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公司 擬發行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2%,每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期限為三年的債券一批。要求:計
債券售價=債券面值/(1+市場利率)^年數 + Σ債券面值*債券利率/(1+市場利率)
公式最後Σ應該是3年求和所以乘三
計算如下
1、 發行價格=100/(1+10%)^3+【100*12%/(1+10%)】*3
=100/1.331+(12/1.1)*3
=75.13+32.73
=107.86元。
2、發行價格=100/(1+14%)^3+【100*12%/(1+14%)】*3
=100/1.482+(12/1.14)*3
=67.48+31.58
=99.06元。
具體的你再查下公式,然後自己再算一邊。
2. 債券到期時還本是償還實際購買時的金額 還是票面所標面值
是按照債券發行人最初所標面值。比如我發行了達達1號債券,每張100元,票面利率10%,期限1年。而你在交易所花了120元才買到了這個債券,到期我連本帶息只會給你110元,你虧損10元。
3. 債券價值是怎麼計算的,比如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還有每年付息,各種情況都該怎麼算啊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稅率×(P/A,r,n)。
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稅現值之和。
(3)到期還本債券擴展閱讀:
債券投資注意事項:
1、了解債券投資的風險所在。價格變動風險:債券市場的債券價格是隨時變化的,所以投資者要謹慎把握債券的價格。
2、轉讓風險:當投資者急用資金而不得不轉手債券時,有時候不得不壓低價格。
3、信用風險:這個主要發生在企業債券中,因為由於各種原因,企業優勢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
4、政策風險:由於政策的變動到這債券價格的變化。
5、如果債券的賣出凈價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投資者任何時候買入都沒有差別。買賣有差價,當天買當天賣投資者會虧,因為銀行的買入價低於賣出價,相當於投資者而言,買價高於賣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次還本付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復計利息
4. 某公司發行面值100元,期限3年,利率8%的每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的債券,
1、
債券面值現值=面值*(P/F,10%,3) =100*0.751 =75.1元
三年利息的現值=每年的利息額*(P/A,10%,3) =8*2.487 =19.9元
債券發行價格=債權面值現值+三年利息的現值=75.1+19.9=95元
發行價格是 95元。
2、持有一年後
一年的利息 已經到期。未支付的 利息還剩兩年。
債權面值現值=面值*(P/F,10%,2) =100*0.826 =82.6元
兩年利息的現值=每年的利息額*(P/A,10%,2) =8*1.735 =13.88元
債券市場價格=債權面值現值+兩年利息的現值+到期的一年利息=82.6+13.88+8=104.48元
持有一年後,市場價格是 104.48元。
5. 分期還本債券怎麼核算
分期還本債券核算方法如下:
1、對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其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通過「應付債券——應計利息」科目核算。應付債券按(實際利率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異較小時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應按照與長期借款相一致的原則計入有關成本、費用。
2、例:企業於上年12月31 發行債券(與購建固定資產無關),面值20萬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8%,市場利率10%,該債券每年付息1次,到期還本,則:
債券價格=20萬元×O.62092+20萬元×8%×3.7907
=184835元
如果按上述方法確定價格,則無論是溢價發行,還是折價發行,債券發行人實際支付的利息(即票面利息加上折價或減去溢價)和市場利息一致。從這個意義上講,實際利息就是市場利息。
2006年2月和2006年10月財政部分別正式頒布了《企業會計准則》及其應用指南(含附錄)(以下簡稱新准則)。新會計准則在會計實務中的應用就成為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和討論的重點。根據新准則有關規定的字面意思,除個別會計科目不同外,兩種類型債券(即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和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核算方法基本相同。
6. 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債券會計分錄
收到價款超出債券面值部分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按實際利率法和攤余成本計量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利息調整
後續確認利息費用
借:財務費用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貸:應付利息
7. 「一次還本債券」 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有區別么
因為分期付息,利息和本金是分開支付的,所以計入應收利息
一次還本付息,利息和本金同時支付,所以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
8. 到期一次付息方式下的債券發行價格計算公式
債券實際發行價格的計算公式有兩種,一種是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另一種是按年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並付息,分別如下:
分期付息的債券的發行價格=每年年息*年金現值系數+面值*復利現值系數
期一次還本並付息的債券的發行價格=到期本利和*復利現值系數
債券的發行價格(Bond issuing price),是指債券原始投資者購入債券時應支付的市場價格,它與債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理論上,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的面值和要支付的年利息按發行當時的市場利率折現所得到的現值。票面利率和市場利率的關系影響到債券的發行價格。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不能吸引投資者,故一般要折價發行;反之,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會增加發行成本,故一般要溢價發行。
9. 發行債券,到期還本的會計分錄
怎麼我做到後面感覺不對勁呢?
發行債券 借 銀行存款 278.62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21.38
貸 應付債券—面值 300
每年計提應付利息=300*6%=18萬元,
第一年攤銷費用=(300-21.38)*8%=22.29萬元,
借 財務費用(或其它科目)22.29
貸 應付利息 18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4.29
借 應付利息 18
貸 銀行尋款 18 ( 每年付利息分錄相同,以下省略)
應攤銷折價22.29-18=4.29萬元
第二年攤銷費用=(300-21.38+4.29)*8%=22.63萬元,
借 財務費用 22.63
貸 應付利息 18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4.63
攤銷折價22.63-18=4.63萬元
第三年攤銷費用=(300-21.38+4.29+4.63)*8%=23萬元,
10. 溢價發行,年末付息一次,到期還本的債券,如何進行會計分錄
收到價款超出債券面值部分計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按實際利率法和攤余成本計量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利息調整
後續確認利息費用
借:財務費用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貸:應付利息