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炒股看公司財務報表注意那些指數
公司財務報表上的內容很多,但股票的漲跌與報表上的數據沒有多大的關系,股票的漲跌主要看買入和賣出的資金的多少,買的資金多就漲,賣的資金多就跌,之所以叫「炒」股,是有道理的。
❷ 選股票時看財務報表中的哪些內容謝謝
噢,這個范圍太廣了,要看和可看的東西簡直是太多了,但是如果濃縮起來的話,主要就是看兩種資料,
其一:是看開篇的董事長致詞或致股東,還有就是看董事會報告里的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看這兩個可以了解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前景如何,管理層有何應對措施;其二:是看三個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看這三個表是考察公司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是如何的.
不要低估了年報里的管理層所說的一些話和財務報表中的一些數字,裡面往往所代表了豐富的含義,反復看可獲益良多.
❸ 股票財報有什麼用
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在進行價值投資的時候,上市公司的財報可是非常有用滴~
財報先看什麼?
上市公司財報包括年報、半年報與季報三類,其中信息最豐富、經過嚴格審計的是年報。全球各市場的年報內容結構差異不大,主要包括公司信息、經營信息、股權股東、高管員工、公司治理與財務信息六大板塊,我們舉個栗子:
AH股中興通訊(00063.SZ / http://00763.HK),分別展示A股與港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格式:
圖表1 中興通訊(00063.SZ / http://00763.HK)
數據來源:彭博,雲鋒金融整理
過去三年,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利潤,微博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而「家大業大」的推特營業收入出現負增長,當年來說,即使比起推特,微博還是潛力十足的。
❹ 股票財務報表怎麼看
對於股票投資者來說,之所以要查看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報,就是為了了解這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所以我們要在看財報的時候,提出這家公司需要多少資金來開展業務,又是從哪裡籌集資金,每年能獲得多少收入,又能有多少凈利潤,業務的未來前景怎樣等問題。學習之前先來做一個小測試吧點擊測試我合不合適學會計❺ 對於一個股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應該看重分析財務報表的哪些內容
財務報表所有的科目其實都很重要,但是你必須要有相關的財務知識,所以說炒股票並不是那麼容易。
❻ 財務報表中應該重點看什麼啊
要讀懂財務報表,除了要有基本的財務會計知識外,還應掌握以下方面以看清隱藏在財務報表背後的企業玄機:
● 瀏覽報表,探測企業是否有重大的財務方面的問題
拿到企業的報表,首先不是做一些復雜的比率計算或統計分析,而是通讀三張報表,即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看看是否有異常科目或異常金額的科目,或從表中不同科目金額的分布來看是否異常。比如,在國內會計實務中,「應收、應付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裝」。其他應收款過大往往意味著本企業的資金被其他企業或人佔用、甚至長期佔用,這種佔用要麼可能不計利息,要麼可能變為壞賬。在分析和評價中應剔除應收款可能變為壞賬的部分並將其反映為當期的壞賬費用以調低利潤。
● 研究企業財務指標的歷史長期趨勢,以辨別有無問題
一家連續贏利的公司業績一般來講要比一家前3年虧損,本期卻贏利豐厚的企業業績來得可靠。我們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必須看滿5年以上才基本上能看清楚,如果以股東權益報酬率作為績效指標來考核上市公司,那麼會出現一個規律,即上市公司上市當年的該項指標相對於其上市前3年的平均水平下跌50%以上,以後的年份再也不可能恢復到上市前的水平。解釋只有一個:企業上市前的報表「包裝」得太厲害。
● 比較企業的利潤水平是否與其現金流量水平一致
有些企業在利潤表上反映了很高的經營利潤水平,而在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方面卻表現貧乏,那麼我們就應提出這樣的問題:「利潤為什麼沒有轉化為現金?利潤的質量是否有問題?」銀廣夏在其被暴光前一年的贏利能力遠遠超過同業的平均水平,但是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相對於經營利潤水平貧乏,事後證明該公司系以其在天津的全資進出口子公司虛做海關報關單,然後在會計上虛增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的方式吹起利潤的「氣球」。而這些子虛烏有的所謂應收賬款是永遠不可能轉化為經營的現金的,這也就難怪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此貧乏。
● 將企業與同業比較
將企業的業績與同行業指標的標准進行比較也許會給我們帶來更深闊的企業畫面:一家企業與自己比較也許進步已經相當快了,比如銷售增長了20%,但是放在整個行業的水平上來看,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行業平均的銷售增長水平是50%,那麼低於此速度的、跑得慢的企業最終將敗給自己的競爭對手。
小心報表中的「粉飾」
財務報表中粉飾報表、製造泡沫的一些手法,對企業決策績效的評估容易產生偏差甚至完全出錯現象。
● 以非經常性業務利潤來掩飾主營業務利潤的不足或虧損狀況
