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我國,國債的發行方式與承銷方式分別有哪幾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債發行方式經歷了80年代的行政分配,90年代初的承購包銷,到目前的定向發售、承購包銷和招標發行並存的發展過程,總的變化趨勢是不斷趨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發行方式,逐步走向規范化與市場化。
(1)定向發售。定向發售方式是指定向養老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金融機構等特定機構發行國債的方式,主要用於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國債等品種。
(2)承購包銷。承購包銷方式始於1991年,主要用於不可流通的憑證式國債,它是由各地的國債承銷機構組成承銷團,通過與財政部簽訂承銷協議來決定發行條件、承銷費用和承銷商的義務,因而是帶有一定市場因素發行方式。
(3)招標發行。招標發行是指通過招標的方式來確定國債的承銷商和發行條件。根據發行對象的不同,招標發行又可分為繳款期招標、價格招標、收益率招標三種形式:
①繳款期招標。繳款器招標,是指在國債的票面利率和發行價格已經確定的條件下,按照承銷機構向財政部繳款的先後順序獲得中標權利,直至滿足預定發行額為止。
②價格招標。價格招標主要用於貼現國債的發行,按照投標人所報買價自高向低的順序中標,直至滿足預定發行額為止。如果中標規則為「荷蘭式」,那麼中標的承銷機構都以相同價格(所有中標價格中的最低價格)來認購中標的國債數額;而如果中標規則為「美國式」,那麼承銷機構分別以其各自出價來認購中標數額。
B. 以下哪些發行方式不屬於同業存單的發行方式
郵政儲蓄銀行甘肅省分行為全面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增加農民理財渠道,繼續做好中小城市、城鎮和農村儲蓄、匯兌、代理保險等基礎金融服務的前提下,開發設計適合農村市場的金融產品,努力使農民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金融服務。去年國債市場火爆,為了保證農民能買到國債,郵儲銀行在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開展了「送國債下鄉」活動,受到農民的歡迎。農民買國債的熱情讓我省郵儲銀行深受啟發,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將「送國債下鄉」活動作為解決農民理財需求的切入點。同時,我省作為西部地區較為落後的一個省份,農村地區投資觀念相對保守,國債產品具有安全穩妥無風險、可以提前兌取、不用支付利息稅等特點,已成為公眾心目中的「金邊債券」。此外,銀行理財產品門檻較高,一般投資起點為5萬元,而國債起點低,是廣大農民首選的理財產品。目前,該行代理的國債品種有憑證式國債和儲蓄式國債(電子式)。憑證式國債業務是指由取得憑證式國債承銷資格的金融機構採取包銷方式代理財政部面向社會公開發行和兌付憑證式國債的業務。儲蓄式(電子式)國債是指財政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通過試點商業銀行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據介紹,甘肅郵政儲蓄自1986年恢復開辦以來,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已建成全國覆蓋城鄉網點面最廣、異地交易額最多的個人金融服務網路。目前,郵儲銀行甘肅省分行郵儲銀行共有542個聯網網點,其中城市網點185個,縣及縣以下網點357個均可辦理國債業務,農村網點佔比為65.87%,為更好地服務三農,提供了強有力的網路支持。短短幾個月,這個在常人眼中的「小不點」業務,在該行被做大做強。今年截至到8月末,該行共代銷國債10398萬元,其中銷售憑證式國債6007萬元;儲蓄式國債為4391萬元。郵儲銀行在每期國債發行前,從總行到省分行至網點,都會提前下發相關銷售通知及資料,網點銷售人員第一時間通知客戶前來購買。同時,各銷售網點都會做好每期國債銷售前的准備工作,確保每一位投資者了解所購國債產品的相關信息。流程簡單持有效身份證件在郵儲銀行開立兩個相關賬戶:一是活期結算賬戶:即存摺或綠卡;二是中間業務交易賬戶:是投資者在郵儲銀行辦理代理業務的基本交易賬戶。發行認購攜帶個人身份證件、中間業務交易賬戶,到櫃台口頭申請,該行在確認有足夠的額度並且投資者有足夠的資金後確認債權,投資者在銀行單據上簽字確認,取得認購確認的回單。提前兌取確認准備提前兌取的債權處於可以提前兌取的期間內,投資者需攜帶個人身份證件、中間業務交易賬戶到郵儲銀行櫃台口頭申請後在銀行單據上簽字確認,該行核實無誤後將資金支付到活期結算賬戶,投資者取得提前兌取確認的回單。付息還本到期直接支付到投資者活期結算賬戶,無需任何手續。
C. 央行等六部委聯合發文推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
為切實做好「十四五」時期農村金融服務工作,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6月3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
《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強化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融資保障、建立健全種業發展融資支持體系、支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加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資金投入、研究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的有效模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投入。
《意見》明確,2021年,金融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過渡,各項政策和制度調整優化;到2025年,金融扶貧成果鞏固拓展,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信貸、債券、股權、期貨、保險等金融子市場支農作用有效發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融資狀況持續改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具體來說,在信貸方面,為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意見》要求過渡期內,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應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力爭每年對全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於本機構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同時,《意見》還明確要增加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投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鼓勵根據借款人資信狀況和償債能力、項目建設進度、投資回報周期等,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積極發放中長期貸款。對於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在審慎合規經營基礎上,在授信審批、貸款額度、利率、期限等方面給予優惠。
