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炒股配資 > 典型的歐洲債券

典型的歐洲債券

發布時間:2021-09-09 13:48:02

❶ 國際債券是什麼以及有哪些種類

國際債券從不同的角度可分為不同的類別,現擇其中主要類別介紹如下。
(1)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
A.外國債券是指借款人在其本國以外的某一個國家發行的、以發行地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的債券。外國債券是傳統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業務,已存在幾個世紀,它的發行必須經發行地所在國政府的批准,並受該國金融法令的管轄。在美國發行的外國債券(美元)稱為揚基債券;在日本發行的外國債券(日元)稱為武士債券。
B.歐洲債券。歐洲債券是借款人在債券票面貨幣發行國以外的國家或在該國的離岸國際金融市場發行的債券。歐洲債券是歐洲貨幣市場三種主要業務之一,因此它的發行無需任何國家金融法令的管轄。
(2)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
A.公募債券,是向社會廣大公眾發行的債券,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買賣。公募債券的發行必須經過國際上公認的資信評級機構的評級,借款人須將自己的各項情況公之於眾。
B.私募債券,是私下向限定數量的投資人發行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金額較小,期限較短,不能上市公開買賣,且債券息票率偏高;但發行價格偏低,以保障投資者的利益。私募債券機動靈活,一般無需資信評級機構評級,也不要求發行人將自己的情況公之於眾,發行手續較簡便。
(3)一般債券、可兌股債券和附認股權債券。
A.一般債券,是按債券的一般還本付息方式所發行的債券,包括通常所指的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等,它是相對於可兌股債券、附認股權債券等債券新品種而言的,後兩種債券合稱「與股權相聯系的債券」。
B.可兌股債券,是指可以轉換為企業股票的債券。這種債券在發行時,就給投資人一種權利,即投資人經過一定時期後,有權按債券票面額將企業債券轉換成該企業的股票,成為企業股東,享受股票分紅待遇。發行這種債券大多是大企業,近年來在國際債券市場上可兌股企業債券發展得很快。
C.附認股權債券,是指能獲得購買借款企業股票權利的企業債券。投資人一旦購買了這種債券,在該企業增資時,即有購買其股票的優先權,還可獲得按股票最初發行價格購買的優惠。發行這種債券的也多為大企業。
(4)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和無息債券。
A.固定利率債券,是在債券發行時就將債券的息票率固定下來的債券。
B.浮動利率債券,是指債券息票率根據國際市場利率變化而變動的債券。這種債券的利率基準和浮動期限一般也參照倫敦同業拆放利率。浮動利率債券是80 年代以來國際債券市場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金融工具。發行這種債券有一定的利率風險,但倘若國際利率走勢明顯低浮,或借款人今後的資金運用也採取同樣期限的浮動利率,利率風險則可以抵免。
C.無息債券,是指沒有息票的債券。這種債券發行時是按低於票面額的價格出售,到期按票面額收回,發行價格與票面額的差價,就是投資人所得的利益。發行這種債券對借款人來說,可以節省息票印刷費用,從而降低籌資成本;對投資人來說,可以獲得比有息票債券更多的利益。
(5)雙重貨幣債券和歐洲貨幣單位債券。
A.雙重貨幣債券,是指涉及兩種貨幣的債券。這種債券在發行、付息時採用一種貨幣,但還本時付另一種貨幣,兩種貨幣間的匯率在發行債券時就確定了的。發行這種債券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防止和避免創匯貨幣與借款貨幣不一致所帶來的匯率風險。
B.歐洲貨幣單位債券,是以歐洲貨幣單位為面值的債券,價值較穩定,近年來這種債券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的比重逐年增大。

❷ 什麼是國際債券國際債券有哪些

國際債券是一種在國際上直接融通資金的金融工具,是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際性組織為籌集中長期資金而在國外金融市場發行的,以外國貨幣為面值幣種的債券。國際債券的發行者與發行地不在同一個國家,因此債券的債務人和債權人也分屬不同的國家。

❸ 龍債券屬於歐洲債券還是屬於外國債券她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國際債券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外國債券,二是歐洲債券,外國債券包括:揚基債券,武士債券。並不是前面所說的全都屬於外國債券,這不是胡說八道嘛

