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年輕人合不合適炒股

年輕人合不合適炒股

發布時間:2021-09-15 20:10:55

A. 年輕人該不該辭職炒股

股市還在震盪,和老股民一樣在忍受煎熬的年輕股民卻躺槍了。繼90後辭職炒股、賣房炒股的版本之後,又有了「90後職業股民表示想回去上班了」。一位經濟學博士撰文呼籲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股市上。「年輕人最大的資本是自己,一旦把自己有限的積蓄投入到股市中去,就會被行情的波動死死地抓住,然後在裡面虛度光陰,淪為庸碌之輩。」
年輕人炒股真的有這么不靠譜嗎?投在股市的時間算不算浪費?
本輪股市,為啥年輕人參與偏多
先來看一組數字對比:據統計,美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僅26%的人投資股市,而50-64歲的年齡段中,投資股市的人比例高達58%。而2014年初至今,深市新開戶投資者中30歲以下的佔比37.7%,2013年底深市投資者中30歲以下的佔比僅11.66%。
為啥本輪股市中國年輕人參與偏多?這個現象正常嗎?
1.每一輪牛市,由於財富效應,總會吸引一批人進入。中老年人是存量,年輕人是增量,自然感覺開戶的年輕人多一些。
2.本輪牛市來得快漲得猛,信息通過移動端傳播快,自然吸引思想活躍且生活壓力大的年輕人。
3.國外全民炒股是不正常,但國內投資渠道有限,房市低迷,銀行不斷降息,加之本輪牛市改革政策特徵明顯,資金想保值增值只有投入賺錢效應快的股市。上輪牛市正值房地產風生水起,投資渠道分散,所以就有這輪年輕人炒股現象。
炒股能提升哪些能力?
年輕人炒股,有見見世面的意思,並不一定是想靠這個賺錢,就想體驗一下炒股的感覺。在某些方面,還能提升個人能力。
炒股是一種理財手段,股票與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息息相關,炒股過程中對股票的研究,特別是在經濟利益的吸引下研究,能夠增加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了解。未來社會是金融社會,從個人財務管理和經營角度應該對資本市場有了解,社會層面也需要更多的價值投資者和市場發現者。
年輕人群體千差萬別,有愛炒股的,也有不愛炒股的,多元才夠成穩定而理性的社會結構。如果大部分年輕人不愛工作愛炒股,社會就要反思,是不是年輕人工作的投入產出比不如炒股。
「過分炒股」肯定不應該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天天盯盤,占據了主業的時間,被賺錢遮了眼,這樣的炒法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炒股必然要投入時間成本。各種消息、分析、辟謠、爭論滿天飛,缺乏歷練的年輕人很難沉得住氣。年輕人的時間尤為寶貴。大量統計顯示,職業人第一個收入高峰出現在30-35歲。
年輕人要想在專業領域上有所突破,想在行業里做到優秀或者金字塔尖,必須要有高強度、專心致志的專業訓練,長期來看,後者才是更值得的個人投資。賠了青春和未來的職業成長前景,就不值了。
奔著賺錢去炒股,你就輸了
年輕人炒股該不該?不應該唯結果、看賺不賺錢論。猛漲和急跌的玩兒法,不適合抗風險能力差的新人。從以往的經驗看,出於種種原因,年輕人很難從股市裡賺到大錢。
一位深受信賴的資深股民朋友鄭重告誡年輕朋友:年輕人炒股風險的確大,畢竟經驗不足,年輕氣盛。千萬別貪心、期望暴富,千萬別投入太多精力和金錢,否則得不償失,現在大多數人已嘗到苦果。
賺不到錢就不炒了嗎?也未必。炒股真正的收獲在股市之外。股市會交給你分析能力、承壓抗挫能力,瞻望未來的能力,恰恰是人在年輕時候,就要學習、領會乃至遷移運用這些能力。如果年輕人只從股市中看到了錢,不及其餘,那整體上看,不炒也罷。
面對N年一遇的牛市行情,不參與的確遺憾,參與了,要適可而止。牛市再火,最多一兩年,不要擔心因此浪費了青春,股市外學到的知識更值得珍惜。
年輕人應該怎樣炒股?
不管炒與不炒,股市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從這個角度看,炒不炒股是個人選擇,也事關公共利益。不炒股也別忽略股市。
年輕人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炒股?
1.股市是投資理財的方式之一,沒有最好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投資方式。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對風險的喜惡程度,做出投資行為。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散戶大都遠離,而交給專業機構去理財。除了股票,理財的途徑還有很多。
2.拒絕投機心態,以平常心對待股市的波動。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非常多,所以不要將全部精力投入股市,認為靠股市發家致富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
最後,談論股市,也是在談論人生。人在股市裡泡久了,很難控制貪欲。人生誘惑種種,不獨股市讓人慾罷不能,把握一個「度」字是人生最大的智慧。畢竟,生活除了股市,還有詩和遠方。

B. 年輕人應該炒股嗎你怎麼看

我認為年輕人是可以炒股的,不過重點不是炒股而是學炒股。通過小資炒股來學習炒股,這對於年輕人會得益不少。會學會理性分析。會體會到穩重的重要性。而且能夠對世界局勢有所了解,擴展自己的視野。反正好處一時半會說不完。

