機構按兌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續費。對於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經辦網點還可以二次賣出。

與儲蓄相比,憑證式國債的主要特點是安全、方便、收益適中。具體說來是:1.憑證式國債發售網點多,購買和兌取方便、手續簡便;2.可以記名掛失,持有的安全性較好;3.利率比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個百分點(但低於無記名式和記帳式國債),提前兌取時按持有時間採取累進利率計息;4.憑證式國債雖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兌取,變現靈活,地點就近,投資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隨時到原購買點兌取現金;5.利息風險小,提前兌取按持有期限長短、取相應檔次利率計息,各檔次利率均高於或等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沒有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計息的風險;6.沒有市場風險,憑證式國債不能上市,提前兌取時的價格(本金和利息)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可以避免市場價格風險。

(三)記帳式國債

記帳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它是指將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於證券帳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帳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

我國從1994年推出記帳式國債這一品種。記帳式國債的券面特點是國債無紙化、投資者購買時並沒有得到紙券或憑證,而是在其債券帳戶上記上一筆。其一般特點是:1.記帳式國債可以記名、掛失,以無券形式發行可以防止證券的遺失、被竊與偽造,安全性好;2.可上市轉讓,流通性好;3.期限有長有短,但更適合短期國債的發行;4.記帳式國債通過交易所電腦網路發行,從而可降低證券的發行成本;5.上市後價格隨行就市,有獲取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時也伴隨有一定的風險。

可見,記帳式國債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強的特點。

由於記帳式國債的發行、交易特點,它主要是針對金融意識較強的個人投資者以及有現金管理需求的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設計的國債品種,投資者將其託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於流通交易,變現能力強,不易丟失,還可以通過低買高賣獲得高額利潤。
中國購買美國的國債,還是經過多方考慮的,是 為了讓中國擺脫困境。

⑸ 次貸危機下,為什麼美國的債務不是增加,反而消失了

誰跟你說消失的~
貌似沒有啊。美國的外債還在增加啊。

⑹ 關於美國國債上限問題

美國人的借債的上限又提高了!全世界都在發抖,發抖能結局問題嗎?
無論我們國人怎麼痛恨美國無恥行徑?但都不能改變現實!
既然不能改變它,我們就適應!

第一,美國是個帝國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質沒有改變,當年它侵略過我們,他們的天堂世界裡有我們同胞們血淋淋的鮮血,這個我們不忘是對的。不要這些年它跟我們做朋友了,就忘了自己的歷史,別忘了那句話——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第二,美國這個國家雖然現在是很富裕,但都是表面現象。為什麼呢?美國表面上是很風光,但是內部已經很糟糕了。為什麼呢?誰說一個富人比窮人賺的錢多,他們就一定餐餐有肉吃嗎?富人用是嗜賭如命,吸毒成癮,好打成痞呢?也許常常也是吃不上飯呢!!!
這樣比喻吧?中美兩個國家就好像兩個家庭一樣啊,美國這一家呢,雖然家底很厚是富人,但是子孫們揮霍無度,超前消費,入不敷出。那又有人說了,那麼富裕啊!怎麼會入不敷出呢?美國當全世界的大哥,全世界的耀武揚威,不要錢啊!這個過程很復雜,但最終是不夠花,怎麼辦呢?那就借,發國債。
表面看來,中國還挺有錢的,其實呢,中國人民是在勒緊褲腰帶,從牙縫里省下來的錢供美國人大把大把的花著。痛心也沒辦法。
這樣的分析,我覺得還不夠形象。中國的外匯怎麼來的呢?貿易順差啊!有順差是不是一定好事呢?不一定。
中美比著兩個人,美帝是地主老財,中國是長工。地主老財是長年的不幹活,整天在那裡吃喝玩樂,把他們的房子蓋的美美的,那裡也山清水秀,礦山石油金銀珠寶也不開發。而長工呢整天地為地主老財幹活,最後把房子、妻兒老小都賣了。最最後自己的血也被榨幹了。
接下來,我們分析錢。這是兩種貨幣。同學們,我們在高中的時候都學過簡單的貨幣。貨幣就是一張紙,但也是度量衡。在一個國家范圍內,印刷錢的數量要合理,多了,貨幣貶值,然後人們趕緊的去買東西保值,商品就價格就上去了,最終是通貨膨脹。少了也不好,會通貨緊縮。都不利於經濟社會的穩定,最終損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地主老財不幹活,入不敷出了。就支付長工的美元,其實就是一張紙。接下來政府拿到了美元怎麼辦呢?這美元原來是中國老百姓的一點點的血汗錢,而美元在民間又無法流通,你拿著美元去菜市場買菜,菜農根本不鳥你。
再來看外匯的總量那麼大,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所得嗎?中國多少人啊,一人貢獻美國100美元,那就是1300億啊!我們賣了自己的礦山啊,我們的礦石都是賤賣啊!美國老財自己的礦山為什麼保留著,不開采呢?是美國的沒有礦山石油嗎?是美國的版圖小嗎?不是,美國人有戰略眼光,先別人的東西都用光,等到別人資源枯竭的一天,他就在那裡樂呵呵的了。