❹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主要區別:
1.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主要區別是發行債券的計價貨幣不同。
2.外國債券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就被稱為外國債券。歐洲債券是以發行人和發行地國家之外的第三國貨幣為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英鎊為計價貨幣,所發行的債券就被稱為歐洲債券。
3.外國債券是在借款者的國家以外發行的,並以發行地的貨幣標價的債券.歐洲債券是由銀團承銷,在標價貨幣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發行。
(4)典型的歐洲債券擴展閱讀
特點:
1.投資可靠且收益率高
歐洲債券市場主要籌資者都是大的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這些籌資者一般來說都有很高的信譽,且每次債券的發行都需政府、大型企業或銀行作擔保,所以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安全可靠的,且歐洲債券與國內債券相比其收益率更高。
2.債券種類和貨幣選擇性強
在歐洲債券市場可以發行多種類型、期限、不同貨幣的債券,因而籌資者可以根據各種貨幣的匯率、利率和需要,選擇發行合適的歐洲債券。投資者也可以根據各種債券的收益情況、風險程度來選擇某一種或某幾種債券。
3.流動性強,容易兌現
歐洲債券的二級市場比較活躍且運轉效率高,從而可使債券持有人比較容易地轉讓債券以取得現金。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外國債券
搜狗網路-歐洲債券

❺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主要區別:

  1. 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主要區別是發行債券的計價貨幣不同。

2.外國債券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就被稱為外國債券。歐洲債券是以發行人和發行地國家之外的第三國貨幣為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英鎊為計價貨幣,所發行的債券就被稱為歐洲債券。

3.外國債券是在借款者的國家以外發行的,並以發行地的貨幣標價的債券.歐洲債券是由銀團承銷,在標價貨幣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發行。

(5)典型的歐洲債券擴展閱讀

特點:

1.投資可靠且收益率高

歐洲債券市場主要籌資者都是大的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這些籌資者一般來說都有很高的信譽,且每次債券的發行都需政府、大型企業或銀行作擔保,所以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安全可靠的,且歐洲債券與國內債券相比其收益率更高。

2.債券種類和貨幣選擇性強

在歐洲債券市場可以發行多種類型、期限、不同貨幣的債券,因而籌資者可以根據各種貨幣的匯率、利率和需要,選擇發行合適的歐洲債券。投資者也可以根據各種債券的收益情況、風險程度來選擇某一種或某幾種債券。

3.流動性強,容易兌現

歐洲債券的二級市場比較活躍且運轉效率高,從而可使債券持有人比較容易地轉讓債券以取得現金。

❻ 歐洲債券與外國債券的區別與聯系

1、概念不同

歐洲債券是指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以可以自由兌換的第三國貨幣標值並還本付息的債券。

外國債券通俗地講,外國債券是指外國借款人(政府、私人公司或國際金融機構)所在國與發行市場所在國具有不同的國籍並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

2、計價貨幣不同

外國債券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就被稱為外國債券。

歐洲債券是以發行人和發行地國家之外的第三國貨幣為為面值貨幣發行的債券。比如美國在中國發行債券,以英鎊為計價貨幣,所發行的債券就被稱為歐洲債券。

3、發行市場不同

外國債券是指外國借款人在某國發行的,以該國貨幣標示面值的債券。例如,中國政府在日本東京發行的日元債券、日本公司在紐約發行的美元債券就屬於外國債券。由於各居民和非居民發行債券的法律要求不同,如不同的稅收規定、發行時間和數量、信息披注冊要求等,從而造成外國債券與當地國內債券的差異。

歐洲債券指借款人在本國以外市場發行的,以第三國的貨幣為面值的國際債券。歐洲債券並不是指在歐洲發行的債券,它並非局限於地理概念上的歐洲范圍。例如法國一家機英國債券市場上發行的以美元為面值的債券即是歐洲債券。歐洲債券的發行人、發行地及面值貨幣分別屬於三個不同的國家。

