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加息對債券是利空
② 央行加息是利好還是利空
央行加息是利好還是利空主要是針對金融市場。我們一般認為加息是利空消息。主要表現為:
1、對股市和國債市場的影響:銀行存款利率提高,將分流進入股市的資金,影響股市指數,長期不利於股市發展。,央行加息將導致股市板塊的分化。房地產、鋼鐵等對銀行資金依賴性較強的股票板塊將受到較大沖擊,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業績,降低投資者的信心。銀行業板塊則存在一定的利好因素,隨著銀行業績的提升,會增強投資者的信心。電力、能源等股票板塊是宏觀調控的受益者,銀行信貸資金的傾斜,將加速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企業業績,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加息後國債利率將會調高,繼續保持對儲蓄利率的優勢,因此投資國債是較好選擇。對未到期國債大可不必提前支提。因為要交1‰的手續費。可以說是利空大盤。
2、對人民幣的影響:加息有利資本內流,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但是利好進口行業。
3、對房地產影響:房貸和車貸的成本會提高。增加購房壓力,利空房地產。
4、對銀行影響:一般銀行因此受益。貸款利息收入增加。但是由於國家收緊銀根,限制經濟過快發展,可能導致可貸款項目減少。
央行加息是國家通過貨幣政策調控市場的手段,一般是為了限制國家經濟發展過快,抑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的宏觀調控手段。
參考加息:http://ke..com/link?url=NfcljfC1J58mlENiuPbyh--_CgVB1S_6keWjnsL6C17-Ta
③ 加息為什麼對債券市場一般是利空的
加息實際上就是擴大社會資本的成本,也就是說明當前的投資面臨比加息前更大的實際風險,所以就是利空…
④ 加息對債市來說是利好還是利空
加息短期是利空,長期看是利好;因為加息會引發拋售低利率的債券,債券價格勢必會下跌,其收益率會上升(債券價格和債券收益率是負相關),當其收益率可以和加息後的新債券和儲蓄利率相差不多的時候,又會引發購買;同樣新發行的高利率債券也會吸引跟多投資者入場,增加債市活躍度,對債市來說是利好。
⑤ 目前經常加息情況下是存定期好還是買國債好
電子國債年限為1,3,5年,利息雖高,適逢加息不分段計息,還是不合算的;選擇3月或6個月定期存款,可歸避1至2次加息風險,到期後就可按新利率存入定期存款,省卻加息後轉存的麻煩。
⑥ 通常情況下,加息會使國債收益率上升嗎
銀行利率與國債收益率是相互競爭關系,如果加息,國債收益率不變或下降,投資者就不會買國債了,全都去存錢了。國債價格下跌,意謂著國債在貶值,需要以提高收益率的方式來彌補投資者的損失。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7-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⑦ 加息對債券型基金有什麼影響
債券型基金由於其投資對象主要為我國的債券市場,而加息將直接導致債券的價格下跌,因此,加息將影響債券型基金的收益,而且對於未來的加息預期,還將導致債券價格的下滑。因此從短期來看,加息會對債券型基金形成一定的負面沖擊。不過,通過合理的流動性管理,比如滾動持有高流動性的短期債券來獲得穩定收益,債券型基金可以有效緩解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從長期來看,加息對債券型基金反倒是利好,因為可以提高債券型基金的持有期回報。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關注債券型基金公布的投資組合,如果持有的債券型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大幅調整了投資品種,增加了短期債券,減少了長期債券,把基金投資久期控制在比較低的水平,持有人就沒有必要因為加息而贖回債券型基金。而對於准備投資債券型基金的投資者來說,相對於投資中長期債券比例較高的債券型基金,投資短期債券比較高的債券基金受加息的影響較小,仍然能夠維持比較穩定的收益率。另外,目前股市趨勢上向好,所以投資者應區別對待純債基、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上周,純債基金的平均凈值損失幅度為0.58%,而一級債基、二級債基的周平均凈值損失幅度分別為0.17% 和0.29%,低於純債基金,這得益於這些債券型基金中的股票投資。對於新債基而言,加息或為其帶來較好的建倉機會。所以,目前投資者可以關注新債基。