第三,發國債得有人買啊!最初總在忽悠別的國家的政府買,好處說了一大堆。買了,就上了賊船了。為什麼呢?網友說,乾脆把美國國債拋了吧!似乎這樣,美國就怕了。
這種言論剛出來,就有人來打壓了,美國垮了,全世界都跟著遭殃。美國人自己也是這樣說的。長工拿了他的紙票子,想買老財家的好果子(高科技、藍籌股)吃,吝嗇的老財捂死死的。你耍點花招買了好果子,還沒吃上,錢就被凍住了。難道能跟他打架嗎?只能拿一堆無用紙,去換回另一堆無用的紙回來。

第四,而老百姓創造的價值,得到的是中國政府自己發型與順差對等的人民幣。錢多了,東西貴了,老百姓被愚弄了。美國的老百姓和中國老百姓差距是多大啊!人家過得滋潤的很,欠債不犯愁。反正國際貿易都是用美元結算的。這就導致別國創造出來的血汗換來的只是一堆紙,而本國的貨幣卻流不出去。

第五,老財們壞透了,錢在別人手裡捏著,他們也不是滋味。暗暗地指揮起一條條金融大鱷還時不時把一些國家撕咬的血淋淋的。殺雞儆猴呢,讓人們意識到,捏緊了那堆無用的紙,還是很有用處的。捏得越多,越牢靠。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明例。

第六,美帝最擅長是轉嫁國內的矛盾,把國內的矛盾押注到別國一場戰爭上去。
美國的金融體系綁架了全世界人民的血汗,你越是獻的越多,越是虧空的越厲害。另一方面他又脅迫你一直捏著那一堆無用的紙,另外美帝國主義手裡還拿著一根大棒呢;雖然他可能不敢打中國這樣的大國,但是也要提防他跳牆的可能。

所以,說呢,中央及時調整拉動國內消費的戰略是對的。長工不能長年地給地主老財家搞的富麗堂皇的,自己的茅草房還破落不堪呢。物質的,精神都應該有,享受也該有。未來的中國人民,會加速的走向富裕。

美國國債不過是一堆紙,我們拿了他們的一大堆紙,而他們卻一張人民幣也沒有。長工把最甜美的果子賣給老財了,而得到的是一堆紙,大大的不對等。記得一個專家說,2001至2005年我們國家的經濟特別的好,A股卻總是跌,最低跌到1600呢。還說什麼,中國的股市同經濟對這干。一看數據,確實是好,外匯翻番地漲,順差那麼大,真讓人沾沾自喜的。現在想一想,算是明白了,那幾年外匯高了,對經濟產量消極的影響。股市中不是有一句話嘛,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

