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地方債券的會計分錄處理問題
借:銀行存款4817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183
貸:應付債券-面值5000
183萬元要在借款期內分攤計入當期損益或成本,但是由於沒有單據,年終匯算的時候需要做納稅調增
另外提醒樓主,所謂地方債指的是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但是根據你的意思應該說的你們公司發行的公司債。
⑵ 新預演算法出台之後,允許地方政府自主發債,在此情況下對地方政府財政收支有什麼
新預演算法規定:「經國務院批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預算中必需的建設投資的部分資金,可以在國務院確定的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借債務的方式籌措。舉借債務的規模,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依照國務院下達的限額舉借的債務,列入本級預算調整方案,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舉借的債務應當有償還計劃和穩定的償還資金來源,只能用於公益性資本支出,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
這一規定在實際上為地方政府借、管、還債指出了一條良好的途徑,規范了地方政府籌措地方公共設施建設投資資金的方式,有利於防範與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新預演算法適時而出,其中幾點改革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防範於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
第一,把政府的全部收支納入預算范圍,可有效監督政府收支行為,約束政府隱性舉債融資。
第二,在嚴格控制舉債風險的前提下,地方可適當舉債,使地方政府舉債合法化。
⑶ 中國債券信息網怎麼查各省地方政府債券數據
只要知道債券代碼就可以查了。
⑷ 財政部:加強地方申報專項債券項目把關,不安排一般地產項目
7月20日,財政部召開2021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項中新在會上表示,財政部將指導地方合理把握發行節奏,做好信息公開,發揮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
項中新指出,要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准備等工作,會同發展改革委從項目成熟度、合規性和融資收益平衡等角度,加強對地方申報專項債券項目的把關,要求各地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做好項目儲備,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明確不安排用於租賃住房建設以外的土地儲備項目,不安排一般房地產項目,不安排產業項目。
項中新稱,2021年,財政部積極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要求,繼續完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開好「前門」、嚴堵「後門」,發揮政府規范舉債對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促進作用。要實施專項債券項目穿透式監測,通過完善信息化手段,對專項債券項目實行穿透式監測,及時掌握項目資金使用、建設進度、運營管理等情況,實現對專項債券項目全生命周期、常態化風險監控,防範法定債券風險。另外,要強化專項債券項目績效管理。印發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對專項債券資金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施情況進行「雙監控」,細化「借、用、管、還」全鏈條管理舉措。
此外,進一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印發《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管理辦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的要求,規范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管理,以公開促規范。
⑸ 2020年10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債務情況
【導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各方的配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對於經濟也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我們也可以通過2020年10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債務情況,一窺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一、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情況
(一)當月發行情況。
2020年10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429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1590億元,發行專項債券2839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1899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2530億元。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13.5年,其中一般債券15.1年、專項債券12.6年。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利率3.67%,其中一般債券3.70%、專項債券3.66%。
(二)1-10月發行情況。
2020年1-10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61218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21412億元,發行專項債券39806億元;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44944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16274億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期限14.9年。其中,一般債券15年,專項債券14.8年。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平均發行利率3.40%。其中,一般債券3.33%,專項債券3.43%。
(三)1-10月還本付息情況。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到期償還本金16242億元。其中,10月當月到期償還本金2177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14197億元、安排財政資金等償還本金2045億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債券支付利息6914億元。其中,10月當月地方政府債券支付利息512億元。
二、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情況
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批准,2020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288074.3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42889.22億元,專項債務限額145185.08億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58074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28498億元,專項債務129576億元;政府債券256159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1915億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地方政府債券剩餘平均年限6.9年,其中一般債券6.2年,專項債券7.5年;平均利率3.51%,其中一般債券3.51%,專項債券3.50%。
注:[①]部分數據小數位按四捨五入取整。
[②]年度執行中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地方統計數據。
[③]地方政府債券余額與上月相比存在變化,主要是在經國務院批准下的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內,地方相應發行了新增地方政府債券。
[④]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數據按照省級政府成功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之日統計。
關於2020年10月全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債務情況,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相應國家政策,及時了解國家經濟發展狀況。
⑹ 財政部發文要求規范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管理
財政部日前印發辦法,規范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管理,進一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
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是由財政部組織建設的全國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官方平台,注冊網站名稱為「中國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注冊網站域名為www.celma.org.cn。
根據財政部印發的《地方政府債券信息公開平台管理辦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應當按照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有關規定,組織本地區各級財政部門通過公開平台公開地方政府債務相關信息。地方政府債務相關信息包括地方政府債務數據和相關文本信息。
辦法明確,地方財政部門應當按照公開辦法等制度規定,在公開平台相應欄目及時公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項目、還本付息、重大事項、存續期管理,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財政狀況等相關信息。
辦法稱,財政部負責公開平台建設和管理,指導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工作。地方財政部門及相關單位按照誰製作、誰公開、誰負責的原則,對地方政府債務相關信息公開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規范性、及時性負責。
⑺ 地方政府為什麼要公開政府預算信息
1.推進政府預算信息公開是加快社會主義民主法治進程、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現實需要
根據人民主權原則,政府財政來源於人民,人民只是委託政府來管理和使用納稅人的錢。政府預算就相當於公民與政府之間的合同。既然是簽訂的合同,公開就是應該的事情。公眾就有權知情預算信息,就應該有對預算活動的參與權和監督權。因此,推進政府預算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實際上是我們行使民主權利的前提條件。政府預算信息公開不僅是一個政治層面的問題,還是一個體制機制的問題,更是關繫到民主法制能否實現的問題[1]。同時,政府預算信息公開,就是要把公眾看不見的東西變為充分了解的信息,切實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這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2.推進政府預算信息公開是遏制腐敗的客觀要求
現代政府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從議會轉移到政府,並且在「能動法治主義」的影響下,行政機關的能動性大大加強了,突出表現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不斷擴大。[2]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對政府預算信息監督的力度,防止政府濫用自由裁量權尤為重要。「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政府預算信息公開將財政資金置於公眾的監控之下,把財政資金的來源和用途,向人民代表交代清楚,才能更好地綜合各個方面的意見,避免因少數人專斷決策可能發生的失誤,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3.推進政府預算信息公開是推動財政體制改革、提高財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包括政府預算信息公開在內的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可以從管理角度切入推動創新,進一步打開改革的制度創新空間。從財政管理的角度,虛心傾聽公眾的建議,努力在公眾訴求、各方需求和可用財力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促進政府預算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切實提高財政管理水平,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因此,推動政府預算信息公開,不僅是財政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政府依法民主理財、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和加強財政管理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