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債調節經濟的效應主要有哪些
國債是對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是財政調節的一種重要手段。這部分財力用於生產建設,將擴大社會的積累規模,改變既定的積累與消費比例關系;這部分財力用於消費,則將擴大社會的消費規模,使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向消費一方偏移;這部分財力用於彌補財政赤字,就是政府平衡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關系的過程。國債不僅是財政政策手段,而且是金融政策手段,國債券是可以流通的債權的主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短期國債券是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從而調節貨幣需求與供給的重要手段。
Ⅱ 論述:國債的經濟效應
投資國債應注意下列問題:
選擇適當的認購時機:
百姓在投資國債時,應該選擇正確的投資時機:
1、股市低迷時為入市良機:由於我國的資本市場為資金推動市,因此國債市場與股票市場常具有蹺蹺板效應,在股市低迷時,會有增量資金介入債市,因此此時一般為國債投資的良機。
2、宏觀經濟向好,利率趨於穩定時:國債又稱作固定收益債券,因此當國內的經濟形勢保持良好的運行態勢同時利率水平趨於穩定時,投資者認購記帳式國債可以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
確定國債理財的期限結構:
目前記帳式國債發行方式靈活,期限從1年至20年不等。長期國債與短期國債各有優勢,一般而言長期國債的利率高但流動性差,短期國債流動性強而利率較低。因此投資者在認購國債時,應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投資的期限。如手中資金的閑置時間為8年,則可以考慮認購3-5年的中期國債,這樣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如果閑置時間為2年,則可以考慮認購1-2年的短期國債;在國家利率水平偏高時,認購長期國債,利率水平偏低時認購短期國債,最大程度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使得在確保流動性的同時能夠取得較高的收益,同時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咨詢國債投資專家,建立國債投資組合,使得投資者能夠確保一定的流動性的同時取得較高的收益。
Ⅲ 國債的經濟效應
我在的經濟效應,這國債可以提高國家的實力,用美國的經濟來發展國家的經濟,以後帶爛乎的傘,忘國債
Ⅳ 簡述國債效應。
發行國債融來的錢,如果國家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動內需、改變經濟萎縮的局面,保持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同時融資所得的錢可以用於國家的大型基礎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最重要其實就是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控的功能,促進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如果為了給過熱的經濟減速,也可以把融來的錢放進國庫不用,減少經濟中的貨幣流動性,使社會需求和投資減少。
Ⅳ 國債的經濟效應是指
這個問題有點廣,我望簡單和重要的說吧!國債說白了說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發行國債融來的錢,如果國家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可以有效地拉動內需、改變經濟萎縮的局面,保持了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同時融資所得的錢可以用於國家的大型基礎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最重要其實就是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控的功能,促進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如果為了給過熱的經濟減速,也可以把融來的錢放進國庫不用,減少經濟中的貨幣流動性,使社會需求和投資減少。
Ⅵ 國債的流動性效應對經濟的影響。
國債的流動性效應主要產生在國債期限結構策略和國債的應債來源策略上。相機變動國債的長中短期到期結構或進行長中短期調換,能改變市場貨幣量的流動性,從而對經濟施加擴大性或抑制性影響。通常短期債券變現能力強,有近似貨幣之稱,在三類債券中流動性最高;長期債券變現能力相對較弱,流動性最低;中期債券的流動性居中。當政府需要啟動經濟,對經濟實施刺激時,可擴大短期國債的發行,相反,可擴大長期債券的發行,以降低社會中的流動性,這與貨幣政策實施緊縮政策具有同方向效應。我國1981—1997年的國債多是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的,1994年開始有了半年、1年、2年的品種,今年才開始發行3個月國債。從現狀來看,早期許多10 年期的已還本,目前市場短期長期國債品種較少,3—5年期品種較多,因此,我國目前國債的構成情況說明,國債的流動性效應還不明顯。換一句話說,國家在運用發行國債調節市場貨幣流動性的能力還較弱。近兩年一直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原則上應多發行長期債券,但事實上我國還是以發行中期債券為主。 3.國債政策的利息效應得到合理運用。國債政策的利息效應是在國債管理上通過調整國債的發行或實際利率水平,來影響金融市場利率升降,從而對經濟施加擴張性或抑制性影響。