相反地,07年的大牛市,是怎麼起來的?個人觀點是,正是在01年以來,順差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一下子就刺激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再加上政府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政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下,股市起了一個大牛市。對於股民來說,當然希望多碰幾回大牛市了。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大漲必然會大跌。大漲也推動了一大批的房地產股的熱絡,一個個神話被炒起來了。房產商從股市上撈取了大把大把的錢。

由此看來,股市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的歷史,應該說它的其中確確實實存在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股市跌的那麼厲害,就是經濟不好,我們不要被表面的數據迷失。所以,我們政府決策者也可以從股市中去分析宏觀經濟,股市一發生感冒發熱的現象時,就應該及時的思考。那樣中國就是戰無不勝了。

由此看來,股市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它的根本的規律沒有改變,相反地它確實是起到了天氣預報的作用。但是令人悲哀的是無人正視股市的作用,以為股市在中國是怪物,是小丑。甚至個別別有用心的人污衊我們的政權對股市的控制。

那麼由此看來,現在的A股還是一個上升的階段。從07、08年的牛市之後,短暫地探底之後,現在已經很平穩。而現在的股民都在懷念07年的大牛市,我們要知道,歷史是不會重來的。瘋牛的出現,對經濟不見得就是好事。當然事事都有正反兩面。我們的股民不能一直懷念著,更不能整天幻想那天再來個大瘋牛。而現在從08年11月的大底,到現在已經上升了很多了。你們有沒有抓住呢?現在的股市在低位還是在高位?現在的股市與01——05年的點位差不多,而且相比較而言,還是較高的水平。是國內外的經濟形式比01——05年那段時期要好嗎?那為什麼,股市不跌呢?對,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08——2011年股市在漲,這說明經濟在好轉,我們的政策的對的。
那就是中國人民放棄了勒緊褲腰帶一味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美國人民的方子。興起了建設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國家的神聖使命!!
祝願偉大的國家、偉大的人民、偉大的黨,越來越來好!!!
收起全文 瀏覽(12) 評論(0) 編輯

⑺ 中宣部無能,把世界的與論高地丟失了。美國的國債是廢紙,為什麼不用美元去宣傳美國是戰爭的劊子手

為什麼說美國國債是廢紙?
戰爭劊子手對中國有什麼壞處,為?上次看新聞,美國佬為給自己臉上貼金,去給伊拉克的學生送學慣用品,來表現伊拉克人民的幸福,結果送的全是義烏生產的奧特曼書包。美國破壞,中國建設,雖然不好,但對中國來說也是商機。

⑻ 如果中國擁有的美國債券全部消失了會怎麼樣

貨幣本來都是紙
黃金不能吃也不能喝
當今所有的金融活動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
不知你說的消失是指什麼,如果是說紙質的憑證沒有了,那麼這個憑證對於大國來說即使沒有了也算數
如果你說美國的信用失靈了,那麼好,美元也失靈了,所有國家以美元形式記錄的欠債也不存在了,美國受不了這個。
至於中國,可以就地把能控制的美國資產都沒收,當做美國失信的補償,如果還不夠,就去搶!此時美元已經不靈,沒有哪個國家認美國的收買,中國打它就有把握多了。
總之,不要怕。

⑼ 500萬美元債券。(絕對真實,經美國花旗銀行鑒定)兌換成難題,目前收藏價值是多少

不是!
前幾天中國工商銀行是世界第一,美國花旗銀行是第二,現在由於股票價格下跌不知道是第幾了!

⑽ 為何500萬美元,承兌成難題,求幫助

你這個問題真是犀利,500萬美元的國債數目不小。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國債,這難度簡直就是不一般的大了。你當作古董收藏下去吧! 如果是幾十美元,說不定政策什麼的還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你這500萬的買賣。換成人民幣就上千萬了,誰都不敢輕易給你個結論,萬一誰失誤,那可賠的掉褲子。看看有沒有收藏家看上這個。你家裡有這個大的一張國債,應該也至少是富豪之家了,既然到手中沒法兌換,乾脆就留著做古董吧!

閱讀全文

與美國國債丟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