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下列關於債券投資說法不正確

下列關於債券投資說法不正確

發布時間:2021-09-15 20:04:23

㈠ 下列關於利率/債券掛鉤類理財產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C
答案解析:
債券掛鉤類理財產品的特點是收益不高,但非常穩定,一般投資期限固定,不得提前支取。

㈡ 下列關於債券投資與貸款的比較的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相對於貸款來說,債券的流動性要強的多。

㈢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明月傳奇 - 演員表
趙麗穎
趙麗穎圖冊
趙麗穎 飾 汪明月
簡介 女主角
陳曉 飾 愛新覺羅·允禮
簡介 男主角,王爺
劉愷威 飾 愛新覺羅·雍正
簡介 皇上
楊冪 飾 倩妃
簡介 心腸歹毒的女人
楊蓉 飾 皇後
簡介 心地善良,母儀天下
何晟銘 飾 年羹堯
簡介 將軍
袁姍姍 飾 年琴心
簡介 年貴妃,心腸歹毒

㈣ 下列關於發行公司債券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B
答案解析:
[解析]
根據規定,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其累計債券余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的40%,因此選項B的說法是錯誤的。

㈤ 下列對於股票,債券和基金投資表述不正確的是

A股票、債券和基金投資都只能進入二級市場出售才能收回投資
----開放式基金和lof基金也可以場外交易;債券,特別是國債,有的企業債等都不一定在二級市場交易

B股票、債券和基金投資都有較高投資風險,其投資收益主要取決於股票、債券和基金發行公司的經營收益
----債券(非二級市場交易)風險很小,到期連本帶利支付;股票收益主要取決於上市公司經營好壞以及投資市場情緒等;債券收益主要是約定利息;基金收益主要是股票市場好壞以及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水平決定

C股票、債券和基金都是投資工具,也都是融資工具,都屬於直接投資方式
-----基金屬於間接投資工具
D股票反映所有權關系,債券反映債權債務關系,基金反映信託投資關系
------股票,股權,也就是合夥關系,風險收益共擔;債券,債務關系,即借錢還錢付利息;基金,信託契約關系,支付管理勞務費

㈥ 關於債券投資收益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錯誤說法的是B,到期收益率並不僅適用於持有到期的債券,一般債券投資很多時候是參照到期收益率作為一個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雖然在投資債券時大部分投資都不會把債券持有到期,但是其投資決策時是經常考慮相關的因素,原因是持有到期收益率的降低有可能就意味著投資價值會被降低(這個要考慮相關的債券剩餘存續時間因素),很多時候債券持有到期收益率的降低都是由於債券的價格上升所導致的(債券價格與到期收益率是呈負相關的關系)。

㈦ 下列關於債券籌資的說法正確的是( )

答案是B。

債券持有人不可以參與經營,所以A錯。
債券不會稀釋股權,C錯。
債券籌資對企業的凈資產、債務規模都有嚴格限制,所以D錯。

㈧ 下列關於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因素的分析中,說法正確的是( )。

正確答案為:B選項
答案解析:[解析]一般來說,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市場變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投資價值越低。因此A項說法錯誤。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在市場利率提高的時候,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的價格下降較快。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增值的潛力也較大。因此B項說法正確。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上升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上升,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降低;反之,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下降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下降,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增加。因此C項說法錯誤。具有較高提前贖回可能性的債券應具有較高的票面利率,也應具有較高的到期收益率,其內在價值也就較低。因此D項說法錯誤。

㈨ 關於可轉債,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以下關於可轉債的基本要素,說法不正確的是()。

A標的股票一般是發行公司自己的普通股股票

B可轉換債券應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

C可轉換債券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年後才能轉換成股票

D可轉債的轉換價格一般高於其發行時的股票市價
答案:C

閱讀全文

與下列關於債券投資說法不正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