我國國債利息率的形成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1981—1984年低利率階段,國家發行國債利率為4—8%,低於銀行同期8.28%的存款利率;二是1985—1995年高利率階段,國債發行年利率為9—14%,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達到1—2 個百分點:三是1996年至今市場利率階段。國債發行利率的確定是在承購包銷的基礎上由財政部與承銷商之間進行招標、投標來達成。(陳維剛,1996)。第一階段按低於銀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發行國債,有變相賦稅的性質,以行政攤派方式完成發行任務;第二階段,國債發行利率始終高於銀行存款利率1—2個百分點,加之1991年以後全面開放國債流通市場,出現了國債發行利率行政化、流通利率市場化的現象。但國債的信譽已得到確立,一級發行市場的國債熱已經顯現。1996年後新的國債發行方式,又進一步實行了國債發行市場化的嘗試,國債發行利率和流通利率更合理地反映市場利率的變化。這樣,有利於調動機構和中小投資者購買國債的積極性,國債政策的利息率效應既在數量上又在質量上得到有效的運用。
國債的流動性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國債的流動性較高,能有效降低中央財政的國債籌資成本和風險,有利於金融機構進行資產負債管理,而且能為中央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操作提供廣泛的迴旋餘地。提高國債的流動性,既可以增加對國債的有效需求,有利於新債發行,又有利於縮小國債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的差距,使國債利率成為基準利率。因此,各國國債管理當局都對提高國債市場流動性予以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國債的流通性不高,國債流通市場起步也較晚,市場發育度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國債的期限、品種、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是3至5年的中期國債,長期品種少,短期國債也只是少量發行過。短期國債的流動性最強,是發達國家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主體;它的缺乏使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先天不足。國債不能在不同市場間自由轉移。
Ⅶ 如何理解國債的經濟效應
國債簡單來說是幫助國家融資,通俗來說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國債的發行,有助於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那融資所得的錢是用來市政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也有可能是用來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空!所以其政策功能是有助於國家的穩定.
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對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對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經濟效益見效慢、資金回收時間長的項目,如農業開發項目、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進行扶持。為了扶持這些項目,政府往往實行各種鼓勵措施,各國通常採用的辦法是設立政策性銀行,專門對這些項目融資。這樣做,不僅是從財務角度考慮,而且有利於集中資金,支持重大項目的建設。
重要意義①將政策性投資貸款從原專業銀行業務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國家中長期政策性投資並承擔相應的風險和責任。②專門承擔國家主要農副產品采購和農業基本開發等融資業務,加大農業資本投入,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3。扶持落後地區和落後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實現資源最佳配置、經濟均衡發展。
Ⅷ 如果國家大量發行國債,對個人投資和資產有何影響
1、如果把購買國債也視為一種投資的話,總體來說,不影響投資總量,但會影響投資結構。因為老百姓把剩餘的錢買了國債,必然減少了用於其他方面投資的錢(國債買多了,建廠房、買機械的錢就少了)。
2、同理,如果把國債也視為一種資產的話,總體來說,不影響資產總量,但會影響資產的結構(國債買多了,購買固定資產如房子、車子的錢就少了)。
Ⅸ 試論國債的功能及其效應
國債簡單來說是幫助國家融資,通俗來說是國家向老百姓借錢!國債的發行,有助於經濟中貨幣的流通加速經濟的發展,那融資所得的錢是用來市政建設或者填補一定的國家財政赤字,也有可能是用來進行一定經濟上的宏觀調空!所以其政策功能是有助於國家的穩定.
政策性銀行是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目的、具有特殊的融資原則、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對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對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經濟效益見效慢、資金回收時間長的項目,如農業開發項目、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進行扶持。為了扶持這些項目,政府往往實行各種鼓勵措施,各國通常採用的辦法是設立政策性銀行,專門對這些項目融資。這樣做,不僅是從財務角度考慮,而且有利於集中資金,支持重大項目的建設。
Ⅹ 為什麼國債可以作為企業的流動資產
你說的情況是這樣的,國債為什可以作為流動資產,是國債的特殊性,背景強大有保證,流動性也強,好變現。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