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為何在國際上卻被瘋搶
在國際上卻被瘋搶的原因有: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一、預期歐元利率將進一步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歐元計價的中國負利率主權債券,表明投資者預期歐元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這些投資者可以更低的收益率(即更高的債券價格)賣出負利率債券,從而獲取正收益。
新冠疫情暴發後,歐洲央行貨幣寬松再度加碼,歐元區負利率盛行,其中11月18日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6%。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健恆認為,由於歐洲疫情反復,通脹走弱,而歐央行貨幣政策開始加碼,但財政政策暫時沒有更大的新舉措出台,歐洲復興計劃要從明年二季度才開始實施。因此,往後看一兩個季度,基本面和供需關系可能仍會壓制歐元區利率,使得歐元區利率維持低位甚至繼續走低。
二、中國主權債券信用高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雖然這次歐元主權債券以很低的負利率發行,但在歐洲金融市場上,這一利率水平還要高一點。從投資者角度看,收益率相對來說並不低,是合算的。而且中國政府也不會存在信用風險,是靠得住的。
王青認為,市場接受以負利率發行的中國主權債券,也顯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主權信用抱有很高信心。
據悉,標普全球評級和惠譽評級均授予此次發行的歐元主權債券「A+」評級,與中國「A+」主權評級一致。也就是說,中國的主權債券對外資來說更安全,投資風險比較小。
三、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目前歐元區的存款基準利率已經是負值,歐洲多國長期國債收益率也是負利率區間,在此背景下,國際投資者搶購中國主權債券,實際上也反映了他們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對中國經濟更有信心。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行採用「三地上市、兩地託管」模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盧森堡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證券交易所三地上市。
在溫彬看來,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有利於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對於完善歐元主權債券收益率曲線具有積極的意義。
(1)全球負收益率債券半年翻一番擴展閱讀
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
1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順利發行40億歐元主權債券。其中,5年期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10年期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318%;15年期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664%。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債是2019年重啟歐元主權債券發行後連續第二年發行,取得了截至目前我國境外主權債券發行的最低收益率。其中5年期採用溢價發行,票息0%,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
從簿記情況看,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訂單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投資者群體豐富,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主權類及養老金、資管和銀行等。
② 為什麼會有人買負收益率債券
說明有一部分人的投資是在債市和股市間流動的;
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
當股市容易盈利且風險較小時,人們會選擇進入股市;
當股市風險大且虧損嚴重時,這部分人就又跑到收益小但較安全的債市了。
但任何具有前瞻性的投資活動都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完善的心態;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如果盲目的從眾的進行,什麼時候也是高風險低收益甚至無收益。
③ 為什麼會有負利率的債券
經濟形勢不好,央行通過非常規手段刺激經濟。目前歐元區普遍都是負利率,基準利率基本都在零以下,發行負利率國債也很正常。
通常來講,這一般都發生在經濟情況疲軟,經濟面臨衰退跡象,甚至已經陷入衰退的情況下。央行希望通過超級寬松的貨幣政策,用負利率來向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資金。
債券原始投資者購入債券時應支付的市場價格,它與債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論上,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發行當時的市場利率折現所得到的現值。
由此可見,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關系影響到債券的發行價格。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
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不能吸引投資者,故一般要折價發行;反之,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會增加發行成本,故一般要溢價發行。
④ 負利率債券為什麼有人買
因為那些機構在購買負利率債券之後,還是有收益的,並且還有個特別關鍵的點在於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在過去的那些年,歐洲和日本實行的是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存款利率是一降再降,這樣長久以往就會造成市場上充滿大量的現金,可投資產品供不應求,負利率債券由此出現,因而機構們不得不買負利率債券。
負利率債券的國債還是要高於借貸成本。這是因為長期國家利率為負數,那麼這就導致金融系統的資金成本比較低,若是國債負利率的利率損失要低於金融系統的資金成本損失,那麼投資負利率國債也是有著正收益的。
(4)全球負收益率債券半年翻一番擴展閱讀
負利率國債可能會一年比一年低,如果市場利率會持續降低,那麼早買絕對是要勝過晚買的,所以兩者相比較,損失越小的是當前必買的。
若是央行一直持續進行寬松周期,在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基礎上,對債券進行資產購買,從而推升債券價格,進一步壓低收益率,以此向市場投放資金,並進一步擠出流動性。那麼在此之前,投資國債的資本無疑是優先獲得央行「撒錢」的,這樣反而是賺。
⑤ 問:為什麼國際投資者要買歐洲的負收益率的債券,寧願虧錢,還不如放進銀行拿利息
對沖。
⑥ 一種債劵的預期收益率為10%若半年付息一次則預期收益率為多少啊一般的預期收益率指的年收益率嗎
一般預期收益率就是年化收益率
持有到期債券的預期收益率可以說就是年化收益率
債券收益包含兩部分 資本利得和利息收益
預期收益率百分之十 這個預期裡面可能加入了資本利得(100的債券95買的持有到期賺5塊)
半年付息一次付票面利率的一半(一般扣稅20%) 這個是確定的
但是債券價格一直在變 不確定 所以半年後的預期收益率無法准確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