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短期融資券到期兌付到期是利好還是利空請幫解讀
不是利空也不是利好,只是中性消息,這是這公司對外發行的一個對外融資獲得資金的債權憑證,如果到期不能償付就屬於利空消息(不能按時還債說明公司的財務出現問題了,怎麼說也是利空,按時兌付也不能說明公司財務狀況很好,故此只能算是中性),現在只是到期按時支付債務,只是一般的中性消息,現在這股票的走勢最主要是要看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的上市進度和市場有沒有這方面的炒作。(註:這股票是國泰君安的主要股東)
Ⅱ 債券兌息與債券兌付的區別是什麼
債券兌付就是債券到期了償還本金及利息;
債券兌息是償付利息,債券兌付時償付本金。
一般情況下,債券有五種兌付方式:
一是到期兌付。這是最普通的兌付方式,即債券到期後,按票面利率和持有數量進行兌付,但通常逾期兌付不加計利息。
二是提前兌付。與銀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只能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不同的是,債券
特別是國債在提前支取時通常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算利息,但必須繳納一定的手續費。
三是債券替換。這是一種把投資時間適當延長的兌付方式。即在某一債券到期後,用另一種債券加以替代,這樣既可滿足投資者繼續投資的要求,又能減小發債單位資金流轉的壓力。
四是分期兌付。即在一定時間內,分若干期兌付債券,兌付時有可能採用不同的利率,但通常都會在債券發行文件中進行明確規定。這種兌付方式一方面能加快投資者收回資金的速度,另一方面有利於發債單位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時間,減小集中償債的壓力。
五是轉換為普通股。這種兌付方式主要是針對可轉債而言的。即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可轉債轉換為普通股。當然,投資者也可選擇繼續持有可轉債,而不將其轉換為普通股。由於這種兌付方式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能連接債市和股市,因此深受投資者歡迎。
Ⅲ 債券到期是什麼意思
就是債券到期的時候你能拿到的等於債券票面價值的錢在現在值多少。
比如說一張2年後到期的100元面值的債券,如果取折現率8%,那麼其現值就是100/1.08^2=85.73元
Ⅳ 什麼是債券兌付,債券兌息與債券兌付的區別
債券兌付就是債券到期了償還本金及利息。
債券兌息與債券兌付的區別頭;
1、兌付方法不同。
債券兌息:到期兌付。即債券到期後,按票面利率和持有數量進行兌付,但通常逾期兌付不加計利息。
債券兌付:提前兌付。與銀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時只能按活期利率計算利息不同的是,債券特別是國債在提前支取時通常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算利息。
2、繳納的費用不同。
債券兌息:手續費是免費的。
債券兌付:必須繳納一定的手續費。
3、支付的時間不同。
債券兌息:可以是到期一次支付,或1年、半年或者3個月支付一次。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和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付息期對債券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有很大影響。
債券兌付:只能一個月一次支付,到期一次付息的債券,其利息通常是按單利計算的;而年內分期付息的債券,其利息是按復利計算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代兌付債券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
Ⅳ 債券的兌付是什麼意思
債券到期了償還本金及利息
Ⅵ 國債到期怎樣兌付
國債到期有兩種兌付方式:
1、憑證式國債的購買
憑證式國債兌付由原售出機構網點辦理,收款憑證只能在同一分行范圍內兌付或提前支取,而卡內國債可在任一網點提前支取。
2、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電子式)兌付資金由原售出機構直接支付至投資者資金清算賬戶,可以通過銀行資金賬戶提取資金,銀行賬戶的儲蓄卡通常是全國通存通取的。
國債主要特點:
國債是債的一種特殊形式,同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從法律關系主體來看:
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2、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
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6)債券到期兌付意義擴展閱讀:
國債的償還方式
1、分期逐步償還法:即對一種國債規定幾個還本期,直到國債到期時,本金全部償清。
2、抽簽輪次償還法:即通過定期按國債號碼抽簽對號以確定償還一定比例國債,直到償還期結束,全部國債皆中簽償清時為止。
3、到期一次償還法:即實行在國債到期日按票面額一次全部償清。
4、市場購銷償還法:即從證券市場上買回國債,以至期滿時,該種國債已全部被政府所持有。
5、以新替舊償還法:即通過發行新國債來兌換到期的舊國債。
Ⅶ 貼現債券是什麼含義啊
貼現債券又稱貼水債券是指在票面上不規定利率,發行時按某一折扣率,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到期時仍按面額償還本息的債券。即指,以低於面值發行,發行價與票面金額之差額相當於預先支付的利息,債券期滿時按面值償付的債券。
債券按付息方式分類,可分為貼現債券、零息債券、附息債券、固定利率債券 、浮動利率債券 。
折價發行,利息相當於預先支付
以低於面值發行,發行價與票面金額之差額相當於預先支付的利息
到期收益率等於貼現率
購買貼現債券有利於投資者利用再投資效果增加資產運營的價值。
由於貼現債券是以較低的價格購買高面額的債券,以及預定付息的原因,相比附息債券,投資者無形中就節省了一部分投資,節省部分可以用來再投資,增加資產運營的價值。
即使存在收益率、期限相同的貼現債券和附息債券, 在債券面額都是100元的情況下,受投資者資金額的限制,購買貼現債券也比較合算,因為少量資金擁有者也可進入市場,也能取得同樣收益率。
利用短期貼現債券進行的抵押貸款成本比使用相同期限的附息債券要小。
中長期資金市場的利率走勢較難判斷,而貼現債券的收益是在發行時就固定的,如果做中長期的貼現債券,萬一利率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對投資者或發行人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中長期貼現債券很少使用。
Ⅷ 上市公司發行的可繼債券到期全額兌付是利空還是利好
上市公司發行的可續債券到期全額兌付是一個發行到完成的一個過程。這個在市場上屬於中性偏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