非經常性業務利潤是指企業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活動產生的利潤,通常出現於投資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入等科目中。如果我們分析中發現企業扣除非經常性業務損益後的凈利潤遠低於企業凈利潤的總額,比如不到50%,那麼我們可以肯定企業的利潤主要不是來源於其主營的產品或服務,而是來源於不經常發生或偶然發生的業務,這樣的利潤水平是無法持續的,也並不反映企業經理人在經營和管理方面提高的結果。
● 將收益性支出或期間費用資本化以高估利潤
這是中外企業「粉飾」利潤的慣用手法,比如將本應列支為本期費用的利潤表項目反映為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的資產負債表項目。在國內房地產開發行業中,我們可以經常地看到企業將房地產項目開發期間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利息支出任意地和長時間地「掛賬」於長期待攤費用科目,這樣這些企業的利潤便被嚴重地高估。
● 以關聯交易方式「改善」經營業績
採用這一手法的經典例子是目前已經不存在的「瓊民源」公司。為了掩蓋虧損的局面不惜採用向其子公司出售土地以實現當期利潤,而下一年再從該子公司買回土地的伎倆,後來「東窗事發」,遭到財政部和證監會的嚴厲懲處。所以,我們在分析中應關注企業關聯方交易的情況,研究其占企業總的銷售、采購、借款以及利潤的比例,並應審查這些交易的價格是否有失公允。
● 通過企業兼並「增加」利潤
某些企業在產品或服務已經尚失贏利能力的情況下,採用兼並其他贏利企業的手段來「增加」其合並報表的利潤。這些企業的會計高手利用國內尚未有合並會計報表的會計准則和目前合並報表暫行規定中的「漏洞」,將被兼並企業全年的利潤不合適地並入合並報表中。在分析中應特別注意企業的收購日期,收購前被兼並企業的利潤水平,在合並利潤表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之間有無除所得稅和少數股東收益以外的異常科目出現。
● 通過內部往來資金粉飾現金流量
有的企業在供、產、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足,便採用向關聯企業內部融通資金,並把這些資金的流入列為「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手法使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看起來更好。
不誇大財務報表的作用
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有助於我們全面地把握公司的財務情況和評估決策績效,但是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企業的資產以及利潤表中的產品銷售成本是按資產或存貨獲得時所支付的金額記錄的,因此資產和銷售成本不是按資產或存貨現行價值反映的。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有可能引起資產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的高估。另外,歷史成本的原則還導致同業新老企業比較的困難。比如,假設甲、乙兩家企業生產完全同樣的產品,生產能力一樣,本年銷售收入也完全一樣,都是1億元,甲企業是10年前成立的企業,由於固定資產購建比較早,因此當初的成本比較便宜,再由於使用中折舊的緣故,故其固定資產的賬面值較低,僅為2000萬元;而乙企業是剛成立3年的企業,固定資產的購建成本較高,累計提取的折舊較少,所以其賬面值較高,為6000萬元。我們計算甲、乙兩家企業的固定資產周轉率可得:甲企業為10000/2000=5(次),而乙企業為10000/6000=1.67(次)。若我們將兩家企業的周轉率相比,則會得到乙企業的周轉率僅僅為甲企業的1/3,乙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似乎遠遠不如甲企業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顯然是有失公允的。解決這一局限性的方法是在企業內部考核中採用資產的現行價值來計量資產的價值,比如甲乙企業的對比中,我們可以按固定資產重新購建的成本——重置成本來替換其賬面值。
其次,會計方法選擇和會計估計的普遍存在。財務會計准則和制度中常常允許對相同的業務採取多個可選擇的方法之一,即使對同類固定資產都採用直線法折舊,不同企業對資產的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未能夠在市場上可變賣的價值(殘值)的估計也可能是不一樣的。克服這些問題的方法有:其一,在企業集團內部的績效考核之前,應該按行業統一企業會計制度,盡可能地減少或甚至禁止對同一類經濟業務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其二,作為分析人員,應採用一些剔除由於會計政策不一致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另外,財務指標也具有局限性。企業的內部控製程序是否有效以及企業作為組織的創新和學習能力怎樣等是財務指標所不能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必須藉助於其他的非財務指標,甚至是難以量化的指標來考核
❼ 炒股看公司財務報表注意看哪些數據
看盈利,每股凈值,還有凈利潤等
❽ 三大報表裡面哪些欄位是比較常用的,炒股的時候看財務報表主要看什麼
第一看主營業務收入,看看其主要的業務收入情況,然後看凈利潤,看看企業能否營利,然後再看營業外收入,因為這是企業調節利潤的蓄水池,如果非正常收入太多,就有調節利潤的嫌疑.接下來是看應收款,看看企業有多少貨款沒收回,光開票作銷售,款子收不回來也是假的.接下來就看看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看看企業借了多少錢,錢多不多,自己估計一下風險.再接下來就是存貨的余額,與全年銷售額作個對比,看看存貨積壓的多不多,周轉情況如何.其他的科目也很重要.上面是比較重要的.