❼ 歐債危機中各方的態度

歐洲債務危機是由希臘債務危機蔓延而形成的。 希臘債務危機實際就是希臘政府的債務危機,是政府的開支大於收入,造成政府 無力償還而成的危機。原因有:1、稅收制度不合理,偷稅漏稅很嚴重。2、財 政支出過大。3、政府不能獨立發行貨幣,即希臘政府沒有權利用印鈔權來製造 通貨膨脹,間接來提高政府收入。 由於希臘是歐元區, 投資者因為希臘的危機, 進而擔心到整個歐元區的貨幣體系。 故投資者大量拋出歐元 (歐元下調) 而美圓則相對歐元必然上漲 , (這是相對的) 。 歐洲有一個共同的貨幣,有一個共同的貨幣政策,但是它沒有一個共同的經濟政 府。希臘的債務和美國、日本比差不多,美國、日本沒有出現債務危機是因為背 後有政府在支撐這個債務,政府來為這個債務做擔保,這樣的話,投資者都會相 信不會出現違約。 希臘就不一樣, 希臘自身的能力比較弱, 後面也沒有一個「歐元區政府」來做擔保, 沒有機制上的保障說德國、 法國法律上必須要救助希臘, 所以投資者就容易擔心, 希臘(這樣的)小國家出現違約。 歐元是超主權貨幣,歐盟成員國不能幹預歐元匯率,希臘的債務危機直接導致歐 元的貶值,歐元又繼續影響到歐盟各國的經濟; 歐債危機已成為可能引發全球經濟再次探底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 天,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對此置之度外,中國也不例外。 從根源上來講,歐債 危機的爆發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多種矛盾長期積累的後果。18年前, 《馬斯特里赫 特條約》開始生效,標志著歐盟正式成立。歐盟特別是歐元區的形成,對其成員 國來說,在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各國經濟共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該種制度安排的本身,導致了區域內國家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喪失。在經濟 出現較大波動時,由於歐元區各國不具備獨立的貨幣政策,只好更多地傾向於使 用財政政策來緩解危機。比如通過緊縮財政、提高稅收等壓縮總需求的辦法增加 償債資金來源,這又使原本就不景氣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歐債危機也是歐洲經濟發展模式失敗的結果。長期以來,歐洲在消費主義思 想的主導下,奉行消費至上的觀念,致使國內儲蓄不足,寅吃卯糧現象嚴重,政 府和私人部門長期過度負債。 長期的高福利政策是歐元區諸國財政負擔沉重 一大誘因。這些國家一直奉行高福利的社會經濟政策,執政者出於選舉的需要, 不敢對經濟和社會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長期維持高福利的社會保障體系, 造成了財政的入不敷出,不得不依靠舉債度日。隨著區域一體化的日趨深入,以 希臘、葡萄牙為代表的一些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國家,在工資、社會福利、失業 救濟等方面逐漸向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看齊,支出超出國內產出的部分越來越 大。 除此以外,歐盟各國的創新能力下降,使得經濟發展缺乏堅實的基礎和新鮮 的動力。而經濟的萎靡不振,又使得國家稅收來源減少,加劇財政的負擔。
1
面對歐洲債務危機,中國作為一個正在迅速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應該引 起高度警惕和反思。中國的國情雖然和歐洲各國有很大差別,但其中也有許多可 供借鑒和參照之處。從歐洲的困境中,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應高度重視政府債務問題,必須未雨綢繆,將風險遏制在萌芽狀態。 目前, 中國的主權債務規模相對來說並不太大, 國債余額總量約為10萬億元左右, 占 GDP 的比重不足25%,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60%的安全標准。 但值得警惕的是,中國的地方債務問題卻要嚴重得多,根據有關數據,目前 我國地方債務的總規模大約為10.7萬億,如果加上國債余額,那麼中國的債務總 額占 GDP 的比重就將翻一番,達到約50%,接近警戒線水平。因此,中國在控 制主權債務規模的同時,現階段應將主要注意力放到如何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上。 其次,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堅持將解決本國問題置於制定貨幣政策 的中心環節。