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說到理財,感覺我們現在年輕人的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啊,像講到我們80後家庭如何理財的問題,會想到炒股
你陷入了一個誤區,一說到理財,大家就想到炒股或基金,
這只是兩個投資品種
任何一個投資品種都有自己的適用環境,
比如股票,他依賴於實體經濟,當實體經濟向好,股票自然會有好的表現,否則很難賺到錢
對於大多數人,投資品種基本有這么幾類,股票,債券,信託,銀行理財,外匯,黃金,
這些品種你都可以了解一下,然後依據現在的經濟環境,配置理財品種
B. 唐山炒股的人很多嗎80後幾乎沒有不炒股的
80後炒股好的很少!~ 悟性不高
C. 有沒有80後 炒股的朋友
呵呵,我符合你全部條件。看過中國聯通08年報嗎,「終止經營業務」讓我暈。不過報表不是全部,甚至所謂的基本面流派始祖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也是這個意思。祝你好運。
D. 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00後是如何投資的
最近有句話好像很火,70後炒房,80後炒股,90後炒幣,這些好像還說的過去,最後00後來了一句:鞋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穿的!
一、一雙球鞋何以讓人如痴如狂?
一雙球鞋憑什麼會這么火呢?鞋圈人士會告訴你,“不要問,問就是熱愛,問就是沖”。當然這個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有大量資本湧入的標的都能被炒火,就像前幾年的“姜你軍”、“蒜你狠”,更近一些的數字貨幣,如今只是輪到了球鞋而已。如果講的復雜一點,球鞋本身是擁有被炒到一飛沖天的價值。球鞋准確來說是籃球鞋,其與潮流、時尚聯繫到一起的根源,是來自美國的街頭文化,可以說球鞋文化Sneaker是美式街頭文化的子集,而街頭文化則是伴隨著美式文化的輸出早已風靡全球。
E. 60後後悔沒創業,70後後悔沒買房,80後沒炒股,90後有什麼遺憾
90後只能後悔沒有好好學習。如果當年好好學習也許他現在的人生就改變了。經濟更自由,很多事情就可以實現。
F. 80後,做一個職業股民有錯嗎
我知道80後的大學生炒股的很多,甚至成為職業股民!
我相信應該有和我同樣經歷的人,我重點本科經貿專業畢業,07年畢業股市火熱、就業慘淡,同學東奔西走忙就業,我卻一頭扎進股市,潛心鑽研實戰股市兩年,經歷了很多的挫折,來自家人朋友的輿論壓力很大。雖說大學生已不是天之驕子,但畢竟是從獨木橋擠過來的,職業炒股的這兩年裡,我放棄了很多次不錯的工作機會。
如今對股市的鑽研告以段落,我也慢慢悟透了本質,交易系統也趨於成熟,我對賺錢並不著急,市場機會多的是,好的機會不是你想要就能來的,需要市場自行創造,需要等待。有時間思考未來時,卻突然感到一些迷茫。
股民是自由職業者,朋友們都在忙碌地工作,而我每天收盤後就開始無聊,畢竟還是年輕人,忍受不了太多的閑暇。沒有公司上班的歸屬感,而且股民是沒有社會地位的,除非你暴富,很多人都認為炒股是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事,看著自己嶄新的畢業證,我也想過是不是自己走錯路了。沒有歸屬感,沒有社會地位一直在困擾著我,因為沒有所謂的職業連找對象都成問題。比起已經成家立業過了三十而立的人,比起其他的年輕人,我放棄了很多,可以說賭注下的很大,連後路都沒留,漸漸面臨著婚姻,選擇城市定居等問題心情很復雜。
我甚至已經無法跟別人交流了,在別人看來,我純粹是不可理喻,我亦沒法解釋了,後來我在網上求助,希望能找到同類。有不少好心的朋友都給我提建議,擺正心態。記得其中一位大哥這樣跟我說:你對自己的選擇患得患失,做一個職業股民沒什麼對與錯。全職炒股的話要看你有多少資金量,贏利是否可以遠超一份固定工作的收入,因為全職炒股要失去很多諸如人際關系,社會地位等東西,如果不能有很好的收入,得不償失,另外,每天交易時間只有4個小時,其他時間可以學習,為未來做打算。還有朋友勸告我在職業股民之外也應該對生活多做一些規劃,給自己的生活設置保障,把醫療,養老,失業等一系列問題處理好,最起碼得給自己買份健康保險,可以去金盛看看,金盛保險首推個人理財需求分析,根據我的具體財務狀況和需求,推薦一份最合適的保險。
G. 該炒房還是炒股 「80後」的理財之路在何方
80後,能夠炒房,說明資金量比較大。
如果資金是自己獲得的,樓主可以布長線,釣大魚,建議學習一些股票基礎分析,做長線股票。因為樓主的資金是可持續獲得的;並且當下的大盤點位很微妙,從歷史的三次底部來看都是相差六百多點,現在距08年的1664點也是600多點,機會會大一些。房子的話,5年前3w左右的商品房價,現在也沒漲多少。
如果資金是父母或者其他人的,也就是說是不可持續的,這個不好說。樓主自己把握,好好規劃一下,找個自己熟悉的項目,能盈利的話,創業好了。
H. 為什麼80後的壓力這么大
隨著人類進入21世紀,人類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很多人的物質條件增長了,但是獲得的快樂就越來越少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越來越便利,但是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深入的交流越來越少了。我們希望成為世界的主人,結果卻做了世界的奴隸。在這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物質條件的增長並沒有增加人的快樂,反而增加了人們的壓力,尤其對八零後九零後來講,壓力甚至要遠大於六零後七零後。尤其是八零後,壓力更大。網上有個段子說出了八零後的心聲:他們讀小學時,大學不要錢,讀大學的時候,小學不要錢,八零後在沒有參加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在八零後參加工作時,找一份工作卻要撞的頭皮血流,在沒參加工作時,房子是分配的,在參加工作後,才發現買房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情,在沒炒股的時候,笨蛋都可以賺錢,在興沖沖的進入股市時,卻發現自己變成了真正的笨蛋。九零後的成長環境雖然要好很多。但是九零後也面臨著類似的壓力,他們迎著非典上小學,踏著禽流上初中,冒著甲流上高中。幾乎所有八零後和九零後都有類似的感受,認為工作不好找,房子買不起,戀愛談不起,孩子生不起。八零後和九零後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會,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情緒難以調試。那麼八零後和九零後應該如何更好的更快樂的去享受生活去享受工作呢?首先就是要學會壓力管理。壓力說簡單點就是人對外界環境所產生的一種心理或生理上的綜合感受。從定義我們可以聯想到,壓力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壓力稱之為過度的壓力,第二種是正常的壓力,第三種是過低的壓力。對個人發展來講,最好的是正常的壓力,正常的壓力讓你在工作上不會太鬆懈,但也不會綳得太緊。過度壓力和過低的壓力對於個人發展來講都是不利的。
I. 一個不懂炒股80後真的能通過炒股月入十萬百萬嗎
可以,只限於鳳毛麟角。絕大部分只有賠錢的命。不要只空想於空手套白狼,首先得去刻苦鑽研,學好了還得要有一筆可觀的啟動本金。有再多的錢,沒有真功夫在股市只有賠光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