⑧ 為什麼加息會使國債價格下跌
《商界名家》:據摩根士丹利稱,現在已有高達1萬億美元的對沖基金正在押賭人民幣將大幅升值。我們初步估算了一下,若按11月15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外匯牌價8.2765計算,1萬億美元約合8.2765萬億人民幣。根據你們世界銀行的匯率計算方法,2003年,中國GDP產值為11.6694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摩根士丹利的估計無誤,這些正在豪賭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對沖基金約合中國2003年GDP總值七成以上。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鄒恆甫:這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問題,加息給國外投機資本提供了機會。由於中國加息,海外很多人據此作出了不同的判斷:中國貨幣政策戰略可能因此出現重大轉變。由此將引發一系列後果:海外投機者認為中國的人民幣要麼升值,要麼浮動,因此大量的國際資本進入中國,這無疑會加劇中國貨幣控制的問題。
因為人民幣利息高了,國外短期資本就會湧入中國,獲取利息收益,一旦利息下降,這些游資就會立即逃離。這樣做無疑是自縛手腳,是非常危險的。有一種可笑的說法,說什麼由於人民幣沒有實現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國外游資不會因加息而大量流入。這是一廂情願的觀點。人民幣對美元的任何匯率波動都將帶來國際熱錢的投機風潮。我們大家都知道,國外投機資本是無孔不入的,投機資本通過外資企業或其他非正規渠道進入一個國家金融業的例子已經司空見慣了。
《商界名家》:加息對中國的哪些企業的負面影響比較大?
鄒恆甫:這是第五個問題,加息將影響國內企業的有效投資和進出口貿易。利息的增加會加大國內投資的成本,尤其是對於那些民營的、有效的企業的投資是一個打擊。利息對它們是十分敏感的。由於成本變高,這將促使它們減少投資,一旦國內的有效投資開始減少,通脹的壓力也會增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關心的是能不能借到錢,而不關心借到錢以後付多少利息。那些效益不好的總有機會和能力獲得銀行貸款的國有企業,是不在乎投資的成本和收益的,即利息的提高對它們不起作用。這樣的結果,無疑會加重國家的負擔。
同樣的道理,貸款利息的提高,對進出口貿易業是十分不利的。突然加大的成本增加了進出口企業的負擔,尤其是對一些靠低價格、薄利取勝的低端出口產品將失去優勢。
加息除了對我們前面提到的房地產有一些影響以外,對民航、高速公路、機場、石化、鋼鐵化纖、管道運輸等行業都會產生一定的抑製作用,加息將直接加重相關企業的利息負擔。拿民航來說,有人計算過,上升0.27個基本點就意味著利潤總額減少三成多。
《商界名家》:最近有媒體報道,11月初,銀行曾有不少客戶將10月份購買的國債退掉,改買新國債。我們注意到,如果買2003年憑證式(三期)國債10萬元,利率為2.32%,到2006年兌付時可獲得6960元的利息,現在從銀行中提前兌現,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續費,可以取到100530元;在銀行存三年的定期,到期就可獲得7810.7元的利息,多得810元;而買10萬元的新國債,可得利息就是10110元,可多得3510元。加息是否會引發人們對部分國債的提前兌現?
鄒恆甫: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加息將沖擊國債市場。中國5000億憑證式國債的收益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如果儲蓄利率再度調高,銀行的兌付風險將會變大。據初步估算,從2003年開始,在市場利率最低的一段時期,中國共發行了5500億元憑證式國債,其中三、五年期的有4950億元,如果出現大量提前兌現,銀行是很難承受的。加息以後,日前發行的2004年憑證式(六期)國債票面利率水漲船高,成為人們拋出低票面利率國債的理由,這期國債的三年期利率為3.37%,五年期是3.81%,比10月發行的上半段同期國債高出將近一個百分點的利差。銀行在承購報銷國債獲得收入的同時,必須承擔提前兌付接盤的義務。據了解,中國憑證式國債的發行主要是由銀行承購包銷,由於發行額度的依據是銀行的網點數量,所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發行額度通常較高,每家所佔比例基本在10%至20%之間,其他銀行不過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