❾ 我在炒股,看公司的財務報表,應該怎麼樣具體分析,看哪些重要指標強高手指點,越詳細越好!
你如果看財務報表的主要去看公司前面的收益,利潤,資本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市盈率。指標的話你可以看MACD SKDJ KDJ RSI MA 以及量能了,具體的要看個人技術了
❿ 炒股看財務報表
好公司起碼可以從下面的幾方面來考量:
(1) 每股收益;
(2)每股凈資產收益率;
(3)每股現金流;
(4)每股凈資產;
(5)公司資產負債率;
(6)每股市盈率 ;
(7)公司未來3--5年的發展是否與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有關聯;
(8)公司的治理結構是否很完善、、、、、
當你把上面的幾方面問題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很多不正常的現象了,而且非常有趣,每股收益1.00元的股票價格是10.00元,而每股收益0.10元的股票價格是15.00元,每股凈資產收益率是15%的股票價格是8.00元,而每股凈資產是5.00元的股票價格竟然是3.5元,是不是很好笑,市盈率20倍的股票價格是5.00元,而200倍市盈率的股票價格,竟然是20.00元,你又是如何感想的呢?
再說一個更不可以理解的問題,所有的所謂專家、股評、忽悠機構老是跟散戶說市盈率、價值低估問題,那為什麼二級市場上15、20倍的股票沒有人去買,反而一級市場上28、30倍市盈率的新股,有幾萬億的資金去申購呢?(還不一定能買到呢)到底是誰傻!誰不懂股票的投資價值呢?
另外當市場大環境變壞的時候,才不管你什麼好公司壞公司的股票都是照跌不誤,但是當市場環境好的時候,上漲最大的肯定不是所謂的藍籌股,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冷門股票,這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幽默!
有了上面的分析,所以炒股票就是炒股票,不是炒公司,另外股市中有一條永恆的定律,就是10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賺錢、一個平、8個賠錢,在股市中有那麼大的一部分人,都是喜歡看什麼公司的年報、每股收益、市盈率、等等來決定買賣股票,可在股市中虧損的就是大部分人,那麼就決定了他們的辦法肯定不行,(因為他們就是那8個人中的一員),如果你不想加入他們當中,就必須有和他們不一樣的看盤技巧、決定買賣股票的思維,只有這樣你才會成功,努力吧!朋友!要成功就必須走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千萬記住一點,別拎著季報、年報不放手,季報、年報是重要的,要看的,但是千萬別太相信它了,因為那是假的,中國的管理層還不成熟,各大公司不會拿出自己的老底給別人看。試想一下,一個公司的財報如果你拿出來給別人看了,別人仔細研究後就知道你這家公司現在如何,未來發展怎麼樣了,那你還在這個市場中玩什麼,所以這些都是做過手腳的。現在行情不好,如果想知道一家上市公司怎麼樣,一定要親自到這家公司去弔唁,去實地走訪這家上市公司。當然這個是要有團隊幫助的,所以我們還是要藉助一些網站,下面這個網站,上面有所有公司的圖表,而且它講得比我詳細,我在這里就不展開了,也就把你上面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