從表面上看,中國的貨幣政策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但其實不然,在 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劇烈時期,國內的貨幣政策往往容易被國外的政策動向所左 右。 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年底出台的經濟刺激計劃中, 過多考慮國外經濟危機的 程度和對本國經濟的沖擊, 致使過於龐大的刺激計劃至今後遺症難消。 不僅如此, 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還應該盡量減少行政對央行貨幣政策的干預, 盡快實現利率的 市場化,使貨幣政策工具的效應能夠得到正常和充分的發揮。 再次,在改革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注意避免走福利國家的老路。目 前中國正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提前到來的老齡化浪潮, 再加上各項勞動法律法規的 完備,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和保障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與此相適應,財政收入中 用於社會保障的支出快速增加,據統計,早在2006年,我國財政支出中用於社會 保障的支出就首次超過10%,而且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從世界范圍看,保障水 平和標准大多隻能漲不能跌,否則容易引發社會動盪。所以社會保障的改革應秉 承循序漸進的策略,注重擴大保障的覆蓋面,努力消除保障水平和標準的不公平 現象。 最後,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掘推動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經濟發展 是解決包括債務危機在內的各種經濟問題的最
佳良方。 歐洲各國以及美日等國目 前的債務危機,究其根源還在於增長乏力甚至停滯不前。中國經濟已經保持了30 多年的高速增長,尋找未來的發展動力和增長點是當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中國從歐元危機中得到啟示 有評論認為,希臘經濟只佔歐盟經濟的3%,如果如此小國都能使整個歐盟脫 軌並綁架全球高層首腦峰會,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暴露歐盟在政治經濟一體化方面
2
存在的缺陷。 中國出口導向性的經濟增長模式依賴歐洲市場, 歐元區危機已使中國的出 口企業利益受損。即將發生的歐洲經濟衰退將給中國製造業帶來更多打擊。中國 持有3.2萬億外匯儲備,其中大約1/4是歐元。歐盟還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因此如果歐元區垮台,中國的相關利益必定遭受牽連。 但是,希臘危機也在社會福利改革方面給中國提供了寶貴教訓.我們一定要 牢記中國是個人口大國, 未來的退休人口數量巨大.因此養老金額度要適當.如果 中國經濟在未來遇到困難,政府無力再支付社會福利,那麼我們面臨的危機要遠 比希臘大得多。 一、影響 首先是對出口的沖擊,危機會導致歐元區今年下半年增長下降。歐盟又 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其目前佔中國出口市場的比重約在18%至21%之間 其次歐洲主權債務爆發,加劇短期資本流動波動性。歐債危機導致全球避險 情緒加重,資金紛紛迴流美元。中國面臨的不是短期資本由流入變為流出,相反有 可能中國會面臨更加洶涌的短期資本流入,因為跟美國相比,中國也算是一個安全 港,今年我們 GDP 增速會超過9%,同時人民幣對美元依然有升值的壓力,而國內通 貨膨脹預期加大提高國內加息的可能,這樣增加了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利差,這 些原因綜合說明中國也是一個能吸引避險資金,包括逃離資金流入一個很重要的 目標市場。今年一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增加479億美元,而一季度貿易順差為144.9 億美元,一季度我國直接投資為234.4億美元,一季度的外匯儲備-貿易順差-直接 投資=99.7億美元。也即一般意義上理解的熱錢在一季度流入中國達99.7億美元 之多。如果這樣會有更多短期資本流入,從而加大央行沖銷壓力,會給國內通貨膨 脹和資產價格造成更大的壓力。 二、 啟示
3