C. 為什麼我建議年輕人不要炒股

如果說沒有大心臟,炒股只是賺小錢的心態,報著賺大錢、快錢的心理進入股市,無論是年齡大小,最終結果都不會好到哪裡去!至於說到年輕人,恐怕是因為一般的年輕人在心理起伏上會比較大,畢竟社會閱歷比較少,難以駕馭內心的沖動,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舉動。

D. 普通人真的不適合炒股票嗎

在股市中“一贏二平七虧損”的定律永遠不會變,但這並不意味著普通人不適合買股票,炒股是理財的一種方式,合理地對待風險便可獲得相應的收益

其實,炒股並不需要很高很高的智商,只要智力正常的人就可以炒股。換句話說,炒股跟智商沒有關系,物理學家牛頓的智商很高,但是在股市虧過大錢,用牛頓本人的話說,“我能計算天體的軌跡卻無法預測人性的瘋狂。”因此,炒股更多的與人性有關。

我們可以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哪些人不適合炒股。

1、人性一,過度依賴

每個人都有依賴的特質,在股市中這種特性會成百上千的放大。我遇見過很多虧損的散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喜歡獨立思考,更多的是想抱只大腿。

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了,比如某些散戶喜歡問別人該怎麼操作?手裡拿著的股票該怎麼辦?其出發點就已經特錯大錯了。自己都沒有把握,或者說自己都沒有一個對市場的認知和判斷,這怎麼能炒好股票,做好交易

普通人適不適合炒股,關鍵看以上三點。至於炒股的技術可以自己去學習,但在學習過程中一定先把人性弱點解決了才能事半功倍!

E. 年輕人炒股好不好

年輕人炒股可以更關心經濟,關心國家大事沒有什麼不好,但是金額不要太大,特別是在自己上不太懂的時候。

F. 普通人不適合買股票嗎

老實說,如果自身對股票沒有研究,甚至是壓根就不會看K線圖,不知道所謂的行情是什麼的話,這種人還是不建議碰股票。因為,如果對一項理財產品完全不了解,甚至盲目的去購買,那最終成為韭菜的機率非常大。而且,目前我國的A股其實並不穩定,甚至股市當中還有所謂的“七虧二平一賺”的名言,這些,都是一些老股民所得出的經驗。也就是說,虧錢的佔大多數,而賺錢的人卻少之有少,不光如此,哪怕這次賺錢了,下次也有可能全部虧進去。這,便是股市。

G.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炒股

可以拿閑錢交個學費,慢慢學習

H. 該不該炒股

第一、不管你是不是職業炒股,我都建議你學會炒股。
第二、千萬別一開始就投入100萬……投入5萬學學即可,5000也可以。簡單點說:先花錢買經驗,而不要妄想一下子就可以發財———心急會讓你屢戰屢敗!

I. 年輕人應不應該炒股是資本投資還是知識投資

炒股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和年齡大小也沒有關系。前提是你必須具備以下幾種品質方可進入股市或者在股市能立足:一是勤奮好學,炒股有句經典語錄:跌的時候買,漲的時候賣!夠簡單吧,會看圖就會炒股了,其實不然,一段下跌跌到一定程度,還會不會再跌了呢?如何判斷,就需要知識、經驗的積累了。二是堅持不懈,剛入市的股民是不可能贏利的,就算贏利也是偶然,這時必須把學到的知識拿到實踐中去檢驗,去完善,這個過程中,會有無數次的失敗,就看你能不能堅持不懈的學習,修正自己的判斷,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了。三是必須有一筆沒有壓力的閑錢。錢不在多,必須是沒有壓力,近一段時間都不急用的。四是要有良好的心態,股市波動是很正常的,要從容面對,別為了股票每天都睡不著覺,我覺得就沒必要了,因為已經影響到自己正常的生活了。四是嚴格的操作紀律,應該買的時候,堅決買,應該賣的時候堅決賣,機會就是一瞬間,是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的。五是買和賣之前一定要有計劃,提前做好分析,做好應對 的計劃,規劃,計劃制定好了之後,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能做到這些嗎? 是不是覺得好難?難就對了,股市都是真金白銀,人家憑什麼把自己口袋的錢放到你口袋,所以說一千道一萬,股市有風險,但風險可控;股市能掙錢,就看你有沒有比別人多付出,多學習,多總結……

J. 年輕人該不該炒股我21歲。

是新手嗎。這個年紀都可以炒了啊。比你小的有資本都炒了啊。順便可以關注期貨之類的金融知識,也許慢慢地你會很感興趣 。就算不敢興趣,多學點東西沒錯的。可以學習積累財富的經驗和方式。現實點說,這個社會要想給自己有錢,直接間接離不開這些相關的東西。
個人覺得炒股時候的心態不要太極端了。
如果你心理素質不是那樣的話就沒問題。
我大學的時候接觸的,專業學的選修課,老師教,帶的。同學都和你差不多年紀,那時候我還覺得自己學得太晚了呢。

閱讀全文

與年輕人合不合適炒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