在發揮債券、股權等直接融資作用方面,《意見》鼓勵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種業企業和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資金投入,支持符合條件的種業企業通過股權、債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
為暢通涉農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意見》要求繼續做好存量扶貧票據的接續工作,推廣鄉村振興票據,支持企業籌集資金用於鄉村振興領域,鼓勵募集資金向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對脫貧地區繼續實施企業上市「綠色通道」政策,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在上交所、深交所首發上市和再融資、在新三板市場掛牌融資。鼓勵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市場主體設立或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脫貧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和公益基金,通過注資、入股等方式支持脫貧地區發展。
為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意見》要求上市更多涉農期貨品種,完善期貨合約和規則體系,提供更多符合鄉村產業發展需求的標准化期貨產品。支持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優化套期保值審批流程,減免套期保值交易、交割和倉單轉讓手續費。發揮「保險 期貨」在服務鄉村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此外,《意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同時,《意見》明確,將通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儲蓄國債下鄉、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持續完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並通過資金支持、財稅獎補和風險分擔、考核評價和監管約束等措施,強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
據了解,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加強與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的溝通合作,充分總結借鑒金融精準幫扶工作成效經驗,強化統計監測,推進數據共享,推動《意見》落實落地。
D. 六部門: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
中新網6月30日電 據央行網站30日消息,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在總結金融精準扶貧典型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在產品和服務創新、信貸資源配置、資金轉移定價、績效考核等方面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予以傾斜。
《意見》提出,金融機構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強化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融資保障、建立健全種業發展融資支持體系、支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加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資金投入、研究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的有效模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投入。
《意見》對原金融精準扶貧產品和金融支農產品、民生領域貸款產品等進行整合優化,以小額信用貸款、產業帶動貸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民生領域貸款、農村資產抵押質押貸款、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保險產品等十類金融產品為重點,充分發揮信貸、債券、股權、期貨、保險等金融子市場合力,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意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進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同時,《意見》明確,將通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儲蓄國債下鄉、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持續完善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並通過資金支持、財稅獎補和風險分擔、考核評價和監管約束等措施,強化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激勵約束。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加強與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等部門的溝通合作,充分總結借鑒金融精準幫扶工作成效經驗,強化統計監測,推進數據共享,推動《意見》落實落地,切實鞏固好金融扶貧工作成果,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助力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E. 我與郵儲銀行這三年
來了許多的人,在中秋節前,也在機關的人享受長假之前
還有六天就是共和國57周歲的華誕日
剛好一個禮拜,讓我又看到了排隊的景觀
電子網路時代,紙質的信箋已成昨日黃花
【新城】一個小郵政所,不是因發信收信而熱鬧起來(須修改)
是在這一天,這一天的星期天,傳統的趕場日
農民兜里有一張紙,小心地放好
這張從南方或東方乘車而來的蓋有藍天般印章的匯款單
這張塗脂抹粉,一層層想家的脂,一層層思親的粉
寄託女兒思鄉的一種最好的鄉思
一位大爺,估計與共和國同齡,手中拿著一個小蛇皮袋
自覺排著隊。長長的隊,長蛇陣一直將蛇身擺出了門
蛇尾在大街上左右搖擺,攬拌市民的目光
一些人伸長脖子,一些人托起斗蓬,用力頂住這明媚的秋陽
一堆一堆的人,三三兩兩,對著一張紙填寫
一個人穿著草綠色的解放鞋,鑽出綠草色的門洞
站到小小的綠傘般的街樹下,小心打開一個朱紅摺子
仔細地看著電腦剛剛打在摺子上的印刷字,有點眩目
拿鋤頭的手指頭顫抖著點著數字的長度
撫摸著這幾個新打上去的阿拉伯數字
就像在夜裡摸到了兒女紅潤的臉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