第一,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提高國家的產業國際競爭力,增強經 濟的內生增長能力,不能完全走政府主導的投資拉動型經濟發展模式。 歐洲債務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國的經濟增長發力,國際產業競爭力下 降。 第二,擴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實現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相匹 配,不能高估外債與地方政府負債的承受能力。 歐洲債務危機的本質原因就是政府的債務負擔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范圍,而引 起的違約風險。 第三,同時我國不能草率地建立或加入亞洲共同貨幣區。
歐洲貨幣聯盟規定,歐洲央行只對歐元貨幣,而非各成員國財政預算進行管 理。歐盟只有動用貨幣政策工具,而無使用財政政策工具的權力,一旦出現債務危 機,歐盟無以調動各國財政力量進行調控。 歐債危機產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金融危機中政府加杠桿化使債務負擔加重。金融危機使得各國政府紛紛推出 刺激經濟增長的寬松政策,高福利、低盈餘的希臘無法通過公共財政盈餘來支撐 過度的舉債消費。 二、內部原因: 產業結構不平衡:實體經濟空心化,經濟發展脆弱。以旅遊業和航運業為支 柱產業的希臘經濟難以抵禦危機的沖擊。在歐盟國家中,希臘經濟發展水平相對 較低,資源配置極其不合理,以旅遊業和航運業為主要支柱產業。這些產業過度 依賴外部需求,在金融危機的沖擊面前顯得異常脆弱;以出口加工製造業和房地 產業拉動經濟的義大利在危機面前顯得力不從心。 評級機構煽風點火,助推危機蔓延。
4
總體看來,PIIGS 五國屬於歐元區中相對落後的國家,他們的經濟更多依賴 於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出口和旅遊業。隨著全球貿易一體化的深入,新興市場的勞 動力成本優勢吸引全球製造業逐步向新興市場轉移, 南歐國家的勞動力優勢不復 存在。而這些國家又不能及時調整產業結構,使得經濟在危機沖擊下顯得異常脆 弱。 人口結構不平衡:逐步進入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社會人口結構中老年人口 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的一種發展趨勢。 剛性的社會福利制度:從2008到2010年,愛爾蘭和希臘 GDP 都出現了負增 長, 而西班牙近兩年也出現了負增長, 這些國家的社會福利支出並沒有因此減少, 導致其財政赤字猛增, 2010年希臘財政赤字占 GDP 比重達到了10.4%, 而愛爾蘭 這一比重更是高達32.4%。 法德等國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機處於膠著狀態。法國堅決支持救援,德國在 救援問題上的左右搖擺使得歐債危機長期處於膠著狀態。 是否要對身陷危機的國 家施以援手主要取決於德國和法國的態度。 三、根本原因: 第一,貨幣制度與財政制度不能統一,協調成本過高。根據有效市場分配原 則,貨幣政策服務於外部目標,主要維持低通脹,保持對內幣值穩定,財政政策 服務於內部目標, 主要著力於促進經濟增長, 解決失業問題, 從而實現內外均衡。 歐元區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區域貨幣合作最成功的案例,然而08 年美國次貸危 機的爆發使得歐元區長期被隱藏的問題凸現出來。 第二,歐盟各國勞動力無法自由流動,各國不同的公司稅稅率導致資本的流 入,從而造成經濟的泡沫化。最初蒙代爾的最優貨幣區理論是以生產要素完全自 由流動為前提,並以要素的自由流動來代替匯率的浮動。歐元體系只是在制度上 放鬆了人員流動的管制, 而由於語言、 文化、 生活習慣、 社會保障等因素的存在, 歐盟內部勞動力並不能完全自由流動。 第三,歐元區設計上沒有退出機制,出現問題後協商成本很高。由於在歐元 區建立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退出機制,這給以後歐元區危機處理提出了難題。目
5
前個別成員國在遇到問題後,就只能通過歐盟的內部開會討論,來解決成員國出 現的問題,市場也隨著一次次的討論而跌宕起伏,也正是一次次的討論使得危機 不能得到及時解決。歐元區銀行體系互相持有債務令危機牽一發動全身近年來 歐洲銀行業信貸擴張非常瘋狂,致使其經營風險不斷加大,其總資產與核心資本 的比例甚至超過受次貸沖擊的美國同行。 歐債危機背後的美債蹤影 而自從歐元誕生之日起,歐元就作為全球最有力的潛在競爭對手,全面挑戰美元 霸權體系。 首先,歐元削弱了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貨幣地位。 歐元 沖擊了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歐元誕生之後佔全球總外匯儲備量的比重不斷上 升,而美元則持續下降。美國債券與歐洲債券的資源爭奪, 於是,近期美國 評級機構不斷調低希臘、愛爾蘭、比利時的主權信用評級,輪番對歐債危機製造 動盪,大舉做空歐元,美元利用「避險屬性」和階段性強勢,使資本大量迴流美國 本土,而美國成了這場危機的贏家,包括美國國債、美股及其它機構債券在內的 美元資產大受追捧。

❽ 什麼是國際債券,國際債券有哪些

國際債券市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際組織為籌措和融通資金,在國外金融市場上發行的,以外國貨幣為閱值的債券。國際債券的重要特徵,是發行者和投資者屬於不同的國家、籌集的資金來源於國外金融市場。國際債券的發行和交易,既可用來平衡發行國的國際收支,也可用來為發行國政府或企業引人資金從事開發和生產。 依發行債券所用貨幣與發行地點的不同,閏際債券又可分為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外國債券是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際組織在另一同發行的以當地國貨幣計值的債券。如1982年1月,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在日本東京發行的100億日九債券就是外國債券。 歐洲債券是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際組織在國外債券市場上以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債券。例如,法國一家機構在英國債券市場上發行的以美幾為面值的債券即是歐洲債券,歐洲債券的發行人、發行地以及面值貨幣分別屬於三個不同的國家。 歐洲債券產生於60年代,是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國際債券,60年代以後,由於美國資金不斷外流,美國政府被迫採取一系列限制性措施,1963年7月,美國政府開始徵收 「利息平衡稅」,規定美國居民購買外國在美發行的證券,所得利息一律要付稅,1965年,美國政府又頒布條例,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限制對國外惜款人的貸款數額。這兩項措施使外國借款者艱難在美國發行美元債券或獲得美元貸款。另一方面、在m年代,許多國家有大量盈餘美元,需要投入借貸市場獲取利息,於是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在美國境外發行美元債券,這就是歐洲債券的由來。 歐洲債券最初主要以美元為什值貨幣,發行地以歐洲為主。70年代後,隨著美元匯卒波動幅度增大,以德國馬克、瑞十法郎和日元為計值貨幣的歐洲債券的比重逐漸增加,同時,發行地開始突破歐洲地域限制,在亞大、北美以及拉丁美洲等地發行的歐洲債券日漸增多。歐洲債券自產生以來,發展十分迅速,1992年債券發行量為2761億美元,1996年的發行量增至5916億美元,在國際債券市場上,歐洲債券所佔比重遠遠超過了外國債券。歐洲債券之所以對投資者和發行者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主要有以下幾方而原因: 第一,歐洲債券市場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債券發行較為自由靈活,既不需要向任何監督機關登記注冊,又元利率管制和發行數額限制,還可以選擇多種計值貨幣。 第二,發行歐洲債券籌集的資金數額大、期限長,而且對財務公開的要求不高,方便籌資者籌集資金。 第三,歐洲債券通常由幾家大的跨國金融機構辦理發行,發行面廣,手續簡便,發行費用較低。 第四,歐洲債券的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稅。 第五,歐洲債券以不記名方式發行,並可以保存在國外,適合一些希望保密的投資者需要。 第六,歐洲債券安全性和收益率高。歐洲債券發行者多為大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它們一般都有很高的信譽,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可靠的。同時,歐洲債券的收益率也較高。

❾ 亞洲債券的實質是外國債券還是歐洲債券啊!

所謂外國債券是指債券發行人A國在B國發行的以B國貨幣標示的債券。歐洲債券又叫無國籍債券,它不以發行市場所在國的貨幣為面值。亞洲債券指用亞洲國家貨幣定值並在亞洲地區發行和交易的債券。本質上應屬於外國債券,比如熊貓債券,既是亞洲債券又是外國債券。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❿ 證券選擇題:一下可能是我國發行的外國債券有:() A:龍債券 B:揚基債券 C:武士債券 D:歐洲債券

這個是肯定的啊,你看看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的定義就知道了。外國債券是某一國借款人在本國以外的某一國家發行的以該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歐洲債券是借款人在本國以外市場發行的,以第三國的貨幣為面值的。前三個都是外國債券的一種。而歐洲債券不是外國債券啊。
用數學語言描述就是 ABC ∈ 外國債券,而歐洲債券不是歐洲債券。 問題不在於我國可不可發行,而在於歐洲債券不是外國債券。

閱讀全文

與典型的歐洲債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